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至12月20日,《市民記憶——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市民捐贈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自2018年正式開館以來,得到廣大市民的踴躍捐贈,至今已收到各類物品1600餘件/組,上歷博(上革博)從中選出50餘件/組物品,舉辦了《市民記憶》展。
展覽分為「烽火·新生」「市政·經濟」「文化·民生」三個部分,展品的時間跨度從抗日戰爭到改革開放。捐贈者不僅有上海市民,還包括已經離滬多年的上海市民家屬,他們特地從外地將前輩珍藏物品帶回上海捐贈,如1949年離開上海的閔剛侯,他的子女閔大洪、閔凡從北京將其父珍藏的解放初期珍貴文獻捐贈給上歷博。
展覽中有大量有故事的捐贈物,通過上歷博,將私人記憶轉化為了公共記憶。市民李文墨捐贈的晚清義記洋行廣告畫,是他從拍賣會上所得,上面記錄了大約160年前英國洋行在上海的貿易活動,人物圖案已經有了當時剛剛興起的海上繪畫特點。陳春明捐贈的民國時期上海錦江飯店餐具,當年的銅質小火鍋,乍一看,還以為是地球儀。何放舟捐贈的1936年國際大飯店菜譜,上面林林總總將近300個菜。施琴捐贈的周餘德龍門邨住宅建築圖,是標準的上海石庫門建築圖紙;鬱青(鬱樹銓)等捐贈的晚清鬱泰峰家族練字臺大有來頭,鬱泰峰家族是清道光年間上海縣首富,這個練字臺上面的方磚是蘇州特製「金磚」,下面木製託架保存完好,上面的紋飾寓意吉祥。
【來源:周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