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敢拒絕怎麼辦?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就會勇敢說不

2020-09-11 甜心媽媽談育兒

鄰居家的孩子美美長得白白淨淨,瘦瘦弱弱,有種讓人憐惜的感覺。她媽媽是個律師,快人快語,總是一副女強人的架勢。她媽媽經常抱怨:甜心媽媽,你說怎麼辦,美美在學校就是個受氣包,別的小朋友搶她的東西,她從不說不,從來都是乖乖地給別人,老師反映她不會說不。在家裡,事事聽從父母的,很少有反對意見。


小歡喜中有一個控制欲超強的老媽,生活真是太難了


這讓我想起來最近看的一部電視劇《你是我的命中注定》,劇中的陳嘉欣是個便利貼女孩,善良脾氣好,在職場中她就像一張便利貼,隨時拿來隨時扔掉,基本上沒有存在感。公司裡其他同事不願意做的事情都是由她來做,工作沒有界限感,始終沒有受到重視。她的閨蜜經常勸她,要勇敢說不,學會拒絕別人。


便利貼女孩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為一個自信、勇敢的孩子,有主見、有想法,我們怎麼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敢於表達意見,敢於說不的孩子呢?

搞清楚孩子不敢拒絕的原因,「對症」下藥,妥善解決

當孩子不敢拒絕時,家長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不敢表達意見的原因,千萬不可以一味地批評他、指責他,那樣只會適得其反。孩子不敢拒絕的原因,最常見的有以下3種:

1、父母過於強勢,對孩子採用專制型教養方式,缺乏平等交流的家庭氣氛。

有些父母對孩子過於嚴格,尤其是教養上,非打即罵,對於性格弱的孩子,經常戰戰兢兢,根本不敢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美美的媽媽性格強勢,控制欲特別強,在家裡,自己就是一家之主,所有的人必須聽從自己,美美曾經和女兒表達,她的媽媽不允許她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她選的媽媽只要不喜歡,就必須放回去。



家長的不當教育方式會讓孩子不敢表達,在這種家庭氣氛中,性格外向的孩子可能會叛逆,處處和你作對,性格弱一些的孩子可能不敢說太多話,害怕家長會批評自己。

2、孩子缺乏足夠的安全感和依賴感

孩子在0—3歲時是建立依戀感的最佳時間,有些父母由於工作原因和孩子長期分離或者疏於照顧,孩子在這個時期沒有得到足夠的愛,他會表現出對於父母異常的依賴,當這種愛的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她就會形成患得患失的性格,不敢拒絕別人。


3、存在一定的人際關係焦慮情緒

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好朋友比較少,他害怕如果拒絕好朋友會不理自己了,人都是社會動物,被孤立被排斥是一種很不好的感受,尤其是對於小學以上的孩子,他們需要團體,需要朋友,希望被認可,希望被接受。



從多方面入手,改變孩子不敢說不的行為

作為父母,找到了孩子不敢拒絕別人的原因,就可以對症解決。

1、父母要改變自己的教養方式,採用智慧型教養方式。

一方面為孩子制定一系列行為規則,對孩子獎懲分明,另一方面要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對孩子嚴格的同時要充滿愛,尊重孩子的意願。



2、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時候,一定要全心陪伴。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尹建莉老師說過:父母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為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這是現代教育中存在的重大問題。父母生而不養,這種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損害不會立即呈現,但終會在孩子生命中留下陰影。一定要多抽時間和孩子溝通,經常關心他,讓她感受到父母濃濃的愛。



3、父母要要擅長引導孩子,多帶孩子出去交朋友,見世面。

存在人際焦慮情緒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鼓勵和陪伴,要創造機會讓孩子多出去參加活動,多接觸小朋友,孩子的眼界大了,自然後打消他的很多顧慮,降低他的焦慮。



父母千萬不要把養育孩子的責任推出去,如果你這樣做了,等於把孩子推出去了,日後你們的親子關係會發生很多問題,要認真對待和孩子相處這件事,不要讓孩子物質上很充足,卻成為精神上的「留守兒童」。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敢拒絕,討好小夥伴,3招引導孩子勇敢說不
    兒子看上去很不情願的樣子,但是卻沒有拒絕,任由小男孩把玩具拿走,只是默默地看了媽媽一眼,然後說:「行。」之前只教給孩子要學會分享,卻沒有教給孩子怎樣拒絕別人。如今,兒子出現這樣的表現,小姜很無奈,也很焦慮。如何教給兒子學會說不,小姜很頭疼。
  • 孩子內向不自信怎麼辦?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變得更加自信
    隨著孩子的長大,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家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內向,不愛與人相處,更不愛說話,這讓家長因此很焦慮。那麼,孩子內向不自信怎麼辦?其實,孩子內向不自信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可能是遺傳因素、壓力過大、害羞心理等,時間一長,就會產生內向、神經過敏、孤單、膽小等情緒。對父母而言,關注孩子身體的各個階段以及心理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 幫助孩子做好這幾點,讓你的孩子不再是「膽小鬼」
    如果你的孩子怕見生人,不敢與人打招呼,上課也不敢舉手發言,遇到難題也不敢主動去問老師,去商店也不敢問價格,只要遇到問題就會緊張,猶豫,打退堂鼓,這其實是一種自卑和怯懦的表現。兒子搖了搖頭說:「我寫的作業經常被老師誇的,不是這個,是我今天舉手發言的次數多了,老師誇我勇敢呢。」「是這樣啊,你真的很勇敢呢,給你點個讚哦。」我給了他一個大大的贊。兒子聽了,更加開心起來,還說,以後一定要多發言,做個更加勇敢的人。
  • 請一定要讓孩子懂得拒絕,勇敢說「不」
    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將大方、和善等情感道德放在前面,而忽略了孩子內心的情感。這一類當孩子在猶豫別人的要求的時候,往往會幫著孩子一口應下,那麼孩子就失去了一個學習拒絕的機會。比如當小夥伴想要拿走孩子一件心愛的玩具,也許那在父母眼中只是一個普通的玩具,但是孩子卻將它視為寶貝,妄然借出只會傷害孩子的情感。
  • 孩子不敢表達內心怎麼辦?學會這幾點也能教育出敢於說不的孩子
    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希望孩子變得乖巧懂事,然而太過於懂事的孩子習慣性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為了討得家人的開心,他們總是會違背內心,常常以」好「來回答所有的問題。失去自己主見的孩子表面上乖巧懂事,實際壓抑內心,想要讓孩子學有所成,成為自己,敢於說不才是成長的第一步。
  • 孩子膽小不敢表達,家長可以從這5點入手
    對於孩子膽小,可能很多家長會歸咎於孩子天生的性格問題,其實除了先天的性格內向外,還有幾方面的原因導致孩子膽小、不敢說話、不敢與人交流。1、學會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有很多家長覺得要幫孩子料理好一切事情,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就可以,平時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做。
  • 教育孩子,這幾點對孩子說「不」
    孩子在不聽話時候,相信每個父母都是比較頭疼的,怎樣才能在不傷害孩子的同時就能讓孩子變得乖巧。因為孩子年齡小,還無法判斷一些是非曲折,所以家長必須要規範孩子的行為。在孩子6歲前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孩子鬧時不容忍如果孩子胡鬧,父母一定要做到有原則,說不行就不行,如果每次讓孩子達到目的,那孩子以後就會更加變本加厲,一定要讓他明白再胡鬧都是沒有用的。不要總覺得孩子小,應該任他胡鬧,一旦養成這個習慣,等到長大之後,一切就都晚了,想更讓他改正就很難。
  • 當別人說自家孩子「膽小」時,父母記住這幾點,孩子越來越有底氣
    對此,大部分家長和長輩的評價是:「這孩子太害羞了,性格內向……」「這孩子不活潑,太安靜了……」「這孩子的性格長大以後容易吃虧啊……」「見了人也不知道打招呼,多沒有禮貌啊……」當這些評價在孩子面前達到一定的出現頻率後,孩子在潛意識中就會認為自己就是他們口中說的這樣的一個人,不知不覺間,他們的行為也會向這些「標籤」靠攏:在課堂上不敢主動舉手發言;在家族聚會上一個人安靜地坐在角落;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只是幹坐在原地……
  • 遇到「初二現象」,家長怎麼辦?做好這幾點,孩子成績不下滑
    那麼,當孩子遇到「初二現象」,家長應該怎麼辦呢?作為孩子的父母,如果能夠做好這幾點,孩子成績不下滑,甚至還有可能,藉機獲得脫穎而出的機會,變成班級裡的一名學霸。當孩子升入初二,面臨身心的變化,甚至出現成績下滑的現象時,作為家長不能坐視不管,而是應該主動去了解孩子,真誠的與他們做朋友。
  • 家長做好以下幾點,讓內向的孩子,也能在公眾發言中勇敢自由表達
    有些孩子性格內向,一到人多的場合就不敢講話,站在大家面前講話更不行了,一上臺就臉紅心跳,憋半天都說不出一句話來......怎麼能夠讓孩子自由表達、勇敢發言呢?我們先來分析這種情況下家長常用的方法。首先,要讓孩子看到自己會緊張,然後會為緊張做好準備。比如,他這次緊張了,沒有講好就跟他說:「孩子,你剛才有點緊張啊?」他說:「是啊。」那我們就要問他:「你緊張的時候,身體和心理都有什麼變化呀?」孩子說:「我就覺得心跳得很厲害,大腦發木,站在那裡,把之前想好的詞都忘了,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 孩子膽小不敢表達,不敢大聲說話怎麼辦?兩個方法讓孩子敢於表達
    穎寶媽媽/文前幾天有一個粉絲朋友留言:我家寶寶快3歲了,膽子特別小,在公共場合都不敢說話?說話聲音特別小。不知道怎麼給陌生的小朋友交流,小朋友搶了玩具也不知道要回來,有時候給別人說話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特別害羞,怎麼辦啊?
  • 孩子不懂拒絕、容易被欺負,來試試這本《西奧和不先生》
    更值得一提的是,繪本最後附有北大發展心理學博士、親子專家趙紅梅,結合繪本內容進行的專業導讀;使家長更好的理解兒童心理發展的這段特殊時期,從而培養孩子勇敢獨立自信的人格氣質。我們大概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家老實聽話,而在外面能懂得拒絕、勇敢說「不」;這樣不就類似那個「假民主」的母親嗎?
  • 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怎麼辦?做好這幾點,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在經歷一個漫長的假期之後,一個問題出現了:孩子能不能重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其實父母有這個顧慮是很正常的,許多孩子都習慣了家裡的舒適,重新回到新的環境難免不適應,父母如何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呢?小星媽這裡有幾點總結分享給大家。
  • 家長必讀|孩子的英語口語不好,且不敢開口說英語該怎麼辦
    孩子的英語口語不好,且不敢開口說英語該怎麼辦?這是很多家長目前所面臨的的難題,對於孩子的英語學習成績不好,及不敢開口說英語而不知所措。那麼家長們在面對這樣的問題的時候該怎麼辦呢?是直接打罵教育,還是說服教育?
  • 孩子不願意獨自睡覺,怎麼辦?
    家長困惑「老師,我女兒已經8歲了,叫她自己一個人睡,她總是說怕黑,不敢一個人睡,我該怎麼辦?」「老師,我小孩總是三更半夜哭著跑回我們的房間,叫他回自己的房間裡睡覺,他總不肯,我該怎麼辦?「「我女兒習慣了跟我們一起睡,讓她自己一個人睡,她總是說睡不著。老師,我該怎麼辦」孩子不願意獨自睡覺,怎麼辦?為此,我們綜合多個案例,做了詳細分析。
  • 孩子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怎麼辦?
    作者:中親聯教育研究院 陶勇 有家長問:孩子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怎麼辦這裡,孩子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原因是害怕被否定,害怕被批評。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批評,就是對他人的否定。有的父母比較強勢,強勢的父母會抓住孩子的錯誤不放,甚至還會去算老帳,就會讓孩子感覺沒有臉面,同時也讓孩子再一次感覺自己沒有什麼價值。所以,孩子不敢面對錯誤,本質上是一種心理的自我防禦。 我不願意承認我的錯誤,即便我是錯的,可能我還得硬扛著,我就堅決不改正,堅決不承認。
  • 孩子上學賴床總是遲到怎麼辦?做好這幾點,讓孩子知道時間不等人
    孩子上學賴床總是遲到怎麼辦?這個問題一直纏繞著米娜夫婦,一次接孩子放學遲到讓米娜找到了教育的靈感,怎麼回事呢?果不其然孩子一聽這段話直接秒起床,在女兒惱羞成怒要求刪掉這段視頻的時候,米娜帶著崇拜的口吻說「我覺得寶貝教訓的非常在理,所以特意把這段視頻保留下來,每天一有遲到的情況就放出來聽,這樣我就可以記住準時、避免遲到啦」。
  • 孩子膽小玻璃心,高情商的家長從這4點著手,讓孩子勇敢面對未來
    現如今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都非常的高,被父母保護的也非常的周全。但是,孩子和外界接觸的機會也就更加的少,以至於很多孩子在跟其他小朋友的接觸、交往上出現了問題,父母們都非常的著急,解答孩子這個膽小不敢和陌生的小朋友玩,將來進入社會怎麼辦呢?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八歲男孩兒膽小問題的案例。
  • 孩子不懂拒絕別人?「討好型」人格該如何糾正,讓孩子敢於說不
    事情是這樣的,那天,班級裡組織大家搞衛生,豆豆的任務是掃地,他的好朋友壯壯身高比較高,被分到了擦窗臺,豆豆掃地的時候,壯壯不想擦窗臺,就想和豆豆換,豆豆不知道怎麼拒絕,只好去擦窗臺,由於他個子太小,就想爬上窗臺上去擦,就在他扒窗臺的一瞬間,整個身體失去了平衡,從窗口摔了下去。老師連忙處理了孩子的傷口,並通知家長。事後,豆豆媽媽就告訴豆豆"要勇敢地拒絕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
  • 孩子被人欺負,除了打回去,這些辦法家長也要教給孩子,值得借鑑
    身邊朋友說,她家孩子性格一直比較懦弱,特別怕事,在公園和別的小朋友玩,玩具被搶了都不敢說話,自己問她的時候,聲音小的像個蚊子嗡嗡叫,氣的自己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被欺負了都不知道反擊,一點都不隨她。自己也試過了很多辦法,但是女兒一直沒什麼改變。如今在幼兒園還好,有什麼事老師都能監管到,但是真怕上了小學被人欺負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