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抗疫的日日夜夜,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抗疫物證捐贈展

2020-12-18 瀟湘晨報

11月18日至12月20日,《眾志成城 抗疫必勝――上海市抗疫物證捐贈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自2018年正式開館以來,得到廣大市民的踴躍捐贈,至今已收到市民捐贈的各類物品1600餘件/組,其中,2020年上半年上海各機關團體及普通市民捐贈了近400件的抗疫物證。

■抗疫作品捐贈者、著名畫家鄭辛遙(右)和張弛在展覽現場合影

《眾志成城 抗疫必勝――上海市抗疫物證捐贈展》由上歷博(上革博)與上海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共展出物品150餘件,分為「逆行而上,最美守護」「守望相助,愛滿申城」「社會動員,『藝』起前行」三個單元。

「逆行而上,最美守護」單元主要展示逆行而上的上海醫護工作者、家國三道門的守護者所捐贈物證,既有中山醫院、長徵醫院、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及部分醫護人員的捐贈物品,也有浦東機場海關、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瀋海高速(滬浙)檢查站、上海虹橋樞紐交通中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黃浦區半淞園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等捐贈的抗疫物品。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捐贈的會議室白板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我們在一起》海報

■長徵醫院王洋等人捐贈的手繪防護服

「守望相助,愛滿申城」單元主要展示為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後勤物資保障的上海各類經濟實體,以及為市民提供愛心服務的上海政府部門及民間團體的捐贈物證。

■上海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捐贈的次氯酸鈉包裝桶

■半淞園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捐贈的購買口罩預約憑證

「社會動員,『藝』起前行」單元重點展示上海新聞工作者、文藝工作者捐贈的抗疫物證,包括新民晚報捐贈的2020年抗疫報導清樣稿,鄭辛遙、李磊等上海藝術家捐贈的書畫作品,上海市文旅局幹部組織策劃的抗疫作品、中國唱片(上海)有限公司捐贈的抗疫唱片等。

■鄭辛遙捐贈的抗疫漫畫《一定要贏》

■張弛捐贈的抗疫作品《疫情防控 人人有責》

■著名畫家樂震文捐贈的《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徐旭峰、曹攀捐贈的《同舟共濟》畫冊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抗疫物證捐贈展、市民捐贈展開幕
    「看到自己的劇本手稿在上海市抗疫物證捐贈展上展出
  • 這些捐贈見證了上海抗疫,上海歷博展手繪防護服等物證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發生後,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率先對外公開徵集抗「疫」見證物。經過近10個月時間,上歷博共徵集到近400件涉及上海市區縣、各領域的典型性、代表性抗疫物證。手繪防護服、漫畫手稿、樂譜、錦旗、登機牌、證章、音視頻……今天,這批抗疫物證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首次亮相展出。
  • 上海歷史博物館倡議徵集抗疫見證物
    這個庚子鼠年春天註定讓我們刻骨銘心,除了醫護人員在抗疫第一線與病毒搏鬥,一方有難八方相助,全國各地都以實際行動支援救治工作,所有的中國人,都從各自的角度,加入了這場感天動地的抗疫戰鬥。我們也看到,無數美術工作者在抗疫鬥爭中獻上了他們的新作,無數藝術行業人士為特殊時期的「藝術復工」而費盡思量,有人倡議藝術品義拍,還有人提出要建立抗疫博物館,以記錄這場不平凡的抗疫戰鬥。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市民捐贈展 滿是城市的記憶
    11月18日至12月20日,《市民記憶——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市民捐贈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自2018年正式開館以來,得到廣大市民的踴躍捐贈,至今已收到各類物品1600餘件/組,上歷博(上革博)從中選出50餘件/組物品,舉辦了《市民記憶》展。展覽分為「烽火·新生」「市政·經濟」「文化·民生」三個部分,展品的時間跨度從抗日戰爭到改革開放。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今天舉辦「抗戰聯線聯展」和「抗疫紀實展」
    抗戰聯線聯展現場(央廣網記者 張靜 攝)央廣網瀋陽5月18日消息(記者張靜 通訊員王添翎 肖麗崢)今天上午,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同時啟動「抗戰聯線聯展」和「抗疫紀實展」等活動,紀念第44個世界博物館日。
  • 國家博物館舉辦抗疫美術作品展時間地點及門票預約入口
    國家博物館舉辦抗疫美術作品展  開展日期:2020年8月1日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3、北4展廳  主辦單位: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  用美術作品記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構築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時代記憶,展現中國在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面前的大國擔當「眾志成城——抗疫主題美術作品展」展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創作的美術作品,藝術形式涵蓋國畫
  • 惠州博物館徵集抗疫見證物
    為銘記歷史,展示這場艱苦卓絕的全民戰疫,惠州博物館特向全社會提出倡議,徵集有關新冠肺炎疫情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見證物。如果您有抗擊疫情相關的請戰書、工作記錄、照片、文藝作品、影音記錄等,可聯繫惠州博物館進行捐贈。
  • 銘記抗疫歷史!這些見證物送進無錫博物院
    2020年4月20日上午,無錫市郵政管理局、無錫市快遞協會代表無錫郵政快遞業向無錫博物院捐贈了請願書、車輛通行證等抗疫見證物,這是無錫郵政快遞業的第二次捐贈,前後兩次共捐贈物品60餘件,其中包括馳援疫區物資運輸保障車輛、飛機模型,省際、市域車輛通行證,無錫市郵政管理局發布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有關文件等物品
  • 五華縣人民醫院援鄂醫護人員向縣博物館捐贈抗疫個人物品和紀念品
    本報訊 近日,縣人民醫院援鄂醫護人員、感染管理科副主任曾志芬、ICU副主任薛遠泉向縣博物館捐贈抗疫物品和紀念品,讓這些見證歷史,記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感人故事和難忘記憶的物品讓更多人參觀,記住我們偉大的抗疫歲月。
  • ...致敬抗疫中的白衣天使》捐贈儀式在復旦大學圖書館成功舉行!
    【聚焦】最美逆行者,抗疫最前線!《致敬抗疫中的白衣天使》捐贈儀式在復旦大學圖書館成功舉行!》紀實攝影畫冊捐贈儀式在復旦大學圖書館醫科館成功舉辦。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張浩,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張豔萍,上海市醫務工會常務副主席何園,上海市衛健委新聞與宣傳處副處長潘明華,五家受贈高校圖書館代表:復旦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復旦大學醫學圖書館館長應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圖書館館長仇曉春,上海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館長姚捷,同濟大學圖書館副館長何青芳,上海健康醫學院圖書館館長彭駿,以及上海市醫學倫理學會副秘書長陳德芝出席了捐贈儀式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開展2020年紀念「5·18國際博物館日...
    為此,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作為瀋陽抗戰文化的代表,以豐富的抗戰文化資源為依託,緊密契合博物館日主題,重磅推出《瀋陽抗戰文化之旅——「瀋陽抗戰聯線」聯展》、《眾志成城 共同抗疫——瀋陽市抗擊新冠疫情紀實展》及「瀋陽抗戰文化之旅雲課堂」等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
  • 醫護者的抗疫實物入藏上圖,包括日記、食譜、隊旗、指示牌等
    上海圖書館向多家單位、集體和個人徵集抗疫實物,力爭留下特殊時期具有歷史文獻價值的實物文獻,拉近公眾與各崗位上為抗疫工作付出心血的工作者們的距離,向社會傳播更多更好的能量。近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抗疫文獻及實物捐贈儀式、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抗疫文獻捐贈儀式陸續在上海圖書館舉行。
  • 雙節假期天津博物館人氣高,抗疫紀實展引親子觀展熱潮
    內容提要:國慶、中秋雙節假期,來天津博物館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正在展出的「人民至上」天津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展,吸引了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觀展,學習抗疫一線人員無私奉獻精神的同時,接受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 每一個人都是英雄,近500件抗疫展品在復旦大學圖書館醫科館展出
    本次展覽也恰逢復旦大學115周年校慶,此次展覽由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宣傳部、復旦大學圖書館、復旦大學檔案館等部門聯合舉辦。開幕當天,院士名家捐贈者代表聞玉梅院士,馳援武漢和駐守上海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捐贈者代表朱疇文、馬昕、洪洋、張文宏、羅哲、鐘鳴、張繼明、李聖青、施勁東、曾玫等也親臨現場觀展,並結合捐贈的抗疫實物和觀眾分享了一個個感人的瞬間。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推多項暑期活動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為孩子們精心打造了「傳承紅色基因 共築美好夢想」暑期系列活動。日前,「傳承紅色基因 共築美好夢想」暑假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由此拉開博物館2020年暑期系列活動的帷幕。
  • 西安交通大學科技抗疫成果展示與交流會成功舉辦
    為貫徹第 20 屆「全國科技活動周」相關要求,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宣傳科技戰疫先進典型,講好一線抗疫故事,8月29日,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千人會議廳隆重舉辦「西安交通大學科技抗疫成果展示與交流會」。
  • 7歲小學生出抗疫詩集,被多家博物館收藏
    楚天都市報5月24日訊(記者 張屏 通訊員 李璐)今日,武漢市光谷第二小學202班58名學生得知,他們的抗疫詩集《冬天的話說到了春天》被中國教師博物館收藏。而此前,這份記錄著孩子們童心和詩意的作品,已被湖北省博物館收藏。
  • 我國博物館總數達5535家 每2天新增一家
    ,每2天新增一家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5月18日,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在南京博物院舉辦。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致辭中介紹,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已備案博物館達5535家,比上年增加181家,其中非國有博物館1710家。全年舉辦展覽2.86萬個,教育活動33.46萬場,接待觀眾12.27億人次,比上年增加1億多人次。免費開放博物館達到4929家,全年接待觀眾10.22億人次。
  • 邵陽市中心醫院向市博物館捐贈抗疫見證物品
    湖南日報·新湖南5月16日訊( 通訊員 李文娟 孟天笑 記者 陸益平)5月15日上午,在邵陽市中心醫院科教樓六樓榮譽室,該院將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戰「疫」見證物捐贈給邵陽市博物館。市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陳毅明主持捐贈儀式並致歡迎辭,市文旅廣體局副局長羅開明、市博物館館長胡國海一行5人來到該院參加了此次儀式。
  • 中國農業博物館關於徵集抗擊疫情藏品的公告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役中,廣大的農業農村工作者,懷著「上下同欲,此戰必勝」的責任和擔當,主動作為,忘我工作,科學防疫,積極生產,保證了農業農村的穩定和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障了全國特別是疫區農產品的供給,同時也湧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催生了許多值得銘記的故事和見證物。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該忘記英雄,一個偉大的民族必須銘記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