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仇老師,我女兒讀小學了,老師跟我說孩子上課喜歡動,提醒多次也改不了,剛上小學也看不出成績好壞,不知道是不是會影響她的成績。我擔心老師老是說她,她今後會牴觸老師,影響學習成績。請問這種情況應該怎樣勸她!
回覆:在心理學中把孩子的學習類型分為:視覺型、聽覺型、動覺型(或觸覺型)。
視覺型特徵: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且表達能力較好。多數時間視線緊隨教師,喜歡看板書、PPT、VCD等,對自己看過的事物記憶深刻,回答問題時說話速度也是比較快的。佔80%。視覺型孩子可以多看書、不同老師的講課視頻、科學、文化類節目來提高成績。
聽覺型特徵:你在和他說事情,他並不會完全一直看著你,而是更多地左右看,或只朝一個方向看,做思考狀。聽覺型的人喜歡秩序,說話較慢但很有條理,喜歡交談與聆聽,行動力稍次。佔15%。聽覺型可以多聽音頻來提高成績。
動覺型特徵:通過感覺活動認識世界,這種活動常常涉及嗅覺和味覺。他們必須親自動手才能學習、理解和接受事物,所以應該讓他們行動起來,調動其肢體,給他們一些東西去做、去碰、去抓。觸覺型的人容易情緒化,要麼是特立獨行,要麼是落伍者。佔5%。動覺型孩子就是上課愛動的,因為不太適合中國的教學習慣常常被當做多動症。愛因斯坦、愛迪生,都是這個類型,我估計韓寒、王寶強也是這個類型。
有一些方法可是用:
1、要培養這種孩子在學習時記筆記的習慣;
2、空寫,比如在背單詞時手指在桌子上空寫單詞,增加觸感;
3、邊走邊學、背誦,猶如陳景潤;
4、能做實驗的就做實驗,比如學習幾何時可以測量房間面積、體積;學計算,可以去菜場買菜練習心算或者筆算等。
5、古詩詞可以通過表演和圖畫來學習。
6、多進行一些體育、音樂項目,遊泳、武術、航模、古琴、絲竹等等
7、學習一些記憶方法,比如思維導圖、數字記憶法等等。
方法還有很多,也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去創造,因為動覺型孩子畢竟特殊,真的需要我們更多關愛。
下面我們來測試一下你的孩子屬於哪種類型吧!
學習類型測試:
以下各項是否與你相符合?有三個選項:(A)經常、(B)有時、(C)從不。
請大家選完後,再看後面的解釋。
1 我喜歡亂塗亂畫,筆記本裡常有許多圖畫或者箭頭之類的內容。
2 我的字寫得不整潔,作業本上常常有塗黑圈的字或者橡皮擦過的痕跡。
3 對剛買來的電器或其它新產品,我不喜歡看說明書,我喜歡馬上動手試著去用。
4 我把事物寫下來能夠記得更清楚。
5 我只要聽見了就能記住,無須看見或者通過閱讀。
6 當別人給我演示如何去做某事時,我的學習收穫最大,而且我也會找機會試著自已動手去做。
7 如果有人告訴我如何到一個新地方去,我不寫下行走線路圖就會迷路或者遲到。
8 寫字很累,我用鋼筆或者鉛筆寫字的時候用力很重。
9 我喜歡以嘗試錯誤的方式解決問題,不喜歡以按部就班的方式解決問題。
10 當我想記住某人的電話號碼或者諸如此類的事情時,我得在腦子裡「看」一遍才行。
11 即使醫生認為我的視力很好,我的眼睛也很容易疲勞。
12 我在按照指示或說明去做事情之前,喜歡先看一看別人是怎麼做的。
13 我答題的時候,腦子裡往往能「看到」答案在書中的第幾頁。
14 我閱讀的時候,容易把結構相似的詞弄混。如,馬與鳥、請與清、them與then等。
15 我發現自己在學習的時候常常中斷下來去做別的事。
16 我在課堂上聽講的時候,喜歡聚精會神地視著主講人。
17 我難以看懂別人的筆記。
18 我不善於口頭或書面表達
19 當有人在談話或者有音樂聲時,我很難集中注意力聽明白某個人在說什麼。
20 如果讓我選擇是通過聽講座還是看書的方式獲得新信息,我會選擇聽講座。
21 甚至在陌生的環境中我也比別人不容易迷路。
22 如果有人給我講個笑話,我很難馬上明白過來。
23 我對聽來的故事比書上看到的故事印象更深
24 當我想不起一個具體的詞時,我會用手比劃著幫助回憶。
25 如果有一個安靜的地方,我會把事情幹得更好。
26 一首新歌我只要多聽幾遍就會唱了
27 體育課中,我不喜歡聽老師講動作要領,而是喜歡自己先模仿
28 我只要觀察過別人做活,無須親自看書就能學會。
29 看過的電影電視,我對裡面的音樂音響效果比畫面印象更深
30 別人告訴我一個電話號碼,我自己不說一遍或者寫一遍,一般很難記住,哪怕別人說很多遍或者寫下來給我看
31 我讀書的時候喜歡用手指或者筆指著所讀之處。
32 如果沒有電視看,聽廣播也能讓我很歡樂
33 我比較喜歡手舞足蹈地跟別人說話
34 字跡印刷得小,書上有汙點,紙張質量差,或者裝訂不好的書或者試卷影響我的閱讀情緒。
35 我不喜歡非常安靜的環境
36 我對記過筆記的上課內容,即使沒有回頭看筆記,也要比沒有記過筆記的內容容易記住
測試結果的統計與解釋:
選(A)得2分、選(B)得1分、先(C)得0分。
將第1、4、7、10、13、16、19、22、25、28、31、34的得分相加,記為a;
將第2、5、8、11、14、17、20、23、26、29、32、35的得分相加,記為b;
將第3、6、9、12、15、18、21、24、27、30、33、36的得分相加,記為c;
用公式a/(a+b+c)計算你的「視覺」傾向權重;
用公式b/(a+b+c)計算你的「聽覺」傾向權重;
用公式c/(a+b+c)計算你的「動作」傾向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