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文中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互辭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方法。
這類句子比較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義彼此互見。理解時,要瞻前顧後,不能偏向哪一方,也不能把它割裂開來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確、完整,全面的掌握這類句子的真正意思。概括起來,互文一般有四種類型(常見的有兩種)。所謂單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後兩個詞語在意義上相互交錯、滲透、補充。例如:我們應理解為:煙霧籠罩著寒水也籠罩著沙;月光籠罩著沙也籠罩著寒水。如將此句譯作:「煙霧籠罩著寒水,月光籠罩著沙」,那就大錯特錯了,怎麼也講不通意思。從字面上看,「秦時明月漢時關」是「秦時明月照耀著漢時關塞」的意思。但不能理解成「月亮還是秦時的月亮,邊關還是漢朝的邊關」,而應譯作:秦漢時的明月和秦漢時的邊關。句中的「秦」、「漢」、「關」、「月」四字是交錯使用的。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照耀秦漢時的關塞」。即「明月依舊,關塞依舊,卻物是人非」。更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悲慘。對句互文就是對(下)句中含有(上)句已經出現的詞,出(上)句裡含有對(下) 句將要出現的詞,對句出句的意義相互補充說明。例如現行教材裡的:這也是一個互文句,完整的句子是「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這一句寫出了木蘭從軍十二年(古文中,數字一般為虛數,所以不一定是十二年)後凱旋時看到舊物的那種久違重見時的喜悅與激動。這兩句亦為互文,當窗亮敞,對鏡顧影是理雲鬢,帖花黃的共同條件,意指「當窗、對鏡理雲鬢帖花黃」。按字面的解釋是「將軍經歷千百次的戰鬥而後戰死沙場,壯士從軍十年凱旋歸來。」這就不能不使人產生疑惑,為什麼死去的都是將軍,而歸來的都是壯士呢?事實上,「將軍」和「壯士」,「百戰死」和「十年歸」是互相滲透,互相說明,在意義上是合指兼顧的。這句話的正確的翻譯是:「將士(將軍戰士)們從軍十年,經過千百次戰鬥,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凱旋"。(4)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詩中「驚」、「鳴」互文,正確的翻譯應為「(半夜裡)明月升起,驚飛了樹上的鳥鵲,驚醒了樹上的眠蟬;輕拂的夜風中傳來了鳥叫聲和蟬鳴聲。」這樣理解,詞的意境才更顯豐富幽美。(5)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兩句中「將軍角弓」和「都護鐵衣」為互文,應理解為「將軍和都護(這裡代指全體人)的角弓都(僵硬)無法張開,鐵甲冷得無法穿上。」才更合理。隔句互文,是指兩句互文之間,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時和「對句互文」 的思路步驟一樣。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裡逢迎,高朋滿座。——王勃《滕王閣序》這裡的「十旬休假」和「千裡逢迎」是隔句,「勝友如雲」和「高朋滿座」是互文。「勝 友」「高朋」「如雲」「滿座」相互交錯,補充說明。應解釋為:「勝友如雲,勝友滿座;高朋滿座,高朋如雲。」排句互文,是說這種互文的句子在兩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完整意思。如《木蘭辭》中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就是排句互文。在古文中,把屬於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裡,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
圖文來自網絡,由淘詩詞整理。
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
您的文字深深感染淘詩啦!
最新公告:淘詩詞為踐行 「詩意中國,甘為拾柴人」擬在全國34個省市區建立詩友會,截止目前已建詩友會有:北京(吳錚),廣西【李冰,黃緒明(副會長)】,山東(許文麗),山西(段愛麗),安徽(李家靈),吉林(劉文輝),江西(付雲帆),河南【姚新徵,宋高玉(副會長)】更新中……
如需幫助進會請您添加淘詩詞客服號 taoshici-001
淘詩詞是以北京幾所名校大學生為基礎的一個年輕、公益性質的詩詞平臺。舍號情真,只待您的美麗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