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並不是餓了而是在「鬧覺」,父母要會分辨

2020-12-11 羊駝媽媽

執筆:小夢

定稿:筱沐

「每個新手父母最難度過的階段就是孩子新生兒時期」

新手父母其實是任何經驗都沒有的,面臨一個不會說話只會哭鬧的寶寶,很多時候寶媽都是懵懵的狀態,好在在醫院的時候醫生會大體告訴他們一些孩子的行為是表達什麼意思。

不過寶媽帶著孩子回家以後真正考驗新手父母的時候到了,因為每天只能靠猜寶寶到底現在有什麼需求。

很多時候新手父母在崩潰邊緣,因為就算他們用盡渾身解數,寶寶還是無動於衷依舊哭鬧不止,這個時候他們也很著急。

寶媽一直給新生兒餵奶導致孩子積食

這個事情說來也挺好笑的,我閨蜜是我們幾個人裡第一個生孩子的,我們都沒有任何經驗,這天來看她,就發現他家寶寶真的一點都不省心。

沒一會就回哭鬧不止,沒辦法閨蜜就只能一個勁的給孩子餵奶,我們還調侃:「你家孩子真是個小豬豬,太能吃了吧!」。

結果在我們臨走前,想去看一下睡覺的孩子,結果剛推開門就看到孩子吐了一身,並且有些嘔吐物已經堵住孩子的嘴。

幸好發現及時,不然很容易導致孩子窒息身亡,寶媽給孩子簡單處理一下之後,就跟我們一起將孩子送去醫院了。

結果發現沒什麼大礙,就是吃的太多積食了,醫生也很納悶怎麼給孩子為那麼多?結果寶媽說:「他經常哭,我以為哭就是餓了,所以一直給他餵奶來著」

醫生哭笑不得,科普了一些知識就讓他們回家了。

當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並不是餓了而是在「鬧覺」

不得不說在新生兒時期寶媽出現這種錯誤也是很正常的,畢竟孩子不會說話也不會表達,寶媽又是第一次做媽媽,不明白孩子的意圖這很正常。

所以很多新手寶媽就容易理解錯孩子的意思,讓孩子和家長都很崩潰,不過一般來說孩子要是要是哭鬧最常見的需求就是餓了,或者是上廁所了,在有可能就是想睡覺。

那麼怎麼區分孩子的意圖?當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的時候,並不是餓了,而是在鬧覺,家長要學會分辨才行。

首先,揉眼睛

每個寶寶不管是多大的寶寶,尤其是新生兒階段的寶寶,他們在睡覺前和睡醒後都會找父母,並且開始哭鬧不止,是怎麼哄也難哄好的。

那麼很多家長就認為只要孩子哭鬧就是餓了,但其實不是,當你發現孩子在你們身邊哭鬧並且邊哭鬧邊揉眼睛的時候。

這就是在想你們發送信號,表示自己想睡覺,因為當孩子困的時候,眼睛會不舒服,會睜不開,但是因為沒有到她熟悉的地方她還要硬撐著。

所以只有不斷地揉眼睛,孩子才能堅持到看到自己熟悉的懷抱才能安靜下來睡覺。

其次,邊哭邊找媽媽

這很容易讓新手父母混淆了,很多人認為寶寶找媽媽就是因為想要喝奶,但其實並不是,因為孩子實在媽媽的肚子裡長大的。

他們對媽媽的味道和懷抱格外的熟悉,那麼人在睡覺的時候是最沒有安全感的,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寶寶,他們要是想睡覺,安心睡著,一定要找那個自己最熟悉的人和味道。

而媽媽就是哪個最熟悉的人和味道,所以孩子會拼命的找媽媽的懷抱,但是家長要明白這不是餓了,而是困了,媽媽可以給孩子進行哄睡這一步驟了。

最後,哭啼聲音小多半是哼唧

當寶寶餓了的時候他們的哭鬧聲音是非常大的,好像是在說:「我餓了,要餓死了,快給我飯吃!」。

但是孩子困的時候是非常沒有精神和力氣的,當你聽到孩子的哭聲沒有那麼吵鬧,而是比較小,多半是哼哼唧唧的狀態就是孩子困了。

通過哭聲辨別孩子的需求這是我們都需要學會的,不然孩子遭罪,家長更鬧心,畢竟孩子哭鬧聲音真沒那麼可愛。

當孩子餓了會有哪些表現?

吧唧嘴

別看新生兒不會說話,但是他們很會通過一些行為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比如我們在看到寶寶突然停止下來,然後表情很微妙的時候,就知道這是寶寶在上廁所了。

這是當媽媽一定存在的本領,那麼當寶寶自己開始吧唧嘴的時候,就也實在像你們表達「我餓了」的意思,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給孩子準備飯了。

「新生兒時期寶寶不會吞咽口水」

所以這個時候孩子只能通過吧唧嘴來將嘴裡流出來的口水進行處理,不至於咽不下吐不出,這也是因為孩子餓了才會有口水不斷。

在媽媽懷裡摸索

這也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因為現在很多媽媽都是給孩子進行母乳餵養,因為母乳對寶寶的好處更多,並且也是最天然無公害的。

所以寶媽就算在難受也會給孩子進行母乳餵養,那麼孩子也是習慣了和熟悉了媽媽身上的味道,所以當孩子餓了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會積極找媽媽。

並且等到媽媽懷裡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會開始摸索,小手和小嘴開始不斷試探。

這就是表明孩子已經非常餓了,急需要吃飯。

這個時候媽媽不要意會錯了,時間一長孩子就會不滿開始哭鬧。

小tip:

不管寶寶是餓了還是困了,作為媽媽我們還是要儘快掌握孩子的需求,不然對孩子的健康有影響,我們還是要注意的。

並且在哺乳期或者是自己帶娃的媽媽一定要注意衣服的面料,別買一些不好的衣服或者是上面有掛飾的衣服,因為這樣很容易傷害到寶寶嬌嫩的皮膚。

畢竟孩子不管是餓了還是困了都會想要找你們。

你們家寶寶困了餓了有那些表現?歡迎大家屏幕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媽媽,我這是鬧覺呢,不是餓了
    新手媽媽有時候會分不清寶寶是在鬧覺還是因為餓了,這很正常。但是,我們還是應該儘快掌握兩者的區別,避免給寶寶餵養過量,進而影響其腸胃功能。媽媽,我這是鬧覺呢,不是餓了寶寶鬧覺時的表現:1最初表現出古怪不規則的躁動。
  • 寶寶有這些表現,是「鬧覺」而並非「餓了」,媽媽別弄錯了
    ,而非餓了,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這種情況,如果給寶寶吃奶,寶寶不肯好好地吃奶,甚至哭鬧得更厲害,媽媽一定要知道,寶寶可能正在鬧覺,最好將寶寶抱到安靜舒適的地方去睡覺。寶寶鬧覺,行為上是如何表現的呢?,可能會不斷地打哈欠,手腳會亂搖亂蹬,甚至有一些寶寶會出現抓耳撓腮的情況,用小手去抓自己的臉龐,甚至有的會抓自己的耳朵,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寶寶困了的表現,正在鬧覺,千萬不要以為是餓了。
  • 「詭計多端」的孩子,兒時會出現這3種行為,家長要早發現早改正
    「詭計多端」的孩子,兒時會出現這3種行為因此,如果孩子在兒時存在以下這3種行為,父母要及時的發現,並且幫助孩子進行改正。孩子說謊要不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要不是為了推卸責任,不管是哪點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並沒有任何好處。當孩子把說謊當做一個習慣的時候,那才是最可怕的,到最後是真是假連自己都無法分辨了。
  • 當孩子出現這3種「會過」行為,並不是好事,父母要及時制止
    現在已經不只是需要女性持家,也需要男性持家,由於現在的生活成本過高,許多家長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會過」「持家」的這種思想,但是有些時候,孩子的「會過」行為,反而不是好事,甚至會影響以後的思想,父母要及時糾正和制止才行。
  • 孩子鬧覺,大人抓狂,怎麼破?送新手父母兩個字,拿走不謝
    那麼,如何判斷孩子鬧的是不是「覺」呢?方法也很簡單,一「聽」二「看」搜集事實證據。所謂「聽」,就是通過哭聲做判斷。掌握語言之前寶寶通過哭聲表達,父母要學會聆聽。帶過一段時間孩子的父母都能摸到規律,餓了、困了、大小便、難受、生病、意外傷害,孩子的哭聲都是有差別的。如果寶寶哭到撕心裂肺的程度,那就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是餓,要麼是困。
  • 寶寶有這些表現,明顯是在「鬧覺」而非「餓了」,寶媽別再會錯意
    我趕緊上前幫忙,觀察了一下她家寶寶,發現寶寶是在「鬧覺」,然後就讓朋友把寶寶抱進臥室,拉下窗簾,小聲安撫寶寶睡覺。結果,寶寶果然很快睡著了。朋友很驚訝地問我,是怎麼知道寶寶是「鬧覺」而非「餓了」?我告訴朋友,這個很簡單,寶寶有這些表現,明顯是「鬧覺」而非「餓了」,弄錯了影響娃入睡。
  • 寶寶哭鬧不一定是餓,也許是鬧覺
    前段時間,我也是經歷了噩夢般的幾天,每到晚上八九點的時候,小寶就開始哭鬧不安,抱著也不行,餵奶也是非常煩惱的不願意吃,可是不讓吃吧,他的嘴巴又到處在找東西,張著大嘴巴一副要吃的樣子,整的我很無奈。(1圖來源於網絡)家裡人包括老公,公婆都說是我的奶水不足,我自己一時也無法分辨了奶水到底夠不夠,因為哺乳比較頻繁,確實吮吸聲不是特別多,但對於一個二十多天的寶寶來說,兩側可以聽到吸吮聲幾十聲,我自己覺得應該吃到了不少母乳,不會太餓的。但是娃又不停地找吃的,我就在糾結到底是沒吃飽還是經歷猛漲期?
  • 寶寶鬧覺,媽媽缺覺,這可怎麼辦
    甚至有的較大些的孩子也要大人拍著或含著奶頭才能入睡。寶寶鬧覺既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又影響父母的正常休息,那麼,寶寶鬧覺是什麼原因呢?要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室溫適宜、安靜,光線較暗。蓋的東西要輕、軟、乾燥。睡前應先讓寶寶排尿。4寶寶需要換衣服或尿布如果寶寶的衣服太緊或尿布很髒,通常非常敏感。有些寶寶會讓你知道是否需要換尿布,特別是當他的皮膚已經受到刺激時。
  • 寶寶鬧覺,媽媽缺覺,這可怎麼辦?
    甚至有的較大些的孩子也要大人拍著或含著奶頭才能入睡。寶寶鬧覺既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又影響父母的正常休息,那麼,寶寶鬧覺是什麼原因呢?要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室溫適宜、安靜,光線較暗。蓋的東西要輕、軟、乾燥。睡前應先讓寶寶排尿。4寶寶需要換衣服或尿布如果寶寶的衣服太緊或尿布很髒,通常非常敏感。有些寶寶會讓你知道是否需要換尿布,特別是當他的皮膚已經受到刺激時。
  • 寶寶經常「鬧覺」?多半是這3個原因,媽媽要「對症下藥」
    文丨小兔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小娟有個一歲的寶寶,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只要是寶寶臨睡前,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寶寶都得哭一哭、鬧一鬧,就是不睡覺。為此,小娟每每都要哄孩子哄好久,這讓小娟非常頭疼,不知道到底怎麼做才能讓孩子乖乖入睡。
  • 寶寶經常「鬧覺」?多半是這3個原因,媽媽要「對症下藥」
    文丨小兔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小娟有個一歲的寶寶,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只要是寶寶臨睡前,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寶寶都得哭一哭、鬧一鬧,就是不睡覺。為此,小娟每每都要哄孩子哄好久,這讓小娟非常頭疼,不知道到底怎麼做才能讓孩子乖乖入睡。
  • 孩子鬧覺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糖糖奶笑著說,這不是帶過糖糖爸帶出來的經驗嘛。孩子鬧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1) 家長在孩子睏倦後沒有立刻發現有些時候寶寶明明已經很困了,但有些家長沒有立即安撫寶寶入睡,而是怕寶寶睡著了會餓,於是繼續餵奶,還有的為了安撫寶寶入睡,不停的搖晃等,其實都不是很好的哄睡辦法。
  • 孩子出現這幾個異常行為,父母別急著批評,那是孩子愛父母的表現
    當孩子出現異常的行為,背後必然有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父母們可以留心觀察,比如以下3種異常舉動,都是孩子因為愛父母,需要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的表達。孩子出現這3種異常行為,父母們不要急著批評,這是愛父母的表現1、喜歡纏著父母孩子在家非常喜歡纏著父母,無論父母做什麼,去哪裡都帶著他。這種患得患失,不希望父母離開自己的表現,其實就是孩子很愛父母,而父母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這也是孩子缺愛的一種表現。
  • 孩子出現這幾個異常行為,父母別急著批評,那是孩子愛父母的表現
    父母們可以留心觀察,比如以下3種異常舉動,都是孩子因為愛父母,需要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的表達。孩子出現這3種異常行為,父母們不要急著批評,這是愛父母的表現1、喜歡纏著父母而不是斥責或者對孩子撒謊,比如用「媽媽去給你拿零食」、「爸爸只是去上廁所」之類的謊言來騙孩子,這樣只會使孩子在得知真相的時候,對父母失去信任的同時,也更加缺乏安全感。
  • 過度餵奶會讓孩子變傻!當寶寶出現這3種表現時,媽媽就不要餵了
    過度餵奶會讓孩子變傻!當寶寶出現這3種表現時,媽媽就不要餵了過度餵奶會讓孩子變傻!當寶寶出現這3種表現時,媽媽就不要餵了從孩子出生開始,每個家長的筋都會被繃緊,他們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況,從而做出一些反應。
  • 孩子半天就變得邋裡邋遢,不是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在作怪
    經過了解,老師告訴寶媽並不是因為孩子被人欺負多了,而是因為在相處、玩耍的過程中,孩子比較容易摔倒、磕碰,經常會不留意周邊的環境,這才使得身上沾染了灰塵等。實際上,這是幼兒本體覺失調的重要信號:當你的孩子莫名其妙變得邋裡邋遢,多半是因為本體覺失調了。
  • 孩子做出這3種「節儉」行為,並非是好事,家長應糾正而不是高興
    文/麗麗育兒達人在我們的身邊,很多父母從小就教育孩子要懂得勤儉節約,因為老一輩人都是從苦日子過過來的,所以更加明白其重要性,哪怕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也希望孩子們能銘記這個傳統美德,但有時過度的節儉,反而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比如當孩子出現以下的這3種「節儉」行為,並不是什麼好事,家長看到了要及時制止而不是沾沾自喜,認為自己的孩子很棒!
  • 李玖瑾教授表示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該打就打,長大後難以出息
    文/晚會兒育兒經(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現在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父母和長輩都疼愛有加,儘管孩子有出現沒教養的行為也是置之不理,覺得孩子小,長大就好了,沒必要在意,可是等父母發現並要糾正孩子錯誤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長大後更難改正,父母還是要重視孩子一些不良行為。
  • 寶寶出現鬧覺是怎麼回事?
    好多寶媽媽在一起相互交流時,都會聊一些寶寶的事情,寶寶平時不愛吃飯了、最近大便不正常了、這段時間睡覺不踏實,總是鬧覺了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寶媽媽相互間交流探討著,都是為了相互學一些育兒經驗,來及時的改正寶寶出現的問題,話題中最多的,就是寶寶鬧覺了。
  • 孩子睡醒後如有以下3種行為,長大後情商不會太低,性格也會很好
    如果孩子有以下3種行為的話,不僅情商高,性格也不會太差。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你家孩子小時候有這些表現沒有?孩子睡醒後如有以下3種行為,長大後情商會很高,性格也會很好: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可以看到那種睡醒前睡醒後都在哭的孩子。這種孩子,就是非常典型的情商智商都一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