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考:教師如何對待犯錯誤的學生?

2020-09-21 王營評教育


教師如何對待犯錯誤的學生?

教育思考:教師如何對待犯錯誤的學生?

王營

據《中國教育報》報導:前段時間,南京六朝博物館想尋找一名小觀眾,上月底這個孩子跟著班級春遊來博物館參觀時,悄悄拿走了展廳裡用於布展的兩塊鵝卵石,幾天後他又帶著道歉信和鵝卵石,回來承認錯誤。據了解,孩子是在媽媽的鼓勵和陪伴下來到博物館歸還鵝卵石和道歉信的。事情一出,網友紛紛為孩子和媽媽的行為點讚。

孩子犯了錯,身為家長,採取的方法可能會千差萬別——有的震怒非打即罵,有的和聲細語講道理,也有的父母甚至會幫著孩子掩蓋,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這起事件中,孩子的父母不僅敦促孩子送回鵝卵石,還教育孩子要為此事道歉,其母親更是親自將孩子送到博物館,這位媽媽的處理方式值得點讚,對教師如何對待犯錯誤的學生也提供了借鑑。

教師如何對待犯錯誤的學生?對此,陶行知先生有一個非常鮮明的觀點:「兒童不但有錯誤,而且常常有著許多錯誤。由於兒童年齡上的限制,缺乏經驗,因而本身便包含著錯誤的可能性。」顯然,陶行知先生把犯錯看作兒童的一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有正反兩種不同方向,問題是教師的態度和方法的選擇。陶行知先生說:「教育者的任務除了積極發揚每個兒童固有的優點之外,還要根據事實,肯定他們的錯誤,從而改正他們的錯誤。」

教師如何對待犯錯誤的學生?

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當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出現偏差時,許多老師要麼大發雷霆,要麼講一番空洞的大道理,結果學生或者是對老師的憤怒產生逆反心理,或者是陽奉陰違,表面上承認錯誤,實際上把老師的話當作耳旁風,左耳聽進,右耳飄出。這樣的教育方式難以把工作做到學生的心坎上,更不會使學生改正錯誤。

有時,在課堂教學中,也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有的教師要麼發火,當著全體同學的面,將犯錯的學生狠批一頓;要麼神情沮喪,難以把控自己的情緒,影響了教學進度。此時,需要老師靜下心來,想一想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能不能利用其中有益的成份,使事件朝好的方向發展?

於漪老師的在講一堂語文公開課時,出現了出人意料的場景:在講到課文中「一千萬萬顆行星」時,甲同學發問:「老師,『萬萬』是什麼意思?」惹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甲同學猛然醒悟過來,滿臉通紅,頭耷拉下來,垂頭喪氣地坐下了。

於漪見狀並沒有嘲笑、責備甲同學,而是順便問大家:「大家都知道『萬萬』等於『億』,那麼這裡為何不用『億』而用『萬萬』呢?」

教師如何對待犯錯誤的學生?

全體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沒有人再發笑,大家都認真地思考起來。乙同學站起來答:「大概『萬萬』比『億』讀起來更加順口吧。」

於漪表揚了乙同學,接著問:「大家還有沒有不同的意見?」眾生沉默不語。於漪便順著乙同學的答案總結了一下:「是漢語言的疊詞疊韻之美影響了此處的用詞。」接著,於漪又問了一句:「那麼請大家想想,今天這一額外的課堂『收入』是怎麼來的呢?大家要感謝誰?請讓我們用掌聲表達對他的謝意。」 大家的目光一齊射向甲同學,對他鼓起掌來。此時,甲同學又抬起了頭,有了自信,不再垂頭喪氣了。試想,如果於漪老師也隨聲附和,去嘲笑那位同學,後果將會是如何呢?

面對犯錯的學生,我們能理解老師「恨鐵不成鋼」的憤怒心情,但是老師是否能夠把心情平靜下來想一想:學生為什麼會犯錯?正確的行為應該是什麼?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讓學生認識到錯誤,並下決心改正錯誤?

對於教師來說,面對犯錯誤的學生,不僅需要教師具備靈活的應變能力,而且考驗著教師的教育智慧,教師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理智地面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只有心態平靜了,才便於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其次,要像事件中媽媽一樣,對學生所犯錯誤進行理性分析,讓學生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以及錯誤可產生的嚴重後果。再次,要因勢利導,與學生一起尋找彌補錯誤的辦法,讓錯誤也變成一種教育的資源,使學生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不斷發展自我,進而超越自我。

本文來源於作者新浪博客(已關聯)

相關焦點

  • 教師如何對待上課遲到的學生?
    教師上課時,要經常面對上課遲到的學生,如處理不當,則會浪費上課時間,影響教學任務的正常完成。教師應如何對待遲到的學生呢?如果學社忘記了教師的要求,或教室後門進不來,遲到的學生敲了門,教師應暫停講課,讓學生進入教室,到座位做好,然後將聽課前的講課內容稍加複述,再繼續講新課。學生遲到的原因,等待課後再來詢問。
  • 育人育才 立德樹人丨班主任如何對待「問題學生」
    為了提升學生處各班主任老師管理水平,讓大家更好開展班級日常管理,及時發現並處理好班級的問題生,做好學生教育引導工作,於2020年12月1日西安鐵道職業學校學生處開展「育人育才,立德樹人—如何處理問題學生」業務技能培訓。本次培訓主講人程勇,參會人員有各年級主任、科室負責人及全體學生處教職工。
  • 請拿對待大人的方式去對待你的學生——致教師
    而今天,我想說的並不是這些,這些是我所無力掌控的,我要說的是教師對待學生的方式,到底是不是恰當的,合適的。這世上有一種職業,可以隨便去吵一個人,可以隨便批評一個人,甚至可以隨便動手警告一個人,而這個職業就是教師,試想一下,若以這些方式中的任何一種去對待一個大人,試問,哪一個大人能忍受得了呢?
  • 學生不遵守上課紀律 教師可採取一定的教育懲罰措施
    《條例》對教師行使管教權有明確條件限制,教師應職業行為準則,不得侮辱、毆打、體罰學生。這些年來,有關人士一直在討論教育懲戒的問題。對教育懲戒的認識和理解,從來就沒有統一過。有人認為,教育不可以有懲戒,因為懲戒是非人道的,也是反教育的,有懲戒的教育是落後的教育。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教育懲戒的存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 當老師的,經常讓家長把犯錯誤的學生帶回家反省,這種做法對嗎?
    學生犯錯誤,當老師的經常叫家長把小孩帶回家反省,這種做法是肯定不對的。家長本來就是把小孩送到學校讀書的,而老師卻推責任,這不但有損老師的形象,也會讓學生越來越看不起老師,甚至會導致學生走極端,會破罐子破摔,這也有違我們教育的初衷。
  • 教師對學生的寬容表現在哪些方面?如何把握寬容的尺度?
    如果將它應用在教師身上,指的是:對學生所犯的過錯,採取不計較、不批評或者不深究的處理方式,以幫助學生、教育學生為目的,以平和的、包容的心態對待學生的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學生犯錯的時候。上課遲到、沒有完成作業、偷偷在自習時間玩手機、和同學打架鬥毆等。每到這個時候,教師就得停止手頭的工作,去處理這些事情。
  • 我們該如何對待語文和語文教育
    如何對待語文這門學科?我想從以下幾個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尊重語文教育的規律    十九大報告提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公平」是根本,「質量」是追求,而提高質量的前提是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的成長規律。
  • 朱永新:如何對待問題學生?
    他經常招惹其他同學,其他同學都讓著他,沒有辦法時只能到我這兒告他的狀,我也看在這個孩子比較可憐,每次對他的教育都是好言相勸,說道理。可是,沒過幾天,他又我行我素。請問朱老師:對於像這樣比較特殊的學生,我該怎麼教育呢?老師:你好!在很多學校都有所謂的「問題學生」。
  • 武漢一女教師打違紀學生手心,停課致歉:學生被打了手心,而老師真寒了心!
    因學生在臨近期末考試時瘋鬧、違紀,夏老師對他們實施了懲戒,使用尺子擊打手心。結果,該區教育局火速反應,對夏老師實行了停課處罰,並向學生和家長致歉。從流出的現場視頻看,夏老師只是手持尺子,照著手心打了三下,學生也未見明顯痛苦,這著實算不上過重懲罰。對此,想必廣大一線教師,都難免會發問:教育的懲戒權邊界,究竟該如何把握?
  • 童心永葆,幸福教師的奧秘
    只是,有一些教師做得有滋有味,不斷地享受到工作與生活的樂趣,而有一些教師,卻做得心煩氣躁,苦不堪言,哪裡還談得上什麼幸福。教師如何才能獲得幸福的感受呢?或者說,感受到幸福的教師有什麼奧秘嗎?我的一個很深的體會就是,讓自己永遠保持那份童心,這是教師幸福生活的源泉。其實,教師的很多煩惱來自於學生。今天這個學生不交作業了,明天那個學生又吵架了,等等,讓教師的心中有了很多不愉快。
  • 如何讓學生更信服?提高教師威信的九個策略
    教師的威信是教育教學的「資本」,它能增加和放大教育教學的效果和作用。教師的一切教育藝術策略,只有建立在學生信服教師的基礎之上才會熠熠生輝。教師要樹立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除了要不斷地加深個人修養、時時處處為人師表外,還要學會與學生相處,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係,這樣才能獲取學生的接納與信任,不斷提高在學生中的威望和信譽。
  • 修改教師法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
    遇見調皮搗蛋的學生,她最多就是訓斥幾句,然後把學生的情況反饋給家長。「但在現實教學中,如何把握好教育懲戒的尺度,確實不太容易。有的時候,家長並不清楚自己孩子在學校到底犯了什麼錯,但對老師怎樣懲罰孩子卻都很在意。」劉慧說。
  • 優秀教師應該善於給學生「設局」「挖坑」
    在龐大的教師隊伍中,教學方法、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千差萬別,按照照本宣科、背結論、對答案式的方法進行教學的教師不在少數。但一位優秀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是善於、擅長並經常給學生「設局」、「挖坑」的。因此,優秀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往往在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與普通教師較大的不同。
  • 關於教育、教學和教師的思考
    現在,基礎性全日制私立教育已經遍及各地,而且價格不菲。在北京,已經出現讀小學27萬/年的天價。於是乎一個商業性問題悄然形成:私立教育所輸出的教育成果能否與所收學費成正比。 時至今日,這個問題只是在家長心頭縈繞,還沒有敢和盤託出進行問責的。其實,評價一個教育的優劣與否就看其本質上的三要素做得如何。這裡從積極層面提出評價標準。
  • 2020寧夏教師招聘面試:如何愛學生?如何理解師愛無限?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網絡發布:2020寧夏教師招聘面試:如何愛學生?如何理解師愛無限?,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2020寧夏教師招聘面試:如何愛學生?如何理解師愛無限?
  • 探討:如何看待少數教師體罰學生?
    少數教師體罰學生,會受到相應處理,對於如何看待少數老師體罰學生的現象,每個人的看法都有所不同,但是支持體罰非常非常少,不支持體罰特別多,如今絕大多數教師已經不會懲戒學生,也沒有懲戒的觀念了。在小孩子逐漸長大,逐漸具有理解是非好歹的能力專時,說服性的教育和感化性的教育是方向和最終手段,而體罰作為適當的輔助手段而應逐步取消。教師體罰學生無非就是希望學生警醒而不再犯錯誤。但達到目的的方法有很多種,體罰是其中最不應該屬的選項。我覺得可以讓學生打掃衛生,做一件有益於班級和同學的事,寫檢討等等。
  • 教師應該怎樣對待「問題學生」?
    問題學生是教師的寶貴財富,但是我們往往很難收穫這筆財富,因為我們絕大多數的教師(當然也包括我)不是教育專家,也不是心理專家,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儘自己最大的智慧和愛去改變。問題學生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學生自身,學生可能好動,好靜,有些孤僻等等性格原因第二: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影響了學生的思想。
  • 好多問題學生,屢教不改,家長也無法教育,教師該如何教育?
    第二類問題學生產生的原因有三個方面,首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失誤,這是問題學生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家庭教育方法的失策和教育目標的不切實際。例如,家長過高的學業目標要求超出學生自身發展的現實情況及主觀願望,孩子壓力過大,導致孩子厭學情緒高漲,並逐漸發展到悲觀厭學,不思進取,聽之任之。父母教育方法出現分歧,過度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的情感需求。
  • 特級教師方培君:由兩則案例引發的有關「教育懲戒」的思考|夜讀
    來源:教師博雅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體,每個生命體都有各自獨特的精彩,需要園丁傾注汗水與心力,用不疾不徐、尊重天性的態度靜候花蕾自然綻放。特級教師如何看待青春期「問題」學生?「教育懲戒」究竟該如何實行?一起來看↓↓↓方培君1982年參加教育工作。上海市政治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 師生關係到底怎麼辦的思考
    「人之初、性本善」,人一開始就是一張白紙或者是一塊鋼胚,如何培育學生成才,引導學生規劃人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責任在於教師,責任在於教育。我們知道,師生間發生矛盾,是正常的事情,但如上述媒體中報導的那樣,就是不正常的,教育事業是個神聖的事業,被喻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而教師則被喻為「靈魂的工程師」、「祖國的園丁」、「蠟燭」、「春蠶」,而學生則被喻為「天之驕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