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萌娃知識量遠超同齡人,用百科知識餵大的娃,到底有多自信?

2020-09-05 暖心寶寶的輔食日常

最近有一個兒童行為觀察類紀錄片,叫做《小孩的神秘生活》,用隱藏的攝像機拍下了4-5歲孩子在幼兒園一周的生活。

爸爸媽媽一定都很好奇孩子們在幼兒園是什麼樣的吧,那一定要去看看這個紀錄片。

節目裡有個5歲的小男孩,名叫劉季桐,小名小橘子,我和暖心爸爸都被他圈了粉。

小橘子人不大,懂的特別多。當老師提問:「章魚和烏賊是同一種生物嗎?」

其他孩子都一臉懵,只有小橘子侃侃而談:「它們都是軟體動物,但是我知道它們不是一種生物。它們的頭骨不一樣,章魚的頭骨是圓的,烏賊的頭骨是尖的。章魚的爪是8個,烏賊的是10個。烏賊會噴墨汁,八爪魚不會,但是有一種太平洋巨型章魚會。」

我很驚訝,這個孩子的知識面也太廣了吧。網友在彈幕上紛紛稱讚小橘子:

「這娃也太厲害了吧」;

「請收下我這個研究生的膝蓋」;

「這娃的知識面趕上三年級小學生了」

……

小橘子認真自信的樣子,真的很酷。

小橘子在後面的幾集裡表現得也特別好,他拿起一個恐龍玩具煞有介事地說:「這個我剛開始還以為是三角龍,仔細一看,原來是五角龍。」

拿起一個鯊魚的玩具:「這是一種海洋生物,它叫錘頭鯊也叫雙髻鯊,它的眼睛和其它鯊魚不一樣。」

幾輪問題下來,這個孩子已經輕鬆從小夥伴中脫穎而出,與別的孩子拉開了差距。

比爾蓋茨7歲就熟讀大英百科全書,賈伯斯要求子女讀科普書籍還要一起討論,這些有巨大成就的人似乎都十分注重孩子科普百科知識的積累。

但是這些科普百科知識好像並沒有英語、算數、識字有用,可它們為什麼那麼重要?

一、增強自信,幫助孩子社交:

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小橘子,他在講到這些知識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都崇拜得不得了,都想跟他一起玩,輕輕鬆鬆就贏得了朋友,也讓老師刮目相看。

對於一些社交能力相對偏弱的孩子,知識也能極大地豐富他的內心,讓他在人際交往中更加自信

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他的求知慾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內心裡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料,即不積極接觸事實和現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

每個孩子生來就對世界萬物十分好奇,求知慾和探索欲存在於他們的天性中。可是如果不積極地探索,不去接觸那些紛繁有趣的知識,好奇心和求知慾最終會被消耗殆盡。

所以讓孩子接觸更多的科普百科知識,來有意激發、小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是每個家長應該努力的

三、培養科學思維,增強記憶力,讓娃越來越聰明

越是掌握更多的知識,就越是擁有分辨真偽的思辨能力。同時,了解和記憶這些百科知識的過程中,孩子們的學習能力、創造力、記憶力也將隨之提高。這些都是孩子面向未來智能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可是科普百科知識往往並不如兒童故事那麼有趣,如果孩子只喜歡聽故事,不喜歡科普知識怎麼辦?

一、抓住敏感期

3~6歲的寶寶好像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遇到什麼都想問一問。你可別覺得煩哦,這正是孩子認知的儲備的關鍵時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好像一塊海綿,瘋狂地吸收他們能接觸到的所有信息。抓住這個關鍵期,孩子會很樂意接受這些科普知識的。

二、把科普知識包裝成孩子能理解的有趣故事

寶寶不喜歡科普知識,無非是覺得枯燥難懂,包裝成故事就不一樣啦。

比如把太陽、地球、月亮比作爸爸、媽媽和寶寶。媽媽繞著爸爸轉,來解釋地球的公轉和自轉;寶寶繞著媽媽轉,來解釋月球的運動。

這樣的互動下,孩子總是很開心,咯咯笑著就把知識全部記住了。

三、藉助有趣的繪本

繪本是孩子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上文中提到的「學霸」小橘子,就是被百科全書「餵」大的。從很小開始,爸爸就給他讀各種科學啟蒙繪本,來培養這方面的興趣。

給低幼孩子選科普繪本,最重要的指標,不能只看書裡的知識點有多少,而要看能不能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讀得懂、願意讀。

我接觸過不少少兒科普繪本,有的知識點多而零散,瑣瑣碎碎的,孩子不願意讀,也記不住多少;

有的看起來文字精練,圖片精美,但是孩子不容易理解,也就讀不下去。

今天推薦大家一套《手電筒看裡面科普透視繪本》,非常有名,爆賣300多萬冊,ins上全是它的好評。

很多明星的孩子也在讀,黃磊的妻子孫莉曬出女兒多妹最愛讀的繪本,其中就有這套手電筒系列。

這套書超級有趣,用手電筒在書頁背面一照,隱藏的畫面就全都顯現出來了,簡直是暗藏玄機。我女兒第一次看到這個場景,驚喜地「哇」了一聲。

先給大家上幾幅動圖,看看是不是像拍X光一樣神奇:

《身體》:我們呼吸的空氣都去哪了?

《恐龍》:恐龍的脖子雙粗又長,為什麼還挺靈活的?

《動物偽裝術》:是誰想抓住那隻蒼蠅?

這套書是英國童書巨頭QUARTO集團出版,聯合教育專家、科學顧問、童書作家,聯手策劃的,專門針對3-6歲的科學啟蒙繪本,非常權威。

全套10冊,涵蓋10大趣味主題,超過300個學前基礎知識,很多知識點特別有趣,比如:

始祖鳥如果沒有羽毛,它是什麼樣的?

斑馬為什麼總是成群結隊奔跑?

加油站的汽油藏在哪裡?

長頸巨龍的脖子又粗又長,為什麼還挺靈活的?

沙漠裡非常炎熱,小動物是怎麼乘涼的?

……

這套書在美亞上賣得很貴,平均一本就是16美元(人民幣大概108元)

今天我為大家爭取到了優惠價,正版10本128元,單本才12.8元,還不夠一頓早餐錢。對於這種大師級別的大開本繪本,這個價錢簡直超值。

爸爸媽媽快點擊下方連結,把這套神奇繪本帶回家吧,你家孩子一定會扔掉手機,沉迷於科學知識的世界。

相關焦點

  • 用百科知識"餵大"的娃,5歲萌娃知識量遠超同齡人,自信又帥氣
    用百科知識&34;的娃,5歲萌娃知識量遠超同齡人,自信又帥氣小橘子今年5歲,可以說是用百科知識&34;的娃,這個5歲的萌娃腦海中的知識量遠超同齡人,他在一群小朋友當眾侃侃而談的樣子自信又帥氣。再幼兒園裡,小橘子經常把各種百科知識分享給小夥伴聽,比如什麼是軟體動物、章魚和烏賊分別有多少觸角等等。就這樣,小橘子很快就成為了小朋友集體裡的中心位,不少孩子都爭相和他交朋友,就連老師都刮目相看。
  • 5歲萌娃知識量遠超同齡人,用百科知識餵大的娃,有多自信?
    最近有一個兒童行為觀察類紀錄片,叫做《小孩的神秘生活》,用隱藏的攝像機拍下了4-5歲孩子在幼兒園一周的生活。節目裡有個5歲的小男孩,小名叫小橘子,我和暖心爸爸都被他圈了粉。小橘子人不大,懂的特別多。一、抓住寶寶求知敏感期,在生活中教會寶寶更多科普百科知識3~6歲的寶寶好像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遇到什麼都想問一問。你可別覺得煩哦,這正是孩子認知的儲備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好像一塊海綿,瘋狂地吸收他們能接觸到的所有信息。
  • 5歲男孩知識量遠超同齡人,被百科全書滋養的孩子,能有多優秀?
    優秀的孩子真的不需要在生活中有多麼出彩的表現,就在某一個方面,你會發現他知道的比別人多得多,他的知識面很廣,甚至是你不敢想像的,這些都不是誇出來的,而是來源於平時的積累,時間到了自然綻放光芒。紀錄片中一個5歲的男孩小橘子在無形中就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力,並非是他有多調皮搗蛋,而在於他的知識儲備遠遠超過同齡人
  • 讀了上癮的世界地理:每天5分鐘,孩子知識量遠超同齡人!
    ,我們當然都希望自己的娃「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知識儲備越多越好。但對於啟蒙階段的孩子來說,培養他們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對一門學科的基礎知識框架,才是zui關鍵的。有了興趣和基礎,以後的學習就會順利得多,這和蓋房子打好根基的道理是一樣的。因此,在給孩子選擇地理啟蒙讀物時,我會特別注重它的系統性和趣味性。
  • 5歲萌娃發現恐龍,創造新紀錄:被科普知識餵大的孩子,有多厲害
    這個孩子在只有5歲的年紀,就展開了如此大的翅膀,這段經歷一定會為他以後的人生賦能,飛向更加廣闊的未來。睿睿能夠發現恐龍腳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跟大多數小朋友一樣,都非常喜歡恐龍。就像上文中5歲的睿睿,他通過觀察、對比、調用腦海中的知識得出「這是恐龍腳印」的結論,自信滿滿地質疑流傳多年的「雞腳印」的說法,這樣的勇氣,很多大人都做不到。
  • 嗯哼4歲就懂地球自轉的意義!用百科書餵大的孩子真牛!
    嗯哼回答「中國這邊亮了,美國那邊就黑了」,這可是地球自轉的科普知識噢~在回答爸爸的「飛機為什麼會飛」時,嗯哼的回答更是令人感嘆:「飛機可以飛在天上,是因為它有噴射引擎,它用力旋轉就可以飛了。」沒想到才4歲的小孩,就已經懂得飛機運作原理了,連很多大人都自愧不如。
  • 5歲萌娃背詩580首,識字超3000,被古詩滋養的娃有多厲害
    不是為了炫耀你有多聰明,也不是為了在別人面前顯擺,而是為了使自己變得「詩情畫意」當你遇到開心的事情時5歲萌娃背詩580首,識字超3000,從小被古詩詞滋養的娃有多厲害?還記得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大展風採的王恆屹嗎?當初參加中國詩詞大會時,王恆屹才5歲,但他散發出來的光芒,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他。
  • 黃聖依兒子視頻獲贊100w,被「科普書」餵大的孩子有多厲害?
    研究發現:從小學習科學的孩子不僅比同齡人更加聰明反應快,同時也對事物有更強的觀察能力,並且善於自主的解決身邊的問題。如果說孩子在小學階段不能接觸一些科學方面的知識,那麼孩子就會喪失掉很多優秀的能力,也會跟不上同齡人的腳步,變得吃虧。在這一方面,黃聖依的兒子安迪就做的非常好。
  • 孩子吃一次差不多5天不消化,家長愛餵娃吃,兒科:多學育兒知識
    家裡有一個6歲的孩子豆豆,通常由家裡的兩個老人照顧。豆豆呢非常的可愛,活潑開朗而且很有禮貌,父母對孩子也是非常放心,然而豆豆媽前段時間給孩子量身高,發現孩子這一年來都沒有長個,平時吃飯的時候,吃幾口就說飽了,最近氣候變得比較的冷,豆豆就反覆感冒,不見好轉,看起來病懨懨的樣子。
  • 2歲萌娃發高燒,奶奶做法害娃差點變「腦癱」,醫生:無知害了娃
    2歲萌娃發高燒,奶奶做法害娃差點變「腦癱」,醫生:無知害了娃劉女士的寶寶一歲多,每到換季,就容易感冒發燒,去醫院也花了不少錢。一天半夜,孩子哭鬧不止,摸了身體十分滾燙。一測體溫將近38度,劉女士和丈夫趕忙想帶孩子去醫院。孩子奶奶跟兒媳婦說:「三更半夜去醫院太麻煩了,我用酒精給他擦擦身體,保準能降溫。」
  • 5歲小男孩百科張口就來!如何培養出求知慾滿分的孩子
    有興趣、愛閱讀,還能把感興趣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讓年僅5歲的小橘子成為「百科」的關鍵在於他重要的內驅力——好奇心和求知慾!如此優秀的5歲娃還不止一位!恰好也是前不久的國慶假期,四川一個年僅5歲的小男孩楊哲睿,在跟隨爸爸媽媽回老家探親的旅途中,竟然發現了恐龍足跡。
  • 18歲清華學霸單挑23人令撒貝寧震驚:被科普知識餵大的孩子有多牛
    也許我們的孩子不能達到陳鯤羽那樣的成就,但如果我們從小也給孩子多看科普書,幫孩子搭建好一個科學知識的體系,打好了基礎,就能讓孩子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每個孩子天生都是探索者。孩子從2-3歲開始,就進入認知的關鍵期了,此時他們對世界擁有極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年齡越大,這種自發的好奇心就越少。
  • 用英語對話世界 用知識展望未來——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初二英語百科知識競賽
    初二年級的同學們本周一下午3:50在一樓報告廳裡舉行了英語百科知識競賽,上演了一場知識的碰撞與智慧的交鋒。本次比賽共分為必答題、搶答題、選答題三個環節,內容涉及文學、歷史、地理、政治、體育和地域文化等多個領域,全方位地考察了同學們的英語能力和知識儲備。來自六個班的十八名參賽選手,為了各自班級的榮譽,充分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揚團結合作的精神,自信從容地展現出了他們豐富的知識積累與較高的文化素養,將比賽一次次推向高潮。第一個環節是必答題。六個班的選手輪流答題,答對加十分。
  • 3歲萌娃在家模擬炒菜,顛勺翻炒有模有樣,網友:有廚師內味了
    不過,現在的孩子和以前的孩子是比不了的,隨著學習水平的提高,孩子們接觸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大冬天不會燒火暖屋子,不會做飯,鄰居看他可憐每天都會端飯給他。但是,被父母嬌慣的他,就連吃飯都想要鄰居喂,鄰居看他不懂得自食其力,到後來也沒人管他了,最終,在一個冬天的時候也追隨父母離去了。
  • 魔力耳朵7大學習神器,讓娃英語遠超同齡人
    魔力耳朵7大學習神器,讓娃英語遠超同齡人 2020年03月13日 18:41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魔力耳朵7大學習神器三:配套紙質教輔,動手動腦記得牢 魔力耳朵不光有線上英語課,配套紙質教輔也陸續推出了~這個假期,已經有不少寶媽都給娃用上了,線上線下雙結合,學習效果肯定翻倍!
  • 「暴脾氣夫婦」專治娃撒潑打滾,萌娃懵了:我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導讀:「暴脾氣夫婦」專治娃撒潑打滾,萌娃懵了:我到底是不是親生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暴脾氣夫婦」專治娃撒潑打滾,萌娃懵了:我到底是不是親生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5歲萌娃教大學生學英語!網友:自愧不如......
    最近的我,發現了一個寶藏萌娃:別的孩子5歲在公園裡蹦蹦跳跳,她卻在抖音上教別人學英語!
  • 維基百科:分享知識的新方式
    繼BBS、即時通訊、交友軟體和以驚世駭俗的形式普及到中國民眾生活中的「博客」之後,一種新的網絡交流形式――WIKI在不久前不動聲色地來到中國―――   如果有人告訴你,網上有一個地方,由全世界無數學者、玩家、學生等有知識的人分文不取地共同編寫一部百科全書,請不要驚訝。
  • 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如何準備?
    >百科知識、應用文寫作、命題作文,總分150分。 >>>1、百科知識 考試內容:百科知識,主要是古今中外的百科知識問答,涉及面之廣,內容之多,比如中外文化、人文、歷史、政治、經濟、地理等方面的知識。
  • 百科啟蒙教材怎麼挑?知識豐富,安全無毒,閉眼選它都不會錯!
    許多家庭在寶寶1到2歲時便會開始為他們準備啟蒙認知教材,百科讀物往往是許多爸爸媽們的首選。而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百科類早教產品,每個娃爸娃媽仿佛都得了選擇困難症: 《寶寶巴士科學島》是一款幫助寶寶認知世界的科普類早教認知APP,共有動物百科、生活百科、自然百科3大主題,幫助寶寶全方位認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