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小夢
定稿:筱沐
「每個新手父母最難度過的階段就是孩子新生兒時期」
新手父母其實是任何經驗都沒有的,面臨一個不會說話只會哭鬧的寶寶,很多時候寶媽都是懵懵的狀態,好在在醫院的時候醫生會大體告訴他們一些孩子的行為是表達什麼意思。
不過寶媽帶著孩子回家以後真正考驗新手父母的時候到了,因為每天只能靠猜寶寶到底現在有什麼需求。
很多時候新手父母在崩潰邊緣,因為就算他們用盡渾身解數,寶寶還是無動於衷依舊哭鬧不止,這個時候他們也很著急。
寶媽一直給新生兒餵奶導致孩子積食
這個事情說來也挺好笑的,我閨蜜是我們幾個人裡第一個生孩子的,我們都沒有任何經驗,這天來看她,就發現他家寶寶真的一點都不省心。
沒一會就回哭鬧不止,沒辦法閨蜜就只能一個勁的給孩子餵奶,我們還調侃:「你家孩子真是個小豬豬,太能吃了吧!」。
結果在我們臨走前,想去看一下睡覺的孩子,結果剛推開門就看到孩子吐了一身,並且有些嘔吐物已經堵住孩子的嘴。
幸好發現及時,不然很容易導致孩子窒息身亡,寶媽給孩子簡單處理一下之後,就跟我們一起將孩子送去醫院了。
結果發現沒什麼大礙,就是吃的太多積食了,醫生也很納悶怎麼給孩子為那麼多?結果寶媽說:「他經常哭,我以為哭就是餓了,所以一直給他餵奶來著」。
醫生哭笑不得,科普了一些知識就讓他們回家了。
當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並不是餓了而是在「鬧覺」
不得不說在新生兒時期寶媽出現這種錯誤也是很正常的,畢竟孩子不會說話也不會表達,寶媽又是第一次做媽媽,不明白孩子的意圖這很正常。
所以很多新手寶媽就容易理解錯孩子的意思,讓孩子和家長都很崩潰,不過一般來說孩子要是要是哭鬧最常見的需求就是餓了,或者是上廁所了,在有可能就是想睡覺。
那麼怎麼區分孩子的意圖?當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的時候,並不是餓了,而是在鬧覺,家長要學會分辨才行。
首先,揉眼睛
每個寶寶不管是多大的寶寶,尤其是新生兒階段的寶寶,他們在睡覺前和睡醒後都會找父母,並且開始哭鬧不止,是怎麼哄也難哄好的。
那麼很多家長就認為只要孩子哭鬧就是餓了,但其實不是,當你發現孩子在你們身邊哭鬧並且邊哭鬧邊揉眼睛的時候。
這就是在想你們發送信號,表示自己想睡覺,因為當孩子困的時候,眼睛會不舒服,會睜不開,但是因為沒有到她熟悉的地方她還要硬撐著。
所以只有不斷地揉眼睛,孩子才能堅持到看到自己熟悉的懷抱才能安靜下來睡覺。
其次,邊哭邊找媽媽
這很容易讓新手父母混淆了,很多人認為寶寶找媽媽就是因為想要喝奶,但其實並不是,因為孩子實在媽媽的肚子裡長大的。
他們對媽媽的味道和懷抱格外的熟悉,那麼人在睡覺的時候是最沒有安全感的,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寶寶,他們要是想睡覺,安心睡著,一定要找那個自己最熟悉的人和味道。
而媽媽就是哪個最熟悉的人和味道,所以孩子會拼命的找媽媽的懷抱,但是家長要明白這不是餓了,而是困了,媽媽可以給孩子進行哄睡這一步驟了。
最後,哭啼聲音小多半是哼唧
當寶寶餓了的時候他們的哭鬧聲音是非常大的,好像是在說:「我餓了,要餓死了,快給我飯吃!」。
但是孩子困的時候是非常沒有精神和力氣的,當你聽到孩子的哭聲沒有那麼吵鬧,而是比較小,多半是哼哼唧唧的狀態就是孩子困了。
通過哭聲辨別孩子的需求這是我們都需要學會的,不然孩子遭罪,家長更鬧心,畢竟孩子哭鬧聲音真沒那麼可愛。
當孩子餓了會有哪些表現?
吧唧嘴
別看新生兒不會說話,但是他們很會通過一些行為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比如我們在看到寶寶突然停止下來,然後表情很微妙的時候,就知道這是寶寶在上廁所了。
這是當媽媽一定存在的本領,那麼當寶寶自己開始吧唧嘴的時候,就也實在像你們表達「我餓了」的意思,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給孩子準備飯了。
「新生兒時期寶寶不會吞咽口水」
所以這個時候孩子只能通過吧唧嘴來將嘴裡流出來的口水進行處理,不至於咽不下吐不出,這也是因為孩子餓了才會有口水不斷。
在媽媽懷裡摸索
這也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因為現在很多媽媽都是給孩子進行母乳餵養,因為母乳對寶寶的好處更多,並且也是最天然無公害的。
所以寶媽就算在難受也會給孩子進行母乳餵養,那麼孩子也是習慣了和熟悉了媽媽身上的味道,所以當孩子餓了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會積極找媽媽。
並且等到媽媽懷裡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會開始摸索,小手和小嘴開始不斷試探。
這就是表明孩子已經非常餓了,急需要吃飯。
這個時候媽媽不要意會錯了,時間一長孩子就會不滿開始哭鬧。
小tip:
不管寶寶是餓了還是困了,作為媽媽我們還是要儘快掌握孩子的需求,不然對孩子的健康有影響,我們還是要注意的。
並且在哺乳期或者是自己帶娃的媽媽一定要注意衣服的面料,別買一些不好的衣服或者是上面有掛飾的衣服,因為這樣很容易傷害到寶寶嬌嫩的皮膚。
畢竟孩子不管是餓了還是困了都會想要找你們。
你們家寶寶困了餓了有那些表現?歡迎大家屏幕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