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從生理學角度支招:選專業前先評估自身潛能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每年有近10%的新生入學後,想改專業,但因「門檻」限制,改成功的不到1%!

  專業,對人多重要?高爾基有句名言:「如果工作是快樂的,那麼人生就是樂園;如果工作是強制的,那麼人生就是地獄」,而填報高考志願,就是一個人職業生涯的起點。

  如何選擇專業?心理學認為,選擇專業時,要對自己的身心因素及潛能優勢做個準確判斷,而影響潛能發展的因素有:興趣愛好、生涯傾向、能力優勢及個性稟賦。

   興趣、生涯傾向

  興趣:回答的是你喜歡不喜歡學的問題。

  1、解析

  個案1:有位連「點球」都不知道的女生,卻上了「體育新聞」專業,來報到,純屬沒有再復讀的勇氣。她一點也不喜歡這個專業,根本不去上課,早早確定了要跨專業考研。

  個案2:有位同學,自小數學好,考大學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數學專業,畢業後,留校當了教師。他說:「在數學世界裡遨遊,是最愉快的事。」因專業成績卓著,35歲破格當上了博導。

  何為興趣?興趣是一個人從事學習、工作的內在心理傾向。

  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對某種工作(專業)有興趣,能發揮其全部才能的80%~90%,並且能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知疲倦;相反,如果他對某種工作沒有興趣,只能發揮全部才能的20%~30%,還容易筋疲力竭。

  2、 生涯傾向

  回答的是你喜不喜歡將來從事與該專業相關職業的問題。

  個案3:曾經有一名學生,在父母的要求下報考了醫學院,但他心理上十分排斥這個專業,實在學不下去,不得不休學。

  個案4:有位女生,一開始很高興地聽從家人的建議,考上了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原因是畢業後可以當公務員,待遇高,工作穩定。可是入學半年後,她感到自己對藝術創作有一種衝動,想到一生都要與嚴肅呆板的「財政數字」打 交道,感到可怕,於是退學,重新高考後,選擇了廣告設計專業。

  生涯傾向,是一個人學習某一專業或從事某一職業的一種內驅力,它能夠激發個人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在專業和職業上有所建樹的心理力量。

  3、機理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人只記感興趣的東西」;詩人歌德說:「哪裡沒有興趣,哪裡就沒有記憶。」

  如果對學習的內容有興趣,學習起來,注意力格外集中,腦細胞處於高度活動狀態,大腦皮層形成興奮優勢中心,接受外來信息時積極主動,大腦皮層留下的痕跡會非常清晰、深刻,記憶效果因此很好。

  誰找到了自己最感興趣的職業,誰就等於踏上了通向成功的大道。因為興趣,會讓潛意識發揮出最佳效能,工作起來,意識和潛意識和諧一致,大腦高度興奮,產生亢奮的熱情,使自己處於最佳的生命狀態。

  4、選擇

  但是,有很多高中生的興趣還是表層的,遊移的,充滿不確定性的,對專業的了解也是膚淺的和模糊的。這時父母要當好參謀。孩子的興趣,可能是來自於父母的「遺傳」或「鼓勵」,父母要幫其選擇和發現。

  如果孩子的興趣是潛在的、濃烈的、持久的和恆定的,又具備與興趣相匹配的能力和素質,那麼這類考生,就一定要毫不猶豫地服從內心的呼喚,而父母則應該支持孩子的選擇。

  氣質、個性

  氣質和性格:回答的是你「適不適合」做的問題。

  1、 氣質

  個案5:有位同學從某著名醫學院碩士畢業,到一家大醫院做外科大夫,讓眾人羨慕,但他卻並不快樂。

  他本來夢想學習音樂,但理想被父母扼殺了。他厭惡醫生工作,在大學裡就害怕將來與病人打交道的生活,工作以後,這種害怕和厭惡情緒越發強烈,甚至他有時看到血淋淋的場面會嘔吐。後來,他變得很孤僻,再後來他精神崩潰住進了精神醫院。原因在,他的氣質類型是「抑鬱質」。

  何為氣質?氣質是人典型的穩定的神經動力學特點,一般分為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鬱質4種。

  氣質是與生俱來的,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存在著行為特點方面的差異。

  (1)膽汁質:熱情、直率,做事具有很高的興奮性和較弱的抑制力。

  這種氣質的人適合做開拓性的工作,如進入商界會有不錯的成績,但是要克服自制力不足的毛病,否則成不了大器。

  (2)多血質:活躍好動、表情外露、善於交際、適應性強,但做事缺乏持久性,注意力容易轉移,適合從事多變和多樣化的工作。

  他們是傑出的活動家,對事業有濃厚的興趣,並能夠持續很長的時間,但是如果工作受挫,或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時,熱情就會銳減。記者、管理人員、律師、公關與人事工作很適合他們。

  (3)粘液質:安靜穩重、善於忍耐,但反應緩慢、不夠靈活,他們能夠較好地克制自己的衝動和勃發的情緒,嚴格遵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

  適合從事一些固定性強,但需付出細心謹慎的工作,如編輯、文秘、行政主管、收銀員等。

  (4)抑鬱質:思維內容深刻,對事物敏感,情緒體驗體富,細心謹慎、感情細膩、較孤僻、善憂思,他們的不足之處,在於難以承受較大的壓力。

  抑鬱質的人,成為藝術家、科學家的比例比較大,如,柴可夫斯基、愛因斯坦等,都是這種氣質類型的人。

  一些需要細心觀察和感受的工作,也很適合抑鬱質的人,如護士、心理諮詢師、幼兒教師等。

  當然,氣質雖然分為4種,生活中卻很少有簡單地屬於哪一種的人,一般的人都是好幾種氣質的混合,只是在這幾種氣質中,更傾向於其中的一種罷了。選擇專業時,一定要認識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適當揚長避短。

  如,有一位大學生,剛分配到報社時,讓他當記者,因為他不是「多血質」的人,所以天天出去採訪,對他來說,不是愉快的事。他主動請辭,要求去幹別人不願意幹的版面編輯,他編輯工作做得很好,現在已發展到報社副總編。他應該是「粘液質」類型的人。

  2、性格

  個案6:有位女同學,性格活潑、外向。父母認為會計工作適合女生,給她報了這個專業,但她向來不喜歡數學,很費勁地畢業後,幹了一年會計工作,實在忍受不了天天悶在屋裡,和枯燥數字打交道的生活,後來她應聘於一家廣告公司從事客戶工作,這項工作特別對她的「口味」,業績一躍成為公司之榜首。

  性格,是個人穩定的態度和習慣的行為方式。性格的分類有多種,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將性格分為內向與外向兩種。

  內向性格的人,有耐心、謹慎,適合做類似研究的工作。

  外向性格的人,愛好交際,善於活躍氣氛,適合做與人交往的工作。

  同樣,一個人身上也往往兼有內向與外向兩種性格,生活中屢見不鮮的例子是,一個從前靦腆內向的人,最後卻成了成功的企業家;而一個開朗好動的人,在安靜的實驗室中度過了一生。

  3、機理

  (1)氣質,具有先天的生物學基礎,體現個體神經內分泌的特點。

  (2)性格,是後天在教育、經歷的影響下形成的,一經形成就會比較穩定,較難改變,所以有「性格決定命運」的說法。

  確實有性格內向的同學做銷售,取得較好成績的個案,但因為有其生理基礎,改變起來相當困難,個中艱辛,唯本人知道,非萬不得已,不提倡模仿。

  能力優勢

  能力優勢:回答的是你能不能卓有成效地做好的問題。

  1、解析:

  個案6:有位同學上小學時,所做的航空模型獲過獎,他自小的理想是當工程師,他決定報考航空學院相關專業。

  個案7:有位同學,曾因爸爸心臟手術成功,再次獲得生命,立志當個心外科醫生,但是學醫後,卻發現自己不僅手不夠巧,遇到緊急情況的處理能力也不行,當不了外科醫生。

  事業要有所成功,有興趣還不行,還得要有能力。如,有人喜歡文學,想當作家,有的人喜歡繪畫,想當畫家。但是,無論是作家還是畫家都需要有一定的天分,需要非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何為能力優勢?是指一個人在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學習,逐漸獲得的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傾向,直接關係到考生未來職業的發展潛力,以及其從事相關職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高考選擇專業,應考慮哪些方面的能力優勢?應考慮:基本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數學邏輯能力、空間判斷能力、形態知覺、自省能力、身體運動能力、藝術創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9個方面。

  2、機理

  為什麼有人這方面的能力強,有人那方面的能力強?原因在「大腦區域優勢不同」!

  左腦,主管邏輯思維。右腦,主管形象思維。我們的大腦分為左後腦、右後腦、左前腦和右前腦四個區域,每個腦區域所彰顯的能力優勢不同。

  左前腦:有良好的分析技能,數學好,冷靜,會判斷等。

  左後腦:記憶好,善於計劃,行事有序等。

  右前腦:空間想像力好,創新,適應性強,會視覺想像和表達概念等。

  右後腦:人緣好,感性,適應環境,多愁善感,會犧牲自我等。

  人們總習慣用他們發達的腦區域來思考和反應。研究發現,有些人一個腦區域特別發達;而有些人有兩個腦區域發達;還有人3個腦區域發達;個別人4個腦區域均發達。

  但是,就是同樣兩個腦區或3個腦區發達的人之間,佔主導的發達腦區也會相異。

  3、選擇

  (1)看特長:在成長過程中的特長,很可能就是能力優勢,如數理化成績好的,數學邏輯能力強。

  能力優勢的形成,與環境、教育、社會、遺傳因素有一定關係。

  個案2被破格評上博導,他的父親是大學數學系的教授,他數學能力較強,應該有一定的遺傳因素;個案5上小學時參加了航模小組,經常動手實踐,訓練出了大腦優勢。

  (2)全面看:選擇專業時,不僅要考慮某一特定方面的能力優勢,還要全面地考慮各方面的能力優勢,才能選擇出適合自己能力優勢發展的專業和未來從事的職業。

  如,大數學家陳景潤,大學畢業後當數學老師,因為他「語言能力」較差,無法做個好的老師,之後他搞研究,很快脫穎而出。

  測一測你適合幹什麼

  杜文東教授諄諄告誡:千萬要避免以下不良擇業心態——

  1、暈輪效應:選擇「時尚」的「叫好」的專業,如,聽說現在生物學吃香,就報這個專業。

  2、刻板印象:按社會的固定看法選專業,如,普遍認為「大經濟類專業」好就業,而選此專業。

  3、從眾心理:看很多同學都報某專業,遂報某專業。

  4、攀比心理:你報名校某專業,我也報名校某專業。

  5、理想主義:如個案6中,因心外科醫生解救了自己的父親,遂愛上了醫生職業。

  6、依賴心理:新生入校後想改專業的理由,大都是:「是老師讓我報這個專業的」、「是爸爸媽媽給我報的這個專業」等。

  選擇專業時,最好和老師、父母共同商量,但最後的主意,應自己拿。

  那如何對自己的潛能要素全面權衡,科學選擇呢?我國心理專家,已將國外的一些心理測量表本土化,可以幫助同學了解自己,選擇專業。如《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量表》(修訂本)、《霍蘭德職業傾向測試量表》等。

  專業,是人飛翔的翅膀,您能飛多遠,取決於您選擇的專業方向,同學,選擇請慎重! (採訪專家:南京中醫藥大學心理學院 杜文東教授 李蘭陵)

相關焦點

  • 專家支招:考生填報志願可採取三種報考策略
    來源:中國青年報圖集 專家支招:考生填報志願可採取三種報考策略分別是定位策略、批次策略和同一批次的衝保策略教育專家提示,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可以採用錯位競爭的技巧,尋找「價值窪地」。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1名高考生和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填報志願時,56.7%的受訪高考生的困惑在於不了解專業的具體含義和學習內容,51.6%的受訪高考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72.6%的受訪大學生建議找準自身定位,合理評估。受訪學生中,59.3%為本屆高考生,40.7%為在校大學生。
  • 高校教授支招如何填志願選專業
    本報訊 (龍崗融媒記者 陳雪英 通訊員 劉巍巍) 新高考打破了文理科的界限,給予了學生更多的選擇,然而大部分學生對高校的專業及設置了解頗少,到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個人定位模糊,不知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高校及專業。
  • 運動生理學 | 從生理學角度分析發展速度的訓練方法?
    運動生理學 | 從生理學角度分析發展速度的訓練方法
  • 北京大學風景園林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自我評估專家評審會順利召開
    2017年11月24日,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召開風景園林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自我評估專家評審會。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俞孔堅教授首先致辭,他對專家組的到來表示歡迎,希望評審專家暢所欲言,從專業角度對北京大學風景園林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建設及人才培養工作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 專家「支招」
    專家「支招」 2020-12-13 0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選專業還是選學校?專家這樣說
    記者將高頻問題進行了收集整理,邀請江蘇省高考志願填報專家龍裡一一解答。熱問1AI填報志願靠譜嗎?今年網上出現了AI(人工智慧)高考志願填報小助手,據說可以根據考生所在省份招考政策以及考生個人成績和選科情況,智能地分析出歷年招生計劃、往年錄取分數、同水平考生往年報考情況等,再結合考生分數信息和實時搜索大數據,幫助考生更科學合理地填報志願,為考生擇校、選擇專業提供參考。這樣的方式靠譜嗎?
  • 心理專家來支招
    優先選學校還是優先選擇專業?由於角度和觀念不一樣,不少考生和家長在志願的選擇上出現極大分歧,引發了親子之間的「戰爭」。本期《醫本正經》,我們請來成都市第一精神衛生防治院精神心理專家張莉莉副主任醫師,給還在為高考志願填報傷腦筋的考生和家長支招。「因填報志願產生親子關係的衝突不少見。」張莉莉表示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時,需要注意4個要點。
  • 健康養生:怎樣吃自助餐 營養專家支招
    健康養生:怎樣吃自助餐 營養專家支招 作者:沈華 2018-02-26 10:39   來源:半島晨報   劉政教授從專業的角度來支招。  按照食物類別選擇食物  劉政教授介紹,吃自助餐最大的忌諱是只選擇自己喜歡吃的飯菜。正確的做法是:五穀雜糧、肉魚豆奶、瓜果蔬菜,每類食物都吃,做到少量、多樣。
  • 新高考選歷史沒前途?該怎麼選專業?選完後悔怎麼辦?
    我們來看看專家們是怎麼回答這些問題的吧! 01 選科:如何做出對的選擇?郭建民建議,新高考下,考生在選科方面需要考慮志向、興趣、自身優勢、高中優勢學科與大學所選專業的匹配度等因素。他提醒學生,選科的核心是要有前瞻性,「尤其在當今急劇轉型的社會,要不畏浮雲遮望眼,作出正確的決策」。同時,選擇時還要重視整體性,從全局上思考問題。
  • 資深大腦潛能開發導師於楨,您身邊的早教專家
    於楨老師表示,早教是一門綜合學科,希望所有人不要僅僅從單一的教育角度去談孩子成長,要從一個更樸實的角度,更全面的角度。這樣,在幫助孩子的成長同時,自己也會更加豐富。早教專業講師於楨,腦潛能開發的專家,2011年開始從事於0—18歲青少兒教育工作。
  • 2020高考志願填報如何選學校選專業?學長學姐來支招
    所以,特別希望大家在填報志願時能多考慮考慮,本文將結合自身的一些經歷以及畢業後工作幾年後的一些就業心得、選專業、學校時的考慮因素,希望對你填報志願有所幫助。VS選專業:很多考生和家長可能都面臨著是應該選大學還是應該選專業,這方面考生應該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進行選擇,如果自己有很明確的未來職業發展發現、有很感興趣的專業方向,則應該優先考慮專業,若是不明確,則應優先考慮大學。
  • 眼科專家上線支招
    4月14日下午,鄭州師範學院附屬小學「你猜課程」時間,特別邀請眼科專家上線,為學生的視力保護科學支招!疫情期間,居家學習,上時間網課,家長最擔心的是什麼?絕大多數家長都會選擇「擔心孩子的視力下降」。鄭師附小本次「你猜課程」請來了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大夫孟文明,為家長和孩子解答關於用眼健康的熱門問題。
  • 筆記|《臨心》C5 神經心理學與心理生理學評估 & C6 行為評估 & C7...
    C5 神經心理學與心理生理學評估當代神經心理學評估方法1.成套測驗:如霍爾斯帝德—內田成套測驗(HRB)和魯利亞—內布拉斯加神經心理學成套測驗(LNNB)。(1)優點:對他們所選樣本的功能範圍的相對較多的理解,大大地促進了研究和臨床的結合,因此會自動收集同類所有病人的基本資料,也有利於技術人員的使用。
  • 開學兒童口罩怎麼選?專家為家長「支招」
    (原標題:開學兒童口罩怎麼選?滬專家為家長「支招」) 上海市高三年級、初三年級將於4月27日返校開學。各級各類學校在5月6日前做好其他學段和年級分批返校開學的準備。
  • 專家來支招啦→
    專家來支招啦→ 2020-12-13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仁能達生涯教育 青少年學業潛能提升第一課
    仁能達生涯教育 青少年學業潛能提升第一課 財訊網 | 2020-11-09 10:46:32 近日,國際生涯發展協會(ICDA)為推動有效教學與高效學習的切實展開,特別邀請仁能達教育集合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團隊進行研發,推出一套服務於學生有效學習的教練模式
  • 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工作啟動!重點評估30個專業學位類別
    (四)專家評價 按照「隨機、保密、迴避」原則,遴選思政教育專家、各專業學位專家、行業專家等對定性評價部分進行分項評價;建立專業學位專家庫、擴展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資源,制定專家評價標準和指南;採用基於定量數據、證據的專家「融合評價」,提高專家評議質量。
  • 動醫專業課|動物生理學
    動物生理學是我們獸醫學的基礎,學好動物生理學,也為後期的動物病理學等專業科目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生理學也是考研的科目之一,可見,這門課在整個獸醫專業課中的地位。其實,除了作為一門重要的專業課以外,即使你以後不在獸醫領域從事相關的工作,學習生理學,對你來說也是極有幫助的。
  • 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啟動,重點關注什麼?
    》(以下簡稱《方案》),決定全面啟動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工作,重點對金融等30個專業學位類別開展評估。專業學位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服務教育強國戰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專業學位水平評估是按專業學位類別開展的水平性評估。2016年4月,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在法律等8個專業學位類別試點開展,全國符合條件的293個單位、650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全部參評。
  • 從學生角度以及選考專業分析,為何選物理會比選歷史更加吃香
    江蘇新高考「3+1+2」模式中,要求考生在物理或歷史選科中必選一門進行學習,很多家長糾結的是到底該選哪門。儘管選修物理在未來選專業的選擇上會比選歷史更多,但是需要明確的是,選物理並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那麼從選考專業來看,選物理比選歷史吃香在哪裡?一.學生適合選物理還是選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