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雙絕,一代宗師李苦禪:懂書法的人才能欣賞寫意畫

2020-12-09 浦君名人字畫

文章部分素材來源於浦君名人字畫藝術館

李苦禪,中國近代大寫意花鳥畫宗師、美術教育家。苦禪先生可說是近代畫家中書法絕高的一位,他的字,遠比很多以書名世的書法家還要好得多。由於他既精通書法,又精通繪畫,他將書法和繪畫兩個系統相互滲透、相互聯繫,既能以書入畫,又能以畫入書,使其書法充滿了畫意,繪畫增強了書寫的意味。所以苦禪先生的鷹,鷹嘴鷹爪,就那麼幾筆,到現在也沒人能學得像,就是因為書法功底遠遠不及,線條質量就差得遠。苦禪先生的畫不但線條是書法,凡筆觸皆是書法,畫鷹背的幾筆墨,畫荷葉的幾筆墨,哪一筆不是絕好的書法?

筆法不簡簡單單是橫平豎直,而是每一筆的筆觸都要符合中國畫的審美,每一筆線條也都要符合寫意美學,這才叫有筆法。苦禪先生說過「不懂書法藝術,不練書法,就不懂大寫意和寫意美學」。什麼叫寫意美學?什麼樣的線條質量高?看看書法字帖,你的線條能和字帖上字的線條一樣,就符合了寫意美學,就是高質量的線條。為什麼畫中國畫必須練書法?就是因為只有書法的線條,才能告訴你寫意美學是什麼。書法沒練到一定程度,連什麼樣的線條是好的都不清楚,那還畫什麼畫!

苦禪先生的名言「書至畫為高度,畫至書為極則」,知道者甚多,而真正理解的又有幾人!所以要欣賞李苦禪的畫,先要懂書法,而且必須能欣賞高水平的書法,否則,根本就無從欣賞起;學他的風格的畫,如果書法沒達到極高的水平,畫一輩子,也是「少年宮」或「老年大學」的水平。

如果您喜歡收藏名人字畫可以多多關注浦君名人字畫藝術館

浦君藝術專注名人字畫15年,帶您從作者手中取畫,讓您的字畫藏品放心傳世!更多撿漏作品盡在浦君藝術官方網站

相關焦點

  • 身執美育豈有不重人品之理——李苦禪的藝術啟示
    「翻從死中生活動」 此次展覽展出了百餘件李苦禪不同時期的精品力作,以及與藝壇宗師齊白石和徐悲鴻的往來信札、論畫手稿,和保存完好的學生時期作品、去世前幾小時的書法日課習作等,全方位呈現了李苦禪的藝術歷程。 其實,苦禪並非李苦禪原名。他1899年生於山東省高唐縣奇莊的一個貧苦農家,名英傑,字超三。
  • 孫煒×李燕×王曉文:一代宗師董其昌
    作為中國書畫史上承前啟後、影響巨大的一代大家,董其昌工詩文、善書畫、精鑑藏,藝術成就極高,他的書法作品更是中國古代藝術長河中的瑰寶。近日由廣西師大出版社·純粹出版,著名藝術媒體人孫煒所著的《董其昌傳》是國內第一本描寫董其昌的人物傳記,從歷史、藝術多個層面解讀了董其昌一生。
  • 《李苦禪紀念文集》李燕:白石大宗師門下
    他喜愛陳師曾,但更崇敬齊白石——一位當時尚不太出名的寫意畫師。他認為齊白石先生從不守舊,最重創新,愛畫生活題材,畫自己的真心感受。他說:「我佩服齊翁最大的一點是他不拘泥於古人,有獨創性,在藝術上絕不人云亦云,生活中也不巴結權貴,不抽菸(鴉片)打牌。幹藝術就是要像齊老先生那樣有人格、有畫格!」
  • 【硯邊談藝】李苦禪和兒子李燕講授寫意花鳥畫
    講授寫意花鳥畫李苦禪和兒子李燕.
  • 李苦禪:大寫意不是畫種,而是國畫的一種技法!
    青藤大師,是以草書入畫,沒有大塊筆墨,八大山人用筆超逸。縱觀揚州八家,其水平略遜。 李苦禪先生平和博大,對傳統寫意畫有深刻的研究,早期作品受白石先生影響,其後力追青藤、八大,廣涉揚州八家,其筆墨以隸書魏碑章草為根基,造形精準,大塊布墨,粗獷用筆,形成了自己博大厚重的獨特風格。
  • 畫家少白湯發周詳解李苦禪家屬提供的《雙木居藏李苦禪作品專場》
    《李苦禪傳》裡記載明清以降,寫意花鳥與山水畫多取長條幅之畫面。於五十年代初,先父李公苦禪則多以二尺鬥方與四尺三裁之新畫幅作畫。時人或有不謀而合者,抑有效法者,姑不考之。此幅約作於一九五六年,系用夾江宣所為,歷十年浩劫殘破且退色矣。遂全其損補其色並託命紙以護之。今收拾先父遺物復見之,即付裱工並題此以記念也。歲在丁丑(1997年)李燕於禪易軒。
  • 出入詩書畫 往來儒佛仙——熊少華詩書畫印的寫意精神
    熊少華在中國既往的文化史中,文、史、哲、藝本未截然分家;舉於一而通其餘,諸長兼出,統攝一才是無數人傑的共有才能。造就中國藝術的核心基因和審美內涵發端於此,凡不通此或淺涉於此者,很難說他已懂中國文化及中國藝術。熊少華學接中國文化本源,藝承中國書畫藝術正脈,夯基累石不羨浮進,積厚而發,得可更得。
  • 陳傳席畫壇點將錄:大寫意畫家——李苦禪
    八大山人、齊白石、徐悲鴻畫鷹,眼睛仍是圓的,李苦禪則化圓 為方,並且把鷹眼的比例增大,這是他的獨創,雖然創造性不太大,也 還值得一提。他筆墨又大膽,鷹眼又突出,所以,李苦禪畫鷹影響十分 巨大,北方中青年畫家畫鷹大多受他影響,很多人畫鷹的方法完全來自 李苦禪。其次,李苦禪畫大墨葉,尤其是畫芭蕉,筆墨也有創造。
  • 國畫大師李苦禪大寫意老鷹,筆墨淋漓,意趣天成!
    李苦禪(1899年1月11日-1983年6月11日),原名李英傑、李英,字超三、勵公,山東省高唐縣人,中國畫家。擅畫花鳥,闊筆寫意,筆墨雄闊,酣暢淋漓,畫風以質樸、雄渾、豪放著稱。
  • 書畫大師範曾是一個「欺師叛道」之人嗎?
    有一位中國畫家曾經很自信的說過,自己是「中國國畫第一人」,還說自己總有一天會超過八大山人朱耷,要知道朱耷是畫壇的一代宗師,繪畫造詣非一般人能比,究竟是誰有這麼大的口氣呢?這個人就是範曾!範曾是我國的國學家、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先生的光榮歷史早就紅遍全國。曾經背叛自己的恩師李苦禪、黃永玉先生;出賣有恩於自己的前輩沈從文先生;背叛祖國,流亡海外、然後在法國混不下去,又重毀誓言寫信表忠心乞求回國。範曾大師的不凡經歷絕非一般人所能及。根據範曾的書畫經歷,特意總結出先生的七宗「最」。
  • 揮毫習歐顏行書 運墨酌寫意工筆/「今晚書畫研習學堂」開講啦(歡迎報名)
    ,報名工作從啟動到開課僅短短一個月時間,自5月13日起,今晚書畫研習學堂首期開設的翟洪濤寫意花鳥、趙俊山寫意山水、孫佔元寫意山水(本周六開講)、周志軍歐體書法基礎、王健康行書書法基礎、董嘉田顏體書法基礎、賈春明寫意花鳥、齊東工筆花鳥、叢合滋寫意花鳥9門培訓課堂正式全面開講,廣受讀者關注。
  • 【人物·1月11日】蔡元培、李苦禪、海瑞、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曾任教育總長、北京大學校長、人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生] 122年前,1899年1月11日:李苦禪出生於山東高唐縣李奇莊。李苦禪 當代中國畫一代宗師李苦禪,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原名英傑,改名英,字勵公。1923年拜齊白石為師。曾任杭州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
  • 書畫之鄉安徽蕭縣——近現代著名書畫家 歐陽龍
    歐陽龍(1938-2000),字雲濤,當代花鳥畫家,徐州府蕭縣人(現安徽蕭縣)。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分會會員。他自幼師從蕭龍士,1963年畢業於安微省皖南大學藝術系。後拜李苦禪為師,專攻寫意花鳥,尤擅畫膺,筆墨蒼勁。李苦禪其筆墨功夫極為讚賞,曾親筆題寫「雲濤書畫,盡進佳景」。 歐陽龍自幼從師老畫家蕭龍士,後拜師李若禪先生。
  • 中國近現代大寫意花鳥一宗師!潘天壽?不,李苦禪!
    李苦禪中國大寫意花鳥的集大成者如果說潘天壽是基於中國畫而青出於藍突破傳統的天授之才李苦禪則為融西方造型於中國畫探索國畫大寫意的創造先鋒他的畫博眾家之長,融匯出新渾厚豪放、古樸雅致>畫裡世界鮮明獨特今天,就和默默跟隨李苦禪大師感受磅礴揮灑的大寫意世界吧雄鷹勢待發濃墨渾厚揮筆而就方眼利嘴蓄勢待發禽鳥安得家
  • 走廊過道一般掛什麼畫好 經典客廳走廊掛畫欣賞
    在過去,只有富貴人家才能在家中掛畫,如今字畫已不再是富人的專屬,越來越多有品位的家庭開始用字畫來裝飾家居,除了客廳、書房、臥室之外,走廊過道也非常需要一幅字畫來裝飾。在走廊內掛畫,不僅可以提升美觀效果,還能起到聚財的作用,對家居風水也有很大的影響,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走廊都適合掛哪些畫吧!
  • 張大千再傳弟子鄭鴻光 鄭鴻光寫意花鳥畫欣賞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高速發展令書畫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而在目前國內經濟轉型時期,書畫藝術品已納入到了人們的資產配置體系中,可以說書畫藝術迎來了史上最好的投資時代。尤其是當代書畫大師的作品,升值空間更大,所以受到了大家的關注,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位當代書畫大師——張大千的再傳弟子鄭鴻光。
  • 清代著名書法家趙之謙,精選14幅立軸真跡欣賞,運筆勁媚真書法也
    趙之謙的字給人一種厚重的感覺,說實話在入行之前,筆者也沒有聽說過,後來的編輯工作讓我接觸到趙之謙,也搜集了一些關於趙之謙的資料,讓我大有收穫。趙之謙的書法很多的網友都把他排除在欣賞書法之外,其原因是不夠秀麗。這裡我想說的是:懂的人終究會懂,不懂的人終究不懂。趙之謙還是著名的篆刻大師,這裡我想借趙之謙說一說書法和篆刻。
  • 國畫寫意牡丹畫欣賞 畫家石開寫意牡丹賞析
    國畫牡丹的畫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工筆牡丹畫,一種是寫意牡丹畫,其中,國畫寫意牡丹主要是注重筆墨之間的酣暢淋漓,表達畫家的情感寄託。家中客廳掛國畫寫意牡丹的魅力1、美化家居、盡享藝術生活  家居裝飾是生活中重要的裝飾,牡丹,素有國色天香之稱,家中客廳掛一幅牡丹畫,能夠讓枯燥、單調的牆壁充滿活力,營造出一種溫馨、和諧、愉悅的家居氛圍。
  • 書法藝術比寫意畫更寫意:契合自然之妙,產生字外聯想
    具象、抽象與聯想書法藝術作品的點畫線條與章法,是客觀存在,它直接作用于欣賞者的視覺,這是欣賞的基礎。說書法藝術抽象,並非它沒有自己的形象,而是指書法具有的高度概括性。儘管西方新興的藝術思潮多如天空的繁星,紛紜萬狀,但其實質不過是在拋棄具象的約束,馳騁想像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