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是個倔強的孩子,時不時的會犯錯誤,而且每次犯錯誤後其他小朋友或鄰居告狀告到家裡來,爸爸媽媽無論怎麼問,天天就是死活不承認。就因為犯錯誤不願意承認這樣的事,爸爸揍、媽媽罵,天天真的沒少受懲罰。
大家都知道,是人都會犯錯誤,孩子會犯錯誤,成年人同樣如此,可以說世上壓根就沒有不犯錯的人。犯錯誤對於孩子來說,只是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普遍現象。有的孩子犯錯誤後會立即承認,而有的孩子犯錯誤後會拒不承認。
之前,在知乎上看過兩個不同的犯了錯的孩子的經典案例,到現在依然記憶猶新:
中國小孩
一個中國小男孩在小區的空曠處踢球,不小心把鄰居家的玻璃窗給踢破了,幸虧鄰居剛好外出,害怕的孩子第一反應是抱著球跑回家,跟媽媽說自己犯錯了。
媽媽批評、責罵後,帶著孩子到鄰居家道歉,並付了賠償款。這真的就是大多數中國家庭對待孩子犯錯的做法!
美國小孩
一個美國小男孩也同樣在空曠處踢球,也不小心把鄰居家的玻璃窗給踢破了,但孩子抱著球沒有害怕只有愧疚,更沒有跑回家,他在打破的窗外站了半天,丈量尺寸,並撿起一塊玻璃碎片才回家。
沒多久,小男孩敲開了鄰居的門,身後還帶著一個扛著新玻璃的工人,沒有父母陪同。小男孩愧疚地向鄰居道歉,並承諾下次一定不會發生此類事情。並且,孩子購買玻璃、請工人的費用,已經跟媽媽打了欠條。
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中國的孩子和美國的孩子犯錯誤之後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中國的小男孩是跑回去跟媽媽說自己犯錯誤了,媽媽批評和責罵之後,帶著孩子到鄰居家道歉、賠款。而美國孩子則是自己先查看、丈量尺寸,並撿起一塊比例碎片才回家,然後自己帶著工人給鄰居修理窗戶並向鄰居道歉。雖然問題同樣解決了,但是效果是不一樣的。中國孩子是在家長陪伴下道歉並賠款,美國孩子是自己承擔了自己錯誤的所有後果。
為什麼中國孩子犯錯誤以後回家告訴媽媽,而美國的孩子會選擇自己處理呢?實際上與家庭的教育方式有關。
現在,中國的大多數父母容不得犯錯誤,只要看見孩子犯錯誤第一反應是怒火中燒,不問青紅皂白劈頭蓋臉先對孩子一頓臭罵,如果孩子辯駁就會火上澆油,甚至引來父母的拳腳相加。面對如此的父母,孩子犯錯誤後又怎麼敢勇於去承認呢?
1、家長要有同理心
身邊有一部分家長,孩子一犯錯誤就立即會火冒三丈,罵孩子不懂事、不學好、還惹爸爸媽媽生氣;有的打過罵過之後,還會跟孩子冷戰,把孩子弄得不知所措不說,問題也得不到解決。
我們都是從小時候過來,對孩子的心理應該不會陌生。孩子犯錯以後心裡是害怕恐懼的,尤其是天生膽小的孩子,一旦闖下一點點禍就像戳塌了天似的,驚慌失措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家長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孩子心理的影響會截然不同。
孩子犯錯誤時,如果家長採取訓斥、打罵,孩子就會更加恐懼、害怕,這樣孩子下次再犯錯誤的時候為了躲避家長的懲罰,孩子就會採取死不承認的態度。反之,孩子犯錯誤時,家長如果能好好跟孩子溝通,允許孩子犯錯誤,蹲下來慢慢詢問事情的原因,並站在孩子的角度體會孩子的感受,並認真給孩子分析其中的原因,孩子就會跟家長說真話,家長說的話、提出的建議孩子也才能聽進去。
又不斷地弄出動靜想引起家長注意,這時家長該咋辦?
2、先表揚後指錯
孩子犯錯誤是最常見的事情,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不要大驚小怪,要先摸摸孩子的頭讓孩子體會到家長的愛,然後再心平氣地跟孩子說,人人都會犯錯誤,出現問題並不可怕,只要把事情的真相說出來,有什麼問題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家長這樣做就清除了孩子的恐懼心理,孩子只有消除了犯錯就會被責罵、懲罰的恐懼,才能跟父母說真話。
當孩子說出事情的真相之後,家長要先給予表揚,肯定孩子的誠心,然後詢問孩子的感受,接下來再分析問題,並明確指出孩子的錯誤。因為家長之前的處理讓孩子感覺到了父母的愛,了解了父母對自己的信任,這時候家長指出的錯誤孩子才會口服心服。只要孩子能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孩子一定會改正自己的錯誤。
研究表明,當一個人處於不平靜狀態時,別人說的話他很難聽進去,因此,讓孩子先心情平復了之後,再幫他分析整件事情,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讓孩子在犯錯和改錯中成長
孩子犯的錯誤五花八門,但是歸類起來一般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家長必須予以立即糾正的,比如:不講衛生,以大欺小,或者是不懂得愛護公共設施等; 另一種是孩子能夠自己糾正的,例如:如何適應生活環境、遇到困難、挫折怎麼辦等。
對於前者因為牽涉到習慣的養成,父母要從小就要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這種做法要儘早,而且孩子越小效果就越好。對於後者孩子如何適應生活的環境,要讓孩子自己慢慢適應,孩子遇到困難、受到挫折,要先讓孩子自己解決,孩子實在無能為力的父母才伸出援助之手,讓孩子吃點苦頭對孩子有好處,父母要忍下心來讓孩子從小受點挫折,從小受挫比長大受挫受到的傷害小,而且收益卻很大,所以後者這樣的「錯誤」,父母應該多鼓勵孩子去犯。
總之,孩子的成長過程是漫長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孩子的教育本就是一個漫長的試錯過程。沈奕斐曾說:孩子的成長是螺旋性的,要自己不斷去試錯,才會知道前進。所以作為父母要允許孩子犯錯,並讓孩子在犯錯和改錯中成長,孩子才能夠自立自強。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聯繫刪除)
原創作品,未經本人授權任何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