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媽媽最依賴最親密的人,還在年紀小的時候,一刻也離不開自己的媽媽。孩子遇到開心的事情想要和媽媽一起分享,遇到難過和委屈的時候,也希望得到媽媽的安慰。我們都知道媽媽非常不容易,他們也經歷十月懷胎生下孩子,還要負責把孩子撫養長大。更重要的是要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優秀的人。一個好的媽媽呢,會讓孩子感到極大的有安全感,對孩子的成長也非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也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可是儘管如此,如果媽媽沒有做好孩子的教育,或者在平時不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的話,同樣也是會被孩子嫌棄的。尤其是這幾種,媽媽是孩子非常討厭的,看看你是不是這樣。
1愛發脾氣的媽媽
有些媽媽的脾氣比較大,稍微有一點小事就開始發脾氣。有時候孩子犯了錯誤,會衝著孩子發火,有的時候自己心情不好也會衝著孩子發火。總之就是脾氣非常的暴躁,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會呈現出一種特別暴躁的狀態。有時候孩子犯了錯誤有的媽媽還會不分場合的對孩子大吼大叫,其實這樣除了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起不到任何的教育作用。反而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不僅性格會變得比較神經質,也會因為媽媽的壞脾氣,孩子很多的事情都不敢和媽媽分享,也不願意和媽媽分享,只能默默的放在心裡。和這種媽媽相處的時間久了,孩子和媽媽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孩子就會嫌棄媽媽,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差。
2不注意自己的形象的媽媽
眾所周知,帶孩子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而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很多媽媽有了孩子以後呢,就變得不像結婚以前那麼在乎自己的形象了。都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也一樣。尤其是孩子上學以後,會攀比這些。更希望自己的媽媽可以比別的同學的媽媽漂亮一點,比別的同學的媽媽穿的更體面一點。都希望自己的媽媽可以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接自己放學。所以說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不僅在乎自己的形象,更希望媽媽也在乎自己的形象。都說兒不嫌母醜,可是如果說媽媽們總是不注意打扮自己,不在乎自己形象的話,也會讓孩子嫌棄媽媽的。
3控制欲太強的媽媽
生活中有些媽媽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好一點,再好一點。總想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從而不斷的去控制孩子,希望孩子可以做的更好,甚至說孩子的大小事情都想一手去操控。媽媽總以為這是為了孩子好,可是從來不會去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觀念。可能孩子一開始並不會反抗,但是時間久了,孩子也會逐漸的疏遠媽媽,慢慢的開始嫌棄媽媽。
4愛嘮叨的媽媽
媽媽平時都會操心孩子的任何事情,甚至有時候會因為一件事情不停的去重複,不停的去嘮叨,一味給孩子灌輸大道理。可是這樣不僅會讓孩子感到格外的煩感,時間久了甚至會嫌棄自己的媽媽,甚至說慢慢的開始討厭。如果孩子犯了錯,父母適當講道理沒什麼問題。但要是媽媽每天對孩子任意指責、不停說教,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教育孩子,我們應該從情緒上入手,而非一味給孩子灌輸道理。一個控制不了自己情緒成天嘮叨的媽媽,說再多孩子都聽不進去,因為人家打心底就不認同,不喜歡,反而還會對媽媽所說的內容很牴觸。
那麼媽媽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1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媽媽們在面對孩子的錯誤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動不動的就暴躁失控,遇到事情學會淡定。更不要不分場合的大吼大叫,要顧及孩子的面子,這樣孩子才不會受媽媽脾氣的影響,也不會讓讓孩子和媽媽的距離越來越遠,孩子就不會嫌棄媽媽,相反的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好。大吼大叫解決不了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要靜下心來從錯誤的本質找原因。
2注意自己的形象都知道媽媽帶孩子不容易,家庭的的瑣事,孩子的教育讓媽媽忙的不可開交,但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也一樣,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媽媽比別的孩子的媽媽更漂亮。尤其是孩子越來越大,攀比心和虛榮心也越來越強。媽媽的形象也決定了孩子的審美觀,所以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別讓孩子因為自己的形象問題嫌棄自己。
3學會尊重孩子,適當的放手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媽媽要做的是給他們正確的引導,而不是一味的強求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強扭的瓜不甜。媽媽要做的就是適當的放手,在孩子遇到事情的時候給予意見和提議,讓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並讓孩子正確的,快樂的成長。讓孩子覺得凡事自己可以,「我能行」才是一個孩子成功路上最好的狀態。
4多聆聽孩子的想法媽媽要引導孩子多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要學會聆聽孩子的想法。遇到事情不要總是重複孩子以前的錯誤,不要總對孩子說負能量的話,要讓孩子學會在新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找到解決的辦法。並且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聆聽孩子的想法的時候不要打斷。用積極正確的方式來鼓勵孩子。這樣孩子遇到事情不管是成功的喜悅還是失敗的失落都會和媽媽分享,兩個人的感情當然也會越來越好。
媽媽們不要再覺得孩子天真單純,媽媽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很大的影響。有些事在媽媽眼裡看來微不足道,但是對孩子來說卻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從生活細節出發,從自身做起,和孩子做最親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