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這幾點對孩子說「不」

2020-09-03 新文達國際少兒英語

孩子在不聽話時候,相信每個父母都是比較頭疼的,怎樣才能在不傷害孩子的同時就能讓孩子變得乖巧。

其實在兒童的教育過程中,父母適當的嚴厲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孩子年齡小,還無法判斷一些是非曲折,所以家長必須要規範孩子的行為。在孩子6歲前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孩子鬧時不容忍

如果孩子胡鬧,父母一定要做到有原則,說不行就不行,如果每次讓孩子達到目的,那孩子以後就會更加變本加厲,一定要讓他明白再胡鬧都是沒有用的。不要總覺得孩子小,應該任他胡鬧,一旦養成這個習慣,等到長大之後,一切就都晚了,想更讓他改正就很難。

二、拒絕孩子無理要求

有時候家長一定要學會拒絕孩子無理的要求,明明已經有很多玩具了,但還是會不斷的要,這時父母要跟孩子好好溝通,比如家裡已經有很多輛玩具車的,有沒有必要再買相同的?這也屬於跟孩子進行溝通。

如果孩子解釋得通,父母也可以答應。但如果經常要同樣的東西,家長一定要懂得拒絕,或者三次裡面答應一次,把握適當的度。

三、拒絕孩子的「不堅持」

任何人做久一件事都會有疲勞,更何況孩子,如果孩子對一件食物無法忍耐,那家長就要幹涉了,一定要好好和孩子溝通,讓孩子可以從小事鍛鍊起。

四、拒絕孩子的自私

如果孩子凡事都只考慮自己,不懂得為他人著想。一定離不開父母從小的放縱,孩子可能從小覺得自己是家裡的太陽,別人都要圍著他來轉。所以父母要從小讓他們習慣跟別人分享,才不至於長大後性格變得自私自利。

五、拒絕孩子一直做「溫室花朵」

從小沒有經歷挫折的孩子,長大之後有可能會遭遇更大的挫折。只有經歷過失敗,有了一定的忍耐力,他們以後才能克服困難,讓生活更加美好。

總之,孩子的成長父母會操碎了心,但為了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對孩子一定有耐心。

相關焦點

  • 學會這幾點,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會事半功倍
    每個家庭的相處模式和每個孩子的性格特徵都是不一樣的,在面對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會有很多的弊端,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長會感覺勞心勞力。卻又收穫不了相應的效果。有可能家長氣的摔桌子打板凳,孩子面上應承的很好,背後還是依然故我,沒有任何改善。因為孩子已經了解了父母的教育模式,他們也知道了怎樣對付父母,面對壞習慣和不認真,總是不知道如何改善。
  • 不負責任的爸爸,會經常對孩子說這3句話,孩子很難變優秀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並且會不斷豐富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優秀,只有這樣做,才能夠教育出優秀的孩子。但是有一些父母在這方面做得並不是特別好,尤其是孩子的爸爸,每天需要忙著賺錢養家,所以就忽略了自己對孩子的重要性,導致孩子感受不到父愛,甚至會通過一些話語對孩子造成了傷害。
  • 孩子的成長和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來看以下幾點你做到了嗎?
    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父母的教育越好,父母的修養水平越高就越容易培養出色的孩子,所以孩子的教育需要從小抓起,我們來看看父母應該怎樣言傳身教,才能把孩子教育成為出色很棒的孩子。想把孩子教育好,以下幾點非常重要,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如何教育孩子?馬雲說要做到這幾點!
    暢談寶寶教育問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孩子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啟蒙人, 相信全天下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從小聰明伶俐、乖巧懂事,長大以後成為一名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但是孩子不可能突然就變得優秀,一定是在父母的細心教育下養成的,說到教育問題,小編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
  • 教育孩子是門大學問,不明白這幾點,將來哭都來不及
    (原創)教育孩子是門學問,每個家長從打算要孩子時,就應該研究清楚。即使不想研究,以下幾點也要及時想明白,要不然哭都來不及。第一,孩子小的時候,家長不能過度放縱。比如有的孩子,跟小朋友玩耍時,喜歡搶別人的東西,喜歡打別的小朋友,此時做家長的一定要及時制止,及時教育,讓孩子知道這樣不對,會傷感情,以後是不能允許的。如果不及時教育,久而久之,就會慣出孩子很多毛病,等孩子長大再想管教就晚了。所謂的積習難改。
  • 教育孩子父母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不」
    中國的家長都喜歡跟孩子說不,不準說話,不許插嘴,不能這樣。而從不問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孩子的想法有時候雖然幼稚,但卻是最自由和天真的,父母更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注重和孩子的溝通。  如果父母認為自己能夠幫助孩子解決所有問題。所以就站在高於孩子的地位上,來評判孩子的行為。這樣做必定適得其反,會讓孩子更容易出現牴觸情緒,甚至隨著成長出現逆反心理。
  • 孩子說「不喜歡某門學科」時,父母做好這幾點,對孩子很重要
    「媽媽,我不喜歡英語課」——表姐說,新學期才開學小外甥今天一放學就說出了這番話。當問到表姐對孩子的這句話什麼反應時,她說:「我沒當回事,覺得就是他假期太長了,散漫了,沒玩夠。」>「我女兒真不容易,這麼不喜歡數學還在堅持」——爸爸的這句話,即使動媽現在回想起來,也覺得很溫暖。
  • 孩子總是喜歡「找麻煩」,這幾點原因不容小視,對孩子教育很重要
    當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發現孩子身上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有的孩子特別喜歡找麻煩,家長想要解決,卻發現並不那麼好解決。對孩子的教育輕了不太好,重了也不太好,如果孩子身上有了很多毛病,家長需要好好地梳理一下,如何才能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尤其是你們家的孩子特別愛找麻煩的話,更應該引起家長注意。喜歡找麻煩的孩子呂先生最近發現自己家的孩子特別的喜歡給自己找麻煩,而且從來沒有停止的意思。
  • 想要教育出優秀的孩子,這幾點你做對了嗎?不妨試試看
    好孩子是教出來的,我們只要找對方法,都能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起來,那麼以下這幾點請你仔細看。其實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這種潛移默化對孩子性格的形成,習慣的養成影響很大。那麼我們應該關注自身的什麼呢?你很善良孩子也會善良,你愛讀書孩子也會愛讀書。你是孩子模仿最多的對象。做一個自律一些的家長,其實就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陪伴。
  • 批評孩子,這幾點要注意,可能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人無完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沒有哪個人是不會犯錯誤的。特別是對孩子來說,在家長們的心裡,孩子總是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孩子只要一犯錯誤,就免不了家長的一頓訓斥和責罵,或許這樣也是讓孩子難以接受的。但其實孩子犯了錯誤並不是無藥可救,反而孩子會在不斷犯錯誤和改錯的過程中成長。噢,就是這種。有人說,批評孩子不是隨便斥責兩句那麼簡單,這是一件很有學問的事。
  • 對孩子吼叫、說教式教育,你怎麼看?
    對孩子吼叫,說教式教育,是為孩子好,希望孩子將來更有出息。今天,看某新聞上說家長提前一天在幼兒園門口排長隊,明天新聞上家長冒雨排長隊,就怕名額滿了,報不上了。今有電視劇《三十而已》顧佳為了孩子上學,放棄自尊,討好校董夫人。為了孩子教育,也是拼了。可憐天下父母心!為孩子創造好的學校,好的學習環境,希望孩子有出息。用好的成績回報家長,但孩子有時候成績就是不好,沒辦法,家長著急,就逼迫孩子學習,用一大堆道理說服孩子,叫孩子學習。
  • 對孩子大喊大叫是不管用的,「低聲教育」,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想到那段很多人都聽過的話,在此把它貼出來,希望大家和我一樣,可以記住它,和孩子說話的時候,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能把這一點教給他:急事,慢慢的說;大事,清楚的說; 小事,幽默的說;>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 開心的事,看場合說
  • 孩子不敢拒絕怎麼辦?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就會勇敢說不
    鄰居家的孩子美美長得白白淨淨,瘦瘦弱弱,有種讓人憐惜的感覺。她媽媽是個律師,快人快語,總是一副女強人的架勢。她媽媽經常抱怨:甜心媽媽,你說怎麼辦,美美在學校就是個受氣包,別的小朋友搶她的東西,她從不說不,從來都是乖乖地給別人,老師反映她不會說不。在家裡,事事聽從父母的,很少有反對意見。
  • 孩子學習不專心,這幾點值得父母反思!
    每到開學季,總是能聽到家長朋友抱怨孩子不能專心做好一件事,上課開小差、做作業不認真、看書也是三心二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家長十分頭疼的問題,因為這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注意力是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專注力可以培養,但父母對孩子專注時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比如要求一個3、4的孩子安安靜靜地坐在書桌前看一個小時繪本,就不太符合兒童發展規律。小學三四年級前幹預孩子注意力最好,小學階段是養成自尊、自信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好,就會傷害到孩子的自信,讓他失去學習的興趣。
  • 孩子的試卷要家長籤字有什麼意義?做好這幾點,對孩子學習有幫助
    我女兒現在六年級了,這兩年學校裡面的考試很頻繁,每周都會有測驗,經常是女兒寫完作業,就會拿出試卷出來讓我籤名,我一般會看一眼成績,看到105分以上,就寫上「棒」,看到這個成績以下的分數就寫「這次作文沒有扣分,有進步,加油啊,你可以的」,一般我也不會多問,孩子會主動說自己這次丟分在哪個方面,下次要注意這些,等等。
  • 如何對孩子說不
    0~2:直截了當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語言功能還不完善,如果父母對他講比較複雜的道理的話,孩子可能會聽不明白。所以對這個階段的孩子應採取的拒絕方式是直截了當的體驗式。如直接對孩子說「不可以」或是對他搖頭。對這個時期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父母要採用適當方式加以引導,儘量避免採用強硬的處理手段。「冷處理」是對付這階段孩子不錯的辦法。當孩子大吵大鬧的時候,你可以不去理睬他,等事後雙方都冷靜下來了,再同他講道理。如果孩子是在公眾場合撒潑的話,父母可以先把孩子拖回去,再進行冷處理。這樣做對孩子的自尊心起到了保護作用。
  • 如何對孩子有效說「不」?遵循這6方面,可做到與孩子「零爭吵」
    但當了媽媽的明白,很多"不"都是為了孩子好。畢竟在孩子早期表現出任性的年齡,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正確的行為說"不",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還可以幫助孩子克制任性、體驗挫折感、養成好習慣。可是很多時候對孩子說"不",孩子不僅哭鬧,還與我們爭吵,甚至開始不喜歡我們了。這很大原因是方法出了問題。
  • 孩子內向不自信怎麼辦?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變得更加自信
    隨著孩子的長大,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家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內向,不愛與人相處,更不愛說話,這讓家長因此很焦慮。那麼,孩子內向不自信怎麼辦?其實,孩子內向不自信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可能是遺傳因素、壓力過大、害羞心理等,時間一長,就會產生內向、神經過敏、孤單、膽小等情緒。對父母而言,關注孩子身體的各個階段以及心理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 「吼叫教育」不可取:父母不講究方法,對孩子的將來有很大危害
    教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果打一頓就能解決,那還要學校和老師做什麼,話糙理不糙,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會犯錯,家長的教育決定了孩子會往哪個方向發展,如果一味採取吼孩子,對他們造成的心理影響,最終會影響他們的成長。
  • 做到這幾點,讓孩子英語學習不枯燥
    他表示比起一對多,他更認可的是一對一的學習模式,而且在阿卡索,外教非常專業,上課時間靈活,基本能保證每天一節課的上課頻率,讓孩子有一個英語學習氛圍。Sky爸爸說,Sky的學習態度很認真,跟著阿卡索老師學習之後,現在能看懂一些英文動畫片,這更增加她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他表示,不會刻意要求孩子達到某種學習效果,只要比以前進步,孩子的英語思維培養起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