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稿】華理克牧師:如何像耶穌一樣講道?(二):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2020-12-25 基督教資訊平臺

【譯稿】華理克牧師:如何像耶穌一樣講道?(一):從了解人開始

我非常喜歡耶穌教導的實際應用性和通俗易懂性。祂的教導是清晰的、有意義的並且是可以被應用的。耶穌的講道是以實際應用為目的因為祂希望藉此可以改變人們,並不僅僅是將這些教導告知人們。

有史以來最好的布道講說——登山寶訓:

1.耶穌在一開始分享到真正有福之人所該具有的八點特性。

2.然後祂講到如何過一個效仿基督的生活、控制怒氣、重建人際關係和關於姦淫與離婚的信息。

3.接下來耶穌講到關於起誓和以德報怨的信息。

4.然後耶穌論到關於日常生活中的話題像如何施捨,如何禱告,如何積蓄財寶在天上以及如何克服憂慮。

5.祂將信息集中在告訴我們不要論斷別人,鼓勵我們禱告祈求要恆切,並且警告我們要注意假教師。

6.最後耶穌以一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結束教導,並強調遵行祂話語的重要性:把你所聽到的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而這樣的講道正是我們當今教會所需要的。這是可以改變生命的。簡單的宣告是不夠的,「基督才是改變生命的答案。」我們必須向非信徒展示基督才是改變生命的答案。一些講道勸告人們通過愧疚和挫折就可以改變生命而不是分享關於如何改變的實際應用步驟。

當今很多講道被我稱之為「這不是糟糕的」講道。通常它只是在抱怨當今社會並且論斷別人。這樣的講道是擅長診斷問題而不是治癒問題。這使得基督徒比那些「外界人士」更有優越感卻很少改變任何東西。這不是點燃一根蠟燭照亮黑暗,相反卻是黑暗中的咒詛。

當我去醫院看病,我不是只想聽醫生說我的身體有哪些問題,我想讓他給出一些能治療我疾病的具體方法或步驟。如今人們需要更多的是「如何做」的講道而不是「應該做」的講道。不經解釋的訓詞會導致挫折或失望。

最有深度的教導是可以對我們日常生活產生影響。就像迪爾·穆迪(D.L.Moody)曾經說過,「聖經並不只是增加我們的知識而是可以改變我們的生命」。教導的目的是使我們具有基督樣式的特性。

耶穌說,「我來了,是叫羊得生命。」祂沒有說,「我來了,是叫你得信仰。」基督信仰是一種生命的體現,而不是簡單的宗教,而耶穌就是活出生命的布道家。當耶穌在人群中結束講道後祂總是想讓人們在生活中「像祂一樣去做」。

有基督樣式的講道是向人們解釋什麼是生命。這是為了有一個改變的生活方式。與生命相關的講道並不只是告知人們該做什麼,而是改變人們的生命。他改變人因為神的話語是可以應用在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中。教導人們如何生活的講道是永遠不會失掉聽眾的。

請明白這一點:非信徒不會問關於我們所改變又或者是淡化的講道內容,只有我們自己會顯示出這種相關性。他們的大問題是「那又怎樣?」他們想知道的是「這會帶出什麼樣的影響?」我曾發現當把基督教義放入實際生活中時美國非信徒普遍對此有比較濃的興趣。

我喜歡向非信徒講述神學理論,但並不會告訴他們這些就是理論知識,我也不會使用神學術語。我發現這樣做是充滿挑戰但又蠻有樂趣。我曾做過關於道成肉身,稱義和成聖的一系列講道,但是卻從沒有用過專業術語。我還做過關於上帝道德屬性的一系列講道,但我僅僅把這叫做「逐漸認識上帝」。我也給那些尋求者做過關於管理工作,聖靈做工的講道,甚至還講過七宗罪的話題。

為了吸引人群你需要折衷你的講道信息,這是蠻虛化的東西,耶穌當然沒有這樣。你不需要改變你的講道內容,但是你需要將分享的信息換一種語言表達出來。在下周的專欄中,我將會分享我們從耶穌的教導風格中能學到什麼。

本文由義工翻譯 原文作者華理克牧師 閱讀原文請點擊此處

相關焦點

  • 【譯稿】華理克牧師:如何像耶穌一樣講道?(一):從了解人開始
    再也不會有人像耶穌基督一樣是個如此吸引人且風趣的講道者,為什麼我們不能夠效仿祂呢?耶穌的講道吸引了大量的人群,並且聖經中也常常提到那些受祂教訓的人所帶出積極有力的影響。
  • 華理克牧師:美劇《聖經》是傳福音的好機會
    美國華理克牧師認為,這是50年來根據聖經製作的電影中最好的一部,並稱是帶領人認識信仰,了解《聖經》的好機會。僅僅十個小時的片長,美劇《聖經》卻獲得極高的關注和收視率,華理克牧師認為,這是50年來根據聖經所製作的電影中最好的一部。同時,他認為這是一個帶領人了解聖經、認識信仰的一個好機會。
  • 華理克牧師:神的話語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編者按:基督教所相信的神是說話的神,聆聽他的話語並且去遵行,我們的生活可以改變。本文是《標竿人生》的作者華理克牧師最近的一篇文章。他談到,神的話語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你要想看到你生活中發生持久的變化,你就要專注於穩定供應給你的精神食糧:上帝的話——聖經。
  • 華理克牧師:COVID-19暴露出教會致命弱點
    加州馬鞍峰教會的華理克牧師表示,全美許多教會因COVID-19疫情掙扎不已,因為這些教會只專注於敬拜而未開展其他事工。
  • 《上帝之子》未映先熱 美國多位牧師買斷影院座位票
    除了像《飢餓遊戲》(Hunger Game)這樣的大片。但現在,宗教史詩《上帝之子》在其上映的前一天2月27日佔據了多映廳影院的3000個屏幕。」據悉,2月27日晚,全國至少有10個城市的多映廳影院將全部放映《上帝之子》。Cinemark院線的市場推廣及傳訊主管詹姆斯(James Meredith)說,「看到這部電影帶來的熱情,我們非常高興。
  • 華理克牧師:六大原因告訴你 年初是教會新增小組的最佳時機
    本文是華理克牧師2017年年初發布的文章,他說到1月份是建立小組最好的時候,意在強調新年開始的一段時間讓信徒們加入小組對他們的靈命和對教會的健康發展都十分有幫助。新年開始的月份是新增小團體的最佳時機,告訴你的小組成員這是很重要的。幾個原因如下:1.小組使我們不再孤立的以自我為中心。
  • 耶穌的教育方法 | 講道講章
    耶穌既有真理的教訓,又充滿愛心,所以可以改造人心。二、耶穌改造人性的方法人慾改造人性,自己必先明了人性。惟有借著同情,信賴,和親愛,才能深入人心,超升人性。基督在這事上,顯出他是大教師;在古今一切住在地上的人中,惟有他是完全明了人類心靈的。〖19〗通過話語去揣摩耶穌對我們的同情、信任和愛,並實踐在生活中。
  • 從算命先生到牧師 (二)
    後來這位醫生決志信耶穌裡,在主耶穌,他才掙開鎖鏈,經歷了得釋放的平安。他脫離了過去的捆綁,得到了真自由,生命充滿了耶穌所賜的平安與喜樂。  正如耶穌的應許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 華理克牧師:通過新冠狀病毒大流行所暴露出的教會弱點
    圖源:Saddleback Church 加州馬鞍峰教會華理克牧師說該牧師在最近一次接受《Relevant》雜誌採訪時說:「疫情期正好暴露出教會存在的本質上弱點,大多數教會只有敬拜這一個目的,他們都忙於恢復敬拜,因為除此之外,就沒什麼實質性的內容和活動。」華理克解釋說:「但是擁有2萬人規模的馬鞍峰教會設立不只有一個使命,而是有五個使命。」「把每個使命作為一個環節,你去掉一環,我們還有四環仍在保持正常運行。
  • 美國牧師,與其說是布道,更像是一場表演,一次講道讓15個人發瘋
    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5歲的時候,他在倫敦的教會寄宿學校發生火災,被從大火中救出的衛斯理認為這次神跡證明上帝對他有特殊的安排,他開始不停地禱告。他在牛津大學創立了一個極端基督教組織,被按立為牧師,並來到喬治亞殖民地的第一個城鎮薩凡納(Savannah)擔任神職人員。
  • 寫在美神學院排出英文世界12名講道"最有成效"牧師引發的爭議後...
    但或許有些奇怪的是,因為從成百上千個教會的數以百萬的基督徒牧師中挑選出來的最佳12人全是美國人(唯有名列強中強的阿利斯泰爾·貝格是英國蘇格蘭出生的,不過他目前也是美國公民)。同時奇怪的是,在這12人中,只有一位女性是美國聖公會的芭芭拉·布朗·泰勒(Barbara Brown Taylor)博士。
  • 不平衡的講道(10)|如何學習提摩太凱勒的講道
    如果大家有興趣, 可以先讀一下生命之光讀書會發表的凱樂牧師「講章 | 以勞碌工作為基礎的人生,值不值得過?」我下面簡單介紹這篇講章為何不適合直接抄襲或模仿。然後簡單說明我們應當如何平衡地看待和學習凱樂牧師的講道。他的開篇就談到講道的對象:在這幾次信息中,我們查考了《傳道書》。
  • 於宏潔牧師談如何講道更好 八個「不要」需注意
    近日,於宏潔牧師在專題講座「話語的服侍」中給傳道人一些講道的建議,如何讓真理緊扣人心,讓神的話語進入信徒心靈。於牧師認為八個「不要」是講道人的禁地。信道從聽道而來,聽道從講道而來。
  • 【原創】崇拜Q&A:經課表與經課講道(二)
    第一,對經課的大誤解不少基督徒、甚至牧者一聽到「經課」這個詞,心裡就會自動啟動自我保護裝置,將此信息屏蔽掉,或像害怕感染病毒一樣,趕緊走開;甚至有些就直接將傳講經課的人定為異端。為什麼會這樣?通常是因為不明白經課這個詞的意思,再將經課和天主教連在一起,就認為一定有問題。
  • 小組團契引人到主耶穌面前的7種方法
    這個故事講述了有4個人為了把他們的朋友放到耶穌的面前竟然打破了會堂的屋頂。有時,為了把人帶到耶穌面前而做出的某些舉動確實際讓人感到有些激進。並且,有時需要基督徒小組團契持續的關心和恆久的愛。教會的小組團契如何成為神所需要的積極有效地廣傳福音的器皿呢?你們教會的小組團契必須關心那些還不認識耶穌基督的人。
  • 「講道王子」司布真:使徒時代以來最有果效的布道家
    總而言之,司布真讀書並不像那些貴族子弟這樣容易,因為他是一個苦學生。司布真從小就立志佈道,他很願作一位佈道家。在1850年,他寫信給他父親說:「我是極願意作一個傳道人像父親一樣,若蒙神允許,我願作一個成功的傳福音者。我願意叫罪人悔改,就近主耶穌,是的,你的服事是我所羨慕的。」
  • 聽《疾風烈火》作者辛傑米牧師分享:如何建立被聖靈充滿的復興教會?
    當耶穌升天后,為我們賜下聖靈作為最好的禮物,如今,我們正處於聖靈無差別澆灌的時代,這是莫大的恩典,也是建立教會不可或缺的力量。究竟如何建立像初代教會一樣被聖靈充滿和引導的教會?去年11月的香港特會上,美國著名的會幕教會的辛傑米(Jim Cymbala)牧師分享了如何建立和神心意的教會,其中特別提到了聖靈充滿的重要性。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他們就要說預言。
  • 基督徒如何對待教會的牧師和長老?
    :20有人來問,我們該如何對待教會的牧師和長老?政府也是一樣,在上有權柄的,人人都當順服,因為設立權柄乃是上帝,不尊重權柄就是不尊重上帝!再次說,對上帝設立權柄的尊重不是官僚制,更不是所謂的集權和獨裁。上帝在教會中也是設立了權柄的位份:有形教會裡面有長老(監督)、牧師[1]和教師,長老是有上帝賦予的權柄,管理交付給他的教會和會友。當然長老和會友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但是在權柄上是有高低的,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管理教會的。
  • 【見證】我與耶穌的距離
    剛好,長榮就是長老教會的學校,我想我在考試時,耶穌聽到了我的心聲,很高興我要到祂家當學生!學校裡一禮拜有一次晨禱,晨禱時唱詩歌、讀聖經、聽牧師講道,還會有一堂人生哲學課認識耶穌,在節日時辦活動也讓我感覺溫馨。雖然在班上被同學排擠不快樂,成績也沒有像小學一樣好,曾經想放棄,但老師們都很好,很有耐心的教導我,輔導我,讓我還是讀下去。
  • 一位聲帶嚴重受損的牧師,在主日學分享中被上帝神奇醫治!
    編者按:Duane Miller(杜安·米勒)牧師在一次主日講道中突然失聲抑鬱之中,杜安·米勒牧師辭去了教會牧會一職。直到某個周日,主日學老師由於生病而無法教導,教會邀請他來授課。米勒一開始猶豫不決,但最終表示同意,並配備了一個特殊的麥克風,能夠抓取並放大他的講道聲音。而那周主日學的課程計劃是詩篇103篇,沒想到就在他宣讀神的話語之時發生了醫治的神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