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擇園攻略>常見問題>正文
春季or秋季入園究竟哪個好
2011-06-28 15:37
來源:搜狐母嬰
作者:
幼兒園新生,都要經歷一次與家庭精神上的「斷奶」。每每想到寶貝不可避免的撕心裂肺的哭聲,尤其是每年9月新學期開學時孩子們集體痛哭的場面,媽媽們就不免心疼肝顫。於是,一些家長將目光鎖定在春季插班上,或許,在一個少有哭聲的群體裡,自己的寶貝更容易喜歡去幼兒園。
每年2、3月份,為了讓孩子提前體驗幼兒園生活,為孩子選擇插班的父母為數不少。那麼你將為寶貝做出怎樣的選擇,是秋季開學正常入園還是春季插班?
案例
春季開學後,佳佳到幼兒園插班了。剛開始,她哭著說「不去」;到了教室門口,聽到老師熱情的招呼,佳佳雖不情願,卻也能乖乖地進去,只是邊走邊回頭看媽媽,一副委屈的樣子;有時也哭幾聲,但絕不屬於聲嘶力竭那種。一周後,她也能和大多數孩子一樣,高高興興地去幼兒園了。媽媽說,如果不是去插班,佳佳恐怕不會這麼快就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支持選擇插班的理由
1、寶媽茜茜:避免不良情緒的傳染
我為女兒選擇插班,一是因為正常入園時她還不滿3周歲,另一個主要原因是考慮到每年秋季,新生入園第一周,班裡的哭聲此起彼伏,甚至是二十幾個寶寶哭成一片。在這種「悲傷」的氛圍中,即便是那些不怕生的孩子,「不明事理」的寶寶也很難抵禦不良情緒的傳染,恐怕也要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大放悲聲。而春季插班,絕大多數「老生」情緒穩定,為新來的寶寶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在歡樂的氣氛中,插班寶寶比較容易忘掉「悲傷」,積極融入新環境。
2、寶媽焱焱:得到更多的關注
如果選擇秋季入園,我兒子剛好3周歲,但他自理能力不強。我想,二十幾個新生在一起,容易出現被老師疏忽的時候。相比之下,春季插班的新生少得多,而原有的老生已基本適應,不太需要老師分心,這時老師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去關心、照顧插班的孩子。而且,沒有了集體痛苦、集體不適應問題的困擾,老師的心情也好,能充分地給插班的孩子傾訴的機會、更耐心地聆聽他們的心理感受,幫助孩子排解分離焦慮、縮短「家園過渡」的過程,果然一周後,我兒子就喜歡去幼兒園了。
3、寶媽然然:減少生病機會
我兒子體質弱,經常生病。如果選擇9月入園,趕上秋冬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加之最初去幼兒園,少不了哭鬧和生活上的不適應,容易導致上火、感冒等,還有班裡孩子之間的交叉感染,我擔心兒子患感冒的機率會增加。而開春以後天氣一天天轉暖、戶外活動也多起來,抵抗力相對增強,能減少生病的機率。現在看來,我為兒子選擇插班是對的。
4、寶媽燕燕:多了一份選擇
多數幼兒園,在一個年級中有幾個平行班。將女兒插入小託班是有選擇班級的權利,在這之前,我有機會和那些已經入園的孩子家長聊聊,從他們的口碑中得知哪個班的老師更細心、更有經驗;帶女兒去幼兒園玩的時候,問問她從直覺上更喜歡哪個老師。在插班前我向幼兒園表達了自己希望把孩子插入哪個班的意願,果然,孩子去了以後真的很高興。而9月入園則由幼兒園統一分班,家長較難擁有這樣的「主動性」。插班有利於孩子在短時間內適應新生活。
插班的不利因素
1、寶媽嘉嘉:「新來的」加深孩子的陌生感
涵涵到一家幼兒園插班後,每天總是不大情願地說:「小朋友說我是新來的,不想去……」幼兒園與家裡的環境完全不同,又因為與其他孩子在適應性上的差異,孩子一時會有不知所措的感覺,父母要幫孩子慢慢適應;如果孩子內向,插班後不容易合群,適應期會比正常入園要長些。而小朋友們「新來的」這個說法,強化了她和其他孩子的不一樣,容易使她產生被排斥、被孤立的感覺,進一步加深了其陌生感,嚴重時可能會引發孩子的自卑,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插班容易適得其反。
對策:
1)權衡孩子的性格
寶貝的性格與其是否適合插班有很大的關係,開朗的孩子能較快融入新集體,反之就比較困難。所以,專家認為內向的孩子最好不插班;如果非插班不可,父母要給孩子打好心理預防針,並和老師溝通、商量對策,給寶寶最大的幫助。
2)給出恰當的解釋
告訴孩子,小朋友這樣說的真正意思是他們又有了一個新朋友,並不是不喜歡你,他們很願意和你玩兒呢!這個解釋能幫孩子驅除心中的孤獨感和被排斥的感覺。如果孩子擔心自己被欺負,則讓她明白,老師不允許小朋友欺負人,幫孩子在新環境下建立起安全感。
新東方網小學官方微信:新東方小學 (微信號:xdf_xx)
最新小學熱點資訊、小升初資訊、各年級學習輔導、家長知識堂,請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