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開始,全國大範圍內的民辦初中都實行搖號入學了。國家的政策一出來,幾家歡樂幾家愁。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優秀的初中生源突然就集中到了私立初中,公立的初中變得灰頭土臉,追根溯源的話,大概要從老牌的公立初中開始辦私立初中開始,口子一開,優質的老師去了私立初中,優質的生源也慢慢向私立初中聚集,然後產生了虹吸反應,私立初中很快成長壯大,絕大多數小學生的家長都在未雨綢繆,要讓孩子上哪個私立初中,因為上好的初中,才有可能考上好高中,上一個好高中,才有可能考上好大學……
優質的私立初中也就那麼些,因此誰能上誰不能上就成了問題。所以有了小升初考試,想想之前為了保護孩子們的自尊,考試都不讓排名次了,現在要通過這個考試決定是否能上私立中學,這個落差是不是有點大?
小升初考試考什麼?考學校學的那點內容,似乎拉不開差距,那就考奧數吧,考英語吧,提高難度,拉開分數區間。所以各種輔導班異常火爆,輔導班與私立初中一起,慢慢成為了利益共同體。奧數已經由學不學變成了從幾年級開始學。孩子是否參加校外的輔導班,在小升初考試中會體現出很大的差異。而私立初中的學費,也就由分數分出了等級。
公立初中越來越沒落,人們的不滿也越來越多,公立初中就不能爭點氣嗎?公立初中很委屈,好生源都流失了,我有什麼辦法?
公立初中拿著國家補貼的錢卻辦不好教育,相關方面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首先逐漸將公立學校的老師從私立學校撤出來,但私立學校已經成了氣候,要麼老師乾脆就留在了私立學校,要麼私立學校已經能夠用高薪聘請到優秀的老師,所以學生還是爭著擠著要去私立初中。
教育部門沒有辦法,只好採用搖號政策。搖不上號,即使家長願意出錢,也只能上公立中學,或許這樣可以解決公辦中學的生源質量問題。
不過很奇怪,我認識的朋友,孩子似乎最後都上了私立中學。也不知道這搖號……私立中學的規模越來越大,紛紛建起了新校區。
其實我也想過到時候讓孩子上公立初中,離家近,還免學費,可我辦過這個中學的成績,畢業班的第一名可能都很難考上一中(除開一中的分配名額)
去年的搖號大一統之後,據說私立初中的學費不再分等級,統一調高了基準價。部分私立初中的小學部還迎來了「五升六」,公立小學的五年級學生為了直升,不參加搖號,提前提錢佔坑。教育部門象徵性地處理了一些,慢慢也就不了了之。
記得很多年前國家提出九年制義務教育時,還需要交學費,當時就有人質疑,既然是義務,為什麼還要收學費?相關部門解釋,這個義務指的是家長的義務,家長有義務讓孩子接受九年教育。後來終於變成國家義務了,可家長似乎又不想讓國家承擔這個義務了。
按照政策,公立初中還是不讓分重點班,但私立中學的宏志班、清北班、火箭班比比皆是。在看得見的未來幾年,真的看不清公立初中的出路。
大概率,將來我也會為孩子選擇私立初中,我們被裹挾著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