光緒瓷器有沒有收藏價值

2020-12-27 騰訊網

光緒一朝瓷器歷來不被瓷器收藏界所稱道,業界基本的認識是:光緒一朝由於內憂外患,清代社會走向沒落,進而給中國的各行各業帶來了破壞,當然這也會給景德鎮的瓷器燒造帶來不好的影響。說起光緒瓷器,多年來收藏界基本的認知是:乏善可陳。那麼光緒瓷器真的就像人們普遍認為的那種頹廢而百無一是,還是還像前朝一樣,也有著自己突出的優點和品質呢?我們試著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和認識,來說說光緒一朝的瓷器。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位帝。從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到愛新覺羅.溥儀,清代社會經歷了風風雨雨的260多年時間,到了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算是第十一位皇帝。清代的帝皇將相們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盛世繁華、也帶來了戰爭屈辱。但從整個人類歷史發展來看,人類社會的生產力和技術都是在波浪式前進的,那麼清代社會也是這樣。景德鎮瓷器業同樣也在進步和發展,許多戰爭和動蕩對於生產技術的發展有影響但絕沒有停頓。從實際器物和有記錄的景德鎮瓷器來說,光緒一朝也有著自己的輝煌和貢獻。那麼我們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光緒瓷器的亮點和不足,以及相關的歷史原因:

一:為啥很長一段時間光緒瓷器沒有被收藏愛好者所青睞,這裡面有幾個原因。我們近代收藏的高峰就是在民國時代,除了收藏歷史傳統觀念的延續,民國收藏家對於近代各種藏品的認知和標準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乃至我們現在許多傳統的收藏理念和標準,基本都是民國老一輩收藏家所制定和默契延續的。因為這種標準產生的年代緣故,所以在民國期間,對於光緒瓷器是不屑一顧的。光緒瓷器在民國收藏家眼中,首先就是沒有年代感,在當時它不是古董。和我們現在的古董愛好者一樣,對於近幾十年的東西,不會認為它是古董。記得九十年代中期,我在福佑路古玩店裡看到一隻珠山八友「汪野亭」的大蓋缸,當時要價一萬元,我找老先生把關和徵求意見時,老先生直接問我:這東西沒有幾十年要了幹嘛?可想而知,九十年代時期還有很多老一輩的古玩人對民國的東西還是認為是新東西,那麼民國人對於光緒的東西認為年紀太輕而不予理睬就是一個很正常的道理了。由於這個原因,進而也影響了我們作為新一代收藏愛好者以後幾十年的收藏理念。因為光緒瓷器出生太晚、缺少時間上的積澱,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光緒瓷器還沒和古玩搭上邊,換而言之就不是古董,這種影響從民國開始,一直到了改革開放以後的若干年才有所改變。

二:清代晚期包括光緒,中國社會已經受到了世界整體發展的影響。資本主義經濟社會已經初見端倪,手工業包括瓷業生產受著世界貿易的影響和中國社會整體內需的原因,瓷器的需求呈現大爆發的態勢。特別是一些日常用瓷以及體現文化品位的陳設器物需求量大增,所以光緒一朝瓷器為了滿足大量的這種需求,提高生產效率是唯一能夠取得最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方法。這一朝,絲網印刷、刷花工藝、化學洋藍等新技術的發明和使用,釉上新彩的出現以及多快好省的工作生產方式,直接帶來的是許多瓷器生產由純手工燒造轉變成為了機械化和半機械化生產,產品量劇增而質量要求降低,數量巨大而質量不高的日用瓷器的出現,給人帶來了這些瓷器「粗製濫造」缺乏藝術價值的印象。這段時間,許多品質不佳的日用瓷大量充斥在我們生活之中,給那些出生高貴、藝術品位極高的瓷器帶來了很大衝擊和影響。由於那些粗製的貿易瓷器和滿足一般大眾需求的瓷器充斥街頭巷尾,所以當時肯定不會有藝術品味極高的收藏家為這類東西買單。雖然「瑕已掩瑜」在當時已經成為事實,而且事實也確實影響了幾代收藏人對於光緒瓷器的認知,但這絕不能代表光緒瓷器的全部。

三:社會政治原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直至改革開放期間的幾十年,我們的收藏活動基本上是停止的,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文革,我們大多數人對於清代社會的認識,只是在政治上思想上和意識形態領域得到相關知識。其他領域基本沒有相關知識來讓人們予以認識、研究。「破四舊」直接的打擊對象就是器物存世量最多的清代晚期,哪怕是改革開放後,收藏活動復甦以後,人們對於晚清瓷器的印象還是被當時晚清政府的整體敗落觀所束縛。相比康雍乾三世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給三代瓷器帶來了好的聲譽和加分,大家普遍認為清代中晚期以後國家衰敗、被動挨打、民不聊生,給整個晚清政府帶來敗譽,當然也給光緒瓷器也帶來了毀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那麼清代光緒一朝到底有沒有精美瓷器的生產和值得一擲千金的巧奪天工之物呢?無論從國家博物館、還是民間收藏發現來看,光緒一朝還是有美輪美奐的瓷器生產和引人垂涎欲滴的藏品出現的,甚至可稱國寶級的瓷器問世。

一:光緒一朝,整個景德鎮瓷器生產應該還是在當時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隨著光緒一朝優秀品質的瓷器不斷被發現、收藏,以至於現在很多收藏愛好者對於光緒瓷器的優秀品質稱之為「迴光返照」,也從一個方面說明了光緒瓷器不缺優秀的作品。撇開為了作為貿易和社會大眾化需求的瓷器,從整個瓷器生產歷史來說,光緒一朝的生產技術和燒制水平確實也有可圈可點之處。為了出口貿易和迎合到時達官貴人的喜好,許多以前朝為樣式的高品質瓷器應運而生。特別是光緒的青花和五彩瓷器,它繼承了各種傳統器物有點而繼續大量生產,無論是紋飾還是繪畫技法、彩料都極力模仿前朝的優秀作品,特別是仿製康熙一朝,幾可亂真。以至於現在很多收藏愛好者把這類容易和康熙瓷器混淆或者風格類同的東西稱之為:「小康瓷器」。意思為光緒瓷器可以和康熙一朝相媲美。光緒瓷器用心之作,具備了前朝很多優秀的傳統特點,也包括了一些容易混淆的鑑定特點。光緒一朝瓷器有著許多可以迷惑眾人的前朝優秀的標誌性特點,乃至現在是「小康」還是「老康」還是難住了不少瓷器收藏愛好者。許多光緒高品質的瓷器底款很多落「大明宣德年制」、「大明萬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最多的款識為「大清康熙年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證實,當時景德鎮的生產者對於光緒瓷器的精品有著強烈的自信心和優越感,從流傳器物來判斷也是當之無愧。

二:御窯瓷器的燒制最能體現光緒一朝優秀品質。光緒官窯燒造沒有因為社會的動蕩而改變,宮廷愛好和官宦需求,對於瓷器的生產提出了和歷代皇家一樣的傳統要求。各類落「大清光緒年制」款識的傳統官窯瓷器生產從沒有間斷過,質量基本和歷朝歷代沒有大的區別。光緒一朝除了光緒帝本人,還不得不提這位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皇太后,有著和以往各朝皇帝對於瓷器的相同愛好。特別指出的是,由於慈禧太后的個人喜好,給景德鎮瓷器燒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倒逼生產優秀品質瓷器的源頭動力。這裡舉例說明的器物有:「儲秀宮制」款式的瓷器。「儲秀宮」是北京故宮內廷西六宮之一,始建於明代,明清后妃居住地。清鹹豐年,孝欽顯皇后即慈禧太后入住「儲秀宮」(今麗景軒),並生下同治皇帝。因此「儲秀宮」對於慈禧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是她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光緒十年,為慶賀自己的五十大壽,慈禧再次移居回「儲秀宮」,更是耗費六十三萬兩白銀重修「儲秀宮」,並為自己的大壽特定製作了專門用瓷,款識為「儲秀宮制」。這批瓷器相對光緒一朝其他官窯瓷器來說顯得尤為珍貴,不僅質量上乘,而且紋飾精美。器物不僅有傳統紋飾,更有符合慈禧個人喜好的樣式,精美絕倫的器為主,做工考究,由於慈禧太后自己的藝術修養造詣極高,所以在她的要求之下,生產出來的瓷器也一定是精美絕倫。

近年來也是拍賣場上一擲千金的拼搶之物。「儲秀宮」瓷器主要用作「萬壽賞用」突顯皇權,紋飾主要為「龍紋」、兼有其他御窯傳統紋飾。其他還有一類光緒瓷器的優秀作品為書寫「大雅齋、永春長慶」和「體和殿制」等款識的陳設器,這一部分款識的瓷器紋飾,也是完全為了附和慈禧太后個人的喜好所作,紋飾以花鳥禽獸圖案為主,雖然上述款識的瓷器個別可能在同治年間也有燒造,但主要成就還是在光緒年間。光緒一朝的優秀瓷器作品也基本和「慈禧」有關。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慈禧(葉赫那拉氏)在鹹豐二年二月十一日(1852年2月)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所以光緒一朝還常見於一類印有蘭花圖案的官窯瓷器,品質極好,這也和「慈禧」本人有關,是我們現在值得重視研究和收藏的一個品種。

三:讚譽光緒瓷器貢獻,一定繞不開淺絳彩文人(珠山八友)瓷器。名家珠山八友也稱「月圓會」(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鄧碧珊畢伯濤何許人程意亭劉雨岑徐仲南田鶴仙)是淺絳彩製作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年代跨度為一百年左右。最早的徐仲南生於同治十一年(1872年),最晚的劉雨岑生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這些人基本活躍於光緒一朝這段時間。

光緒一朝被稱為淺絳彩的「黃金時代」,淺絳彩為當時具有創新意義的瓷器裝飾新品種,前無古人更無來者,基本到了民國初年,淺絳彩瓷器便完全退出了歷史舞臺。光緒年「黃金時代」的淺絳彩,創造了將中國書畫藝術的精髓「詩書畫」作為瓷器上的裝飾來進行創作繪畫的新面貌。大量具有文人氣息的精美瓷器近年來被重新認識和估值,也被當代許多年輕收藏愛好者所追捧。因為瓷器上的淺絳彩繪畫,很多具有宋元時期的繪畫風格(常見落款有:仿元人之法),所以傳統的文化氣息特別濃鬱,精品疊出、風格強烈。光緒年間,景德鎮燒造的日用瓷器基本都為淺絳彩所佔據。也算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大亮點,近年來為許多藏家所青睞。特別是近二十年來,淺絳彩瓷器更是作為收藏的一大熱點,出現在眾多的拍賣場中,價格屢創新高,有些作品完全可以媲美清代的官窯作品。因此,相信不遠的將來,淺絳彩瓷器的收藏也定將成為收藏的一個主要品種,幾十年前本人與「汪野亭」淺絳彩大蓋缸失之交臂的事情絕不會再發生了,這也是瓷器收藏的一個時代進步。

由於光緒一朝距今不遠,許多表面特徵也和前朝有著明顯區別或更接近於現代瓷器特徵,貌似鑑定較難。但掌握其鑑定特點以後,可以看出還是和解放後、特別是近年來燒制的瓷器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們對於那些常見的光緒瓷器,在鑑定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胎質相對比較粗松(相對官窯及前朝作品)。圈足有黑點和粘沙現象明顯,這也和清代早期以及年代更早瓷器的最大區別。釉面輕薄,有著比較光亮刺眼的感覺,缺乏年代感(俗稱包漿),但和常說的賊亮有明顯不同。手感較輕,很多拉坯工藝非常好,以至於胎體較薄,這也是分量較輕的一個重要原因。人物繪畫開相更具有現代特徵,少數仿製前朝的器物繪畫還能保留陳洪綬等人的傳統中國畫風格。特別是青花五彩,光緒和康熙作品比較容易混淆,這也說明了光緒五彩瓷器製作精良,傳統器型和彩料色澤感基本改變不大,有著和前朝同樣優秀的特點。到了光緒年後期受市場化和整體社會思想以及西洋文化的影響,出現了一些洋為中用和改革創新的樣式,在這裡不作為收藏主流來探討。

中國的瓷器燒造歷史,特別是景德鎮明清瓷器的燒造歷史,沒有因為社會的變遷、動蕩對瓷器的燒制產生有本質的影響,反而是不斷的推陳出新,自我革命,繼續在中國陶瓷歷史中前進。景德鎮陶瓷燒造從元代爆發式的發展開始,到明代永宣、黑暗期、轉變期,康永乾、直至光緒民國,每朝每代都有優秀的作品湧現,光緒一朝也然。收藏至今,一些年份好的優秀作品日益被一些藏家惜售,由於收藏品數量的相對減少和收藏大軍隊伍的不斷擴大,所以引起市場上藏品熱點也不斷改變,特別是在年代上的要求有所降低。因此我建議,光緒一朝的精品瓷器也要引起我們廣大收藏愛好者的關注和重視。假以時日,光緒瓷器一定也能夠表現得出類拔萃,追逼前朝瓷器所擁有的一切標杆!

相關焦點

  • 瓷器鑑賞:光緒·黃地紫綠龍紋碗,有修復,市場價3000元
    國內在《紫禁城》、《收藏家》、《收藏快報》、《文物報》、《文物天地》、《東方收藏》等多種重量級文博刊物中均以大篇幅版面發表其文章。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老師您好,請看看一下是否為老瓷器,價值如何?謝謝!
  • 北京飯店收藏的珍貴文物,還有光緒皇帝大婚時燒制的瓷器?
    北京飯店國宴大廳門前,原有一對清朝光緒年間的大花缸。北京飯店已有120年的歷史,作為「地標性」建築之一,見證了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事件。因為歷史遺留以及新中國成立後通過琉璃廠購買等渠道,北京飯店收藏了眾多古書畫以及古瓷器,用以裝飾餐廳及客房。
  • 瓷器鑑賞:光緒·青花盤,青花淡雅,胎質細膩!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481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青花盤,口徑10.5釐米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對底部落有「大清光緒年制」青花六字楷書款識的青花外繪纏枝花卉紋內繪纏枝花卉一束蓮紋小盤,其風格是按照清早期仿永宣時期的風格來進行製作的,雖然底部款識書寫的略顯潦草,但是根據其紋飾畫工、青花發色、以及款識的書寫方式來看,其還是光緒本年生產的官窯真品。
  • 瓷器鑑賞:光緒·民窯精品,刻畫入微,運筆有力!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550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藏友諮詢1:高39公分,直接25公分,請老師鑑定新老和估價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底部落有「大清乾隆年制」礬紅彩六字楷書款識的霽藍釉粉彩雲龍紋賞瓶是一件晚清光緒時期生產的真品。其底部露胎部分胎質較粗,但是胎體的顆粒感呈現的較為堅實,上面的火石紅痕跡亦顯得非常自然,釉層質感較為潤澤,底部「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礬紅款識彩料顯得較為單薄,字的間架結構書寫得較為挺力,但是線條顯得並不是特別順暢。
  • 被稱為「小康青花」的光緒青花瓷器,與康熙青花的區別?
    青花瓷到了康熙時期可以說達到了歷史頂峰,然而全則必缺,極則必反,康熙以後青花瓷器逐漸呈下滑發展趨勢,到了晚清同治、鹹豐時期達到了歷史最低點。但之後的光緒時期,青花瓷藝術為何出現「探底反彈」的現象?康熙青花瓷器國內外需求導致光緒青花「迴光返照」內求
  • 收藏:清光緒民窯,青花豔麗,造型飽滿,市場參考價6000元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瓷器篇(2020第419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鑑定老師簡介:崔凱,中國古陶瓷研究會鑑定委員會委員鑑定專家,北京電視臺北京青年《我愛收藏欄目》 特約鑑定嘉賓,河南衛視《華豫之門》 特聘瓷器專家,在從事文博工作十餘年,對陶瓷雜項工藝類文物研究考證鑑定有較深的造詣,中國元青花俱樂部副會長,天下收藏俱樂部專團專家。
  • 光緒元寶的特殊版別: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
    據了解,香餑餑的廣東省造光緒元寶雙龍「壽」字幣收藏價值極高,但是廣東省造光緒元寶雙龍「壽」字幣存世量極為稀少,一般古玩市場上的多為偽造品。因為造假市場擁有無法言喻的暴利,導致如今偽造情況越演越烈。
  • 哪種瓷器最具收藏價值?收藏哪種古瓷器才能彰顯身份地位和品位?
    但是,古瓷器也分門別類,種類繁多,那麼,哪種瓷器最具收藏價值?收藏哪種古瓷器才能彰顯身份地位和品位?下面,我們就談五種最值得收藏的五種古代瓷器。由於明代以前的瓷器在國內是禁止拍賣和交易的,我們只談明清兩朝的瓷器。
  • 古樸典雅 意境清新——清光緒時期的精美瓷器
    此盒為依照清宮圖樣製作而成,故宮博物院至今仍藏有此盒的畫樣。清光緒 粉彩雲蝠紋賞瓶底部陰刻「大清光緒年制」楷書款。造型簡潔利落,器型飽滿端正,重心下移,愈顯豐腴大方。釉質釉色靜穆雅致,令人賞心悅目,實為光緒官窯之中佳品。荸薺瓶為清代流行的一種瓶式,瓶式直頸較粗,有撇口與直口之分,器腹均為扁圓,形如荸薺,充滿賞趣。清代康熙年首創,雍正官窯多有燒造,且形制規範。
  • 收藏之旅:老瓷器總是「胎面乾爽」!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瓷器篇(2020第53集)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鑑定老師簡介:崔凱,中國古陶瓷研究會鑑定委員會委員鑑定專家,北京電視臺北京青年《我愛收藏欄目》 特約鑑定嘉賓
  • 清代官窯瓷器價值8萬 曾被粗心藏友當尿盆
    昨日上午9時,「2013陝西盛世收藏大型鑑寶會」在西安賓館二樓會議廳準時開始,能容納近百位收藏發燒友的鑑寶大廳被擠得滿滿當當。藏友有古稀老人,也有青春靚麗的年輕人,更有從遙遠的四川趕過來的藏友。據觀察,鑑定寶貝以玉器、青銅器皿、硯臺和銅鏡居多,但是也不乏藝術價值較高的字畫。  寶貝一:最值錢的硯臺70多萬元  梁先生是一位硯臺愛好者,「我是從90年代開始搞收藏的,一直都比較喜歡硯臺,現在家裡各式各樣、各個朝代的硯臺總共有300多方。
  • 古幣收藏:誰有誰發財,光緒元寶一枚市場價值高達150萬,有人把他當廢品仍在角落?
    東三省打造光緒元寶在東三建光緒元寶,價值150瓦,很有價值明清時期,江湖上有一句俗語叫「火門」,就是製造一些假幣的行為。中國古代的錢幣多為金、銀、銅等金屬錢幣。製造和精煉假幣需要「火」,所以它被稱為火之門。但事實上,「火門」不僅存在於明清時期,而且存在於各個朝代。
  • 收藏: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瓷器篇)
    收藏寄語:古玩有「十多一少」——多交朋友,多交流;多聽意見,多思考;多讀文獻,多總結;多看實物,多對比;多多借力,少花錢,多開心!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瓷器篇)(2020第22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其他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請老師斷代和估價,謝謝!
  • 晚清瓷器巔峰之作,慈禧皇太后的專用瓷——「大雅齋」
    晚清時期的瓷器,較之康雍乾盛世的瓷器,前者明顯粗糙許多,收藏價值也不高。 但在2011年北京保利的秋季拍賣會上,一件清光緒時期的瓷器竟然拍出了人民幣7015000元的高價。「大雅齋」仙芝壽桃大缸價值之高,不僅源於其形制頗巨、燒造不易、成品極少,藏家們更看重的是它背後的歷史意義。
  • 不是所有翡翠都有價值,注意這些沒有收藏價值的翡翠!
    翡翠擁有眾多的愛好者,純淨透亮的顏色的確很吸引人,而且還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這使得文玩愛好者們把翡翠當作收藏對象。但並不是所有的翡翠都有收藏價值,如果你不了解翡翠,你很可能會碰到一些一文不值的翡翠,所以喜歡翡翠的玩家,不要一看到翡翠就急於出手,以免上當,那麼翡翠中哪幾種是沒有收藏價值的呢?
  • 瓷器鑑賞:養成欣賞精品的好習慣!
    清雍正 木紋釉墨彩山水紋水仙盆長26.6 cm×寬15 cm×高7.6 cm此洗造型呈橢圓形,底部承接四如意足,其所施的木紋釉紋理自然,釉質深沉厚重,外壁四面飾白地開光,內繪墨彩山水,遠山輪廓氤氳,近山層巒迭嶂,流水人家,意境悠遠,頗具水墨山水之神韻,是一件極富欣賞價值的巧器
  • 中國古錢幣;光緒元寶;中華明國開國紀念幣 價值
    中國古錢幣源遠流長,品種紛繁,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具有很高的收藏與投資價值。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清光緒粉彩夔鳳穿花紋捧盒,清末粉彩瓷器精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清光緒粉彩夔鳳穿花紋捧盒,清末粉彩瓷器精品中國瓷器的發展史,是和中國歷代王朝的興衰史密不可分的。當一個王朝非常強盛的時候,瓷器也呈現出異彩紛呈的發展態勢。當一個王朝出現衰落的時候,瓷器也出現頹廢的情況。
  • 藏友堅信自己的瓷器價值1億,專家:這樣的瓷器在景德鎮能做批發
    瓷器收藏亂世黃金,盛世收藏。多年後的今天,他為了證明自己的收藏能力,來到了鑑寶節目,想讓專家為其驗明正身。證明當年的自己沒有錯。專家拿到瓷器,經過仔細觀察後,得出的結果卻令人苦笑不得專家稱這種瓷器名稱叫黃地粉彩軋道天地交泰轉心瓶,器型是乾隆時期督陶官唐英為了取悅乾隆,不惜工本,創造發明出來的。
  • 一對「光緒·青花蓋碗」,市場價位十萬元左右
    現為北京元青花俱樂部副會長,天下收藏俱樂部專家團專家;曾擔任多家電視欄目的鑑定專家或特約鑑定嘉賓,CCTV央視《記憶中國》收藏系列節目鑑定專家,河南省電視臺《華豫之門》瓷器組鑑定專家、陝西衛視《華山論鑑》欄目瓷器組鑑定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