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在香山時期202封電報手稿在京集中展出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於立霄)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18日在香山革命紀念館開幕,展覽展示文物史料62件(套)、歷史照片50餘張。

此次展覽以毛澤東在香山時期發布的202封珍貴電報手稿為主要載體,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選取反映重大歷史節點、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重要歷史決策的電報手稿,輔以珍貴歷史圖片、文物、文獻等進行展示,展現了「兩種中國之命運」的關鍵抉擇與「建設新中國」的滄桑巨變。

《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18日在香山革命紀念館開幕。香山革命紀念館供圖

展覽位於香山革命紀念館一層專題展廳,面積1000餘平方米,分為《高瞻遠矚,革命到底的政治遠見》《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軍事韜略》《革故鼎新,獨立自主的世界眼光》《立黨為公,從嚴治黨的領袖品格》《執政為民,人民至上的公僕情懷》《殷殷關切,情深意長的偉人風範》6大部分、17個專題。

展覽展示的毛澤東電報手稿。香山革命紀念館供圖

據了解,此次展覽是香山革命紀念館開館以來舉辦的首個專題展覽,全面而集中地展示了毛澤東在香山時期發布的電報手稿。

據專家介紹,毛澤東在香山時期發布的202封珍貴電報手稿進行集中展示,尚屬首次。

值得關注的是,展覽著重複原展示了「雙清別墅毛澤東同志辦公室」「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處」「北平街頭捷報頻傳」「人民的勝利」等歷史場景。

其中,「雙清別墅毛澤東同志辦公室」歷史場景,展示陳列著一封1949年4月30日毛澤東以中央軍委名義發出的「關於高級領導機關對下級應加強文電指示等問題」的電報。

為了讓觀眾看懂電報內容,提升電報手稿的可讀性,展覽在吸收既有研究成果和材料整理的基礎上,設置了手稿電文查詢系統,圍繞解讀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歷史背景等設置了35處「電文導讀」。同時,還專門設置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三年戰績查詢系統」「電報朗讀」「發報互動體驗」等與展覽主題相契合的互動展項,製作了專題展覽主題宣傳片,為公眾提供優質、全方位的觀展體驗。

在展廳中,有的觀眾通過掃描二維碼聽到了有聲電文,還通過模擬摩爾斯電碼的形式,親手發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電文。

本次展覽將毛澤東的手稿用畫框進行裝裱,作為藝術品進行陳列,並採用場景復原、壁式景觀、雕塑、多媒體、人機互動裝置等多種展現手法,在參觀線路、圖文版式設計等方面都做到了精心設計,既形象地展現了毛澤東的領袖風範,又直觀地展示了毛澤東的書法藝術。

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杜飛進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時指出,此次展覽是深入挖掘香山革命精神內涵的生動展示,是彰顯香山革命精神時代價值的鮮活載體,是打造紅色文化交流互鑑的開放平臺。

杜飛進同時表示,紀念館仍要深入挖掘檔案史料,推進學術研究工作,提升革命歷史研究發掘水平、革命文物徵集利用水平、革命文化宣傳展示水平,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情懷和優良作風一代代傳下去。(完)

相關焦點

  • 毛澤東202封電報手稿首次集中展出 展覽在香山革命紀念館開幕
    來源標題:毛澤東202封電報手稿首次集中展出 17日上午,「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開幕,這是香山革命紀念館開館以來的首個專題展覽。展覽位於紀念館一層專題展廳,面積1000餘平方米,展線160延米,展覽包括6個部分、17個專題,展出珍貴文物62件(套)、歷史照片50餘張。
  • 香山革命紀念館展出毛澤東202封電報手稿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據香山革命紀念館官微消息,12月18日,「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開幕。展覽以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的202封珍貴電報手稿為主要載體,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選取反映重大歷史節點、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重要歷史決策的電報手稿,輔以珍貴歷史圖片、文物、文獻等,精心選取國共和談、捍衛國家主權、工作作風優良、領袖崇高風範等專題進行展示,展現了「兩種中國之命運」的關鍵抉擇與「建設新中國」的滄桑巨變。
  • 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18日開幕 202封電報手稿...
    來源標題:202封電報手稿盡展領袖風範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該展覽共分為6個部分,公開展示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起草的202封電報手稿,大部分手稿是第一次集中展出。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7月。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在進駐香山後,電報成為毛澤東指揮全國各地黨政軍工作最主要的通訊手段。「嘀嗒」「嘀嗒」就是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聲音,全黨全軍都無條件執行。
  • 「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在京開展
    在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媒體記者拍攝展出的毛澤東電報手稿(12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鍾昊 攝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魏夢佳)為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解放全中國、籌建新中國的豐功偉績,彰顯香山革命精神的時代價值,由中央檔案館、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香山革命紀念館承辦的「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18日在京開展,向觀眾集中展出毛澤東同志在香山時期發布的202封珍貴電報手稿。
  • 毛澤東同志202封珍貴電報手稿首次展出
    中國網北京12月18日訊 (記者 秦金月 王肇鵬)今天上午,由中央檔案館、北京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香山革命紀念館承辦的「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開幕。展覽以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的202封珍貴電報手稿為主要載體,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選取反映重大歷史節點、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重要歷史決策的電報手稿,輔以珍貴歷史圖片、文物、文獻等,精心選取國共和談、捍衛國家主權、工作作風優良、領袖崇高風範等專題進行展示,展現了「兩種中國之命運」的關鍵抉擇與「建設新中國」的滄桑巨變。
  • 「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開幕啦!
    「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隆重開幕。「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以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的202封珍貴電報手稿為主要載體,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選取反映重大歷史節點、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重要歷史決策的電報手稿,輔以珍貴歷史圖片、文物、文獻等,精心選取國共和談、捍衛國家主權、工作作風優良、領袖崇高風範等專題進行展示,展現了「兩種中國之命運」的關鍵抉擇與
  • 珍貴歷史照片首秀香山革命紀念館,附觀展提示
    「嘀嗒」「嘀嗒」……紅色電波承載著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聲音,「傳」進香山革命紀念館。「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展廳裡,202封珍貴電報手稿攜62件(套)珍貴文物史料、50餘張歷史照片集體亮相,講述中共中央在香山「為新中國奠基」的偉大曆程。
  • 京城探展|破譯香山181天的「紅色密碼」
    解放軍南下集結準備渡江戰役的歷史照片「嘀嗒」「嘀嗒」……紅色電波承載著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聲音,「傳」進香山革命紀念館。「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展廳裡,202封珍貴電報手稿攜62件(套)珍貴文物史料、50餘張歷史照片集體亮相,講述中共中央在香山「為新中國奠基」的偉大曆程。
  • 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間電報文稿折射出的思想內涵
    中央軍委給總前委並告粟裕、張震、劉伯承、張際春、李達、譚震林的電報(1949年4月18日)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住進北京香山雙清別墅;9月21日,毛澤東同志移居中南海菊香書屋。期間,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運籌帷幄、決勝萬裡,通過嘀嗒嘀嗒的電波聲,直接指揮解放全中國、籌備新中國的歷史偉業。
  • 關於《毛澤東選集》四卷文稿的考辨
    其中《毛澤東選集》(以下簡稱毛選)一至四卷,收入毛澤東從1925年12月到1949年9月各個革命歷史時期的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著作159篇(其中有5篇是集納而成)。這些理論著作,反映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歷史進程,集中體現了毛澤東思想。 長期以來,毛選編輯時依據的版本情況,並不為外界所知,以至多有不實議論。
  • 西柏坡的機要人員平均每天收發電報四五萬字———電報指揮更勝...
    貳 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共持續了一百四十二天,位於西柏坡的中共中央軍委發往前線的電報共計四百零八封,西柏坡的機要人員平均每天收發電報四五萬字。 叄 解放戰爭時期的諜戰故事,特別是潛伏在敵軍核心位置、關鍵時刻率部起義的「餘則成」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
  • 湖南安化發現疑似毛澤東詩作《雲霧山》手稿
    值此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之際,在益陽市安化縣仙溪鎮雲霧山從事旅遊開發的張貽明,欣喜地從村民吳庚戌手中獲得疑似毛澤東詩作《雲霧山》手稿。據說這是毛澤東1917年夏天,與同學蕭子升遊學安化時所作。  為了探個究竟,近日,記者在長沙採訪了張貽明,並反覆查看了《雲霧山》一詩手稿。
  • 【讀史明智】毛主席在香山雙清別墅的181天做了哪些大事?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機關從西柏坡出發,進京「趕考」,3月25日抵達北平,將香山作為進城第一站。從這時起到新中國成立,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香山工作、生活了181天。
  • 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分布介紹
    雖然黨中央和毛澤東在香山只有短短的半年左右,但是這段時期在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極為重要而特殊的歷史地位。  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分布  毛澤東同志曾在香山辦公居住過的「雙清別墅」,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同志的辦公居住地「來青軒」,以及雙清別墅東側平房、思親舍、多雲亭、小白樓、麗矚樓、鎮芳樓和鎮南房,共同組成香山革命舊址,如今已重新恢復了1949年歷史原貌,13日起首次全部對公眾開放。
  • 北京香山8處革命遺址整體正式對外開放
    北京香山8處革命遺址整體正式對外開放 10月1日起網上預約免費參觀  香山革命紀念地今天(13日)正式對外開放。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從西柏坡赴北京,25日進駐香山。9月21日,毛澤東同志由香山雙清別墅移居中南海菊香書屋。
  • 毛主席5封電報還原西藏解放經過:先禮後兵,兵後又禮
    毛澤東告訴周恩來:「西藏代表必須來京談判,不要在港談判,請加注意」空靈美麗的高原、英勇悲壯的進藏先遣連、虔誠執著的和談使者,還有毛澤東以及他與5封有關西藏解放的電報??  毛澤東給出的原因有二。一是交通困難,大軍不便行動,給養供應麻煩也比較多;二是民族問題,尤其受宗教控制的地區,解決這個問題更需要時間,需要穩步前進,不應操之過急。  早在十世班禪發電報給中央之前,西藏還發生了一個事件,亦是影響毛澤東解放西藏決策的一個因素。
  • 卡夫卡手稿在耶路撒冷展出,這些文獻歸屬爭議很「卡夫卡式」
    8月7日,一批弗朗茨·卡夫卡未面世的手稿文獻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國家圖書館展出,並同時被上傳到網際網路上。這些文獻包括:卡夫卡的手稿、期刊、學習希伯來語的筆記本和素描,以及他與自己的朋友兼文學執行人馬克斯·布羅德(Max Brod)的數百封信件。
  • 上圖特展展出兩百餘件手稿,公開唯一茅盾存世《簡愛》譯稿
    11月8日,「書情寫意2019上海圖書館閱讀季」年度館藏精品文獻大展——「妙筆生輝:上海圖書館藏名家手稿展」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上海圖書館(下文簡稱「上圖」)2000年以來入藏的現當代名家手稿兩百餘件,首次公開了目前發現的唯一茅盾存世的《簡愛》譯稿等珍貴文獻。
  • 香山革命紀念館榮獲全國博物館 「十大精品展」特別獎
    香山革命紀念館《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基本陳列展覽近日榮獲「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特別獎。參觀者除現場參觀外,還可以通過雲端,「走進」香山革命紀念館展廳,欣賞「精品展」,重溫初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