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在京開展

2020-12-22 中國軍網

在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媒體記者拍攝展出的毛澤東電報手稿(12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鍾昊 攝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魏夢佳)為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解放全中國、籌建新中國的豐功偉績,彰顯香山革命精神的時代價值,由中央檔案館、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香山革命紀念館承辦的「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18日在京開展,向觀眾集中展出毛澤東同志在香山時期發布的202封珍貴電報手稿。

香山革命紀念館常務副館長徐中煜介紹,此展覽是香山革命紀念館開館以來首個專題展覽,面積達1000餘平方米,包括6個部分、17個專題,共展出珍貴文物62件(套)、歷史照片50餘張。展覽主要選取反映重大歷史節點、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重要歷史決策的電報手稿,輔以珍貴歷史圖片、文物、文獻等,以「國共和談」「捍衛國家主權」「軍隊紀律嚴明」「工作作風優良」等多個專題進行展示。

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拍攝的展廳內景。新華社記者 陳鍾昊 攝

為了便於觀看,為觀眾提供全方位觀展體驗,展覽還設置了手稿電文查詢系統,圍繞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歷史背景設置了35處「電文導讀」,還專門設置「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三年戰績查詢系統」「電報朗讀」「發報互動體驗」等互動展項。在展廳中,有的觀眾通過掃描二維碼聽到了有聲電文,還通過模擬摩爾斯電碼的形式,親手發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電文。

此外,展覽復原展示了「雙清別墅毛澤東同志辦公室」「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處」「北平街頭捷報頻傳」「人民的勝利」等歷史場景。

在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媒體記者拍攝展出的毛澤東電報手稿(12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鍾昊 攝

責任編輯:葉夢圓

相關焦點

  • 「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開幕啦!
    「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隆重開幕。「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以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的202封珍貴電報手稿為主要載體,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選取反映重大歷史節點、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重要歷史決策的電報手稿,輔以珍貴歷史圖片、文物、文獻等,精心選取國共和談、捍衛國家主權、工作作風優良、領袖崇高風範等專題進行展示,展現了「兩種中國之命運」的關鍵抉擇與
  • 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18日開幕 202封電報手稿...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8日,「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在香山革命紀念館一層專題展廳開幕。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該展覽共分為6個部分,公開展示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起草的202封電報手稿,大部分手稿是第一次集中展出。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7月。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在進駐香山後,電報成為毛澤東指揮全國各地黨政軍工作最主要的通訊手段。「嘀嗒」「嘀嗒」就是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聲音,全黨全軍都無條件執行。
  • 毛澤東在香山時期202封電報手稿在京集中展出
    中新網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於立霄)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18日在香山革命紀念館開幕,展覽展示文物史料62件(套)、歷史照片50餘張。
  • 毛澤東202封電報手稿首次集中展出 展覽在香山革命紀念館開幕
    展覽現場展示的電報手稿。「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昨日開幕,觀眾在香山革命紀念館微信公眾號上預約即可參觀。17日上午,「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開幕,這是香山革命紀念館開館以來的首個專題展覽。展覽位於紀念館一層專題展廳,面積1000餘平方米,展線160延米,展覽包括6個部分、17個專題,展出珍貴文物62件(套)、歷史照片50餘張。
  • 毛澤東同志202封珍貴電報手稿首次展出
    中國網北京12月18日訊 (記者 秦金月 王肇鵬)今天上午,由中央檔案館、北京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香山革命紀念館承辦的「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開幕。展覽以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的202封珍貴電報手稿為主要載體,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選取反映重大歷史節點、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重要歷史決策的電報手稿,輔以珍貴歷史圖片、文物、文獻等,精心選取國共和談、捍衛國家主權、工作作風優良、領袖崇高風範等專題進行展示,展現了「兩種中國之命運」的關鍵抉擇與「建設新中國」的滄桑巨變。
  • 香山革命紀念館展出毛澤東202封電報手稿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據香山革命紀念館官微消息,12月18日,「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開幕。展覽以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的202封珍貴電報手稿為主要載體,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選取反映重大歷史節點、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重要歷史決策的電報手稿,輔以珍貴歷史圖片、文物、文獻等,精心選取國共和談、捍衛國家主權、工作作風優良、領袖崇高風範等專題進行展示,展現了「兩種中國之命運」的關鍵抉擇與「建設新中國」的滄桑巨變。
  • 珍貴歷史照片首秀香山革命紀念館,附觀展提示
    「嘀嗒」「嘀嗒」……紅色電波承載著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聲音,「傳」進香山革命紀念館。「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展廳裡,202封珍貴電報手稿攜62件(套)珍貴文物史料、50餘張歷史照片集體亮相,講述中共中央在香山「為新中國奠基」的偉大曆程。
  • 京城探展|破譯香山181天的「紅色密碼」
    解放軍南下集結準備渡江戰役的歷史照片「嘀嗒」「嘀嗒」……紅色電波承載著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聲音,「傳」進香山革命紀念館。「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展廳裡,202封珍貴電報手稿攜62件(套)珍貴文物史料、50餘張歷史照片集體亮相,講述中共中央在香山「為新中國奠基」的偉大曆程。
  • 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間電報文稿折射出的思想內涵
    中央軍委給總前委並告粟裕、張震、劉伯承、張際春、李達、譚震林的電報(1949年4月18日)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住進北京香山雙清別墅;9月21日,毛澤東同志移居中南海菊香書屋。期間,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運籌帷幄、決勝萬裡,通過嘀嗒嘀嗒的電波聲,直接指揮解放全中國、籌備新中國的歷史偉業。
  • 朱德同志誕辰134周年 香山革命紀念館添19件(套)革命文物
    12月1日上午,為紀念朱德同志誕辰134周年,深情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風範,香山革命紀念館舉行朱德、康克清同志革命文物史料捐贈活動。1965年7月4日朱德同志詩詞手稿。此次入藏革命文物共計19件(套),由朱德同志之孫朱和平少將、孫女朱新華女士向香山革命紀念館捐贈。
  • 石景山區應急管理局黨支部組織開展參觀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主題...
    9月26日下午,石景山區應急管理局全體黨員來到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觀看《為新中國奠基》主題展覽,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全國勝利和黨中央籌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光輝歷史,緬懷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 香山革命紀念館榮獲全國博物館 「十大精品展」特別獎
    該展覽是目前國內惟一全面展示中共中央進駐香山時期輝煌歷史的大型展覽,是中國共產黨香山革命歷史研究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六千平方米的展廳裡,按歷史發展脈絡,從「進京『趕考』」「進駐香山」「繼續指揮解放全中國」「新中國籌建」「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永遠奮鬥」五個部分15個單元,通過800張圖片、1200件文物及若干藝術品,向人們全景式生動重現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香山停駐期間為新中國誕生奮鬥的光輝歷史。
  • 北京香山8處革命遺址整體正式對外開放
    北京香山8處革命遺址整體正式對外開放 10月1日起網上預約免費參觀  香山革命紀念地今天(13日)正式對外開放。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從西柏坡赴北京,25日進駐香山。9月21日,毛澤東同志由香山雙清別墅移居中南海菊香書屋。
  • 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分布介紹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從西柏坡赴北京(時稱北平),25日進駐香山,並在此工作生活了181天。雖然黨中央和毛澤東在香山只有短短的半年左右,但是這段時期在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極為重要而特殊的歷史地位。
  • 【讀史明智】毛主席在香山雙清別墅的181天做了哪些大事?
    在進駐香山前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裡長徵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毛澤東始終保持著艱苦奮鬥的作風。
  • 共和國機要通信從香山出發
    1949年,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還沒進城,這支特殊分隊已先行進駐了北京。從領導前期暫居的香山到後來入住的中南海,裝交換機、架線路、保持通訊迅速暢通,成了他們的首要任務。同時,他們也見證了新中國成立那段光輝歲月。  建立香山專用局  解放前,北平電信局(現北京聯通)的業務主要包括市話、長話、電報和無線。
  • 馬克思珍貴手稿首次亮相北大紅樓,毛澤東曾在此工作月薪8塊大洋
    截至今年上半年,觀眾量已達到17萬人次,尤其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各級黨組織紛紛來到北大紅樓,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每天都會有兩三千人參加。「目前的參觀人數比過去增長了足有10倍。」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副館長李金光表示,主題黨日活動選在北大紅樓開展,有其特殊的意義,因為這裡是中國共產黨的發祥地。如今,這裡已經成為展示和了解中國共產黨歷史的「紅色基地」。
  • 關於《毛澤東選集》四卷文稿的考辨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摘要] 《毛澤東選集》收入了毛澤東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著作,這些著作集中體現了毛澤東思想
  • 北京科技大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赴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瞻仰學習
    中國網 北京9月25日訊(記者 劉佳 通訊員 李潔)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北京科技大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於9月24日上午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瞻仰雙清別墅、來青軒等革命舊址,參觀香山革命紀念館,觀看《為新中國奠基》主題展覽,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全國勝利和黨中央籌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光輝歷史
  • 「逸仙人的家國情懷」抗疫專題展覽開展
    2020年4月29日,「逸仙人的家國情懷」專題展覽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的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開展。據了解,該展覽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與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主辦。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是廣東省最早派出援鄂醫療隊的醫院之一,抗疫期間共派出了2批次151名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