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稿】華理克牧師:如何像耶穌一樣講道?(一):從了解人開始
我非常喜歡耶穌教導的實際應用性和通俗易懂性。祂的教導是清晰的、有意義的並且是可以被應用的。耶穌的講道是以實際應用為目的因為祂希望藉此可以改變人們,並不僅僅是將這些教導告知人們。
有史以來最好的布道講說——登山寶訓:
1.耶穌在一開始分享到真正有福之人所該具有的八點特性。
2.然後祂講到如何過一個效仿基督的生活、控制怒氣、重建人際關係和關於姦淫與離婚的信息。
3.接下來耶穌講到關於起誓和以德報怨的信息。
4.然後耶穌論到關於日常生活中的話題像如何施捨,如何禱告,如何積蓄財寶在天上以及如何克服憂慮。
5.祂將信息集中在告訴我們不要論斷別人,鼓勵我們禱告祈求要恆切,並且警告我們要注意假教師。
6.最後耶穌以一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結束教導,並強調遵行祂話語的重要性:把你所聽到的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而這樣的講道正是我們當今教會所需要的。這是可以改變生命的。簡單的宣告是不夠的,「基督才是改變生命的答案。」我們必須向非信徒展示基督才是改變生命的答案。一些講道勸告人們通過愧疚和挫折就可以改變生命而不是分享關於如何改變的實際應用步驟。
當今很多講道被我稱之為「這不是糟糕的」講道。通常它只是在抱怨當今社會並且論斷別人。這樣的講道是擅長診斷問題而不是治癒問題。這使得基督徒比那些「外界人士」更有優越感卻很少改變任何東西。這不是點燃一根蠟燭照亮黑暗,相反卻是黑暗中的咒詛。
當我去醫院看病,我不是只想聽醫生說我的身體有哪些問題,我想讓他給出一些能治療我疾病的具體方法或步驟。如今人們需要更多的是「如何做」的講道而不是「應該做」的講道。不經解釋的訓詞會導致挫折或失望。
最有深度的教導是可以對我們日常生活產生影響。就像迪爾·穆迪(D.L.Moody)曾經說過,「聖經並不只是增加我們的知識而是可以改變我們的生命」。教導的目的是使我們具有基督樣式的特性。
耶穌說,「我來了,是叫羊得生命。」祂沒有說,「我來了,是叫你得信仰。」基督信仰是一種生命的體現,而不是簡單的宗教,而耶穌就是活出生命的布道家。當耶穌在人群中結束講道後祂總是想讓人們在生活中「像祂一樣去做」。
有基督樣式的講道是向人們解釋什麼是生命。這是為了有一個改變的生活方式。與生命相關的講道並不只是告知人們該做什麼,而是改變人們的生命。他改變人因為神的話語是可以應用在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中。教導人們如何生活的講道是永遠不會失掉聽眾的。
請明白這一點:非信徒不會問關於我們所改變又或者是淡化的講道內容,只有我們自己會顯示出這種相關性。他們的大問題是「那又怎樣?」他們想知道的是「這會帶出什麼樣的影響?」我曾發現當把基督教義放入實際生活中時美國非信徒普遍對此有比較濃的興趣。
我喜歡向非信徒講述神學理論,但並不會告訴他們這些就是理論知識,我也不會使用神學術語。我發現這樣做是充滿挑戰但又蠻有樂趣。我曾做過關於道成肉身,稱義和成聖的一系列講道,但是卻從沒有用過專業術語。我還做過關於上帝道德屬性的一系列講道,但我僅僅把這叫做「逐漸認識上帝」。我也給那些尋求者做過關於管理工作,聖靈做工的講道,甚至還講過七宗罪的話題。
為了吸引人群你需要折衷你的講道信息,這是蠻虛化的東西,耶穌當然沒有這樣。你不需要改變你的講道內容,但是你需要將分享的信息換一種語言表達出來。在下周的專欄中,我將會分享我們從耶穌的教導風格中能學到什麼。
本文由義工翻譯 原文作者華理克牧師 閱讀原文請點擊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