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乳對寶寶很重要,哺乳期這幾點也應早了解,科學開啟母乳餵養

2020-12-18 晨光微曉

10年前,我第一次做媽媽,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們手足無措,護士作為出生禮物送給了我們一小罐新生兒奶粉,作為母乳不充足時的替代品。

3年前,女兒出生的時候,本來還想自己為女兒準備出生後的第一罐奶粉,但是卻在住院前被醫院的專家醫生勸阻了,她說你家老大出生後母乳足夠多,二孩出生的時候完全可以先看看母乳的情況再決定要不要添加奶粉。

原來時隔7年,關於母乳餵養的認知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孩子出生時,早開奶很重要女兒出生以後,她先被推出了手術室,等我傷口縫合完後到了觀察區,觀察區的護士第一時間過來看母乳情況,擠了一下發現有奶,第一時間告訴我「母乳不錯啊,快讓寶寶吸吧。」

不用我起身(當然手術完後頭部也是要必須平躺的),她們就把女兒抱到我身邊,讓她吃第一口母乳,而且還定時調換到另外一側。

3小時候出了觀察區,進入病房,護士再次囑咐,讓寶寶吃母乳就好。

之後因為兩個孩子的母乳不同,我進行了進一步了結。

產後5天以內的母乳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初乳,之所以讓孩子吃初乳是因為初乳含有更多的蛋白質和無機物,成分和11天之後的母乳差別很大,更接近血漿。

這一點很神奇也很「進化論」。

因為初乳的成分更接近於母親的血漿,適合剛剛出生的小寶寶的腸胃。

而且初乳中磷酸鈣、氯化鈣等鹽類的含量較多,有輕微促洩作用,可以幫助寶寶早早排淨胎便。

在開奶的過程中,護士採取了3個貼心小技巧:

一是培養信心。檢查並告訴我,母乳不錯,鼓勵我堅持寶寶吮吸。

二是協助寶寶學會吮吸。作為產科的護士,他們在如何讓寶寶學會吃奶方面更有經驗。當然,一般醫院還有陽光護理服務,請專業護理人員也是不錯的選擇。

三是根據經驗及時指導。要回病房有可能會忍不住餵寶寶奶粉,及時的提醒對我也很重要。

當然,準媽媽提前了解這三點,做到胸有成竹,也能淡定地開啟寶寶初乳之門。

24小時寶寶一般不會餓壞女兒出生的時候,護士還格外祝福了兩遍,母乳剛開始不多,孩子可能會餓,但是適當地餓一下還是有好處的。

她說一是腸胃餓一餓,寶寶會更加賣力的吃奶,這樣母乳分泌的也就自然會越來越多了。

同時鼓勵我要相信寶寶的生命力,因為自母體得到的營養足夠寶寶支持出生後的24小時。

而這24小時略有些飢餓的狀態也會更有利於排空胎便,哭一哭更健康。

請來照顧我的阿姨實在受不了孩子哭,說沒有奶粉給寶寶餵點糖水或者葡萄糖吧,別讓孩子餓成這個樣子。

我堅持讓寶寶餓了的時候就吸母乳,中間給點適合溫度的白開水。

畢竟初乳一開始只有一點點多,所以要忍受一開始母乳和換邊的頻率有點高的狀態。

擔心寶寶吃不飽,我也查了一下相關資料,新生兒的胃只有豌豆大小,所以也就淡定了。

雖然寶寶哭,不過我把她放到我身邊,輕輕摟著她,她似乎也安心了不少,第二天母乳就足夠了。

這一階段也有三點需要總結:

一是明白新生兒自母體帶來的能量足以堅持24小時。

二是出生後的24小時適當地保持胃略空的狀態對排胎便有一定好處。

三是適當地給寶寶一點適宜溫度的白開水並且可以放到媽媽身邊給予安慰。

前三個月按需餵養對於母乳餵養,專家說寶寶最好養成2到3個小時,不過在嬰兒最初的三個月裡專家說的可以不作數。

因為這三個月應該按需餵養。

英國著名小兒科醫師和精神分析室唐納德·伍茲·溫尼科特說,

「最自然的哺乳就是在嬰兒想要吃的時候媽媽才餵奶,在他不想吃的時候媽媽就停止餵奶,這是基本原則。」

所以,最初的三個月,新生兒才是吃奶時間和吃奶頻率的話語人。

一般情況下,經過這三個月,寶寶的腸胃慢慢適應了出生後的狀態,腸胃也逐漸成熟,自己也就慢慢養成了按時吃奶的規律,或者間隔2小時,或者間隔3小時。這一點一般會因為母乳的不同、孩子體質的不同因人而異。

至今,育兒專家、臨床醫護人員其實並不完全明白在早期餵養時,媽媽和寶寶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這種親密的關係卻非常微妙。良好親密的哺乳關係,讓寶寶更容易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

因為母乳是寶寶最原始的生理需求

對於一個新生兒而言,母乳更是代表了幾乎寶寶原始需求的一大部分。

其他諸如溫暖、衛生的生存環境等也算是。

但是母乳絕對算得上重中之重。

只有最初滿足了新生兒吃的需求,他才能夠建立起最初的安全感,也會對這個世界生出信任。

這一點對他以後對待世界的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按需餵養,新生兒自我發展之路

新生兒出生的時候胃的大小像豌豆,7天胃容量就到了大的杏兒差不多。

7天寶寶的胃擴大差不多10倍,但孩子的消化吸收系統卻沒有那麼迅速地適應消化吸收過程。

所以按需餵養,就是根據寶寶腸胃消化吸收的情況餵養,讓寶寶的消化系統說了算。

這樣就會讓寶寶的腸胃根據自己的節奏來慢慢適應,逐漸養成規律。

親子關係也需要不斷試錯

最初的親密關係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

雖然大部分媽媽生下寶寶來都會對新生兒生出一種親切感,但是也有不少人說對寶寶沒感覺。

但是哺乳關係的建立,卻是良好親子關係建立的關鍵一步。

當寶寶餓了,新手媽媽笨手笨腳的試圖給寶寶餵奶的時候,母性也在一步一步激發出來。

當寶寶餓了,媽媽哺乳成功,看著寶寶滿足的樣子,感受著哺乳的幸福,媽媽也會越來越愛這個小不點。

通過對寶寶表情狀態的觀察,讀懂寶寶「要吃奶」的表達,自然也是成就感的體驗。

兒科醫生Merell Middlemore 就在她的書《哺乳的母子》裡表達了這樣的理念,當醫生、護士或者月嫂試圖幫助指導新手媽媽哺乳時,也要適可而止。

因為指導了哺乳的注意事項和如何哺乳後,繼續在新手媽媽哺乳時幹預,觀察的時間越長,越容易激發自己的母性,從而和新媽媽形成競爭關係,不利於進一步激發新媽媽的狀態。

所以,新手媽媽哺乳時,通過試錯的過程,能夠讓自己更愛寶寶,也更利於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

別小看了母乳餵養這件事,不僅僅是寶寶的口糧問題,更是關係到親子關係和寶寶心理成長的重要一環,做好了更容易養出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

——————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用,請點讚轉發,謝謝!

我是晨光微曉,倆娃媽,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喜歡閱讀,在育兒和寫作中不斷成長。投身兒童早期閱讀近10年,期待和你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母乳餵養很重要,這些母乳知識你應該了解
    母乳餵養不僅對寶寶有好處,對媽咪也同樣好處多多。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關於母乳餵養必須要知道的事。第一夫人與您一起了解母乳餵養母乳餵養的優點與此同時也最適合寶寶的消化和需要。母乳含有的蛋白質中乳蛋白較多,必需胺基酸含量與組成皆優於牛奶,而且初乳、過渡乳與成熟乳,可以滿足各時期寶寶的需要。  母乳中乳糖含量高,可增加鈣、鎂等多種礦物質的吸收,且比例符合機體需要,鐵的含量雖不多,但吸收率極高。母乳中還含各種酶和免疫成分,使寶寶能獲得一定的免疫力。
  • 科學母乳餵養,竟然是給寶寶最好的投資!!
    每年5月20日是母乳餵養日,如今母乳是新生兒最理想的食物這一說法,已得到全球醫療衛生機構的一致認可。那為什麼說母乳不可替代呢?如何堅持母乳餵養並保障寶寶在生命最初得到最佳營養與健康呢?就由格林黛娜帶領媽媽們一探究竟吧!
  • 【衛生健康宣傳日】2020年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 | 母乳餵養,給寶寶...
    1990年5月10日,原國家衛生部確定每年5月20日為「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這是中國為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而設立的一項重要活動,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注和支持「母乳餵養」的理念,也是獻給所有哺乳母親與孩子們的節日。
  • 阜新陽光大姐||母乳餵養應遵循6原則,寶寶會更健康哦
    初乳裡面含有許多分泌性抗體,這種抗體可以保護孩子的腸道,防止細菌及可能導致孩子過敏的大蛋白分子的侵入。  孩子出生後的半個小時之內,甚至10分鐘之內,我們要讓他馬上與母親的乳頭進行接觸,這叫做產後早吸吮。這樣可以避免孩子由於接觸橡皮奶頭產生錯覺而拒絕吃母乳。
  • 母乳是媽媽給寶寶最好的禮物,做好這幾點,助力純母乳餵養
    不僅如此,母乳餵養還能有利於寶寶的身心發展。媽媽在不同階段分泌的乳汁,都具有不同的特點,神奇的是每個階段的乳汁都符合寶寶當時的體質,可以給寶寶提供最合適的營養。但現實又往往不盡如人意,有一部分媽媽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導致母乳不足。只能選擇混合餵養,甚至是純奶粉餵養,又費錢又麻煩還效果不好。
  • 如果哺乳期也遇到這些困難,何不看看這篇文章,解決母乳餵養困難
    在我們醫院的營養科,常常都能遇見許多新手媽媽在母乳餵養方面有許多困難。詢問後才知道,原來許多新手媽媽認為自己奶水不夠,對早期母乳餵養失去信心,從而放棄早期哺乳,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其實,媽媽不要輕易地下結論認為自己奶水不夠,而要搞清楚正常的泌乳生理過程。
  • 母乳餵養 初乳的特殊功效
    初乳,為了給寶寶完美的一口  媽媽在分娩後7天之內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初乳中含有新生兒所需要的所有的營養成分,因此,即使媽媽們因為種種原因無法餵養母乳,也要把這寶貴的初乳餵養給寶寶哦。初乳不僅量少,而且只在分娩後的幾天內有。
  • 母乳餵養周丨助力父母,成功母乳餵養
    為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世界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將每年8月1日-8月7日定為世界母乳餵養周,旨在呼籲世界各國重視母乳餵養對母嬰、對家庭、對社會的重要意義。在母乳餵養過程中,想必大家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問題。為此,我整理了關於母乳餵養的合集,點擊文章中的標題,即可查閱。為什麼提倡母乳餵養?
  • 母乳餵養比你想像中重要,這些母乳知識你應該了解
    母乳餵養不僅對寶寶有好處,對媽咪也同樣好處多多。今天馬姐姐再來普及母乳餵養。有溫度適宜,清潔等優點,最適合寶寶的消化和需要,含有蛋白質中乳蛋白較多,必需胺基酸含量與組成皆優於牛奶,而且初乳、過渡乳與成熟乳,可以滿足各時期寶寶的需要。  母乳中乳糖含量高,可增加鈣、鎂等多種礦物質的吸收,且比例符合機體需要,鐵的含量雖不多,但吸收率極高。母乳還中含各種酶和免疫成分,使寶寶能獲得一定的免疫力。
  • 哺乳期如果因為這4件事就放棄母乳餵養,可能坑了你的寶寶
    我們都知道母乳能夠滿足6個月之內孩子對營養的需求,但是不少寶媽在哺乳期會遇到不同的情況,擔心繼續餵養會影響孩子的發育,就會選擇放棄母乳餵養,其實,寶媽的這種做法是更不利於孩子成長的,那麼,寶媽在哺乳期遇到哪些情況不要停止母乳餵養呢?
  • 新生兒初乳期成功母乳餵養的方法,新手寶媽初乳不要浪費!
    所謂初乳一般是指寶寶分娩後7天寶媽分泌的乳汁。一般來講,產後的媽媽在24小時內只能產生10-100毫升的初乳,平均每24小時能產出約30毫升的初乳,是寶寶的第一口糧。很多寶媽因為顏色的緣故以為初乳質量不好,不給寶寶吃,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寶寶出生後「吸吮-吞咽-呼吸」的協調是需要逐步掌握的第一個新技能,所以對新手寶媽來講能否快速實現母乳餵養,讓寶寶吃到初乳也是常見的棘手問題之一。在新生兒吸吮功能還沒有完善前,寶媽要通過幹預來完成母乳餵養。很多人會用吸奶器吸奶,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合理的。
  • 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可從以下幾點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
    母乳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嬰兒最好營養來源,越來越多的母親和家庭認識到母乳餵養的好處。但由於很多母親都是新手媽媽,母乳餵養時總是擔心自己母乳不夠多,感覺寶寶沒吃飽。大多數家長都是根據吃奶時間或者是否哭鬧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研究表明這些方法是不科學的。
  • 為什麼要堅持母乳餵養?
    各位寶媽寶爸應該都知道,我們購買奶粉時,有重要提示:對於0-6月的嬰兒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在母乳不足或無母乳時可食用本產品。在您選擇嬰兒配方奶粉前,請先聽取醫生或保健人員的意見,應儘可能長地繼續 母乳餵養。
  • 哺乳期媽媽要忌口?這6個母乳餵養誤區
    此外,早開奶能讓寶寶及早喝到營養豐富的初乳,提升身體免疫力。誤區二:奶不漲就不用餵寶寶哺乳過程中,有些媽媽認為乳房不漲,說明奶水不多,可以等攢多些乳汁再餵寶寶,其實這種做法非常不利於催乳。,就不給他吃,而是讓寶寶先少量嘗試各種食物,如果真的過敏了再迴避,過段時間再繼續嘗試添加,哺乳期的媽媽也是一樣的。
  • 0-1歲寶寶餵養常識,包括母乳餵養、輔食、營養補充等
    熬過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你以為一切都已結束,殊不知這只是開始。0-1歲的寶寶怎麼餵養?輔食怎麼添加好?營養素是不是要及時補充?等等一系列關乎寶寶的成長和發育的問題,你都應了解。
  • 世界母乳餵養周|如何科學母乳餵養?哺乳期媽媽該怎麼吃?
    母乳餵養不僅經濟、方便、省時、衛生,也對媽媽和寶寶的健康有著不少好處,那麼如何科學進行母乳餵養呢?01母乳餵養需持續多長時間? 6個月以內嬰兒採用純母乳餵養,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母乳餵養可持續至嬰兒2歲及2歲以上。02如何保證充足的乳汁?
  • 李波育兒說:嬰兒母乳餵養的關鍵要點以及母乳餵養常見誤區
    李波育兒說:嬰兒母乳餵養的關鍵要點以及母乳餵養常見誤區!  俗話說「金水銀水不如媽媽的奶水」,  這是因為母乳含有最天然的營養成分。  母乳蛋白質中乳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  最適合新生兒和早產兒的需要,  它能夠保證胺基酸完全代謝,  不至於積累過多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 提前降臨的「天使寶寶」更需母乳餵養
    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愛嬰醫院發展基金主辦,國際救助兒童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支持的「2018世界早產兒日主題宣傳活動」上,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王丹華表示,除了早產兒出生後的特殊護理,母乳餵養對早產兒尤其重要,其營養價值和生物學功能更適合早產兒的需求。
  • 520母乳餵養日——給寶寶37度最好的愛
    粉哥導讀:1990年5月10日,衛生部在北京舉行了母乳餵養新聞發布會,確定每年5月20日為「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這是由國家衛生部為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而設立的一項重要活動,也是獻給所有哺乳母親與她們孩子的節日。
  • 世界母乳餵養周|我們常常忽略一件最重要的小事
    世界母乳餵養周是由世界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組織發起的一項全球性活動,包括中國在內的120個國家參與此項活動。活動時間為每年的8月1日-8月7日,宗旨是促進社會和公眾對母乳餵養重要性的正確認識,支持母乳餵養。母乳餵養是一件老生常談的事,基本常識我們都懂,但是有一件小事我們常常忽略卻無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