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要對孩子的這4種行為說「不」,這不是愛是放縱,要學會拒絕

2020-07-31 曉梅媽媽聊育兒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會很寵愛,有的父母在寶寶出生之後會無下限的疼愛,爺爺難奶奶就更不用說了,但是媽媽要認清,怎麼做是真的愛孩子,怎麼做是害了孩子,要是媽媽發現孩子越來越被慣壞,被寵壞時 ,更要注意啦。

媽媽要對孩子的這4種行為說「不」,這不是愛是放縱,要學會拒絕

媽媽愛慘了孩子也不能容忍這4種行為,學會拒絕,不要放縱

案例:

小李是一位全職媽媽,在家時全權負責孩子的衣食住行,平時也會接送孩子。全家人的生活起居也都由小李負責,自從寶寶出生後,小李就沒有了自己的生活,在家孩子,在外面心裡想的還是孩子,寶寶想吃什麼買什麼,想玩什麼買什麼,只要是寶寶張口想要的,小李無一不滿足,漸漸地寶寶養成了好吃懶惰的習慣。

媽媽要對孩子的這4種行為說「不」,這不是愛是放縱,要學會拒絕

媽媽在家再忙在累寶寶就當沒看見一樣,媽媽乾媽媽的活,寶寶玩寶寶的玩具,寶寶已經上了4年級,按道理媽媽應該教寶寶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了,只要寶寶喊媽媽,媽媽隨時都會集合完畢聽指揮,這樣的狀態在外人看來就是在害寶寶。

媽媽要對孩子的這4種行為說「不」,這不是愛是放縱,要學會拒絕

有一次家裡來了客人,媽媽在廚房準備晚餐,寶寶在自己的房間裡玩遊戲,沒沒再廚房裡忙的不可開交,客人在客廳裡面聊天,這時寶寶口渴了,隨口就喊了一句:『媽媽,我口渴了,快點給我把水拿來。』媽媽此時鍋裡面還燉著魚,害怕魚燉糊了,根本走不開,但是還害怕寶寶口渴了,只好指使客人給寶寶拿水。

媽媽要對孩子的這4種行為說「不」,這不是愛是放縱,要學會拒絕

客人臨走前跟媽媽說:「小李,你這樣寵孩子是不對的,寶寶都多大了自己都不能照顧自己,喝水這種小事還要麻煩你,以後你不在他身邊,他怎麼能自理啊,你應該讓寶寶學會自立」。聽過客人的話,小李也知道自己的錯誤在哪了,很虛心的接受了客人的建議。

生活中大部分媽媽可能都會寵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寵愛孩子要有原則,不能無下限無底線的寵愛,這樣反而會害了孩子的,所以寶媽們應該注意,愛孩子就是為孩子付出一切,但是前提愛要正確的愛。

媽媽要對孩子的這4種行為說「不」,這不是愛是放縱,要學會拒絕

孩子的4種行為要說「不」

1. 不講衛生

有些孩子被媽媽照顧得很好,在媽媽面前所有的衛生都是由媽媽來完成,但是離開媽媽愛孩子就不知道講衛生,自己不會清洗自己的衣物,媽媽不叮囑就不會主動洗澡,隨地扔垃圾,即使在自己的家裡還是不會注意乾淨,吃完的果皮隨手一丟,這些都是不講衛生的表現,所以在媽媽眼裡,一定要學會教孩子如何講究衛生,如何保持乾淨,以後在與其他同學交往相處時,也會很愉快。

媽媽要對孩子的這4種行為說「不」,這不是愛是放縱,要學會拒絕

2. 太過放縱

家長太過放縱孩子也不是好事,反而會害了孩子,以後孩子要走向社會,驕縱跋扈的性格在社會人際交往中,會惹人生厭,交不到朋友的,所以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培養其有愛心團結同學,善解人意的性格,做一個陽光開朗正能量的孩子。

媽媽要對孩子的這4種行為說「不」,這不是愛是放縱,要學會拒絕

3. 說謊話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的說謊話行為要及時制止,因為這是一種特別惡劣的行為,小小年紀就知道說謊,不僅家長不會信任自己,老師和同學也會不相信自己,以後走上社會了,在人際交往中很難會有真心朋友,所以家長不要放縱孩子說謊的行為。

媽媽要對孩子的這4種行為說「不」,這不是愛是放縱,要學會拒絕

4. 暴力解決問題

有的家長將孩子寵成了「祖宗」,有的孩子會對自己的父母動手,這種孩子就是慣的,家長無條件的寵愛導致的,跟自己的父母都動手,用暴力解決問題,何況以後在社會上,有可能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今日話題:你認為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當孩子買玩具、吃零食不節制,媽媽要學會拒絕,下一次試試這樣做
    然而過度溺愛孩子,反而是一種「懶惰」和「不負責任」的做法,更是把孩子推向了無盡的沼澤。尤其是當孩子提出這些要求時,媽媽一定要學會拒絕,做好孩子前進道理上的引路人。:幫助孩子自我約束,既不是嚴厲對他也不是過度放縱他,而是和孩子溝通交流,試著和他說「如果你買了這麼多玩具,家裡的怎麼辦?
  • 寶寶這4種「招人煩」行為,實際上是愛媽媽的表現,家長別總拒絕
    但實際上卻往往相反,媽媽們不僅變得脾氣越來越壞,而且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因為孩子們的一些行為總是讓自己很難接受,內心簡直糟糕透了。例如說孩子們對自己的一些「人身攻擊」行為,動不動就拽頭髮、捏臉,但你知道嗎?寶寶常做的這4種「招人煩」行為,實際上卻是愛媽媽的表現,所以家長別總想著拒絕孩子。
  • 家長的這4個放縱行為,每一步都正在毀掉寶貝
    在許多家庭中也有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家的大人都圍著疼愛一個小孩子,把小孩子寵的無法無天,有時候長輩會因為寵愛孩子而放縱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但是這樣做是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的,每一次放縱都是對孩子的一次毀滅。
  • 孩子出現這4種行為別慣著,該打就打,不打將來就晚了
    孩子出現這4種行為別慣著,該打就打,不打將來就晚了&34;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是不是感覺特別熟悉,在生活中,太多這樣的&34;孩子了。特別是家裡只有一個小孩的時候,就覺得應該要慣著,寵著,滿足他們所有的要求。很多時候家長覺得孩子還小,不應該對孩子教導太多,就任由孩子放縱,但這些家長們並沒有意識到,孩子長大後的壞習慣往往還是來自於小時候的驕縱。
  • 顛覆認知的育兒觀,為人父母一定要看!不吼叫不等於放縱
    第一點簡單具體,不要對孩子說你要乖一點,你要懂事一點,這是大方向很含糊,我們可以這樣說,不要打妹妹,把垃圾丟進垃圾桶裡面第二點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強迫選擇,你直接讓他去睡覺,他多半會拒絕我們,可以說你今天想讓小豬陪你一起睡覺,還是想讓小兔子陪你一起睡覺呢?那麼他糾結的問題就不是睡與不睡的問題,而是選擇哪個玩偶陪他睡的問題。
  • 幼兒的這5種行為,讓人抓狂但也在表達「愛」,請媽媽別急著拒絕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在生下孩子後,媽媽的「苦」日子也隨之而來,這對於媽媽們來說有點甜蜜,但更多的時候會讓人抓狂、討厭。即便如此,媽媽對孩子的「愛」也不會減少,同樣孩子對媽媽的「愛」其實也隱藏在他的淘氣裡。幼兒時期的寶寶都會有這5種行為,雖有時讓媽媽討厭,讓人抓狂,但實際這是孩子表達對媽媽「喜愛」的一種方式,請媽媽別急著拒絕。
  • 寶寶這5種"討人厭"的行為,實際是對媽媽的愛,但卻總被拒絕
    寶寶這5種&34;的行為,實際是對媽媽的愛,但卻總被拒絕寶寶一出生是不會說話的,他們想要表達什麼只能通過哭鬧,或者肢體動作來吸引大人的注意。有的時候,寶寶會對媽媽笑一下來表示對媽媽的愛。當然,還有的時候寶寶會突然冷不防打媽媽,這樣的行為會讓媽媽很討厭。但其實就是這樣討人厭的行為,背後是寶寶對媽媽的愛。下面就來說一下寶寶五種其實是愛媽媽但讓人&34;的行為。
  • 寶寶的這5種行為,看似「討厭」其實代表對媽媽的愛,別盲目拒絕
    ;,其實是代表著他們對媽媽的愛,因此各位寶媽們遇上了千萬別盲目拒絕,以免傷了孩子的心。那麼,到底是哪五種行為呢?第1:揪頭髮就像李女士遇到的這件事,實際上是寶寶想跟媽媽玩,因此會通過這樣的辦法來引起母親的注意,雖然看上去手法非常"不友好",但其實這是因為頭髮是比較好抓住的地方。
  • 媽媽的這4種行為,容易讓孩子嫌棄,別再費力不討好
    可是儘管如此,如果媽媽沒有做好孩子的教育,或者在平時不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的話,同樣也是會被孩子嫌棄的。尤其是這幾種,媽媽是孩子非常討厭的,看看你是不是這樣。可是這樣不僅會讓孩子感到格外的煩感,時間久了甚至會嫌棄自己的媽媽,甚至說慢慢的開始討厭。如果孩子犯了錯,父母適當講道理沒什麼問題。但要是媽媽每天對孩子任意指責、不停說教,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教育孩子,我們應該從情緒上入手,而非一味給孩子灌輸道理。一個控制不了自己情緒成天嘮叨的媽媽,說再多孩子都聽不進去,因為人家打心底就不認同,不喜歡,反而還會對媽媽所說的內容很牴觸。
  • 寶寶的這五種行為,雖然討厭但卻是在表達「愛」,請媽媽別拒絕
    看到自己生下來的孩子,這麼不喜歡自己,心裡簡直難受的要命。2、摳媽媽的臉有些寶寶會出現摳媽媽臉、眼睛、扇媽媽臉等行為。寶寶發生這種行為往往是因為他們想要摸媽媽、對媽媽好奇,但是因為手部協調能力不完善,不能很好的掌握力度或角度。
  • 媽媽這3種行為,不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寶媽要學會冷靜處理
    導語:讓孩子成為一個出色的人才,這是所有家長都非常渴望的。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長大後有所成就,但一些家長的教育方式往往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成為教育孩子的雷區。尤其是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與孩子接觸最多的就是媽媽。
  • 寶寶這5種行為,雖然氣人但卻蘊含對媽媽的愛,寶媽最好不要拒絕
    我是媽媽不是你的玩具。」孩子似乎被嚇到了,一開始愣愣地看著優優,過了一會兒後哇哇大哭,孩子爸爸哄了許久才哄好。再之後,優優氣消了,伸手去抱寶寶,沒想到孩子一邊哭一邊往爸爸懷裡躲,這令優優很後悔,剛才不應該衝孩子發脾氣。好在孩子的情緒沒有持續多久,優優一邊抱著寶寶,一邊輕輕撫摸,很快就恢復了和孩子的親暱。
  • 管教不等於懲罰,放縱才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我認為答案是該受的,都說高考戰場上,一分壓倒千軍萬馬,一個選擇題五分就沒了,不打他他上不了教訓,盲目自信,粗心大意,這類錯他不是第一次犯了。 這件事過後,一向在家長面前不愛說話的他面的更加沉悶了。作為他的母親兼班主任第一個發現了他的不對勁,於是儘快找他單獨談話。 「你最近有點不對勁,」母親直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 如何巧妙地對孩子說「不」,90%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拒絕
    1父母對孩子的愛,從來都是最自覺的。不等孩子開口要,能給的早就給了。很多父母,並不懂得拒絕孩子,或者說,不忍心、不太會拒絕孩子。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是為了拒絕孩子,而是為了以拒絕的方式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 孩子不敢拒絕怎麼辦?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就會勇敢說不
    鄰居家的孩子美美長得白白淨淨,瘦瘦弱弱,有種讓人憐惜的感覺。她媽媽是個律師,快人快語,總是一副女強人的架勢。她媽媽經常抱怨:甜心媽媽,你說怎麼辦,美美在學校就是個受氣包,別的小朋友搶她的東西,她從不說不,從來都是乖乖地給別人,老師反映她不會說不。在家裡,事事聽從父母的,很少有反對意見。
  • 教育孩子,這幾點對孩子說「不」
    孩子在不聽話時候,相信每個父母都是比較頭疼的,怎樣才能在不傷害孩子的同時就能讓孩子變得乖巧。因為孩子年齡小,還無法判斷一些是非曲折,所以家長必須要規範孩子的行為。在孩子6歲前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孩子鬧時不容忍如果孩子胡鬧,父母一定要做到有原則,說不行就不行,如果每次讓孩子達到目的,那孩子以後就會更加變本加厲,一定要讓他明白再胡鬧都是沒有用的。不要總覺得孩子小,應該任他胡鬧,一旦養成這個習慣,等到長大之後,一切就都晚了,想更讓他改正就很難。
  • 如何對孩子有效說「不」?遵循這6方面,可做到與孩子「零爭吵」
    "媽媽,我不喜歡你!""不可以!"有個網友看到說童年的媽媽只會說不可以。但當了媽媽的明白,很多"不"都是為了孩子好。畢竟在孩子早期表現出任性的年齡,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正確的行為說"不",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還可以幫助孩子克制任性、體驗挫折感、養成好習慣。
  • 孩子愛頂嘴?也可能是家長不合格!孩子頂嘴時,家長要說這3種話
    也可能是家長不合格中國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很多叛逆的孩子都是被父母"寵出來"的。父母過於溺愛孩子,會讓他們變得橫行霸道,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家裡目無尊長。父母教育他們的時候,就喜歡頂嘴了。因此,父母要學會反思!
  • 孩子把愛當成「遙控器」,是母親對孩子「隱形攻擊」行為認識不清
    大眼睛忽閃忽閃地,在小區裡也是人見人愛,深受家裡人的疼愛。麗麗在平時也特別寵愛孩子,想吃什麼玩什麼都會滿足孩子。家裡買了各式各樣的洋娃娃和玩偶,小裙子衣櫃裡都快放不下了,就這每次出去帶孩子玩還是會給孩子買各種東西。有時也不是麗麗衝動消費,畢竟她是大人了知道這東西家裡已經過夠多了。只是看著孩子乞求的眼神,平時還那麼乖,這時候向媽媽要個獎勵也不忍心拒絕。
  • 這4種性格的媽媽,很容易毀掉孩子,媽媽們要注意了
    最怕的就是母親對於孩子過分的溺愛,對孩子錯誤的行為總是視而不見。今天想告訴各位媽媽的是:「慈母不一定多敗兒」,下面這4種性格的媽媽,才容易「毀掉」一個孩子。這一類媽媽沒有自己的愛好,沒有自己的時間,所以當孩子有一天要離開自己出去闖蕩屬於的天地時,媽媽就會感覺無比失落,甚至還想要跟在身後,照顧他的生活。先不說這樣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困擾,媽媽這樣的做法不僅沒有自己的生活,還會影響夫妻感情,最終孩子和丈夫都會遠離自己,結果媽媽卻還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感覺自己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