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拉開差距的關鍵之一,就在於專注力!
"
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在玩遊戲、搭樂高、看閒書、看PAD上精神很集中的孩子,一用到學習上立馬就不行了?
家長的觀點一般分為兩派,一派會覺得,「孩子專注力是好的,就是沒用對地方」,還有一派家長會覺得,「孩子專注力就是差!」
嚴格意義上來講,這些孩子的專注力還真的是需要提升的!
因為專注力分成兩大類,無意注意vs有意注意。家長如果想評價自己孩子的專注力程度,一定要把這兩種情況區分開來。
1
無意注意、有意注意
01 無意注意;天生的專注力
先說個比較拗口的專業解釋,它是我們每個人為了保證自己的生存,與生俱來的一種專注於某一項事情的能力,這種無意注意不受意識控制。
舉個例子:
比如我們很專心地在看電視,突然傳來很響的敲門聲,此時哪怕整個電視節目非常吸引人,我們的注意力還是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門那邊。
可是在學習這件事情上,光有無意注意顯然是不夠的,因為很多時候無意注意隨興趣而走。
雖然我們說學習是由興趣引發,可是學到一定階段時,它仍需要我們用意志力去克服和戰勝它。
比如孩子學習彈琴,一開始是興趣使然,可是等到需要手眼協調,需要一邊看譜一邊彈琴的時候,我們對注意力的使用不再是單純的音樂聲的吸引,而是要靠意志來控制我們所有的力量,把它全部集中在手上去做這件事情。
此時,哪怕外面非常熱鬧,哪怕家裡的環境非常嘈雜,我們都需要把所有的專注力放到目前所做的這件事情上來。這裡用到的專注力就是有意注意。
02 有意注意:後天培養的專注力
在學習一個新任務的時候,有意注意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當我們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要理解這首古詩詞,就必須在有意注意的幫助之下,到大腦裡去索取有關的知識背景和知識信息,來理解現在正在學習的古詩詞。
那如果有意注意比較差的孩子會怎麼樣?
最典型的一點,舉個例子,比如當需要回想以前是否學過李白作品的時候,有些孩子就可能會想偏,想到為什麼這個作者要叫李白?為什麼不叫李黑?然後又想到了別的事情上面去……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注意力不集中。
所以,你發現了沒有?有意注意,這才是真正拉開差距的學霸能力!
2
三種類型的專注力
你家孩子是哪種
專注力也是分為不同種類的,有些孩子擅長這個,有些孩子擅長那個。
在心理學上,我們通常會說孩子的學習認知通道有三大主要通道,也就是視覺通道、聽覺通道和動覺通道。
相對應的,就是孩子的視覺專注力、聽覺專注力和動覺專注力。
01 視覺專注力:錯字、漏字、跳行、指讀都會錯!
視覺專注力,顧名思義就是你在看東西的時候,你的專注力是不是能夠集中。
有些家長會發現,自己孩子聽老師講課的時候好像還能聽進去,但讓他讀一篇課文,真的是要了親命!不是錯字就是漏字,要麼錯行,要麼跳行。
如果排除眼科方面讀寫障礙的問題,這種現象就是典型的視覺專注力不集中。
02 聽覺專注力:要反覆說很多次才能聽懂
還有一些孩子,就像沒有耳朵一樣,你跟他講話永遠聽不見;同樣一個指令,你要反反覆覆說很多次,他才能聽明白你到底在說什麼?
這個指的就是聽覺專注力。
視覺專注力和聽覺專注力,是孩子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能力,尤其是進入小學以後,這兩種專注力簡直太關鍵了!
如果孩子的聽覺專注力很好,但他的視覺專注力非常糟糕,很容易表現為上課都聽得懂,做作業就一塌糊塗。
比如,一個孩子很喜歡上語文課,但回家就是不願意做語文作業。因為對於他來講,聽懂老師上課的內容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可是要把聽懂的東西寫成文字,對他來講可能就會有挑戰,因為他的視覺專注力沒有辦法集中,就很難完成手眼協調、完成寫字的任務。
那麼,如果是視覺專注力很好,聽覺專注力很糟糕的孩子,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一般會表現為,在家裡默寫會很好,可是到了學校聽寫往往成績很不盡如人意。
所以有一些父母會說,我們家孩子在家裡默寫全對,到了學校會錯一半以上,這孩子是不是傻?其實,孩子倒真的不是傻,有可能他的聽覺專注力和視覺專注力之間並沒有達到匹配。
03 動覺專注力:靠不斷扭動對焦專注力
還有一個專注力是很容易被家長忽視的,然而在學校裡卻常常會讓老師非常頭疼,那就是動覺專注力。
如果我們帶著孩子到公園裡面去玩耍,看到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或者是看到打太極拳的老爺爺,你看這個孩子在旁邊觀察的時候,他先動的是哪一面?
如果是視覺專注力好的孩子,他肯定是認真地在看。如果是通過動覺來學習的孩子,他可能就會跟著渾身扭動。
所以動覺專注力優先的孩子在上課時,最大的特點就是會不停地動,越是對他有挑戰的,他越是會要依靠身體的運動來幫助自己進行專注力的聚焦。
注意!動覺專注力和運動能力強不強是兩回事。
在日常生活中,同樣是背書這樣一個任務——
有些孩子他只要默背就可以了,不需要發聲音;
還有些孩子是一定要大聲地朗讀出來,一邊大聲朗讀,一邊能夠把它背下來。
還有些孩子可能就不單單是大聲朗讀就可以了,他甚至還要一邊背一邊不停地走動。
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動覺專注力強的孩子很容易被誤讀為多動症,但其實並非如此,他們只是用了他們的身體優勢來進行學習而已。家長要理解他們。
3
這樣訓練專注力
超有用
如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呢?
1.鼓勵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
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很多件事情同時進行,一定會引起混亂。尤其是指孩子在完成某一項任務的時候,同時被其它事情打擾,這樣就會損害注意力的有效集中。
所以,強烈建議家長,鼓勵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
2.引導孩子制定時間計劃。
引導他們做好時間管理,一是能明確任務,二是能增加時間觀念。為目標加個「緊箍咒」之後,便能增加完成任務時的「專注力」。
如果孩子能完成出色,且一次比一次優秀,可以嘗試逐漸增加做題時間。
3.為孩子創造一個學習環境。
這個環境就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室內安靜,保證孩子讀書寫字時,不被其他聲音打擾;
第二:整潔單一的書桌,將那些容易吸引人注意的漫畫,貼紙,小玩具統統收起來。
4.不要輕易打斷孩子。
當孩子對某件感興趣的事情全神貫注時,不要去輕易打斷。
例如,孩子在專心玩積木或者研究玩具時,雖然耽誤了全家出門的採購計劃,但是也可以耐心的等待幾分鐘,鼓勵孩子持續思考。
正如蒙特梭利名言所說:「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5.堅持朗讀訓練。
朗讀訓練能在短時間內,要求眼、口、心、手相互協調,並且高度集中精力。
如果每天能讓孩子在固定的一段時間內(10-15分鐘),堅持朗讀訓練,也能在一次次嘗試中增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6.鼓勵孩子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相對於其它事情來說,他們更容易沉浸在感興趣的事情上,這也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
7.多一點關注和陪伴。
曾經聽到一位家長說,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是故意搗亂,或者弄出一些小動作來引起關注,雖然孩子受到批評,但卻表現地很開心。
為此,家長感到費解。其實,缺乏陪伴的孩子,會在做作業的時候,故意分心來吸引家長關注,而這種行為只會被認為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
須知,如果家長能主動多一點關注和陪伴,能為孩子增加一份穩定的情緒。
8.配合孩子做一些有效提升注意力的小遊戲。
例如:複述數字
大人開始先報簡單的幾位數,讓孩子複述,大人再不斷地增加一位數,讓孩子複述。
每次只增加一位數。比如,大人報「135」,孩子重複一遍,大人再報「1354」,孩子再重複,大人再報「13545」,孩子再重複,以此類推。
堅持每一天比前一天增加一位數或者更多位數,相信在不斷的訓練中,能增強記憶力,也能增加注意力集中時間。此類遊戲還有很多,家長可以在網上查閱。
-END-
來源:大手牽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