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的講道(10)|如何學習提摩太凱勒的講道

2021-03-05 跨文翻譯

在神學院學習期間,借著深夜打掃教學樓時間聽了不少Timothy Keller牧師的講道。

昨天朋友邀請參加一個zoom會議,內容涉及到凱勒的福音DNA和城市植堂運動,想起來那15個模塊之中,我曾經翻譯過模塊4、13和15中間的一些文件,多少也勾起一點回憶。

如今在「教會雜誌」上還能查到我2013年翻譯發表的《具有傳福音動力的教會》一文,就是這個翻譯項目的部分內容。

連結見:https://www.churchchina.org/archives/131109.html



雖然我可以算是這個運動的深度參與者,但在實踐中,我更傾向於Missional Church Movement或者T4T。我希望採用更加靈活、處境化的模式來植堂和傳福音。

美國式的城市植堂,需要的資源和預備工作有時太過於龐大。美國的數據是這樣的,簡單舉一個例子:

https://www.churchleadership.com/focus/how-much-should-it-cost-to-plant-a-new-church/

You want to plant a church that will operate on a $500,000 budget? It means you better find $1 million to pump into that church over its first five to seven years, not counting the building! In addition, you had better choose a pastor with the appropriate start-up skills, who is ready to give a decade to the endeavor. No short cuts in the pastoral search! That is my short answer on the cost of planting a new church in the 2020s.


這是我在翻譯完了救贖主教會的城市植堂文檔之後,暫時認為沒有這個資源和人脈獨立按照這個架勢植堂的原因。最終我還是選擇了Business-As-Mission的跨文翻譯和輕軌戰艦模式。

回到凱樂牧師的講道上來。他是我見過講道講得最好的當代美國牧師之一。我仔細聽過好幾遍他和Clowney博士在RTS講授的「Preaching Christ in a Postmodern World」。在蘋果手機的podcasts上有開源的音頻,在接送David和Lisa上學和放學的路上,如果我沒有聽古典音樂,就是在認真聽這門課和柴培爾的「基督為中心的講道」(也是podcasts免費)。

在聽凱樂的講道過程中,我也有很多糾結,跟不上他的模式,有一天若有所思,一笑出門,知道問題之所在。從此我不再聽凱樂,也不讀公眾號上翻譯發表的凱樂牧師講道文稿。


如果大家有興趣, 可以先讀一下生命之光讀書會發表的凱樂牧師「講章 | 以勞碌工作為基礎的人生,值不值得過?」

我下面簡單介紹這篇講章為何不適合直接抄襲或模仿。然後簡單說明我們應當如何平衡地看待和學習凱樂牧師的講道。

他的開篇就談到講道的對象:

在這幾次信息中,我們查考了《傳道書》。為什麼呢?因為《傳道書》的作者在書中採取了我們所謂的「實際的世俗主義者」的立場。這實際上是現今世上大多數主要大城市裡大部分人所持的立場。這是文化精英的立場,而且漸漸成為了西方的普世文化。

「實際的世俗主義者」,文化精英,受到文化精英影響的普世文化趨勢,是紐約救贖主教會面對的福音對象。美國的優秀牧師們,無論是凱樂還是安迪斯坦利,都習慣在講道的前言裡定意這篇講道要針對的對象。

但將這樣的講道翻譯照抄過來,變成中文,模仿這種口氣講道,不一定切合我們每一個具體教會的處境。

上月在一個重慶的城市精英教會裡講道,我提到「植堂」二字,後來發現會眾中有一兩位春節來訪的慕道友,在聽道時並不知道我在講什麼,他們以為是「置堂」,或者將教會控制在手中的意思。

接著,凱樂牧師給出了自己的主要示例(main illustration):

美國哈佛大學一位著名教授史蒂芬·古爾德(Stephen Gould)如此說。他說:

「我們活在世上,是因為一群特別的魚有一種罕見的鰭骨,可以變成陸上生物的腿;由於彗星撞擊地球,使恐龍絕種,從而給哺乳動物一個難得的機會(所以老實說,你要感謝你的幸運星)……這個關於人為什麼活在世上的解釋,雖然表面上令人感到苦惱,甚至令人感到害怕,但最終是令人釋放和振奮的。我們不能〔從大自然〕理解生命的意義。我們必須自己建構這些答案……沒有別的辦法。」

當然,我懷疑有多少人熟悉古爾德教授,已故的著名進化論支持者。但這就是凱樂牧師要討論的文化對象和文化精英們熟悉、感興趣的人物和觀點。於是,他們會在這篇講道中如魚得水,在智識和神學上都得到衝擊和反思。

從這個意義上看,凱樂的講道非常有效,非常充分,完全侵入到他所在的紐約文化處境中。

但將這篇講道譯成中文之後,其力度已經大為減弱,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古德爾是道金斯的好友,或者古爾德的觀點出自何方。

考察凱樂牧師在這篇講道中的其他示例,包括:

1972年,美國作家、歷史學家兼演員史德斯·卓高(Studs Terkel)寫了一本非常著名的書,名叫《工作:人們談論並感到他們整天在做的事情》(Working: People Talk About What They Do All Day and How They Feel About What They Do)。

亨利福特和馬克思:以下有兩個人,他們的看法可能不太一樣。一個是亨利·福特(Henry Ford),另一個是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卡爾·馬克思說:「勞動是人類自我實現的試金石。人類為改變自己的世界而努力,在其上留下自己的標記,使之成為自己的世界。」一切都是藉著工作而成。亨利·福特說:「我不認為一個人可以永遠放下他的事業。他應該白天想著它,夜裡夢見它。好思考的人知道在物質上、道德上和社交上,工作能拯救整個種族。工作不僅讓我們活著,也賦予我們生命。」

反面應用的Strong:有一個人花了一生去編寫一本經文彙編,名叫《史特朗經文彙編》(Strong's Exhaustive Concordance)。

凱樂50%的講章中會出現的:正如英國知名作家、護教家C. S. 路易斯(C. S. Lewis)所說,你在工作中總是說:「我跟你一樣優秀。」

以及,翻譯上有嚴重技術問題的這句話:專家說,你不需要睡得久;但需要睡得深。你需要在睡眠時眼球快速轉動

最後這句話當然需要評述一下,我不知道誰可以睡著了還能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眼球快速轉動,我就是醒著也無法快速地對著這句話翻白眼。這句話應該說的是,睡眠要進入深層次的「快速眼動期」,才能充分休息吧。我是外行,誰能解釋一下,如果凱樂牧師講道的時候這樣說,紐約第五長老會的精英們會不會嘲笑他的科學和心理學常識不足,順便貶低他對古爾德的評述……(神學翻譯需要常識,需要科學知識。我甚至認為大部分譯者不具備翻譯凱樂講道或書籍的知識儲備,大部分讀者,傳道人或其他,或許也不具備閱讀他的講道的知識儲備,只是看看熱鬧而已。)

凱樂牧師的結論:祂把我們的罪擔在祂自己身上,以致當我們相信祂的時候,上帝可以察看我們,在我們上面歌唱,用祂的愛使我們平靜下來

我懷疑翻譯不太準確,God will sing over us? 這個翻譯讓我想起高曉松那首「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或者「同桌的你」。但這裡的主要關鍵是,直接翻譯這句話,作為我們講道的結論,無論如何也是處境失調,文化失焦,有些古怪難解的。

這是我不太閱讀翻譯的名牧講道稿的緣故。



我的結論是,凱樂是我見過最好的傳道人之一,因此,他的講道稿是不可移植到紐約精英群體以外,適用某個三線中國城市教會的。越是好的傳道人,其講道越是深深嵌入到自己的會眾文化中,高度調適,以觸及具體地方教會的處境。我不認為大規模翻譯凱樂、派博等名牧每周的講道有太多的現實意義,至少對於學習講道學的傳道人以外,這樣的翻譯意義不大,何況很多時候翻譯得不太準確,反而有失去焦點的擔憂。

PS:《威敏神學》的整合,已經有好友「拔摩的海島」拔刀相助,推薦他的寒假讀書會,這是真正針對知識精英的讀書會:介紹一下我們的寒假讀書會。

出品人:跨文翻譯(kuawentrans.com)if you are ever moved to support this ministry or my family...

相關焦點

  • 平衡的講道(10-7)|先知性講道
    缺乏這種精神乃是對我們服事人群的不敬,將我們自己降低成了隨波逐流之人,在道德和宗教的正直上同樣可疑。許多喜愛我們「預言柔和之話」(賽 30:10)的人,會因我們一心想要討好他們罪惡的放縱而鄙視我們;而基督一樣的膽量則會讓恨惡我們信息的人敬畏,保守真正屬基督的羊群之信心,讓我們的良心在神看來可悅納。
  • 《清教徒與講道》|| 理解聖經與預備講道(八)之解經步驟
    所以,傳講基督就是:傳講如何經歷基督。基督在舊約當中也是真實臨在的!我們在看救恩歷史的時候,不要以為基督只是出現在他誕生之後,基督在舊約的工作依然明顯,唯有聖靈的工作能讓我們在舊約中常常看到祂的身影。如果祂在舊約中也是真實的,我們就有根據去在舊約中發現祂,從:事物、時間、場合中去發現祂。如果你用舊約在講道,但是你會沒有看見基督在哪裡,那你就不是在講道。
  • 本科:講道學 第三課 | 傳道人必須講道
    很多滿腔熱誠的傳道人,讀聖經、傳福音一段時間之後,仍覺得講道似乎沒有什麼能力,就會問:「我能講道嗎?」答案是:假如願意付出代價的話,你一定能講道。提後 2:15 說:「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我們事奉的第一點是「竭力」。以下介紹幾位以前竭力傳道的人。
  • 《清教徒與講道》|| 為什麼要學習清教徒(一)
    未來一段時間我們要來一起分享清教徒的講道及著作,並且希望從中汲取針對於我們今日的牧養講道中當學的功課。現在我們先瀏覽一下將要學習的內容大綱: 1、為什麼我們要學習清教徒;2、清教徒思想中講道的重點;3、關於教牧服侍的呼召;4、什麼是講道,什麼不是;5、理解聖經和講道前的預備;6、通過清教徒的例子了解講道:(1)根據清教徒的例子看如何講道:A、聚焦於基督的經歷性講道
  • 講道、逐字稿與友好的批評
    講道時間長不一定意味著你把經文講解得完備,深刻透徹。很可能你是在東拉西扯,囉囉嗦嗦,講一大堆跟主題無關的話。準確——神學院的教授使我懂得,在一篇學術論文中,每一個段落都應該為你的主題服務。在講道中也同樣如此。如果我有45分鐘的時間講道,我不能把5分鐘時間浪費在某種既不能闡發經文也不把經文應用到會眾身上的東西。要想讓每一個段落管用。
  • 提摩太凱勒《艱難時世相信神》默想系列-詩篇46篇
    46:10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 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詩歌。這也是一首很棒的,唱給焦慮和恐懼的時候的歌。這首歌可能比其他任何一首歌 都更有說服力,尤其他說,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我們也不害怕。
  • 讀《當代基督教講道學》有感:講道在於傳遞真理
    引言:講道是宣揚記載在聖經裡的神的話語,基督教信仰不只是一個神學或理論,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講道的目的是建立會眾的生命,讓會眾通過講道的內容更好的去應用,講道的重點在於生命的認同和生命的傳遞。
  • 於宏潔牧師談如何講道更好 八個「不要」需注意
    近日,於宏潔牧師在專題講座「話語的服侍」中給傳道人一些講道的建議,如何讓真理緊扣人心,讓神的話語進入信徒心靈。於牧師認為八個「不要」是講道人的禁地。信道從聽道而來,聽道從講道而來。
  • 【譯稿】華理克牧師:如何像耶穌一樣講道?(一):從了解人開始
    然而不幸的是,一些關於教授如何講道的課程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亞里斯多德與希臘文的文學語言辭藻上,而非關注耶穌是如何教導我們的。在約翰福音12:49中耶穌講到,「因為我沒有憑著自己講,惟有差我來的父已經給我命令,叫我說什麼,講什麼。」請注意無論是耶穌所說的內容還是祂的傳講風格都直接受到天父的指引。這一點對我們來說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我們常常會忽略掉耶穌講道的方式或風格。
  • 【譯稿】華理克牧師:如何像耶穌一樣講道?(二):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4.然後耶穌論到關於日常生活中的話題像如何施捨,如何禱告,如何積蓄財寶在天上以及如何克服憂慮。5.祂將信息集中在告訴我們不要論斷別人,鼓勵我們禱告祈求要恆切,並且警告我們要注意假教師。6.最後耶穌以一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結束教導,並強調遵行祂話語的重要性:把你所聽到的應用在實際生活中。而這樣的講道正是我們當今教會所需要的。這是可以改變生命的。
  • 關於釋經講道(傳道人必學課程)實踐篇‖孫宏廣
    這個系列課程將有助於一般傳道人認知釋經講道的重要與原理,同時學會如何按照釋經講道的要求預備講章。課程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部主要講解釋經講道的一些原則,下部將探究釋經講道的具體實踐。全部內容歷時七個多鐘頭。課程採用的教材是桂丹諾博士的《從釋經到講道》一書。這是一本同類題材中集大成的著作,足以作為院校此科目的課本使用。由於此書篇幅頗長,實乃鴻篇巨製。
  • 【原創】崇拜Q&A:經課表與經課講道(二)
    所謂以基督為中心的崇拜,並非只是在崇拜中提到耶穌基督的名字,也不只是將耶穌基督當成一個典範一樣供人效法,更不只是藉著預表、從遠處指向基督,而是重現基督在歷史中的事跡,重現基督事跡如何成就教會,並且等候上帝的國度。【2】換句話說,所謂以基督為中心的崇拜,就是在整個崇拜中向人顯明耶穌的位格、工作或教導的某方面,讓聽眾可以相信祂、以靠祂、愛祂和順服祂。【3】而經課表呈現的正正是這樣的一位基督。
  • 系列講道|禱告與生活--信與不信
    禱告是基督徒靈性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每個基督徒都應當傾盡一生精力而學習的功課。若弟兄姐妹想要更深的認識禱告的意義和重要性,歡迎繼續關注這個系列的講題,共有18課,分享時間是每周三、周四、周六。沒有信心之人的行為表現:經文中那些沒有信心的探子,他們到了迦南地只看到強壯的亞衲族人與堅固的希伯侖城,而看不見其它弱小的迦南民族(民13: 21-22,28-29),一個沒有信心的人總是定睛在少數的困難上,並且會擴大形容困難的程度(民13:32-33),進而遺忘他們的目標,他們面對困難時常說的就是」不可能」,因為他們沒有信心勝過困難
  • 基督教刊|女人可否講道?聖經是否前後矛盾?
    一、如果沒有林前11章5節"凡女人禱告或講道......"的話,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承認女人不可講道:因為林前14章34節36節及提前2章12節的話已經說得夠清楚;但既有林前11章5節的話,我們就必須把它們合併起來看這個問題,才不致於偏廢一方。
  • 河南省基督教兩會召開主席會長聯席(擴大)會議暨全省講經講道交流...
    會上,唐衛民牧師學習傳達了全國性宗教團體聯席會議第八次會議精神,宣讀了聯席會議發出的《關於在宗教界開展以「助力新時代、共築中國夢」為主題的愛國主義學習教育活動的共同倡議》,介紹了本會新近制定的「五個一」活動實施方案。河南省基督教協會會長胡俊傑部署了開展神學思想建設講道交流系列活動實施方案。
  • 一場改變生命的講道,是一個人或幾個人在流淚、禁食、甚至流血
    我竟回答,如果你講道講得好,自然會吸引人來聽,如果你講道不好,別人不聽那又怪誰呢?今天是一個網絡發達的社會,在網絡上一搜索,很多名人的講道都會出現,國內的,國外的,還在世的,或是已經離開的。他們的講道依然能聽得見,前兩天我就看見一個講道人,馬上面對講道了,然後打開某網站,找到一片講章,然後列印出來,就走上講臺了。面對這樣的牧者來說,信徒們憑什麼去教會聽你講道呢?
  • 釋經講道最能榮耀神(約翰·派博)
    首先,我會對自己在這個時代渴望看到神興起的講道方式——被神榮耀的重負塑造的講道方式——進行思考。第二,我會試著描繪影響這種講道方式的神之榮耀。第三,對於人們如何被這種榮耀喚醒和改變,我會給出合乎聖經的理解。最後,我會解釋,為何這些方面都需要一種我稱之為「釋經狂喜」的講道方式。
  • 《清教徒與講道》|| 關於教牧服侍的呼召(五)
    約17章中祂作了絕美的禱告,我們可以學習並感覺祂是如何渴慕父的榮耀,祂是如何把自己的生命獻給祂的羊群。所以,一個基督的僕人即使是軟弱的,但內心深處仍然渴慕著基督的榮耀。基督說,我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而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做多人的贖價(可10:45)。但是你可能因為一些心理缺陷或軟弱或需要,而想要得到認同。所以你在教牧侍奉中尋找這份認同。我們實在需要聖靈來顯明我們真實的動機。
  • 淺談丨傳道人三個方面的工作:講道、查經與探訪
    在這紛擾的時代,值得重視的是:講道不是在講人的道理,也不是用一些家長裡短的事作為重點,乃是按正義分解神的話,帶給會眾有實際的生活運用。然而,現今華人講道多數出現的問題就是講見證大於了真理,最終導致會眾會偏好見證性的內容,生命開始失衡。其實講道的過程好像一個編織的過程,既要首尾呼應也要環環相扣。講道不是講課,講道所注重的是每個人聚焦於神的問題,而講課是系統性地栽培學習。
  • 從耶穌撒種的比喻來看講道和聽道
    而對於聽道的人,上帝又要求我們如何來聽道呢?錯誤的聽道方法有哪些?什麼才是正確的聽道方法?我們來看看萊爾以撒種的比喻為中心,怎樣簡要回答了上述問題,也藉此預備我們的心更認真對待在教會中宣講的道。「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