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父母最受不了熊孩子的什麼行為,那一定是在眾目睽睽下撒潑打滾。父母若是對孩子愛答不理,可能會面臨眾人的譴責,使父母臉面無光,若是父母向孩子妥協,又會使孩子變本加厲,以上兩種方法好像都有些欠妥,這真的是讓父母左右為難啊!
很多父母可能會選擇第二種方式,立刻答應孩子的條件,迅速帶孩子離開現場,但也有一部分父母能堅持原則,與孩子的撒潑對抗。
最近一對倔強母子在網上火了。這位寶媽帶著孩子外出,孩子提出買玩具的請求,寶媽以家中玩具太多為由拒絕了。孩子聽到寶媽不同意買玩具,立刻躺在地上開始「撒潑表演」。
男孩的哭鬧聲引來路人紛紛側目,連路邊的小狗也趕來觀看,此時男孩的表演並未因此中斷,而是漸入佳境,越演越投入,而且邊表演邊偷偷看向媽媽。
對於孩子的這番表演,寶媽可能已見怪不怪,這時她正站在3米開外遠遠看著孩子,寶媽沒有心急如焚,也沒有暴跳如雷,而是表現得異常冷靜。
母子倆的舉動,引發無數網友的評論,有網友說「媽媽絕對是我們90後,不慣著孩子,要耗就一塊兒耗著,絕不妥協」,還有網友說「佩服這位媽媽的毅力,這母子倆有種誰也不服誰的架勢!」
寶媽的這份堅持值得肯定,但這種做法,是否對孩子有負面影響,需要每位父母仔細思考,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熊孩子,時常把父母推向崩潰邊緣,如果遇到這樣的熊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做呢?以下這4個方法,父母必須要了解。
1、不要打罵孩子
好情緒與壞情緒是人在不同狀態下表現出的不同態度,每個人都有表達真實情緒的權利,父母既要接納孩子的正面情緒,也要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當孩子開始撒潑,父母千萬不要打罵孩子,這只會顯示出自己的無能為力,還會給孩子造成「用暴力可以解決問題」的錯誤認識。
2、不要一味說教
當孩子出現撒潑現象,滿地打滾、大聲哭鬧,這時候不管父母說什麼,孩子都可能聽不進去,因為此時孩子正沉浸在自己的劇情「表演」中,正在抒發自己的不滿情緒,此時父母的一味說教只能是白費功夫。父母可以與孩子保持一定距離,但必須能看到孩子的一舉一動,保證孩子的安全,可以靜靜地等孩子平復情緒。
3、堅持固有原則
父母看到孩子撒潑,一定不能心軟,別看到孩子哭鬧就立刻舉白旗,無原則地做出妥協只會讓孩子的撒潑大劇愈演愈烈,父母想要改變孩子的錯誤行為方式,就一定要堅持原則,決不能隨意退讓。
4、先擁抱再溝通
父母與孩子溝通,需要注意把握時機。當孩子哭得正兇,是最不適合溝通的,當孩子哭聲逐漸變小,正是父母採取行動的時機。這時,父母可以慢慢蹲下來,與孩子同等高度,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如果孩子推開你,就等一會兒再嘗試抱抱他。
隨著孩子的情緒趨於平穩,父母就可以與孩子溝通了。父母可以問問孩子為什麼要哭鬧,是因為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還是在發洩情緒博關注。孩子給出原因後,父母要做出合理的解釋,讓他明白為什麼不能這樣做,並告訴孩子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父母需要一邊學習育兒知識,一邊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做到科學育兒。
今日互動話題:面對熊孩子撒潑,你一般是怎麼做的呢?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