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生實戰功夫如何?幼時於桌上連翻36個筋鬥,數秒打倒3名日軍

2020-12-17 南山論史

縱覽我國將近4200餘年可考證的傳武歷史,其中所湧現出的武術大家和宗師可謂是如過江之鯽一般數不勝數。譬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這位王培生先生,他便是一位博學百家武術的一代傳武大家。

王培生

那麼關於王培生先生的實戰功夫到底如何?或者說他的實戰能力究竟有多強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剖析一下!

首先,從王培生的學武履歷來看。

王培生先生(原名王力泉)於1919年3月24號在河北武清縣的小韓莊出生,他5歲左右隨舉家遷居到京城後(具體住在東四演樂胡同)。當時胡同裡面有一座大廟,而滄州吳橋馬戲團的把式們就常住在廟中。其中有一個姓朱的師傅,便老在廟裡面練功。

八仙桌

因此從小就十分喜歡武術的王培生一有空就會跑去大廟瞧馬戲團的把式們練武,並跟著他們一起學習翻筋鬥。而且,他在朱師傅的點撥之下不久便展現出了自己的學武天賦。據說,幼年時的王培生有一次居然在1米見方的八仙桌上連翻了36個筋鬥,圍觀的眾人看後皆為其連連喝彩。

楊禹廷

隨後,王培生又拜入了70餘歲的馬貴先生(尹氏八卦掌第二代傳人)門下開始學習八卦掌功夫。當王培生長到12歲的時候,他又拜了張玉蓮為師向其學習教門彈腿功夫,並於年底再度拜入楊禹廷先生門下習練太極拳功夫。

王茂齋

自此以後,王培生每日拂曉時就起床從住處步行至中華門先練習硬功,接著則開始習練十路查拳、彈腿和八卦掌功夫。再等到太廟開門之後,他又來此習練太極拳功夫。甚至,就連王茂齋先生都因其過人的習武天賦而打破了武術界「隔輩不傳藝」的老規矩,並在每天晚上給他單獨開小灶傳授其太極拳功夫。

楊禹廷

隨著王培生常年堅持不懈的勤學苦練,一直到他18歲時楊禹廷先生觀其已有獨立施教的真才實學。因此,王培生在楊禹廷先生的授意下便來到了第三民眾教育館任職武術教練。

馮玉祥

據說,當年跟隨王培生學過拳術的名人更是非常之多。譬如,馮玉祥麾下混成旅的旅長許明山,還有29軍的軍長宋哲元麾下的8大處長,以及原北平的警察總監金互等,這些名人便都曾在太廟隨王培生習練過太極拳功夫。

其次,從王培生的實戰案例來看。

關於王培生先生的實戰案例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他早在少年時期師從楊禹廷先生習練太極拳功夫的過程中,就時常與太廟中的學徒互相切磋較技。當時太廟內眾學徒裡曾有2名功夫了得的高手,其中一位是西單商場眼鏡公司的經理張柏久,另一位則是在火車站工作的楊玉琦。

王培生《太極推手術》

而年少時期的王培生就曾在1934年的一個早晨,先後與這2位高手比試過太極推手功夫。並且,他們2個人皆在比試中被王培生推出到圈外倒在了地上,從此王培生「推手神童」的外號也在京都武術界傳開。

王培生

除此之外,「七七事變」爆發整個華北地區大片淪陷以後,王培生先生還出手痛打過日本侵略者。據說,王培生先生有一次去太廟後河拳社拜訪王薌齋先生的路上,正好遇到了數名日軍。可當王培生先生一路趕到拳社後,誰知那幾名日軍竟然也跟著他尾隨而至。

王薌齋

王薌齋先生當時恰巧不在武館,於是王培生便準備告辭離開。可那幾名日軍卻以為是王培生先生故意將他們引到此處,因此當王培生先生剛走出武館大門之時,其中一明日軍竟然舉起刺刀猛地向王培生的腹部扎去。

王培生

結果王培生先生瞅準時機用了一招「抱虎歸山」,其右臂朝著那名日軍腰部一捋,那日軍便仰面朝天跌了出去。接著又有一名日軍揮起刺刀對準其胸口撲來,而王培生卻依舊不慌不忙迅速閃身避開日軍的攻擊,隨機緊跟著躥上一步以一招「進步栽錘」便將其打得跪在地上。

王培生

與此同時第3名日軍已經從王培生背後襲來,可他卻僅在微微轉身之後,便憑藉八卦散手中的一招「周倉扛刀」瞬間把偷襲者一把甩了出去。一旁拳社中目睹了全過程的眾人,見王培生僅在數秒內就連續打倒了3名日軍,皆為其喝彩助威。而其餘幾名日軍在看到王培生先生驚人的武藝後,更是不敢再輕舉妄動只得悻悻離去。

王培生

雖說,王培生先生在壯年時其功夫便已經大成。但是,他卻從未驕傲自滿裹足不前。數年後他又陸續拜入趙潤庭先生門下學形意拳功夫,同時還跟隨吳秀峰先生習練八極拳功夫,以及在梁峻波先生門下習練通臂拳功夫。

韓慕俠

一直到1946年八卦掌一代宗師韓慕俠先生從天津入京之後,王培生先生又再度跟隨其學習了八卦掌功夫。最後,博學百家武術的王培生先生其武功終於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還有在1981年5月瀋陽地區舉行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時,日本少林拳法代表團曾專程前來,並要求與我國武術代表一較高下。就這樣一次中日雙方在武術方面的交流比試,便在遼寧體育館的迎賓廳正式拉開了序幕。

王培生

當時我方派出的代表正是王培生先生,以及來自廣西的姜星五先生,而日方代表團的副團長山琦博通(亦是少林拳道專門學院教務長)當即也表示應戰。結果那山琦博通和王培生剛一交手就落於下風。

那山琦一開始自然是極不服氣,於是很快爬起來出招再戰。最終,兩人一共打了數個回合之後,早已被王培生先生數次擊倒的山琦博通,再爬起來時已經是氣息不穩,整個人更是步履蹣跚的退到了牆角。山琦博通深知自己已然沒有再戰之力,無奈之下這才表示認輸。

王培生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山琦博通正是40歲的壯年時期,並且其身形十分魁梧。而反觀王培生先生卻早已年過花甲,同時個頭還比山琦博通要矮上一截。由此可見,王培生先生的實戰功夫確實是非常厲害。就連當年的日方訪華團回國以後,還專門在日本《阿羅漢》雜誌上報導了王培生先生的事跡,並將他尊奉於中國十大武術家之列。

(想了解更多的歷史趣味話題,歡迎關注「南山論史」自媒體平臺,筆者耕耘創作不易,搬運勢必追查到底。)

相關焦點

  • 李魁元:空中駕駛國產武裝直升機翻「筋鬥」第一人
    中國軍網據新華社天津9月5日電 題:李魁元:直升機「筋鬥」第一人翻筋鬥,通常指人體凌空翻轉360度。我國首支直升機飛行表演隊——「風雷」飛行表演隊隊長李魁元,則完成了直-10武裝直升機在空中翻「筋鬥」的飛行動作,即在鉛垂面內完成機體360度空中翻轉,成為我國武裝直升機飛「筋鬥」動作的第一人。5日上午,第二屆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飛行表演現場。
  • 抗戰時的日軍有多厲害,為何幾十人的小隊就能對付中國一個連
    那麼為何日軍那麼強悍,一個小隊就能對付中國一個連?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日軍小隊的編制。小隊是日軍最基本的編制,是日軍比較小的戰術單位。一般來說,一般一個小隊由三個步兵分隊和一個擲彈筒小隊以及一個小隊部組成,共54人,有步槍40-50支,大正十一式機槍3挺,擲彈筒3-6具,這種小隊通常被稱為「乙種小隊」。
  • 呂紫劍實戰功夫如何?苦練20年成一代宗師,「長江大俠」名下無虛
    至於呂紫劍先生的實戰功夫究竟如何?或者說他的實戰能力到底有多強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剖析一下。首先,從呂紫劍的學武履歷來看。呂紫劍於1893年(也就是光緒十九年)11月22號在湖北宜昌一個聲名顯赫的武術世家出生。早在1900年時7歲的呂紫劍就已經開始跟隨母親學習武藝。
  • 奇美博物館「紙上奇蹟2」登場 雕像會動、紙張會翻筋鬥
    臺灣奇美博物館全新特展《紙上奇蹟2-無所不彈》將於10月1日中秋連假登場,透過展出島內外8組參展藝術家、超過200件作品,引領民眾看見紙張也能翻筋鬥、咬人,如何從2D平面到3D立體動滋動滋「活」起來。中國藝術家李洪波雕塑作品。
  • 全佑實戰功夫如何?盡得楊家父子精髓,「吳式」一門的奠基人
    再到楊露禪先生3下陳家溝學藝創立了「楊式太極拳」,並將其一路發揚光大之後。太極拳一脈中各類風格迥異的細分流派,逐漸也在歷代太極拳師的不斷鑽研創新之下開枝散葉。那麼關於全佑先生的實戰功夫究竟如何?或者說他的實戰能力到底有多強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剖析一下。首先,從全佑的學武履歷來看。全佑先生於1834年在京出生,其老姓為吳福氏(滿族人)。
  • 麥寶嬋的實戰功夫如何?84年曾勇奪金牌,盡得傅永輝先生真傳
    當然,其中也有一直以實戰技擊為主旨的傳統武術流傳於世,但其規模卻僅為傳統武術的冰山一角。至於麥寶嬋的實戰功夫究竟如何,或者是她的實戰能力到底有多強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剖析一下。首先,從麥寶嬋的學武履歷來看。麥寶嬋出生於廣東,自幼開始學習長拳和劍術的她,從小便打下了紮實的武術基礎。一直到其武術天賦引起了著名傳武大師傅永輝先生的注意後,她才正式拜入傅永輝先生門下學習武藝。
  • 史上最狂連長,與20名日軍廝殺說5個字後,日軍大喊:敬禮
    史上最狂連長,與20名日軍廝殺說5個字後,日軍大喊:敬禮!古往今來,兩兵相接勇者勝,在硝煙四起的戰場上,一支兇猛的部隊總是壓得敵人喘不過氣來,而在《亮劍》中,李雲龍所帶領的獨立團就是一支打硬仗的部隊,李雲龍給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其部下在抗日戰爭中湧現出了很多能徵善戰的猛將,如有一位最為狂妄的連長,與20名日軍廝殺說5個字後,日軍大喊:敬禮!
  • 抗戰時期,中國進口的36架雙翼戰鬥機,擊落日軍飛機48架!
    英國空軍對這種飛機很滿意,共採購了747架,裝備了19個飛行中隊,後來將其中的216架出口銷售。「角鬥士」戰鬥機,起飛重量為2755千克,最大速度可達407千米/小時,武器為4挺7.7mm機槍,火力較強,在同時代的戰鬥機中屬於佼佼者。
  • 宋虎臣實戰功夫如何?師從父親宋世榮,一生習武終身未娶妻室
    那麼關於宋虎臣先生的實戰功夫到底如何?或者說他的實戰能力究竟有多強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剖析一下。首先,從宋虎臣的學武履歷來看。宋虎臣先生於1880年在京出生,他是「宋氏形意拳」開派宗師宋世榮先生之長子。
  • 電影《葉問4》中對中國功夫的相對客觀描述和誇張
    從《葉問2》開始,導演對中國功夫有一定的了解,他並不總是強調中國功夫有多強大,但可以看到中國功夫的一面。從世界冠軍殺死洪拳老大洪震南我們可以看出那些江湖門派是脆弱的。雖然有明顯的褒揚永春拳輕視其他門派的嫌疑,但他仍然可以解釋中國功夫中的一些問題。
  • 李子鳴的實戰功夫如何?4歲隨叔父學習拳棒,19歲拜梁振蒲為師!
    李子鳴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這位李子鳴先生,便是八卦掌一門中第3代宗師。那麼關於李子鳴先生的實戰功夫到底如何?或者說他的實戰能力究竟有多強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剖析一下。就這樣梁振蒲先生離津之後,李子鳴則開始在居慶元師兄的指點下學習尹派八卦掌的拳術和器械功夫。
  • 茶壺小弟的桌上奇遇:桌上居民奇遇記
    茶壺小弟的桌上奇遇:桌上居民奇遇記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下茶壺小弟吧:他是一把胖嘟嘟的小茶壺,最喜歡為大家倒茶了。《茶壺小弟的桌上奇遇》分為四個小故事:《茶杯妹妹要來了》《從天而降的飛碟》《坐著託盤去旅行》《新來的鹽罐姐姐》。每個故事都生動地反應了幼兒心理,解讀了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的壓力和解決之道。
  • 陳惠敏評價功夫明星:鄧光榮、向華強實戰強,成龍洪金寶是演功夫
    功夫電影曾經可以風靡全球,因為有很多人才,如甄子丹、成龍、李連杰等都是著名的動作巨星。這些人從小就練武,非常努力,他們可能不是頂級實戰格鬥大師,但絕對有真正的功夫。當然,與職業拳擊手相比,他們的實戰肯定要弱得多,這是陳惠敏的點評。
  • 盧惠光談武打明星實戰中的能力
    為了查到他的詳細資料,柳林翻閱了大量的資料,百度百科上說他是1959年3月17日出生於泰國,是一個泰國華僑。在與成龍合作並作為成龍的保鏢之後,拍過非常多的電影,有「洪興戰神」之稱。2010年盧惠光與成龍正式決裂,並分道揚鑣。
  • 馬保國的功夫是假的嗎?他難道沒有一點真功夫?
    七十來歲的一位老先生了,即使有功夫,和一位正當年的壯漢開打,打不過是正常的,這個時代不會有超人,可惜老先生長了一張鴨子嘴,肉爛了嘴不爛,都讓人KO了還在那裡吹哪。太極拳本身就是一種強身健體的功夫,並不具備實戰作用。那些實戰的場景,都是導演們杜撰出來的,當不得真。看了馬保國被打倒的錄像,看出馬保國就是嘴上功夫,完全不像練過搏擊的人。
  • 二戰中國最強部隊,1個師配3個炮兵營,第一次在火力上碾壓日軍
    《二戰中國最強部隊,1個師配3個炮兵營,第一次在火力上碾壓日軍》 在前幾期的內容我們曾介紹過在中國戰場上一些著名的戰役,以及中國軍隊在絕對優勢兵力的情況下卻被日軍打敗的戰役。其中《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
  • 黃麒英實戰功夫如何?師從陸阿採學藝10年,「廣東十虎」名下無虛
    至於黃麒英的實戰功夫究竟如何,或者說他的實戰能力到底有多強呢?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看個究竟。首先,從黃麒英的學武履歷來看。黃麒英出生於廣東佛山南海區的西樵鎮,他從少年時起就開始以街頭賣藝為生。就這樣黃麒英在陸阿採門下苦修了10年之後,終於習得了恩師一身少林功夫之精髓。
  • 大鏡面盒子槍血戰日軍刺刀:新四軍記載日軍有三個特點很厲害
    是日軍在京滬鐵路上一個比較重要的據點。當時在這裡駐紮的是日軍1個小隊40多人,因為,日軍在這裡沒有受到過襲擊,因此防禦非常鬆散。經過偵察發現,日軍在睡覺的時候,還會放心大膽的脫衣服睡覺,在大門口甚至都沒有哨兵。為了破壞日軍交通線,不能讓日軍肆無忌憚的運輸搶劫來的物資,我軍決心對這裡發動一次襲擊戰。
  • 此戰讓日軍遭受了六十年來唯有之恥辱,很多日軍睡覺都要戴鐵護圈
    二戰結束之後很多年,有人從日軍的資料庫中發現了這麼一個線索,線索顯示當年的日軍關東軍乃至日本整個軍界雖然狂妄,但是還沒有自大到要一口吞下中國的程度,他們也知道日本是島國,而中國幅員遼闊,想要徹底吞下中國,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慢慢切割,一步步的瓜分,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東三省的事情因為種種原因中國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