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捐贈見證了上海抗疫,上海歷博展手繪防護服等物證

2020-12-16 澎湃新聞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發生後,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率先對外公開徵集抗「疫」見證物。經過近10個月時間,上歷博共徵集到近400件涉及上海市區縣、各領域的典型性、代表性抗疫物證。

手繪防護服、漫畫手稿、樂譜、錦旗、登機牌、證章、音視頻……今天,這批抗疫物證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首次亮相展出。這些展品向人們展示了各行各業關於新冠疫情的記憶,也為明天留存了歷史記錄。

展覽現場「眾志成城抗疫必勝――上海市抗疫物證捐贈展」由上歷博(上革博)與上海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從徵集的400餘件藏品中,遴選了150餘件展出,分為「逆行而上,最美守護」、「守望相助,愛滿申城」、「社會動員,『藝』起前行」三個單元。

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G15瀋海高速(滬浙)檢查站的疫情防控臨時聯合黨支部籤名牆「逆行而上,最美守護」主要展示上海醫護工作者、家國三道門的守護者所捐贈物證,這裡既有中山醫院、長徵醫院、公衛臨床中心及部分醫護人員捐贈物品,也有浦東機場海關、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瀋海高速(滬浙)檢查站、上海虹橋樞紐交通中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黃浦區半淞園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等捐贈抗疫物品。

展覽現場 購買口罩預約憑證該單元展出物品有作為上海市省界道口的金山區G15瀋海高速(滬浙)檢查站的疫情防控臨時聯合黨支部的籤名牆;有疫情關鍵期記錄上海虹橋樞紐機場及鐵路之間旅客換乘大通道消毒情況的視頻;有醫院頒發給抗疫先進個人的「致敬逆行者」獎盃和「抗疫勇士」綬帶;有航空公司為醫護特製的「援鄂抗疫紀念登機牌」,其中一張醫護們結束援鄂返滬的登機牌是這樣的——航班:「凱旋號」;艙位:仁心厚德;目的地:家;登機口:英雄的城市;日期:杏林滿園時;備註:惟願歲月無恙,同享時光靜好。讀來令人泛著暖流。

華山醫院援鄂醫護捐贈的「援鄂抗疫紀念登機牌」「守望相助,愛滿申城」展示為疫情防控戰提供有力後勤物資保障的上海各類經濟實體,以及為市民提供愛心貼心服務的上海政府部門及民間團體捐贈物證。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共青團上海市金山區委員會等政府部門,中鐵集團上海站、上海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圓通速遞等經濟實體,上海市醫藥衛生發展基金會等民間團體捐贈物品在此展出。比如展廳內的「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敬贈上海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錦旗」,記錄了疫情爆發初期,市場上消毒劑嚴重短缺,上海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將原來用於自來水消毒的次氯酸鈉,調低濃度,向社會免費發放的抗「疫」事跡,體現了企業的社會擔當。

在疫情爆發後,滬上醫護作為逆行者前赴後繼分批支援湖北。上海老鳳祥有限公司設計並批量生產了1649枚《天使之翼》胸針,贈送給每一位滬上支援湖北的白衣天使們,他們也將特製的「天使之翼」0000號紀念胸針及設計手稿捐贈給了上歷博。「這些都體現了上海老字號企業在社會危難時刻的胸襟和擔當。」上歷博科研徵集部主任胡寶芳說。

「社會動員,『藝』起前行」聚焦疫情期間上海文化軟實力,重點展示上海新聞工作者、文藝工作者捐贈抗疫物證。新民晚報捐贈2020年抗疫報導清樣稿,鄭辛遙、李磊等上海藝術家捐贈書畫作品,市文旅局幹部組織策劃的抗疫作品、中國唱片(上海)有限公司捐贈抗疫唱片等在此展出。

視頻記錄了抗擊疫情舉措隨手拍此次展覽的不少展品還充分體現出了街道社區等基層組織和普通市民在面對突發的公共事件時樂觀的心態和充滿智慧的應對。比如展廳內循環播放的視頻中是抗擊疫情舉措隨手拍的集錦,裡邊有居委大媽、志願者拿著高音喇叭走街竄巷傳達抗「疫」精神……有上海市民疫情期間戴口罩結婚登記照等。

患者及家人贈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錦旗和長徵醫院「抗疫勇士」綬帶

上海市民疫情期間戴口罩結婚登記照「在這次抗疫當中,像基層的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也做了大量的細緻的工作,因為方方面面的指令最後都是他們來落地的。這次我們也徵集到了南京東路街道、老西門街道等的宣傳普及抗疫防疫知識海報。我們發現各個街道製作的海報都不同,這些海報形式多樣,圖文並茂,有些宣傳語生動活潑,讀來令人忍俊不禁。」胡寶芳說。

上海黃浦區南京東路街道宣傳普及抗疫防疫知識的海報據主辦方介紹,上海在面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打的其實是一個綜合性的戰役,不光光是醫護人員,醫護人員在前線,其他各行各業都共同參與,所以展覽的呈現也是多方面的,只要是能夠見證抗疫的重要的典型的載體都會有所呈現。上歷博(上革博)自2018年正式開館以來,至今已收到市民捐贈的各類物品1600餘件/組,包括2020年上半年上海各機關團體及普通市民捐贈的近400件抗疫物證。除了「眾志成城抗疫必勝――上海市抗疫物證捐贈展」,上歷博(上革博)從近三年來徵集所得的市民捐贈物中又另外選取了50餘件/組物品,以「市民記憶——上歷博(上革博)市民捐贈展」同期呈現。

展覽現場 同仁輔元堂界碑

鬱泰峰家家族練字臺(金磚及託架)(晚清)

展覽現場「市民記憶——上歷博(上革博)市民捐贈展」分為三部分:「烽火新生」、「市政經濟」、「文化民生」。市民捐贈物品內容豐富,從抗戰烽火到勞模英雄,從市政經濟發展到文化藝術、社會民生,展出的展品時間跨度從抗日戰爭到改革開放。這些物品的捐贈者不僅有上海本地市民,還包括已經離滬多年的上海市民家屬,特地從外地將前輩珍藏物品帶回上海捐贈。如1949年離開上海的閔剛侯,他的子女閔大洪、閔凡特地從北京將其父珍藏的解放初珍貴文獻捐贈過來。這些物品雖只是大歷史進程中的小物件,但它們珍藏著上海市民昨日美好記憶,折射出上海人民為城市發展、民族復興而奮鬥的歷程,為上海未來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陳毅頭像

李濟深贈寸仲猷書法鬥方

市民捐贈的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證書

國際大飯店國菜菜譜此次展覽展期持續至12月20日。(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抗疫物證捐贈展、市民捐贈展開幕
    它見證了自己在這場全民抗疫中沒有『掉隊』,盡了一點綿薄之力。」昨天,82歲的劇作家、原長寧滬劇團團長張東平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西館三樓,指著櫥窗內展陳的滬劇《白衣長城》劇本手稿對記者說。  當天,《眾志成城 抗疫必勝――上海市抗疫物證捐贈展》和《市民記憶——上歷博(上革博)市民捐贈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同期開展。
  • 銘記抗疫的日日夜夜,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抗疫物證捐贈展
    11月18日至12月20日,《眾志成城 抗疫必勝――上海市抗疫物證捐贈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自2018年正式開館以來,得到廣大市民的踴躍捐贈,至今已收到市民捐贈的各類物品1600餘件/組,其中,2020年上半年上海各機關團體及普通市民捐贈了近400件的抗疫物證。
  • 聖約翰大學老校友向歷博捐贈史料,勾勒民國上海教育
    聖約翰大學老校友向歷博捐贈史料,勾勒民國上海教育 澎湃新聞記者 陳若茜 2016-04-29 17:53 來源:澎湃新聞
  • 雲遊上海歷史博物館,賞絕美瓷器大展!
    雲遊上海歷史博物館,賞絕美瓷器大展!它歷經跑馬廳、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和上海美術館,見證著歷史變遷,留存了城市發展中重要的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今天,《最上海雲觀展》就帶你走進上海歷史博物館,開啟雲觀展!
  • 從名媛旗袍、姚明球衣到市民70年帳本,上歷博展示市民捐贈
    據上歷博(上革博)介紹,上歷博開館一周年來接受社會各界文物捐贈總計80組536件,向上歷博捐贈文物的有社會賢達、有上海老字號、有上海基層單位,更多的是來自上海的市民,這些攜帶著上海市民珍貴歷史記憶的文化遺產,如涓涓細流匯入上歷博的館藏,在公眾面前呈現出新的光輝。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市民捐贈展 滿是城市的記憶
    11月18日至12月20日,《市民記憶——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市民捐贈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自2018年正式開館以來,得到廣大市民的踴躍捐贈,至今已收到各類物品1600餘件/組,上歷博(上革博)從中選出50餘件/組物品,舉辦了《市民記憶》展。展覽分為「烽火·新生」「市政·經濟」「文化·民生」三個部分,展品的時間跨度從抗日戰爭到改革開放。
  • 靈鼠兆豐年,來上海博物館鼠年看迎春特展吧!
    靈鼠兆豐年,來上海博物館鼠年看迎春特展吧!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20-01-10 1月10日下午,羊城派記者從上海博物館2020年新聞通氣會上獲悉,1月14日,上博將主辦靈鼠兆豐年鼠年迎春特展。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資料展在上海圖書館舉行
    7月29日,「全民抗疫 共同見證」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資料展在上海圖書館開幕。展覽由 「致敬英雄 全民抗疫「、「緊急部署 發出倡議」、「群防群治 守護家園」、「復工復產 雙線作戰」、「無縫對接 築牢防線」五個版塊組成,並遴選展出實物和數字資源三百餘件。希望通過展板內容介紹、音視頻分享以及各類實物展陳,聚焦抗疫中身邊的人、事、物,從一個側面展現上海這座城市的「戰疫」歷程。
  • 馬雲牽線搭橋,日本再向中國捐贈10萬套防護服支援「抗疫」
    記者今天(2月7日)從一般社團法人日本醫療國際化機構獲悉,日本將再向中國捐贈10萬套醫用防護服,通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捐贈給急需的醫院。(日本媒體此前報導再向中國捐贈10萬套防護服意願)同時,阿里巴巴集團從日本採購2.42萬套其它防護服,這些由日本各電力企業和原子能機構提供的防輻射防護服將一起捐贈給需要的機構。
  • 手繪鍾南山、絹人白衣天使!什剎海抗疫展覽亮點多
    絹人抗疫白衣天使、手繪執勤西城大媽、防新冠肺炎兒童簡筆畫……5月29日,什剎海街道舉行主題為「同心戰疫,致敬英雄」非遺藝術作品捐贈儀式,暨抗疫展覽。通過一件件作品亮出什剎海人在抗擊疫情期間的光輝點滴。在什剎海黨群服務中心的展廳內,居民手繪的鐘南山素描畫神情堅毅,一旁的絹人非遺作品更是引人關注。白衣天使、解放軍戰士和身穿紅馬甲的社區志願者栩栩如生,舉手投足間盡顯抗疫風採。社區志願者絹人胸前甚至還掛著「出入證」。街道工委書記海峰說,這些作品都來源於幾個月的抗疫歷程。居民、轄區非遺傳承人和社區志願者們在緊張的工作之餘用手中的畫筆、相機記錄下這些感人的點滴。
  • 渡盡劫波是晴天|中遠海運向義大利捐贈抗疫醫療物資啟運
    這些帶著中遠海運深情厚誼的抗疫物資,踏上了前往義大利的旅程。 3月16日,載著中遠海運集團捐贈義大利利古裡亞大區抗疫物資的航班,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啟程飛往義大利。這批物資包括5萬副口罩、200件防護服等,總價值45萬元人民幣。
  • 肖谷《疫情記事》昨日入藏上海歷史博物館
    圖說:《疫情記事》內頁 官方圖昨天,著名畫家、原上海油畫雕塑院院長肖谷將30張《疫情記事》白描速寫捐贈給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歷博副館長裘爭平代表館方接受了這一套富有紀念意義的捐贈。作為藝術家,他認為需要為回顧這場轟轟烈烈的抗疫鬥爭提供了一個視角,用線條印刻世相。於是,這部《疫情記事》以平民心態與視角、樸素大方手法、樂觀幽默態度和海派表達方式,描繪了他在疫情期間的所見所聞。與此同時,作為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地誌性博物館,上海歷史博物館需要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留下歷史存證,收集工作隨著疫情好轉逐漸啟動。因此,雙方對藝術品捐贈一拍即合。
  • 上海虹口居民曹玉良「手繪地圖」記錄上海發展
    原標題:老爺叔「手繪地圖」記錄上海發展 虹口居民曹玉良百幅畫作登上《上海旅遊手繪地圖》  買了100多份上海地圖,放在家裡已堆成小山,卻還要自己畫地圖;去上海各景點遊玩,拍了幾千張照片,卻還要自己畫景點——這就是曹玉良的生活日常。
  • 上海科技館帶你直面病毒!
    為了記錄疫情之下的集體記憶,上海科技館於2月向社會各界徵集與抗擊疫情有關的各種物證。一幅幅居家隔離期間的畫作、一張張特殊時期的出入證……這些點滴記憶匯聚成了這場戰「疫」的全部,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每一個人都是戰士。
  • 致敬城市守「滬」者――上海宏康醫院多次捐贈愛心抗疫物資
    為了向堅守在抗「疫」一線的城市守護者致敬,上海宏康醫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克服自身資源緊張的困難,籌措了大量防疫物資和慰問品,分批通過多家公益組織,將愛心傳遞到社區前線,為打贏抗擊疫情決勝戰鼓舞士氣和鬥志。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用好抗疫這本思政教材
    原標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用好抗疫這本思政教材 又是一年高考招生季。如何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醫學事業?如何培養更多有擔當、有溫度的醫者?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抗疫的精神財富已成為育人的豐富養料。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用好抗疫這本思政教材
    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抗疫的精神財富已成為育人的豐富養料。從一堂堂在抗疫一線開講的專業課,到一場場抗疫戰士的動人分享,再到醫學生志願者們在各條戰線發光發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著力用好抗疫這本思政教育的「生動教材」,將抗疫力量化作育人力量。「經過這次疫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提高,改變了對病毒的了解、對自己的認識、對世界的看法。」
  • 守護家國,上海普倍生物為抗疫前線捐贈普力600消毒產品
    上海普倍作為國際衛生組織WHO推薦的新一代綠色消毒劑——普力600快速錠/慢速錠在華地區代理,在疫情爆發之後為武漢醫護前線、上海閔行虹橋鎮政府、上海外國語大學第一實驗學校等醫院、學校和政府機關捐贈了大量消毒產品助力一線抗疫。
  • 多特瑞:支援生產防護服全力抗疫
    最近,一則來自上海浦東新區團區委的志願者招募啟事,在多特瑞公司的員工中刷屏。多特瑞的幾位員工在朋友圈內看到這則招募令後,立刻萌生了報名的念頭。多特瑞公司積極落實上海有關要求,延遲至2月13日才復工,復工後又採用了線上靈活辦公方式。
  • 581套防護服誰捐贈的?一篇作文揭開謎底
    今年2月17日,南岸區衛健委工作人員收到581套熱心市民捐贈的醫用帶帽防護服,從交接到驗收,捐贈人一直沒有出現。究竟是誰捐贈的?一個孩子的作文揭開了謎底。原來,捐贈者是劉瀟等70多位熱心市民。她究竟克服了哪些困難,才湊齊這581套防護服呢?發朋友圈呼籲捐贈防護服「疫情爆發以來,我時刻關注著最新消息。有一天,我看到新聞上說抗疫一線防護服緊缺。」衝鋒在前的醫護人員怎麼能沒有「戰衣」?34歲的劉瀟馬上就萌生了捐贈防護服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