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首趟直航:從廈門到高雄運送華航空難物品

2020-12-24 搜狐網

  南方網訊 一艘載著福建沿海漁民打撈到的一批華航失事飛機殘骸和罹難者遺物的臺灣輪船前天(6月21日)駛離廈門,直航運往海峽對岸的高雄港。 這是兩岸的首趟直航。

  臺北去年1月落實推行小三通,讓中國南部福建省和臺灣外島金門與馬祖在運輸、貿易與郵政方面享有直接聯繫。

  臺灣當局曾表示,如果小三通證明成功,它將展開大三通。但北京方面表示,中國大陸只有在計劃中的直接航線被視為「國內航線」的條件下,才會落實推行兩岸直航。

  但是,兩岸就華航空難物品達成協議,允許有關輪船直航到臺灣。

  這次運往臺灣的華航空難物品是福建沿海漁民打撈上岸的,空難物品已於星期三交給臺灣的代表。

  被打撈上岸的物品共12件,包括4個飛機輪胎、一件殘骸(無法辯認)、一件飛機艙內部件、兩張識別掛籤,一件四方形黃色硬泡沫部件、一塊飛機座位前的小餐板、一個乳白色按鈕旅行箱和一個黑色挎包。物品由福建省紅十字會與臺灣紅十字組織指定代表李鳴皋共同見證。

  這批通過兩岸直航方式運送的華航空難殘骸和罹難者遺物,將於星期天(今天)中午到達海峽對岸的高雄港。

  據悉,為了使這批「特殊」的物品儘快運往臺灣,廈門海關特事特辦,採取了最簡便通關手續。

  華航空難發生後,福建省沿海居民自發出動200多艘漁船參與打撈搜尋,到目前為止,共打撈了12具遺體和19件飛機殘骸物品。


相關焦點

  • 華航11月2日開通「高雄——重慶」直航航線
    ,簡稱「華航」)為服務南部地區旅客,11月2日起增闢高雄——重慶直航航線,每周三、六各往返一個班次,採用空中巴士A330-300機型,提供36席商務艙及277席經濟艙座位,讓經常穿梭往返兩岸的南部旅客及臺商朋友享受更加便利、更綿密的航線網絡服務。此外,華航集團也積極開拓兩岸貨運市場,11月4日起將增闢臺北(桃園)——重慶貨運航線,採用波音747-400F全貨機飛行,每周五飛行一個班次。
  • 華航墜機牽動兩岸
    解說:拿著這張乘機前才剛拍的祖孫合照,魏棟梁的兒媳婦哭紅了雙眼,她說原本公公婆婆訂不到機票,還臨時請旅行社追加,硬是搭上了這趟失事班機。  罹難者家屬:自己打電話跟旅行社一直催票,就催到六張票,而且我們對不起其他家屬,因為其他家屬他們都是我爸爸的朋友,跟我的伯伯、伯母是我公公邀的(參加旅行)團,現在出事我們也不知道要怎麼辦?對他們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 揭秘駭人無數的「華航空難靈異錄音事件」
    竟然有陌生人聯繫到張先生,聲稱:這錄音中的聲音,像極了自己前不久在「華航空難」中遇害的父親!震驚之餘,張先生回憶起收到錄音的那天日期,與這位陌生人比對之後發現,這一天正好是空難遇害者的頭七前一天(5月30日)。
  • 華航9月9日起開通「高雄——北京」直航航線
    ,簡稱「華航」)為服務南部地區旅客,9月9日起增闢高雄——北京直航航線,每周往返一個班次,周五晚間由高雄直飛北京,周六清晨由北京返抵高雄。華航為慶祝此獨賣航線,將在小港機場舉辦簡單隆重的開航慶祝儀式,由客運副總經理餘劍博主持,並致贈每位首航班機旅客飛機模型、新東陽鳳梨酥等開航紀念禮品,共沾喜氣。
  • 兩岸「三通」五周年 閩臺直航旅客逾千萬人次
    新華社福州12月14日電(記者 胡蘇)自2008年12月15日兩岸實現全面「三通」以來,閩臺海空直航航線累計運送旅客達1042萬人次。五年來,福建在推動閩臺空中直航、海上直航、直接通郵方面實現歷史性突破,初步構建起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
  • 兩岸直航已半月 桃園上海松山機場首周人氣最旺
    中新網12月30日電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兩岸直航實施滿半個月,桃園、上海及松山機場首周人氣最旺,每周起落降班次最頻繁。  報告指出,四協議自本月15日起實施,在平日包機部分,一共有五家業者參加,分別是華航、華信、長榮、立榮和復興航空;大陸方面除原執行周末包機的中國國際、東方、南方、上海、廈門、海南六家航空公司外,還新增深圳、四川及山東三家航空公司。
  • 兩岸通航後廈門到高雄的單行成本將減少7200美元
    中廣網廈門12月15日消息(記者陳賡)今天上午10點廈門港舉行了一個非常簡短緊促的首航儀式,僅僅用了半個小時就完成了首航儀式。在這個儀式上,福建省廈門市的領導出席了首航儀式,大家對廈門港能夠參與到兩岸直航中是非常的興奮。     廈門港早在1997年就開通了兩岸試點直航,11年來,截至到08年10月底兩岸試點直航吞吐量佔到大陸的75%以上。
  • 高雄快輪直航大陸送年貨 島內民眾期盼「兩岸快線」
    臺灣輿論對此普遍鼓掌叫好,並期待未來能夠重新在臺灣11個港口與大陸63個港口間建立起廣泛的「兩岸快線」。「目前來看,蔡英文當局仍在壓制臺灣地方與大陸之間的交流」,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張文生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臺灣新上任的地方縣市長仍受臺當局制約,想要進一步推動兩岸交流,歸根結底需要臺當局早日承認「九二共識」。
  • 華航開通高雄—常州航線
    民航資源網2015年9月16日消息:中華航空自9月16日起開航高雄—常州航線,開航儀式由華航董事長孫洪祥與高雄市議會議長康裕成、高雄市政府秘書長李瑞倉、觀光局局長許傳盛、觀光協會理事長黃金祥、旅行公會理事長沈本立、高雄航空站主任楊茂林等貴賓共同舉行,現場更請來高雄市觀光代言人「高雄熊」與華航地勤同仁共舞,象徵攜手共創兩岸觀光新格局,提供洽商或旅遊的旅客多元豐富的選擇
  • 明年春節 廈門直飛臺北高雄(圖)
    ____新華社/發  N據新華社電  2006年兩岸春節包機實現重大突破:搭乘對象由臺商及其眷屬擴大至其他往返兩岸、持合法有效證件的臺灣居民;大陸航點在原有的北京、上海、廣州的基礎上,新增廈門航點;往返班次從48班次增加到72班次。
  • 長沙至臺灣直航航班已近增至每周13個
    從11月份開始起,長沙黃花機場每周增開了兩趟到臺灣高雄的直航客班,而長沙至臺灣的直航航班從每周的11個,增加到了13個。從2009年1月第一趟連通長沙和臺灣的飛機起飛,到現在一周十幾趟航班,湘臺之間的互動越發頻繁,而湖南的臺灣遊也在持續升溫中。  自從兩岸開通直航以後,從湖南到臺灣的航班,都是來往於長沙和臺北。
  • 兩岸空中直航桃園、上海、松山機場人氣最旺
    兩岸空中直航桃園、上海、松山機場人氣最旺 2008年12月30日 17: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三十日電 臺北消息:兩岸空中直航實施滿半個月
  • 兩岸直接三通今日全面啟動 掀開歷史新頁
    中新社發 胡志強 攝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根據海協會與海基會臺北會談達成的協議,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今天(12月15日)全面啟動,宣告兩岸「三通」時代來臨。  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提出了兩岸「三通」。
  • 海峽兩岸海上客滾輪實現直航[組圖]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認為,海上客貨運直航是兩岸「三通」的重要渠道,兩岸客貨往來便捷性的提高,意義重大。李非說,兩岸產業合作將會發生大的變化。福州市現有臺資企業3000多家,投資領域涉及信息電子、汽車、紡織服裝等,福州至臺灣本島客滾直航的實現可望引來新一輪的臺商投資熱潮,福州與臺北地區的產業板塊互動新機會將不斷湧現。
  • 春秋航空27日首飛兩岸航線 直航高雄最低199元
    (上海臺協 玉龍 攝)  中國臺灣網10月8日上海消息 春秋航空今天宣布,將於本月27日開通上海至臺灣高雄的直飛航班。這是春秋航空在經過兩岸航空主管部門批准以後直飛的首個「兩岸航班」。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特別表示,「在上海直飛高雄航班開出以後,我們也希望能夠開出上海到臺北的航班,並不斷地加密航班,為兩岸同胞往返兩岸提供春秋航空的特別服務。」  新聞發布會透露,10月27日,春秋航空將採用A320機型執飛上海至高雄航線,每周三、五、七開航,一周三班,空中飛行時間為130分鐘左右。機票初定價格為430元(人民幣,下同)起。
  • 大陸首個南臺灣演播廳在高雄正式啟用
    大陸首個南臺灣演播廳在高雄正式啟用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19 21:00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臺北4月19日電(記者李寒芳吳濟海)大陸首個南臺灣演播廳在高雄正式啟用,這是繼開設臺北演播廳之後廈門衛視在開展兩岸新聞交流
  • 「三通」十周年兩岸路通心更通 實現了「一日生活圈」
    2008年12月15日,「盛達2」、「曉江」、「華航1」和「錦春」四艘海峽兩岸海運直航貨輪駛離廈門港,啟航駛往高雄、臺中和基隆港。這標誌著兩岸海運直航正式啟動。  廈門對臺旅遊龍頭作用更加凸顯。2008年大陸居民經廈門口岸赴臺遊人數為1.6萬人次,2010年增至16.5萬人次,之後快速升溫。臺灣11個縣市和臺灣觀光旅遊總會等16個民間協會在廈門設立旅遊代表處,數量居大陸之首。如今的廈門已成為臺胞在大陸工作、生活的溫馨家園。
  • 兩岸海運、空運直航、直接通郵今天全面啟動,開啟兩岸大"三通「時代
    我最近才參加過北京8月份的奧運會開幕式,我曾應中華全國臺聯的邀請參加開幕式,這次去我坐小三通,從臺北到金門,然後坐船到廈門,回來的時候從廈門坐周末包機,從廈門直飛松山機場。中間有一點點的轉彎,沒有截彎取直,但是已經感受到了它的方便性,這個周末包機是從禮拜五到禮拜一,講是周末包機,其實是有四天的時間,又往前進了一大步。
  • 「中遠之星」輪廈門至高雄航線臨時復航
    中新網廈門4月29日電 (黃詠綢)來自福建、陝西、貴州等地的530餘名旅客,29日乘坐「中遠之星」號客滾輪從廈門國際郵輪中心碼頭出發,前往臺灣高雄。這意味著「中遠之星」輪廈門—高雄航線臨時恢復運營。「中遠之星」輪2010年5月曾試航高雄,2013年2開設廈門—高雄航線,後因各種原因暫時停航。資料圖:「中遠之星」號客輪。中新社發 呂明 攝廈門邊檢總站同益站人士告訴中新網記者,隨著兩岸人員往來需求的增加,廈門—高雄航線臨時復航,將在每周一開航,年內預計將有36航次。
  • 「中遠之星」輪首開廈門到高雄定期航線
    這艘船帶著119名旅客前往臺灣高雄,夕發朝至,今早就能抵達。「船票只要700元,便宜,又躲開出行高峰,特別適合我。」臨行前,謝伯溫笑著說。「中遠之星」輪昨日開啟的是高雄首條連接大陸的海上定期客運班輪航線,每周一班,周一下午6時離廈,周二早上9點抵達高雄,將廈門對臺直航的渠道再度拓寬。至此,「中遠之星」輪依靠廈門-臺中、廈門-基隆及這條航線,實現了對臺灣北、中、南地區航線的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