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聽覺專注力,竟然和這個相關!乾貨!

2021-02-13 大手牽小手

在成長過程中

一起分享專業、實用、有趣的親子新知與體驗

大手牽小手,幸福向前走!

文 / 麥老師&Andy老師

魔都數學教育界的「郭靖黃蓉」。太太麥老師是上海某頂尖民辦小學的數學教研組長,先生Andy老師則擅長中小學奧數,好評度爆棚的《積木課》《三國謎題思維課》《七巧板課》都是出自他之手。這對名師夫婦也是上海教育出版社、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等的特約作者。大手牽小手名師智囊團成員。


今天本文的執筆作者是「黃蓉」麥老師。

各位 大手牽小手 的朋友們,大家好。

我是麥老師。昨天寫的那篇《為什麼有些小孩特別容易分心,叫他好幾遍都像沒聽到!》,引發了許多朋友的共鳴。我也看到了許多留言,以及一些家長發來的私信。看來很多家長都苦惱於孩子的聽覺專注力問題。

傾聽的習慣確實非常重要,尤其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需要自己集中注意力,理解老師的講解以及指令。

但是,這些年我有個很明顯的感受,孩子們的聽覺專注整體下降了

究其原因,可能和日益豐富多彩的電子教育資源有關。

當孩子們習慣了新穎炫目的電子視頻,習慣了通過好玩的動畫app去學習知識,更容易通過視覺而不是聽覺去獲取知識;而到了課堂裡,面對傳統的老師講授、黑白紙筆的知識輸入,刺激性不那麼強了,聽覺注意力就很難長時間集中。

提升聽覺專注,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培養傾聽的習慣。


我想結合十幾年在一線的教學經驗,說幾個方法,大家可以趁寒假給孩子試試看。

讓孩子幫你去傳一句話或者兩句話。

孩子首先要聽清楚,其次要能夠提取你這一段話裡的關鍵詞,然後還要把你這句話裡的關鍵詞完整複述出來,對傾聽和表達是非常好的鍛鍊。

什麼叫「從單一指令到多個指令」呢?

比如你準備帶孩子出門。出門前,你可能會跟孩子說,「寶貝,趕緊把鞋子穿好」。

孩子穿好鞋子以後,你會再跟他說,「現在,我們要把書包背好」。

背好書包以後,你可能會再繼續說:」我們現在要把帽子戴好」。

這就是單一指令,比較適合小小孩,家長給一個指令,小朋友做一件事情。但很多小學生的家長也會用這種方式提醒孩子,其實是不妥的。

孩子長大了,就不能再是單個指令了,你可以嘗試著到多個指令。

比如說你可以跟孩子說:「我們要出門了,出門之前要穿好鞋子、背好書包、戴好帽子,媽媽在門口等你,請你快一點好嗎?」

這樣一下子就給孩子下了三個指令。

孩子要聽,而且要自己要把這些指令記住,還要根據指令一步一步去完成。這不僅鍛鍊了聽的能力,還鍛鍊了小朋友的工作記憶。

當然,可能一開始孩子不適應,沒關係,容許他犯錯、容許他手忙腳亂;家長要溫和而堅定,堅持一段時間,會看到效果。

昨天很多家長苦惱的都是孩子「怎麼叫都叫不聽」。

那麼,我們試試看指令只說一遍。

比如說叫孩子吃飯,有的家長可能會叫很多遍「吃飯啦!」「你怎麼還不過來啊」「快一點!先去洗手!」「快點洗手,洗好手我們要吃飯了!」「快點吃飯了,你趕緊把玩具收一收!」……

如果同一個指令、同一件事情,在孩子面前重複的遍數太多,他會習慣性地去忽略你說的這些話。

所以,給孩子在下指令的時候,試著只說一遍。如果孩子沒有聽明白可以問。

那萬一有家長問,「我對孩子說第一遍、第二遍,他就是沒反應,我也沒有辦法,只能多說幾遍」,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請參考第四條——


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訓練方法。

先跟孩子約定好:「如果我叫你名字,你必須要第一時間回答我」,或者「如果我跟你說了一句話,你必須要先口頭回應我,這個就證明你已經聽到了」。

比如有個孩子叫小明。媽媽就可以說:「小明!」,然後小明可以回應說「在的」。

然後媽媽看著他的眼睛,他也看著媽媽的眼睛,這個時候再跟小明說指令。這種情況下,孩子一定是能聽到的。

以我女兒為例,我會事先和孩子約定好,「如果我叫你的全名,就說明媽媽有很重要的話要和你說,你要認真聽」。所以平時生活中我主要叫她小名,但當看到她行為有偏差,或要做規矩,或者是比較重要的事情時,我會叫她全名,她就很習慣了。

其實,說到這裡,大家一定也發現了,培養孩子傾聽的習慣,其實不僅僅是聽覺專注力的問題,實質是在給孩子培養規則意識。

這裡有幾個要注意的地方,也是多年來我一直和許多家長提醒的點,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要儘量保護孩子的專注力。當孩子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不是必須,儘量不要輕易打擾他。你可以趁孩子這件事暫時告一段落,比如出來喝水的時候和他說。其次,不要把孩子當天貓精靈,有事沒事叫一下,然後要求孩子必須要給到回應;然後突然又想要孩子做什麼,就繼續不停去叫孩子……給孩子的指令要清晰、明確,並且簡潔。如果老母親自己習慣於一句話重複好幾遍,那孩子一定不會認真聽,因為他知道你接下來還會再重複幾遍。

另外,所謂的「一叫就聽」,是在做規矩的時候要叫孩子認真聽,學會以後就內化為自己的標準和要求(當然這個需要一段時間的反覆和鞏固)。如果不把要求內化為孩子自己的習慣,就會越叫越多,越叫越累。

舉個例子。

我女兒去打籃球的場館,規定課程開始之前每個孩子要先把衣服換好。

但有個男孩,每次一進籃球場就開始滿場跑,媽媽跟在後面追,邊追邊喊「換衣服,先換衣服,快點,來換好衣服再玩,你快來換衣服」……男孩卻無動於衷,顯然把媽媽的話當成了耳旁風。

其實,像這種情況下就要先叫停孩子,讓他靜下來,和他講清楚規則並約定:進球場先更換衣服再去玩,並且教他怎麼換衣服。

下次在去的路上就問他:我知道你很喜歡打籃球,但是進球場先要幹什麼?那怎麼換衣服?我相信你能自己換好衣服。

約定好,讓孩子自己來執行,下次進球場就不用再叫他了。

那如果孩子下次進場還是滿場跑,不肯換衣服怎麼辦?這時就要有適當的懲罰,不要心軟。該做規矩的時候就要做規矩,才能讓孩子長記性。

規矩做好,家長叫孩子的次數才會越來越少。

好,讓我們來總結一下。

有時孩子之所以不回應,就是因為覺得煩。自己專心在那兒看書做題玩遊戲,大人一會兒過來說句話,一會兒過來說句話,孩子心理上有抗拒,自然不想回應;而且這種「隨意幹擾」,確實也會對孩子的專注力有影響。第二:給孩子下指令的時候,先叫他的名字,頓一頓,給他一個切換思路緩衝的時間。

第三:可以互相看著對方的眼睛,並且讓孩子學會接受指令後,要給到一個反饋,比如「嗯」。

千萬不要孩子一邊在玩玩具或者在畫畫,或者根本眼睛看也沒有看你的時候,你跟孩子去下這些指令。孩子就算口頭說「嗯」,其實也沒進耳朵裡,這時效果就會非常的差。

第四:適當的懲罰。

不展開,根據具體情況來掌握尺度。我只能說,適當的懲罰是需要的,做一做規矩,能讓孩子長記性。

第五:注意力是綜合性的,如果孩子一刻也停不下來,可以先練習靜坐,從做1分鐘開始,時間慢慢加上去。

傾聽的習慣,一半來自專注力,一半來自規則意識。

不隨意幹擾,能溫和而堅定地執行,才能幫孩子培養起好的習慣,在成長的道路上受益終身。

大手牽小手 的朋友們共勉。

進入「大手牽小手」微信公眾號

選擇「設為星標」

就不會錯過任何精華文章以及各種福利啦!

相關焦點

  • 在家則可以訓練孩子聽覺專注力
    有的孩子可以長時間坐在一個地方專心致志地看書,可是到了課堂上卻容易走神做小動作;有的孩子根本記不全老師說的話, 一邊聽一邊想別的事情。這些表現就是由於孩子的聽覺專注力不足引起的。聽覺專注力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聽覺注意力,指人在精神集中的狀態下用聽覺獲取信息的能力。
  • 該如何提升孩子的聽覺專注力?
    其實就是耳朵的辨音能力、聽覺專注力、聽覺記憶力以及信息整合排序能力。但凡一項的缺失都會對孩子的學習能力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孩子的成績。因此在執行訓練的過程中,要把其相互融合,從而達到提高聽覺統合訓練的目的。聽覺專注力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聽覺注意力,指人在精神集中的狀態下用聽覺獲取信息的能力。
  • 孩子「聽覺專注力」不好,原來影響這麼大
    其實就是耳朵的辨音能力、聽覺專注力、聽覺記憶力以及信息整合排序能力。但凡一項的缺失都會對孩子的學習能力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孩子的成績。因此在執行訓練的過程中,要把其相互融合,從而達到提高聽覺統合訓練的目的。聽覺專注力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聽覺注意力,指人在精神集中的狀態下用聽覺獲取信息的能力。
  • 你家孩子屬於那種專注力類型?聽覺、視覺、動覺
    另外,專注力還包括穩定性、廣度、集中性、分配等等,並不是簡單的「坐得定」。不過,因為在多年和家長們的接觸中,發現不少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專注力有些誤區,所以我想用一個比較簡單的分類,幫大家來梳理一下。在心理學上,我們通常會說孩子的學習認知通道有三大主要通道,也就是視覺通道、聽覺通道和動覺通道。
  • 孩子背記東西犯怵,說明聽覺專注力有問題,可用這幾招來訓練
    有經驗的老師和家長都非常清楚聽覺專注力的重要作用,因為我們在學習或交流的過程中,都需要發揮聽覺功能的作用,越是聽得專注,越容易抓住目標聲音的內容,從而快速理解與記憶。對於不愛背記東西的孩子來說,恰好沒有得到過聽覺專注力方面的訓練,結果就使他們的聽覺顯得特別遲鈍,自然會影響學習效果。
  • 視覺/聽覺/動覺,你家孩子是哪種專注力類型?找對原因就豁然開朗了!
    2 三種類型的專注力 你家孩子是哪種 專注力也是分為不同種類的,有些孩子擅長這個,有些孩子擅長那個。 在心理學上,我們通常會說孩子的學習認知通道有三大主要通道,也就是視覺通道、聽覺通道和動覺通道。 相對應的,就是孩子的視覺專注力、聽覺專注力和動覺專注力。 01 視覺專注力:錯字、漏字、跳行、指讀都會錯!
  • 兩個聽覺訓練小遊戲 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無方心理】
    專注力聽覺訓練 上篇文章我們分享了視覺專注力訓練的方法,在無方的青少年專注力訓練課程中,除了視覺,聽覺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從聽覺專注力訓練的出發,無方青少年專注力訓練課程主要針對的是聽覺與動作的整合訓練、聽覺記憶力、辨別力以及反應力訓練。訓練均以遊戲的形式進行,訓練材料可以取自生活中或者網絡上可搜索到的資料,也可以根據孩子和家庭的習慣和孩子一起創造屬於自己家庭的訓練材料,簡便且有趣即可。
  • 總是小動作不停的孩子,專注力竟然……
    那麼,在動覺優先型孩子裡,是不是男孩的比例會更高一些?確實,從經驗來看,這類型孩子男孩比例略高於女孩。因為男孩在他的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優先發展的就是他的動作。同樣是大腦發育,男孩主要先發育和動作相關的這一塊,而女孩主要發育的是語言和情感這一塊。
  • 談談聽覺分辨能力訓練在青少年專注力項目中的意義和技巧
    談談聽覺分辨能力訓練在青少年專注力項目中的意義和技巧青少年專注力項目河北省首席講師 李順弘>河北農業大學 王術娜河北中醫學院 劉 雲青少年專注力這個大項目,包括專注能力、聽覺記憶和視覺記憶三大部分。涵蓋了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九年級的這個年齡段。在這個大項目裡,可以劃分為若干個小的項目。從聽覺記憶到視覺記憶,從聽覺分辨能力到視覺分辨能力,從聽覺的指向性到視覺的指向性等等。一般而言,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基本素質上的優點和缺點,並且任何人的優缺點都不盡相同。有的同學聽力很好,有的同學視覺能力很強。在眾多的項目中,我們只需要找到每個同學比較弱的那幾個項目加以練習,儘快達到可以滿足日常需要的水平就可以了。
  • 10個有效提高孩子聽覺專注力的小遊戲
    很多家長都經常反應孩子專注力不好,卻不知道孩子的專注力不僅僅指的是視覺專注、還有聽覺專注和體覺專注。
  • 祥和心悅園:鍛鍊聽覺專注力,養成傾聽好習慣
    …這些都是聽覺注意力較弱的表現。根據研究發現,一個人聽覺專注力是不受人主觀控制的。所以,對於孩子的聽覺專注力,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尋找合適的鍛鍊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顏老師抓住這次機會,通過特殊的自我介紹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聽覺專注力。
  • 孩子缺乏專注力,3個方法堅持每天訓練,孩子專注力一天一個樣
    3.孩子的視覺和聽覺受到幹擾還有一些孩子容易受到視覺和聽覺的幹擾,比如橡皮和筆孩子覺得很新奇,或者聽到一些聲音,都會被幹擾,那麼孩子就會將注意力放在這些事物上。因此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最好把不相關的物品拿走,將電視關掉或是將聲音調小,不要頻繁的製造噪音,更不要經常在孩子旁邊走來走去,讓孩子處於一個安靜的環境中,孩子自然就能夠把專注力放在該做的事情上。
  • 是誰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專家說是這個充滿誘惑的社會和家長
    很多家長覺得,從小就聰明、智商高的孩子長大了比較容易獲得成功,但事實上,真正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並不是智商,而是專注力。什麼是專注力,是一個人在一件事情上能夠一心一意觀看或者操作多長時間,並在這個過程中不被外界所幹擾的能力。具體對孩子而言,一般是指他們能把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從而達到認知該事物的能力。專注力是成功人士必備的重要素質之一。
  • 專注力家庭實操訓練--聽覺小遊戲.(​多動寧兒童專注學習力訓練 NO.20210014)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專注力家庭實操訓練  今天,我們跟大家分享的是關於聽覺的訓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發現,有些孩子上了課回來以後,你問孩子今天老師講的什麼呀?他能把老師講的內容七七八八都能複述出來,但有些孩子,你問他上課老師講了什麼,他好像不知道,到了寫作業的時候他必須要把書再翻一遍,這類孩子聽課的效率屬於比較低的。
  • 孩子專注力不好 4招解決問題
    孩子的專注力程度隨著年齡而變化,但是提早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對孩子的未來是非常有幫助的。下面給家長們列舉四招幫助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一、親子玩具能幫助    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做事對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是很重要的。
  • 每日一練丨帶著問題聽故事,鍛鍊孩子聽覺專注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提升訓練每日一練,提升孩子學習力!今天小競老師準備了一道寓言故事組合題,鍛鍊孩子的聽覺專注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快讓孩子開動小腦筋,一起來做題吧!習題難度:小學1-3年級做題方式建議:在念習題或聽習題音頻前,提前告訴孩子問題1-3,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聽習題內容,口述回答。鍛鍊孩子聽覺注意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 專注力分為哪幾類?專注力小遊戲
    很多家長在談起孩子是不是能集中精神的時候,會以「專注力」一言以蔽之,其實,專注力也是分為不同種類的,有些孩子擅長這個,有些孩子擅長那個。在心理學上,我們通常會說孩子的學習認知通道有三大主要通道,也就是視覺通道、聽覺通道和動覺通道。相對應的,就是孩子的視覺專注力、聽覺專注力和動覺專注力。
  • 孩子專注力不好怎麼辦?這三個妙招很管用
    專注力低的孩子長大後通常容易出現學習成績差、上課難以集中、對授課內容一知半解等情況,這往往會令家長很頭疼,因為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一個專心的人。孩子的專注力程度隨著年齡而變化,但是提早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對孩子的未來是非常有幫助的。
  • 培養孩子「專注力」要允許孩子「分心」
    一般用年齡乘上2~5倍就可以得出專注力時長的範圍。比如一個6歲孩子的專注力時間區間是在12~30分鐘之間,中國教育部正好取得中間值。家長應當充分了解兒童注意力的特殊性,避免給孩子貼上了「缺乏專注力」的標籤。
  • 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不僅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可以讓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專注的、有修養的人。下面小編分享分享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注意抓住孩子專注力培養的關鍵期。想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要注意一個關鍵期,就是應該從2歲開始就著重培養,注意時間上根據年齡的不同應該進行差別,一般2歲的孩子專注力達到7分鐘就不錯,年長一歲,專注力持續時間應該提高2--3分鐘。在關鍵期內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