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親聯教育研究院 陶勇
有家長問:孩子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怎麼辦?
其實很多成人也不大願意面對自己的錯誤。這裡,孩子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原因是害怕被否定,害怕被批評。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批評,就是對他人的否定。有的父母比較強勢,強勢的父母會抓住孩子的錯誤不放,甚至還會去算老帳,就會讓孩子感覺沒有臉面,同時也讓孩子再一次感覺自己沒有什麼價值。所以,孩子不敢面對錯誤,本質上是一種心理的自我防禦。
我不願意承認我的錯誤,即便我是錯的,可能我還得硬扛著,我就堅決不改正,堅決不承認。這樣做,並不是孩子不誠實,也不能說孩子不可救藥,僅僅是在自我防禦而已。
那怎麼才能讓孩子敢於面對自己的錯誤呢?
那就得讓他明白,承認自己的錯誤,也不必擔心被他人否定,或者招致更多的批評和打罵。
所以,我們父母要首先問自己,孩子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是不是因為咱們父母對孩子要求太嚴格了?你要知道,孩子犯錯誤也好,做錯事情也好,把事情搞砸了也好,這些並不是孩子的初衷,並不是說孩子就想故意做錯,故意把事情搞砸。沒有一個孩子會這樣。他之所以做錯,搞不好,是因為他的能力不夠,他做不好這件事情,他不能面對這些事情,他現在還不能很好的處理好這樣的事情。
有的家長可能就覺得,「你這不是縱容孩子嗎?我對孩子有要求那是為了他好哇。」
當然,我並不是說咱們不能對孩子有要求,但是咱們對孩子的要求必須建立在孩子能夠做到或者是稍加努力就能夠做到的基礎上。你提了一個要求,孩子壓根兒就做不到,那他永遠都只能面對失敗。他每一次都做不到,每次做錯之後肯定會逃避,肯定會找一萬個理由來證明不是他的錯。因為他不願意接受負面的評價,不願意被父母否定。父母每否定他一次,這個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就會降低一點,這個孩子的生命價值就會降低。孩子特別敏感,特別不願意被別人否定。
當然不僅是孩子,咱們成人之間吵架或者是發生分歧衝突,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有一方在否定另外一方,或者是不能理解對方做錯事情或者是做得不好,窮追不捨或者揪住不放,最後就會惱羞成怒。沒有一個人喜歡被別人批評糾正和否定。
父母首先要看自己對孩子提出來的要求是不是孩子能做到的,或者是稍加努力,就能做到的。這是我們父母要去解決的問題,因為你的要求過高,孩子怎麼也做不到。
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做不好是正常的,也是善於的。因為孩子都想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父母。如果孩子呈現的最好的一面都不能讓父母滿意,孩子就無路可走了。首先要理解,他可能只能做到這個程度,或者是理解他已經盡力了,或者是他有他的想法。首先是理解,然後再是接納。接納什麼?接納現實,接納做不好的現實。
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錯誤中成長。光有理解和接納,孩子可以不怕犯錯誤,孩子能夠繼續去探索,繼續去面對很多事情,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但是我們可以趁孩子做錯事情或者是有些事情沒做好的時候,告訴他這件事情如何做更好,那他下次遇到同類的事情,不就是有經驗了嗎?!
但是我請大家注意,你告訴孩子如何做更好,這個過程絕對不是一個智慧的人高高在上去告訴孩子,而是要用啟發的方式來讓孩子去領悟你的意思。比如說:「那你覺得下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會怎麼怎麼辦呢啊?」他說:「我會怎麼辦……」
就是說,家長要學會啟發式的提問,讓孩子主動想到應對之策。當然有些應對之策孩子是想像不到的,那我們可以通過提問,讓孩子理清思路,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這樣他慢慢的就不驚慌,還會從中學會如何去思考如何去面對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