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首條高端COF線在上達電子投產顯示面板「卡脖子」局面徹底終結

2020-12-20 和訊股票

挖貝網 9月14日消息,上達電子COF項目在江蘇邳州正式投產,高端COF基板長期被日韓臺壟斷供應的局面徹底終結。

大陸首條高端COF線投產

據介紹,COF即Chip on Film,是一種主要應用於面板驅動IC的封裝技術。柔性OLED顯示等新技術要求將驅動IC組裝在柔性電路板上,以此縮窄顯示模組的邊框,擴大屏的佔比。COF基板則是集成電路產業鏈封裝測試環節關鍵材料,也是國家發布的?產半導體芯?所必須的19種關鍵材料之?。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TV應用COF需求數量同比增長了8%,手機面板應用COF的需求量同比大幅增長41%。與此同時,2019年全球COF Film材料的產能基本維持在37億片規模,供應產能有限,缺口達10.5%。

面對市場需求強勁增長,上達電子邳州COF項目從全球五大COF基板供應商日本Flexceed株式會社引進了相關技術。在此基礎上,上達電子聯合國內聯合合國內的院校和研究機構對技術進行了升級,並申請了自己的專利。

據介紹,項目按照工業4.0標準高起點規劃,引進海內外專業生產和檢測設備,實現全流程「卷對卷」自動化生產。投產一期採用業內最先進的製程工藝生產8微米等級的單面帶COF產品,面向全球IC設計公司提供COF基板解決方案。據悉,作為大陸首條高端COF生產線,該項目正式投產後,預計年產能將達到3.6億片。

專家稱,上達電子邳州COF項目的投產,將有望緩解COF基板供應不足的情況。

「卡脖子」局面徹底終結

據專家介紹,目前,COF封裝基板仍是大尺寸面板顯示驅動和窄邊框化的主要解決方案,也是手機全屏化的較為成熟的解決方案。作為集成電路產業鏈封裝測試環節關鍵材料,此前COF基封裝生產產能主要掌握在日本及中國臺灣廠商手中,高端基板從工藝到材料和設備等幾乎都被壟斷。

上達電子高端COF項目的投產,徹底終結這一局面。

上達電子董事長李曉華表示,邳州COF項目順利投產,將推動國外COF基材、先進裝備、精細化工材料等產業的快速國產化,補齊國內顯示面板產業鏈的短板,對提升國內顯示面板行業在國際上的整體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生產關鍵材料COF基板的廠商,上達電子卡位在生產和設備流轉的關鍵環節,在上下遊產業鏈中佔據重要位置。目前,公司是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等主營顯示面板頭部廠商的戰略合作夥伴。

某下遊終端廠商表示,上達電子COF封裝項目的投產,將有效解決國內顯示面板產業鏈在相關領域被「卡脖子」的問題,不僅能極大緩解面板廠商的壓力,也為整個產業鏈自主化發展注入關鍵動力,提升中國面板顯示產業的全球話語權。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大陸首條高端COF線投產 上達電子李曉華:推進國產替代高端化進程
    國產半導體顯示面板產業鏈再迎重磅消息。9月11日,上達電子江蘇邳州COF項目正式開工投產,在經過兩年的等待後,中國大陸第一條高端COF基板生產線終於瓜熟蒂落。上達電子也躋身世界五大COF基板生產廠商之一,成為日韓臺企業以外唯一掌握該技術並成功投產的大陸廠商。
  • 國內半導體業再獲重大進展 上達電子邳州COF項目正式投產
    國內半導體業再獲重大進展 上達電子邳州COF項目正式投產 9 月 11 日,上達電子江蘇邳州COF項目投產成功舉行,大陸首條高端COF生產線正式啟動生產,這也標誌著國內企業在半導體顯示面板驅動
  • 上達電子董事長李曉華: 離國際龍頭的差距是20微米
    在這些年的企業實踐中,李曉華發現一個現實的問題,中國還完全不具備柔性電路板的生產能力,就連液晶面板都全部依賴進口,上遊配套產業更是難覓國產廠商身影,日韓廠商幾乎壟斷了所有核心技術和絕大部分出貨量。 2004年,李曉華決定自己創業,他選擇了柔性電路板領域。 事實證明,李曉華對顯示產業發展的判斷是準確的。
  • 淺析TFT-LCD顯示面板行業
    產業鏈中遊,大陸TFT-LCD製造廠商可謂實力強勁,湧現出世界顯示面板行業製造龍頭京東方(000725)。隨著近年來多條高世代TFT-LCD線相繼投產,根據DisplaySearch的數據,在對2018年全球面板顯示產業產能份額的比較中發現,日本、韓國、臺灣地區的產能呈現逐步下降狀態,中國大陸的產能從2009年3.2%增長到2016年27.5%,佔比超過全球的四分之一,中國在該領域優勢比較明顯。
  • 小面板有大學問——安徽首條全柔AMOLED生產線正式點亮投產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電子設備等都必須擁有姓名。隨著以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智能終端出貨量不斷攀升。而顯示器件作為上述智能終端設備的關鍵部件,市場需求也日益增長。7日,維信諾(合肥)第六代全柔AMOLED生產線點亮儀式暨創新大會在合肥新站高新區舉行。
  • 上達電子董事長李曉華預計 FPC產業明年將迎爆發期
    上達電子(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華在日前接受信息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上達電子將加深與華星光電的合作,為柔性電路板(FPC)爆發期的到來做好準備。  「在電子消費品裡,FPC無處不在。」  上達電子研發總經理梅得軍告訴記者,一部手機內部大約會安裝12~15塊柔性電路板,「不僅僅是手機屏幕,主板、按鍵、側鍵、攝像頭、聽筒、排線等零部件都會大量使用到柔性電路板。」梅得軍說道。  由此可見,FPC的市場需求量之大。有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FPC的產值預計達到135億美元。
  • 上達電子李曉華: FPC需求量每年5%-10%的增長
    5G將帶來新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尤其是對手機,上達電子副總經理周波說,這個時候是FPC發展的黃金時期。上達電子2017年完成銷售額9.7個億,CPCA排名(中國印製電路行業協會)顯示,現有的內資FPC同行裡面,專業做FPC,上達電子排第一。
  • 9家面板製造商發力,全球LCD面板出貨量中國第一!
    Mqiesmc國際電子商情分析師整理了中國主要面板企業的LCD產線(如有紕漏請指正),一起來了解一下:Mqiesmc京東方京東方在國內產線分布在十個地區,技術類型涵蓋a-Si LCD、LTPS LCD、Oxide LCD、IGZO LCD等,其中8.5代線有四條,10.5代線有兩條。
  • 全球最高代線超潔淨電子廠房為「中國製造」護航!
    4、全國唯一一家完成半導體顯示全部代線生產線廠房建設的企業目前主流生產線廠房為5.5-10.5代線,中國建築承建其全部代線廠房。其中,全球首條、最高顯示屏代線——合肥京東方10.5代線顯示屏生產項目,是世界最大單體廠房,整體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核心工藝技術達業界最高水平。
  • 顯示面板的國產化,又會帶動上遊的原材料國產化_行業新聞_液晶面板...
    不過三利譜在合肥還有四條線在建(包括與更高的10.5世代液晶面板配套的偏光片),預計2020年產能達到8600萬平米,比2016年增長10倍以上,在產能方面,將會形成日東電工,住友化學,LG化學,三星,三利譜世界五強的局面。
  • 奇美廣東開建內地建首條第七代液晶面板廠
    在全球範圍之內,目前也僅在韓國有兩條第7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分別為韓國三星和日本索尼合資的S-LCD公司、韓國LG和荷蘭飛利浦合資的LG.Philips LCD公司,日本夏普在日本本土正在建設一條第8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奇美電子此次在南海區獅山鎮的投資計劃,無疑會使得大陸的首條第7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正式落戶。
  • 「中國屏」:從彩色顯像管國產化到液晶顯示面板崛起
    新華社記者 胡 超攝屏幕是我們每天觀看時間最久的事物之一,可多年來,中國電子工業一直籠罩在「缺芯少屏」的焦慮中。從改革開放初期實現彩電顯像管國產化的輝煌,到近年來中國企業在液晶顯示面板領域的重新崛起,一部「中國屏」的辛酸史,就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追求自主技術創新的奮鬥史。
  • 中國首條6代柔性屏投產,京東方破解日韓屏圍城
    2017年10月26日上午,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齊聚成都,共同見證BOE(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提前量產,這也是中國首條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
  • 面板邁進高端製造業梯隊,5G時代下人工智慧飛速發展
    日前在深圳舉行的電子信息博覽會期間,與會者表示,內地距離顯示面板第一大產區的地位越來越近,面板產能有望在2019年成為全球第一;目前全球在建及規劃高世代產線共11條,有9條來自中國內地,這意味著內地未來將主導全球超大尺寸面板。而物聯網、5G和人工智慧等推進整個顯示行業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 ...最大顯示器面板供應商;日寫藍思科技長沙項目 4條產線已全面投產
    【進展】富士康廣州面板廠核心曝光機進場;京東方成全球最大顯示器面板供應商;日寫藍思科技長沙項目 4條產線已全面投產
  • 三星顯示SDC加速關閉LCD產能、轉產OLED的進程 將對對全球面板供應...
    受疫情影響,三星顯示SDC正在加速其關閉LCD產能、轉產OLED的進程,在韓的三座大尺寸LCD面板廠的計劃將提前至2020年第四季度,此前並未傳出關廠消息的蘇州8.5代線也在此列。
  • 半導體顯示行業洗牌,中國大陸企業趕超機遇
    如,2004~2006年,全球領先企業已經建成了6代線和7代線,6代線和7代線的投產使京東方、上廣電、崑山龍騰的5代線在電視用屏市場上喪失了競爭力,而電視用屏是當時液晶屏增長最快、需求量最大的市場。
  • 中國半導體不再被「卡脖子」!從材料開始,解密十大新材料替代現狀
    並且,由於全球半導體、顯示面板等電子產業鏈不斷向亞洲、中國大陸地區轉移,近年來以集成電路、顯示面板為主的電子特氣需求快速增長。我國集成電路 2010-2018 年銷售額複合增速達 20.8%,對電子特氣的需求帶來了持續、強勁的拉動。
  • 中國半導體不再被「卡脖子」!從材料開始,解密十大新材料替代現狀...
    並且,由於全球半導體、顯示面板等電子產業鏈不斷向亞洲、中國大陸地區轉移,近年來以集成電路、顯示面板為主的電子特氣需求快速增長。我國集成電路 2010-2018 年銷售額複合增速達 20.8%,對電子特氣的需求帶來了持續、強勁的拉動。
  • 兩個東升(生)一臺戲,炮製了中國液晶面板產業的史詩性崛起
    導語:如果沒有王東升與李東生,中國大陸的液晶面板產業或許還會處在日韓與臺灣企業的壟斷之下,那麼中國的消費電子企業將會在屏幕這個最重要的上遊元器件領域長期受制於人。從這個角度看,京東方與華星光電雖然燒掉了無數納稅人的錢,但結果算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