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出現這3種「會過」行為,並不是好事,父母要及時制止

2020-11-01 Nini奶爸育兒記

現在已經不只是需要女性持家,也需要男性持家,由於現在的生活成本過高,許多家長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會過」「持家」的這種思想,但是有些時候,孩子的「會過」行為,反而不是好事,甚至會影響以後的思想,父母要及時糾正和制止才行。

當孩子出現這3種「會過」行為,並不是好事

1)損人利己

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從小就是家裡的小霸王,什麼好的都讓他先來,導致孩子在家獨佔東西已經養成了習慣,去別人家裡或者在幼兒園裡也很容易養成順手拿東西或者把東西霸佔自己的行為。

之前,閨蜜小香家的孩子就是這樣的孩子,小香帶孩子去朋友家串門,看到了自己喜歡的玩具就裝到了自己的小口袋裡。

這還不算什麼,有時候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有自己想要的玩具,於是就用借東西的理由,把玩具借來,然後佔為己有,當小朋友想要回自己的玩具時,他就用找不到了為藉口。

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看似是「會過」,但事實上已經傷害了別人的利益,當孩子小時候有這種行為時,父母要及時制止並對孩子進行教育,否則以後步入社會很容易走上歪路。

2)貪小便宜

許多人認為貪小便宜的事情只會在成人世界裡出現,但事實上,現在由於有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上出現漏洞,導致許多孩子從小就有貪小便宜的行為。

有的孩子在超市裡看到散裝果凍或者其它自己愛吃的零食,便會偷偷拿起來吃,甚至有的家長還會幫孩子去拿,認為一個孩子吃1、2個零食,超市又沒有什麼損失,自己畢竟是來超市消費的,給孩子拿2個零食應該沒有事。

不過,各位家長有沒有想過,如果一個孩子是這樣,十個、百個、千個孩子都是這樣,那麼超市還賣不賣了?

甚至還有的孩子路過門口的水果攤,都會上去拿一個葡萄或者一個棗放在嘴裡吃,一旁的家長光是用嘴說,卻不上手制止,水果攤的攤主也不好意思說什麼。

別看孩子吃的東西很少又很便宜,但是從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教育的缺失,一旦從小養成這種貪小便宜的行為,那麼以後就很難改徵掉。

3)喜歡鑽空子

以上這2種行為可能會讓別人產生煩感,但不會給他人造成太大的損失,不過,但是孩一旦養成了鑽空子的行為,那麼可就不一樣了。

大部分的公交車和景區都是小孩免費的,只要達不到規定身高,孩子就可以免票。

有的家長就用這種空子,讓孩子測量身高時往下蹲一點或者把膝蓋彎曲了,節約下來的錢給孩子買玩具或者零食。

當孩子聽到有好玩的和好吃的,就非常的開心,就會答應父母的要求。

一來二去,孩子就養成了鑽空子的習慣,等長大之後很容易走上歪路的。

結尾

節約、會過是好事,但是一旦走偏了,那麼對孩子和家庭都是一種傷害,因此父母要從自身做起,不要出現這種行為,當孩子出現了以上3種行為時也要及時制止。

相關焦點

  • 孩子做出這3種「節儉」行為,並非是好事,家長應糾正而不是高興
    文/麗麗育兒達人在我們的身邊,很多父母從小就教育孩子要懂得勤儉節約,因為老一輩人都是從苦日子過過來的,所以更加明白其重要性,哪怕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也希望孩子們能銘記這個傳統美德,但有時過度的節儉,反而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比如當孩子出現以下的這3種「節儉」行為,並不是什麼好事,家長看到了要及時制止而不是沾沾自喜,認為自己的孩子很棒!
  • 老人的這三種行為,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父母看到後要及時制止
    導讀:老人的這三種行為,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父母看到後要及時制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人的這三種行為,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父母看到後要及時制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當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並不是餓了而是在「鬧覺」,父母要會分辨
    執筆:小夢定稿:筱沐「每個新手父母最難度過的階段就是孩子新生兒時期」新手父母其實是任何經驗都沒有的,面臨一個不會說話只會哭鬧的寶寶,很多時候寶媽都是懵懵的狀態,好在在醫院的時候醫生會大體告訴他們一些孩子的行為是表達什麼意思。
  • 這五種逗孩子的方式,容易對內心造成傷害,父母要及時制止
    小郝等著看女兒會有什麼表情,但不成想過了一會,孩子哭著臉對小郝說:媽媽,我真的是你撿來的嗎?我不是你親生的嗎?小郝看到女兒哭的這麼傷心,突然意識到自己說的話有些過分,對孩子造成了傷害。其實,這種例子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認為無所謂的玩笑,卻直接孩子的內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 孩子出現這5種行為,說明沒教養,做父母的一定要及時糾正
    導讀:孩子出現這5種行為,說明沒教養,做父母的一定要及時糾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出現這5種行為,說明沒教養,做父母的一定要及時糾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3種孩子長大後沒出息,都是「偽聰明」,父母要及時糾正
    這3種孩子長大後沒出息,都是「偽聰明」,父母要及時糾正第一種是耍嘴皮的孩子愛耍嘴皮的孩子,一般大人都覺得孩子很會說,可是不幹實事,就會「拍馬屁」。現在小明的父母后悔了,當初沒有及時糾正孩子愛耍嘴皮子的習慣,給孩子養成錯誤的習慣。
  • 孩子出現這3種情況要制止!
    寶寶夾腿、蹭床單、玩私處這些行為,正常嗎?是性早熟嗎?家長該裝沒看見還是制止呢?別著急,今天科大大就來講一講!別尷尬,寶寶這些行為很正常首先,寶寶出現這些行為很,正,常!正確引導,家長這麼做當寶寶出現了上述行為時,如果父母告訴孩子「不能做」、「羞羞」,甚至粗暴制止,容易讓孩子把「性愉悅」跟「罪惡感」等同起來,對孩子的性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
  • 孩子出現這些「節儉」行為,並非什麼好事,家長應該制止而非高興
    張先生這才感覺這孩子或許理解錯了真正的勤儉節約是什麼,自己的教育出現了一些問題。像歡歡的這種行為,就是過度節儉了,雖然初衷是勤儉節約,但已經對孩子的價值觀和平時的生活習慣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父母要及時的制止
  • 「詭計多端」的孩子,兒時會出現這3種行為,家長要早發現早改正
    「詭計多端」的孩子,兒時會出現這3種行為因此,如果孩子在兒時存在以下這3種行為,父母要及時的發現,並且幫助孩子進行改正。最典型的事情,就是朋友帶孩子來家裡玩,自己家的孩子,不讓別的小朋友碰玩具或者吃自己最喜歡的食物,這是一個很典型的事情。當父母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為的時候,要及時的制止,並且要和孩子耐心的講道理,不要上來就去批評孩子,否則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
  • 低情商的孩子,在飯桌上會出現這3種表現,父母要留心
    低情商的孩子,在飯桌上會出現這3種表現1)在飯桌上亂說話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會經常帶他們去串門,難免會在朋友家吃飯,如果這時孩子在飯桌上說了一些不恰當的話,就會引起別人家的反感。有這種想法的父母要及時的去改正了,因為孩子吃「獨食」的做法是很明顯低情商的表現,如果家長不及時給予糾正,那麼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很難融入到集體裡
  • 李玫謹:孩子平時生活出現這3個行為,要及時教育,長大後改不了
    家裡有了這麼一個小寶貝,那真是一點也捨不得打,更不要談教育孩子。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三歲看老。雖然現在孩子小,但是也應該及時管教。  李玫謹曾說:出現這三個行為,要及時教育。  那麼哪三個行為呢?如果媽媽沒有糾正問題,等這件事情結束後,那麼孩子就會變本加厲,出現任何錯誤的事情都推到別人身上,撇清自己的責任。
  • 李玫瑾:長大出息的孩子,吃飯都有這3種行為,父母要及時糾正
    孩子出現這個問題,多半是家庭教育的問題,家長沒有教導好孩子,結果壞了孩子的一生。李玫瑾教授認為,長大沒什麼出息的孩子,吃飯的時候都會有3種行為,父母要及時幫他們改正才行。,家裡有什麼好吃的優先夾給孩子吃,孩子碰到喜歡的菜餚也會端到自己面前,這就是典型的吃獨食習慣,會被認為太自私,長大後也很難有朋友,在事業上也會受影響,很難能合群。
  • 孩子一旦出現這6種行為,暗示家庭教育出現問題了,父母要糾正
    當孩子出現以下六種表現,多半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家長需要及時改正:1、孩子霸道任性我們常說"恃寵而驕",孩子的嬌蠻任性大多都是父母過分寵溺的結果。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家庭的未來。在面臨要我自己做出選擇的時候,我也會因為沒有了可以依靠的對象,而感到十分糾結。所以,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時候,一定要多給他們自己做選擇的機會。不論他們會做出怎樣的選擇,這都是他們自己做主的結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更多的是要以一個指導者的身份存在。
  • 孩子叛逆期出現這3種表現,家長一定要管!不管將來難出息
    尤其是在孩子第1、2個叛逆期(2-8歲)的時候,家長該糾正就糾正,該打就要打,而不是一味地縱容。當孩子出現以下這3種行為,父母就該好好管教。1、壞品格,要管同事的兒子從小很叛逆,4歲的時候,還揮拳頭朝向媽媽的肚子,用腳踢媽媽的小腿,把媽媽都打淤青了。
  • 媽媽要對孩子的這4種行為說「不」,這不是愛是放縱,要學會拒絕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會很寵愛,有的父母在寶寶出生之後會無下限的疼愛,爺爺難奶奶就更不用說了,但是媽媽要認清,怎麼做是真的愛孩子,怎麼做是害了孩子,要是媽媽發現孩子越來越被慣壞,被寵壞時 ,更要注意啦。
  • 父母不在時小孩就聽話是好事嗎?算是好事,可也要引起父母警惕
    父母不在時小孩就聽話是好事嗎?算是好事,可也要引起父母警惕。為什麼說「父母不在時小孩就聽話」是好事呢?首先,意味著孩子有分寸感。父母在場,自己無論做什麼出格的事情,會有父母保護,孩子可以鬧可以不聽話。可是,父母不在,自己一些過分行為可能會引起別人不滿而被教訓,因此,孩子表現出聽話,可以看出他在面對外界的一些行為是有分寸感的。
  • 孩子出現三種行為時,可能離墮落不遠了,家長要及時拉一把
    ,孩子沒有被教育好,就是父母的過錯,孩子的行為體現的是家教,有人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每個孩子身上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有著父母的影子。飛飛的遭遇讓人心疼,很明顯他的墮落源於家庭,父母生而不教是最大的源頭,要知道孩子的墮落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孩子出現如下幾種行為時,父母一定要及時「拯救」。
  • 父母需要注意:孩子這9種行為屬於心理問題,請不要用暴力制止
    導讀:父母需要注意:孩子這9種行為屬於心理問題,請不要用暴力制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需要注意:孩子這9種行為屬於心理問題,請不要用暴力制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這8種行為屬於心理問題,千萬別暴力制止
    導讀:孩子這8種行為屬於心理問題,千萬別暴力制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這8種行為屬於心理問題,千萬別暴力制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小時就有這3種「節省」行為,將來難成大器,不要認為是好事
    相信在孩子教育中,每位父母都曾對孩子講過「節儉是我國傳統美德,也是一種思想道德修養,浪費反而可恥。」但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度,如果過度節儉反而不是好事,甚至讓孩子眼光變得狹窄,將來難成大器。尤其是孩子小時就有這3種「節省」行為,不要再認為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