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實施《重慶市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提高重慶市家庭教育總體水平,促進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增進家庭幸福、社會和諧,以及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指導精神,重慶市特制定了《重慶市家庭教育指導大綱》(以下簡稱《大綱》),並於2017年8月18日發布。
重慶師範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中國蒙臺梭利組委會專家組成員、重慶市兒童發展與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牟映雪老師參與了《大綱》的整個制定過程。
2019中國幼教公益論壇西部峰會邀請到牟映雪老師,請她以「《家庭教育指導大綱》解析」為主題,對重慶市《家庭教育指導大綱》進行深入解讀。
(一)政策背景
牟映雪老師首先列舉了國家近年來關於兒童青少年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
《九十年代中國兒童發展規劃綱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
《關於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1—201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從國家近幾十年來所頒布的法規政策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國家對於兒童發展的要求,對於學前教育改革的要求,對於家庭教育的重視。在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團拜會上指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新時期開展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文化與教育背景
文化傳統:重視家庭教育、注重對健康人格和完美品行的塑造,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現代教育體系: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
(三)家庭教育支持體系現存問題
家庭教育立法滯後,市面上的家庭教育服務機構,同時存在著不健全、不規範的問題,《大綱》的制定能對行業起到規範作用。對這些機構所提供的家庭教育服務也能起到指導和管理的作用。
(四)家庭教育問題
家長的家庭教育意識和履職能力不強,親情及家庭教育缺失導致違法犯罪問題突出,困境兒童的家庭教育亟待重視和關注。
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需要由家庭、學校、社區,三者共同協力構建。
牟映雪老師強調,孩子在學前的大部分時間還是和家庭成員共處的,所以增加家長的育兒知識,強化家長的育兒能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而在對重慶市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做過的調查統計發現,90%的犯罪未成年都來自留守兒童。她呼籲大家積極重視家庭教育,改善留守兒童問題,家庭暴力問題等等。
牟映雪老師分享到,在《大綱》制定之前,對重慶市家庭教育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現狀進行了調研,並對國家其他地方性的《家庭教育指導大綱》文件做了借鑑思考。《大綱》結合了我國地方性《大綱》的優點,並以解決重慶市在家庭教育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重點。
(一)主要法理依據
國家層面 - 現行憲法和法律對家庭教育作出了相關規定(憲法、教育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反家庭暴力法)以及《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精神。
地方層面 - 全面貫徹實施《重慶市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二)政策依據
中共中央、國務院文件對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了目標任務並確立了相關工作制度;全國婦聯、教育部等部門相繼出臺了規範和指導家庭教育的文件。
(三)實踐依據
上海、深圳等城市在10年前就啟動了家庭教育地方立法調研工作,完成了研究報告,設計了家庭教育地方法規基本框架和重要條款等。2015年以來,貴州、天津、吉林、江西、山西等地相繼啟動了家庭教育立法工作。同時,北京、上海、江蘇等省市也制定了《家庭教育指導大綱》。
(一)立法理念:鼓勵、倡導、規範
以鼓勵和推進家庭教育事業發展為立法理念:堅持以上位法為依據,注重結合重慶市市情,借鑑其他省市的立法探索經驗,以及美、日等國及臺灣地區在家庭教育立法方面的經驗和做法。
(二)研製的視角與指導思想
《大綱》的制定以兒童發展、終身教育、和諧社會為研究視角,其指導思想是: 保障兒童最大利益。
牟映雪老師認為,兒童的發展不能只看當下,我們需要著眼未來。我們的家長對於幼兒園的教育會比較關注顯性的學習效果,比如學唱了幾首歌,學會幾個單詞,畫了幾幅畫,而往往容易忽略影響孩子一生發展的人格培養,心智健康等問題。這些都是我們在進行家庭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研製目的
《大綱》的研製目的是增進家庭幸福、社會和諧、兒童健康成長。
推進家庭教育發展,促進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可以增進家庭幸福,進而推動社會和諧發展。強化父母家庭教育法定主體意識,促進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對於促進家庭教育事業發展,解決家庭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牟映雪老師說,關於家園共育,我們應該不單要思考,學校要做什麼,家長要做什麼,還要去思考孩子要做什麼。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有其權利和義務,我們應給予足夠的關注。
《重慶市家庭教育指導大綱》的研製思路
(一)《重慶市家庭教育指導大綱》的目標與任務
1. 推進家庭教育知識的宣傳和普及,指導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念,明確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提高家庭教育質量。
2. 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兒童優良品質和健康人格,注重家教家風,優化家庭教育的社會環境,促進家長和子女共同成長。
3. 完善家庭教育工作長效機制,提高家庭教育指導水平和實效
(二) 《重慶市家庭教育指導大綱》的基本內容和結構
牟映雪老師說,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有不同的生理發展特徵、心理發展特徵,我們也要有不同的教育目標,進而提出相應的家庭教育重點。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部分家長將知識儲備等同智力發展,過分注重單純記憶和操作式學習,忽視嬰幼兒的情感和社會性發展。在《大綱》裡面,我們會對家庭教育進行分階段的詳細指導,引導家長關注嬰幼兒的心理需求,正確認識玩耍與遊戲,鼓勵及陪伴孩子觀察、閱讀、遊戲。
(三)家庭教育指導的基本原則
(一)理論與實踐操作相結合
1. 家庭教育觀念指導方面
建議家長秉持「以兒童為本,科學引導」「理性施愛,嚴慈相濟」「榜樣示範,言傳身教」「注重家風,立德樹人」等原則;
2. 實踐操作方面
從「兒童發展」、「終身教育」、「和諧社會」的視角,堅持以「兒童利益」為宗旨,在強化家長主體責任的基礎上,引導家長認識自我,了解自身職責,根據不同階段兒童的身體、心理和社會性發展特點,提出了家庭教育的重點內容,家庭教育的常見問題及其解決策略,對特殊兒童和特殊家庭的兒童也提供了具有針對性指導策略。
(二)《大綱》結構體系的特點
全面性與個性化相結合,縱橫交織。對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家庭教育重點及實施建議、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分別做了詳細建議。
指導內容分類
《大綱》的指導內容從橫向可分為普通兒童家教育指導內容、特殊兒童家庭教育指導內容、特殊家庭家庭教育指導內容。
根據普通兒童在不同年齡段身心發展特點的差異,從縱向分為0-3歲階段、3-6歲階段、6-12歲階段、12-15歲階段、15-18歲階段;
特殊兒童的家庭教育指導分為智力障礙、肢體障礙、視力障礙、聽力障礙、言語障礙、情緒行為障礙、自閉症兒童、超常兒童八個特殊群體。
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導分為單親、離異和重組家庭、服刑人員家庭、流動兒童家庭、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家庭五個特殊家庭。
(三)內容特點
《大綱》的內容貫穿家教家風、生命教育、道德法治教育,對不同階段的家庭教育目標做了規劃:
1. 家教家風方面
新婚期及孕期倡導培育傳承優良家風,建設文明幸福家庭;
0-3歲引導家長創設環境,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
3-6歲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建立熱愛勞動的情感;
6-12歲提倡和睦民主,營造良好家庭氛圍;
12-15歲要求準確定位家長角色,營造民主的家庭文化;
15-18歲支持孩子全面參與家庭決策,提高獨立自主的能力。
2. 生命教育方面
3-6歲進行安全教育,培養自我保護的能力;
6-12歲引導兒童珍愛生命,加強人身安全教育;
12-15歲加強生命教育,增強抗挫能力;
15-18歲幫助孩子理解生命意義,培養責任擔當意識。
3. 道德法治教育方面
3-6歲開始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培養規則意識;
6-12歲提倡言傳身教,加強品德法紀教育;
12-15歲重視思想道德品質養成教育,強化守法意識;
15-18歲重視社會公德與法治教育,引導孩子做合格公民
(四)關注特殊需要
《大綱》的關注對象涵蓋了身心障礙兒童和超常兒童,同時在身心障礙方面,增加了自閉症兒童、情緒行為障礙兒童;
提出了特殊兒童家庭教育總體原則,包括「調整心態、樹立信心」、「堅持「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的原則」等方面;
以通俗方式,介紹了各類特殊兒童典型特點;
根據各類特殊兒童特點及家庭教育中易出現的問題提出教育建議。
牟映雪老師強調說,針對特殊家庭,家長需要充分意識到家庭親情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強家庭功能建設,對不同情形下的兒童採取針對性教育方法,注重親情和教育引導,理解、信任孩子,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的時候要及時尋求專業幫助和社會支持。
(五)以科學性、實踐性、時代性和地域性為導向,語言表述通俗易懂
重慶轄區因城鄉二元機構的經濟特徵具備「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並存」「家庭教育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特點,為了讓大多數家長都能毫無障礙地閱讀和理解該大綱,《大綱》在編寫時以語言莊重簡潔、通俗易懂為主,將深奧難懂的學術化語言轉化成家長熟知的生活化語言,並附以生動的案例加以闡釋。
在家園共育的過程中,幼兒園的溝通、協助工作很重要,與此同時,良好的家庭環境、父母科學的育兒觀也非常關鍵。感謝牟映雪老師對重慶市《家庭教育指導大綱》的詳細解讀,給予我們很多的思考和啟發,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孩子構建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
打造幼教行業綜合性成長大平臺
為幼教人帶來全局性
戰略性、前瞻性的行動綱領
科學的理論指導與實踐經驗
論壇對幼兒園園長、舉辦者、投資人
免費
現在掃碼
↓ 報名論壇 ↓
中國幼教公益論壇
第十屆華南國際幼教展
6月15-17日 | 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
與您共建共享
新時代中國幼教創新與未來
添加工作人員微信
加入大會交流群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託育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