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金剛石打造下一代微電子器件

2021-02-08 磨料磨具
近日,來自香港城市大學Alice Hu和陸洋、哈爾濱工業大學朱嘉琦、麻省理工李巨等研究者,首次使用納米力學方法,實現了微晶金剛石陣列的大而均勻的拉伸彈性應變。該發現顯示了金剛石作為微電子學、光子學和量子信息技術中高級功能器件的主要候選材料的潛力。相關論文以題為「Achieving large uniform tensile elasticity in microfabricated diamond」於2021年元月1日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上。「這是第一次通過拉伸實驗顯示金剛石具有極大的均勻彈性。我們的發現證明了通過微加工金剛石結構的『深層彈性應變工程』開發電子設備的可能性。」香港城市大學副教授陸洋說。金剛石因其超高的導熱性、優異的載流子遷移率、高擊穿強度和超寬帶隙而被認為是一種高性能的電子和光子材料。然而,由於金剛石的大帶隙和緊湊的晶體結構,使得在生產過程中調製半導體電子性能的常用方法難以實現,阻礙了金剛石在電子和光電子器件中的工業應用。一種可能的方法是通過「應變工程」,即應用非常大的晶格應變,改變帶隙結構和相關的功能性質。但由於金剛石具有極高的硬度,這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之前,研究人員發現,納米級的鑽石可以在意想不到的大局部應變下發生彈性彎曲。在此基礎上,新研究表明了如何利用這一現象開發功能性金剛石器件。該團隊首先製備了樣品。這些樣品呈橋狀——大約1微米長、300納米寬,兩端更寬。然後,鑽石橋在電子顯微鏡下以控制良好的方式單軸拉伸。在連續可控的加載—卸載定量拉伸試驗循環下,金剛石橋在整個試件測量截面上表現出高度均勻的大彈性變形,約為7.5%,而不是彎曲局部的變形。之後,它們恢復了原來的形狀。研究人員對樣品幾何結構進行了進一步優化,最大均勻拉伸應變達到9.7%,甚至超過了2018年研究的局部最大值,接近金剛石的理論彈性極限。更重要的是,為了演示應變金剛石裝置的概念,該團隊還實現了微晶金剛石陣列的彈性應變。研究小組隨後進行了計算,以估計彈性應變從0到12%對鑽石電子特性的影響。模擬結果表明,隨著拉伸應變的增加,金剛石的帶隙寬度普遍減小,在9%的應變下,沿特定晶體取向的帶隙寬度能從5 eV左右減小到3 eV左右。專家認為,這證明了金剛石的帶隙結構可以改變,更重要的是,這些改變可以是連續和可逆的,能適合不同的應用,從微/納米機電系統到光電和量子技術。

文獻連結: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1/6524/76

▌版權聲明: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yuanfa312(微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商務合作:13837111415(劉經理)

                    15713673960(李經理)

                    17719880059(牛經理)

▌文章投稿:yuanfa312(微信)

相關焦點

  • 信息技術說第三十五說,計算機微電子技術
    什麼是微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是在電子電路和電子系統的超小型化及微型化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以集成電路為核心的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的特徵微電子技術是在傳統的電子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微電子技術的地位微電子技術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以及人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被看作是新技術革命的核心技術。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微電子就沒有今天的信息產業,就不可能有計算機、現代通信、網絡等產業的發展,就沒有今天的信息社會。
  • 新年首篇《Science》:金剛石實現極大、可逆、均勻彈性變形!
    導讀:金剛石不僅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材料,而且還是具有超寬帶隙、出色的載流子遷移率和導熱性的極限電子材料。拉伸金剛石可以為設備應用帶來非常優異的品質。本文在室溫下沿[100],[101]和[111]方向對長度約1微米,寬度約100納米的單晶金剛石橋結構進行了微加工,並在單軸拉伸載荷下實現了樣品範圍內的均勻彈性應變。
  • 超寬禁帶半導體金剛石功率電子學研究的新進展
    ,目前金剛石半導體及器件最新進展如何?在後摩爾時代, 碳基電子學的發展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在納電子學領域, 以一維的碳納米管和二維的石墨烯為主的碳基納電子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而在功率電子學領域, 以終結半導體著稱的金剛石功率電子學的研究也呈現出勃勃生機, 展現出其將成為下一代功率電子學的潛力。
  • 新幹晶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不負眾望,開啟國產電子器件時代
    中國功率半導體器件市場規模約佔全球40%,但自給率很低,90%的需求依賴進口來滿足,由此功率半導體器件被國人寄予了「國產替代」的厚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新幹晶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帶著民族復興的使命感,堅持自主研發半導體器件,為實現中國智造貢獻力量。
  • 第十屆新型金剛石與納米碳材料國際學術會議(NDNC2016)在西安召開
    【每日科技網】  2016年5月22日-26日,由國際NDNC執行委員會、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真空學會、陝西省科學技術協會、陝西省真空學會、單晶金剛石及其電子器件泛太平洋國際研發與產業聯盟聯合主辦,西安交通大學、陝西省真空學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蘇州大學和單晶金剛石及其電子器件泛太平洋國際研發與產業聯盟共同承辦第
  • 基於碳化矽的寬帶隙半導體器件可能會給電子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發展高質量的微電子應用基板是推動社會向更可持續的綠色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如今,矽在半導體產業中扮演著微電子和納米電子器件的核心角色。高純度(99.0%或更高)的單晶矽片可以通過液體生長的方法獲得,如從熔體中拉出種子晶體以及外延法。但缺陷是,前一種工藝不能用於碳化矽(SiC)的生長,因為它缺乏熔融相。
  • 賽微電子:公司GaN器件方面已籤訂批量銷售合同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6日訊,有投資者向賽微電子(300456)提問, 董秘你好,請問一下目前貴公司的第三代半導體產品是否已經批量生產了?目前相關訂單情況如何?
  • 聚芯微電子發布ToF傳感器晶片,實現感光器件與處理電路的高度集成
    打開APP 聚芯微電子發布ToF傳感器晶片,實現感光器件與處理電路的高度集成 月生 發表於 2020-03-11 14:08:09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電晶片
    光電子技術則是光子技術與電子技術結合而成的交叉技術,涉及固體物理、導波光學、材料科學和半導體等學科,有望成為下一代信息科技的基石。 微電子晶片製造工藝提升趨近極限,5納米晶片已經在今年量產,2納米晶片製程工藝已開始研發;光學器件性能提升為光電晶片的研製打造堅實基礎,光電晶片將加速自動駕駛、機器人和虛擬實境等技術的優化應用,推動半導體設備實現「從電到光」的轉換。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子晶片
    微電子技術是指設計、製造和使用微小型電子元器件與電路,實現電子系統功能的技術,是現代信息科技的基礎。光電子技術則是光子技術與電子技術結合而成的交叉技術,涉及固體物理、導波光學、材料科學和半導體等學科,有望成為下一代信息科技的基石。
  • 微電子所與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微電子所與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7-05-03 微電子研究所 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曉明代表雙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儀式上,葉甜春代表微電子所對王曉明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所長助理王文武介紹了研究所的戰略定位、組織結構和相關科研成果。  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新陽介紹了中興微電子發展情況、重點方向和雙方已有合作基礎及未來合作規劃。
  • 未來可期:深度解析納米金剛石未來應用前景
    目前,納米金剛石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1) 爆轟合成的超微金剛石CVD法用於製備金剛石薄膜; (2) 超微金剛石用於化學複合鍍研究; (3) 用於潤滑油、固體潤滑劑和潤滑冷卻液; (4) 燒結體; (5) 用於紅外、微波吸收材料的可能性
  • 納米金剛石在生物醫學的應用
    納米金剛石(納米材料家族中的姣姣者)是指粒徑在l-100nm的金剛石晶粒存在形態,其兼有金剛石、納米材料的特性。金剛石具有高硬度、高耐腐蝕性、高導熱率、低摩擦係數、低表面粗糙度、大的比表面積、高的表面活性等。
  • 港中深朱世平、張祺團隊AFM:基於相變離子凝膠的柔性可拉伸「離子...
    近年來,柔性離子開關、離子二極體、離子電晶體等得到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以匹配基於電子傳導而開發的各類功能器件。其中,開發具有離子導體-絕緣體轉變的可拉伸離子開關器件,可用於下一代柔性傳感器、驅動器、控制電路等離子器件,具有重要意義。
  • 精益求精:金剛石手錶部件取得新突破
    其中最特別的部分,就是他們利用人造單晶金剛石生產出了一種極其微小的手錶部件。 金剛石質地堅硬,韌度十足,有很好的導熱性,並且高度透明,因此是很多機械設備和光學裝置的理想材料。但同時,要將金剛石進行微米級(千分之一毫米)的精確切割又十分具有挑戰性。
  • 低維材料與器件盛會LDMAS2020圓滿閉幕 2021相約北京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12月7日,由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東南大學聯合主辦的「下一代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高峰論壇暨第三屆低維材料應用與標準研討會(LDMAS2020)」在無錫圓滿落幕。
  • 【極智課堂】山東大學王篤福教授:金剛石晶體材料生長及應用
    1996年美國阿波羅金剛石創始人提出CVD金剛石,2003年推出首飾級CVD金剛石產品;1998年美國卡內基地質物理實驗室開始CVD單晶金剛石合成;2002年元素六公司開始用CVD法生長單晶金剛石;2014年俄羅斯NDT公司用HPHT法生產出34CT的IIa型金剛石單晶;2.國內金剛石產業現狀2015年濟南金剛石正式產業化生產大尺寸金剛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