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記者高鵬、楊明)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副市長劉敬民5日透露,「鳥巢」和「水立方」這兩座北京奧運會標誌性場館去年的運營收入約5億元,不僅能維持場館的正常運營,而且略有盈餘;另外,部分奧運場館尋求商業冠名的計劃也徹底告吹。
劉敬民當天下午在參加政協小組討論會發言時說,從奧運會後一年「鳥巢」的運營實踐來看,企業在市場化的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逐利。為了確保「鳥巢」的公益性,北京市政府在去年8月調整了「鳥巢「的運營管理模式,對國家體育場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從原特許運營方中信聯合體手中接過運營權。
「這樣就把公益性與營利性結合起來了,」劉敬民說。
據劉敬民介紹,去年一年,「鳥巢」和「水立方」通過旅遊門票、承辦商業活動、特許產品銷售等一共收入5億元,可以承擔各自場館的正常運營、設備更新以及人工等開支。
2008年,有媒體報導「鳥巢」運營方擬在奧運會後出售場館冠名權,結果在社會上引發巨大爭議。不過,至今未有企業冠名任何一個奧運場館。
當被問及今後奧運場館是否會繼續尋求商業冠名時,劉敬民予以否定的回答:「大家不是都不同意嘛,那我們就從善如流。」
此外,劉敬民還透露,北京市考慮在「鳥巢」內開設一個永久的奧運博物館,進一步豐富遊客參觀的內容。「水立方」目前正進行內部改造,今年夏天將以全新形象亮相,成為一個既能舉辦大型國際賽事,又能為公眾提供水上運動健身、文化休閒、旅遊參觀等綜合性服務的大型室內多功能水上中心。
[責任編輯:calvino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