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冰山理論秘密 透過情緒看孩子的渴望

2020-12-27 閩南網

  雲上,本名林曉雲。復旦大學文學博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兩小千金的媽。因為成為母親而走上幼兒教育之路,自辦花學園。致力於親子閱讀、兒童情緒管理的研究和實踐。

  有一段時間,我們家備受情緒困擾。大概是老二生下來三個月左右,老大忽然出現了一些激烈的情緒,先是生病了,不吃藥、不吃飯,接著哭鬧、咬人、打人……

  我接近崩潰過,對孩子大吼大叫過,甚至已經把她抓在我的膝蓋上,手高高舉起,但,最終沒有落下。因為,我想起一句話:當孩子被打的時候,她的世界是扭曲的。

  沒有辦法,只能學習。那時候看到@王人平的微博,一句話啟發了我,意思大概是孩子的行為出現偏差的時候,不是去找解決的辦法,而是去尋找出問題的原因,原因找到了,問題差不多就解決了。於是,我靜下心來,看我的孩子,去思考,她為什麼哭鬧?她為什麼動手打人?我再去看我的生活,餵奶、換尿布、陪老二……我有多少時間留給老大?如果大家想體會老大的感覺,不妨想想:你本來是大房太太,可是有一天,未經你的許可,你家先生就帶回來個二房太太,並且毫無疑問地分走了本來屬於你的大部分時間和愛,你會怎樣?

  後來我接觸了家庭治療師薩提亞的冰山理論,回想那段歷程,慶幸自己的覺醒。冰山的意象最早來源於弗洛伊德,後來被薩提亞轉化成一種家庭治療模式。大意是,能夠被外界看到的行為表現或應對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湧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壓抑並被我們忽略的「內在」。揭開冰山的秘密,我們會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後來,這種方法被我們使用到了兒童情緒管理中,只是,我們把冰山壓縮了,做了一個兒童的小冰山:行為—情緒—渴望。可以看見的行為下面是孩子的情緒,透過情緒看待孩子的渴望。而學齡前兒童的渴望,多半無非就是被父母充分關注。所以,老大四歲多的時候,又出現過一次情緒的不穩定,那個時候我就已經淡定多了。因為我聽到了,她在說:媽媽,請幫幫我。

  推薦閱讀:薩提亞《新家庭如何塑造人》(雲上)

責任編輯:蘇麗梅

相關焦點

  • 父母情緒背後的奧秘,薩提亞冰山理論
    孩子行為背後的奧秘,薩提亞冰山理論》中,向大家分享了孩子那個當下的心理內在狀態,引入了薩提亞冰山理論。通過將孩子的內在以冰山的形式進行了一次深入的剖析,使大家認識到孩子的行為背後的奧秘,使我們更理解了孩子內心的渴望,即渴望得到父母的接納、尊重、連接以及安全。
  • 孩子行為背後的奧秘,薩提亞冰山理論
    他很渴望媽媽是愛他的,包容他的,接納他的,渴望有安全感,渴望被尊重,渴望和媽媽是連接的。他的生命力此時是向下的,能量不足。覺得自己是一個不被愛的小孩。媽媽把孩子推出房門,孩子的內在有這麼多的感受、想法、期待、渴望和自我,這就是撒提亞的冰山理論。
  • 冰山理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認識到自己的冰山,你的人生就會改變
    上完蔡敏莉老師的《親子關係與九型人格》課程,對蔡老師在課程個案輔導中使用的薩提亞家庭重塑技巧產生了興趣,後研究了該理論的基礎——冰山理論模型,在網絡上找到一篇特別好的文章,與大家分享如下。 冰山理論,實際上是一個隱喻,它指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為,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卻藏在更深層次,不為人所見,恰如冰山。
  • 每日分享:什麼是薩提亞的冰山理論?
    十分浩學的爸爸媽媽們經常會使用薩提亞模式中的「冰山」工具來處理遇到到問題,那麼冰山理論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冰山理論是可以療愈自己、療愈他人、療愈家庭的一個很好用的方法。冰山理論通過圖片很容易讓人看明白,行為、應對、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和生命力構成了冰山的不同層級。冰山上面的行為是我們看的見的,也就是我們最需要調整的地方,可是只能說水平面上的行為是表面的,其實是內在的應對姿態、感受、感受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等在起作用,而內在的也就是冰山下面的這些需要我們去理清。
  • 管理學理論幻燈化——冰山效應
    今天打卡的幻燈是對冰山效應的幻燈具象闡述,所謂的冰山效應就是人往往只看到外表,忽視內在的邏輯關係以及風險。這個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維吉尼亞·薩提亞提出的,人的自我就像是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肉眼可見的是冰上浮在水面上的部分,而大部分是在水平面之下,人們肉眼看不見的,分別是行為、應對方式、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這七個層次。
  • 「逃避自由」的心理和冰山理論
    從群眾心理學上講,如果說尼採只是在理論上充當了耶穌的角色的話(這一理論角色的轉換是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裡完成的,這本書又被稱為哲學裡的「舊約」),那麼,希特勒則在現實中充當了耶穌的角色。從這一點上,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希特勒會把尼採奉為圭臬。
  • 薩提亞「冰山理論「渴望」層次在生活中的應用
    家長對我說,孩子經常在家裡偷偷的拿錢,那麼家長是否也能夠反思一下,是不是與我們平時在理財教育上,沒有做到位,就像我放狗糧的柜子沒有關柜子門一樣,這給孩子「偷」的行為提供了機會呢?還有把狗糧比作人類的心靈營養「愛、欣賞、自由、價值」(薩提亞冰山理論中的渴望層次)的話,如果孩子得不到這些「狗糧」的話,行為出現偏差也就不奇怪了。
  • 和孩子好好說話太難?讀懂「冰山理論」,實現高質量「親子溝通」
    也許很多的家長也會這樣有的時候明明不是想表達這種意思卻對孩子說出來的話卻傷害了孩子,於是孩子也漸漸的遠離家長,家長和孩子之間可以好好說話變得很難。和孩子好好說話太難,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有研究表明:家長如果可以讀懂"冰山理論"的話,可以實現高質量的"親子溝通"。
  • 孩子遇困難,為何安慰沒效果?「冰山理論」幫你知因曉法
    導讀:孩子遇困難,為何安慰沒效果?「冰山理論」幫你知因曉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遇困難,為何安慰沒效果?「冰山理論」幫你知因曉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韓林語」遇見你不了解的自己—-冰山覺察訓練營
    你不是看了很多心理學的書,甚至是朋友的「垃圾桶」而自己卻覺得靈魂無處安放?甚至你也是心理工作者,知道很多理論,卻被眾多流派弄得暈頭轉向,不知如何運用?那麼,你一定需要進來看一看,儘管看一看也不如直接體驗。
  • 心理研究所│情緒冰山下隱藏的秘密——情緒管理主題沙龍
    心理研究所│情緒冰山下隱藏的秘密——情緒管理主題沙龍 2019-12-06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尋獵人才的「冰山理論」:眼睛看見的未必是真實
    快直聘,和您分享有價值的職場資訊名詞導讀冰山理論是薩提亞家庭治療中的重要理論,實際上是一個隱喻,它指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為,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卻藏在更深層次,不為人所見,恰如冰山。
  • 第2課(下)探索自己的「冰山」
    有一個孩子,小學階段,品學兼優,參加學校各種社團活動,作主持人、小記者,參加運動會,總之,各方面全面發展,父母喜、老師寵,她就像一個「小公主」。可是到了初中,她卻漸漸「泯然眾人」,學習並不突出,活動不再參加,回家不是看電視就是玩遊戲,成績中不溜秋,不上也不下。
  • 青島女律師不幸案情讓人發懵,「冰山理論」給出最好的詮釋
    薩提亞心理學上有個「冰山理論」。從冰山,可以看出,原生家庭是如何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但是浮在表層的,只是表面現象。潛在的影響,隱藏得更深,壓抑得更深。而這種情緒的壓抑,內在無處發洩,甚至會變成外向的欺凌和暴力。2020年5月26日,在山東青島又發生了一起親子關係的慘劇。
  • 孩子的學習力不足,究竟問題在哪裡?試試冰山理論來找找原因
    孩子的學習和能力是一個不斷進步提升的過程,我們不可能讓孩子的學習一蹴而就。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孩子的自身問題,找出問題根源,從而找到針對性的方法,這樣才能讓孩子改變目前的學習狀態。著名的冰山理論那麼什麼是冰山理論呢?
  • 海明威的「冰山理論」
    「冰山在海裡移動很是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這就是海明威的「冰山理論」。冰山漂浮在海面上的時候,我們只能看到它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可是在水下,卻潛藏著巨大的山體。海明威以此比喻寫作:作家有八分之七的思想感情是蘊藏在文字背後的,真正通過筆端表現出來的,只有八分之一。如果作家能夠處理好這一點,讀者就能強烈地感受到這八分之一背的分量。這種理論與中國古代的山水畫是不謀而合的。
  • 與孩子溝通時,總是陷入對錯之爭?其實家長往往不懂何為冰山理論
    在家長和孩子的相處過程當中,似乎總是會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問題:孩子和家長總會站在不同的觀點去看待問題,當雙方的觀點不一致的時候,就很容易爭論不休,漸漸的也就影響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會讓家長覺得和孩子相處困難,其實都是因為家長並不了解冰山理論。
  • 覺知自我冰山,體驗對話力量 ——記貝斯特第二梯次「薩提爾溝通模式」員工成長班
    情緒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探究「情緒」奧秘,聯結孩子內心深處的渴望,是每一位教育者努力的方向。
  • 孩子總將說教當耳旁風?也許,你沒能觸達他意識中的「內在冰山」
    02「冰山理論」剖析意識的形成當我們認識到單純的說教可能意義不大之後,剖析道理是如何進入意識的過程便顯得尤為關鍵。意識是一個複雜且龐大的系統,我們可以藉助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維琴尼亞·薩提亞(Virginia Satir,1916-1988)的「冰山理論」來把這一問題形象化。「冰山理論」將一個人的「自我」貼切地形容如冰山一般,包含了行為、應對方式、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和自我。
  • 為什麼情緒會失控
    當我們受到外部刺激,情緒突然不穩定了,這是好事。因為我們有了一次機會去探索自己內心發送的信號,就好像快遞員把快遞放到家門口了,我們不可能連看都不看就直接把它扔了,而是要把它拿進屋裡,拆開看看裡面裝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