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社長杯,一套茶具引起的收藏熱!

2020-12-22 松蘭書社

近日,由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杭州市委宣傳部、浙江大學和西泠印社聯合出品的大型紀錄片《西泠印社》系列六集均已播出。

不少網友感嘆,就像重溫了一個風流文雅,群英薈萃的年代。

「詩書畫印」是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傑出代表,長久以來,「詩、書、畫」都因名家輩出而各領風騷,相較之下,「印」卻不被大眾所熟悉。

紀錄片在對西泠印社百年傳承脈絡的展現中,普及了關於印石藝術的點滴細節。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傑出代表的「詩書畫印」之中的「偏門」——印,進入大眾視野。

圖片來源 | 西泠印社官網

西泠印社,位於杭州西子湖畔,是中國研究金石篆刻頗負盛名的學術社團。

清光緒十三年(1904)夏,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吳隱、葉銘等人在杭州西湖孤山西南麓立志:「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傳承印學一脈。

1913年,近代藝壇巨擘吳昌碩出任首任社長,盛名之下,天下印人翕然向風,東瀛名家河井荃廬、長尾雨山渡海來歸,一時精英雲集,入社者均為精擅篆刻、書畫、鑑藏、考古、文史等之卓然大家。

西泠印社歷任社長分別為: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樸初、啟功、饒宗頤

而今,西泠印社已逾百年,我們特意將七位社長的一生濃縮在一套茶器之中,希望每一個愛茶之人,懂印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一種契合與歸屬。

【吳昌碩款】

西泠印社初位社長,晚清重要書畫、篆刻家,『海派四傑』之一。世人皆知吳老愛梅入骨,五瓣梅花口,秀雅別致。杯身外側取用吳老重要印鑑『倉碩』,內有折枝梅花一枝,清麗古樸。

西泠印社且茶且印社長杯 | 手機淘寶:松蘭鋪子

【馬衡款】

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長,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金石書畫家、篆刻家、印學家。鬥笠杯型,猶如姜太公垂釣於渭水,山水間心懷天下,於平凡中窺得大道。杯身處印有『馬衡叔平』白文印章,內附馬老墨寶『談笑』二字,盡顯大家風採。

西泠印社且茶且印社長杯 | 手機淘寶:松蘭鋪子

【張宗祥款】

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長,書法家、版本學家。折腰杯型,有不為五鬥米折腰之意,杯型高度、大小適中,利於聚香。杯外用張宗祥私印『張宗祥印章』,內書『泓』字,喻人生廣博,心清為上。

西泠印社且茶且印社長杯 | 手機淘寶:松蘭鋪子

【沙孟海款】

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長,書法家、篆刻家。六方杯型,六稜流直而上翹,方中帶曲。杯外『孟海』一印樸拙有力,內書『凌雲』二字,顯超然氣概。

西泠印社且茶且印社長杯 | 手機淘寶:松蘭鋪子

【趙樸初款】

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長,書法家,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羅漢杯型,圓潤厚實。禪茶一味,明心見性。外壁『趙樸初』古雅蒼勁,內側『佛心』幾許禪意。

西泠印社且茶且印社長杯 | 手機淘寶:松蘭鋪子

【啟功款】

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長,有「詩書畫三絕」之稱。圓融杯型,厚重沉穩,有『大肚能容天下事』的寓意。杯外『啟功私印』線條流暢古樸,『慎思』可見名家淵思。

西泠印社且茶且印社長杯 | 手機淘寶:松蘭鋪子

【饒宗頤款】

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有國學、書畫大家之稱。海棠杯形,素雅靈動,杯外壁『饒宗頤印』取秦漢遺韻,內印饒老書法『如意』寄意美好。

西泠印社且茶且印社長杯 | 手機淘寶:松蘭鋪子

時至今日,西泠印社秉承「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之宗旨,融詩書畫印於一體,已成為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藝術團體,在國際印學界享有崇高地位,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譽。

這套茶器,凝結了千年茶文化、百年西泠風骨,傳承著中國傳統藝術文脈,兼具藝術、收藏價值。

西泠印社且茶且印社長杯 | 手機淘寶:松蘭鋪子

年關將近,如此寓意美好而深刻的茶器當屬送禮佳選,自用或收藏皆相宜。

【小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僅為配圖表達。如有問題,請聯繫【松蘭小學士】說明,萬分感謝。轉載文章需經【松蘭書社】授權。

相關焦點

  • 饒宗頤任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 饒氏白描當世獨步
    昨天,西泠印社召開第八屆理事會第六次會議,「社長」一事終於塵埃落定  會議選舉產生了西泠印社的第七任社長,為現居香港、95歲的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  執行社長則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著名書法家和篆刻家劉江先生。
  • 紀錄片《西泠印社》完美收官,西泠印社的故事未完待續……
    ,傳神再現西泠印社歷代印石巨匠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鐫刻情緣,全景記錄西泠印社「人以印集、社以地名」的百年輝煌,深刻闡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的不絕偉力,激發人們對中華文明更深刻的理解、更深度的熱愛、更深層的自信。
  • 同創西泠印社的「水果大師」丁輔之,筆下蔬果令人垂涎三尺!
    提起杭州西湖畔的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誰人不知,誰人不曉,第一任社長吳昌碩更是蜚聲中國畫壇。但提到同為創始人的丁輔之、王福庵、吳隱、葉為銘等人,很多人印象淺淡。今天多藝堂就講一講這位擅畫花卉瓜果的浙派藝術大師丁輔之。
  • 華東師大創立印社,西泠印社發來賀信!
    西泠印社賀信華東師範大學:欣聞華東師範大學「大夏印社」成立,謹馳專函,致以熱烈祝賀!華東師範大學在2014年創設書法篆刻專業後,培養了不少在篆刻領域頗有成就的學生,不少學生在西泠印社等主辦的專業賽事中獲獎或入展,並已有多篇印學論文發表;還承辦了「全國大學篆刻大展」等系列活動,開啟了高校篆刻類活動的多項先河,為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優秀篆刻藝術人才,推動高校篆刻藝術創作繁榮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百年西泠·金石傳薪」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系列展在浙江展覽館...
    11月12日,「百年西泠·金石傳薪」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系列展在浙江展覽館拉開序幕,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系列活動一併舉行。本次系列展覽作為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的重要內容,分浙江展覽館和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兩個展區「並蒂花開」。
  • 君匋藝術院西泠印社藏吳昌碩篆刻41品賞,氣勢駘蕩神出無窮
    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厲良玉、趙之謙並稱「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
  • 西泠印社藏印選
    西泠印社,中國收藏印作、印譜最豐富、最珍貴的藏品單位之一,很多印作、印譜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其中不乏「文人印」開拓者何震的「放情詩酒」,皖派大家鄧石如的「子輿·燕翼堂·雷輪·古歡·守素軒」五面印、西泠八家創始人丁敬的「煙雲供養」等名印。
  • 華東師範大學創立『大夏印社』西泠印社發來賀信
    西泠印社賀信華東師範大學
  • 西泠十家走進鹹陽書畫篆刻展印痕欣賞
    西泠十家秉持印社宗旨,乘新時代的東風,懷奉獻友愛之情,攜手走進鹹陽清渭樓美術博物館,以匠心之作譜寫書法篆刻文化交流新篇章,堪稱西泠印社和鹹陽文化交流的一件喜事、盛事。
  • 《盜墓筆記》裡這家隱秘印社,入社要求第一條就難倒了90%的人
    不少人知道西泠印社,可能還是從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裡看到的。小說裡主角吳邪在西泠印社邊上開了一家名叫「吳山居」的古董店,結果引得無數「稻米」心心念念想找過去見識一下。不過如果真的按照地圖上的地址找到西泠印社,「稻米」們可能就會發覺自己被三叔給騙了:因為聽起來像是一間書屋的印社,其實建在西湖邊的孤山之上,整座山都是印社的地盤,根本不會有什麼「吳山居」。而小說裡提到吳邪曾在西泠印社裡翻看爺爺的筆記,一副「印社是我家」的模樣。
  • 西泠印社創辦者——丁輔之及其作品欣賞
    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書楹聯編成冊,又喜篆刻,名印金石,代有收羅,尤以西泠八家印作為多。並擅畫花卉瓜果,極其璀璨芳菲。 丁輔之對於金石文化的追求可謂是到了一種痴迷的境界,為此他還和好友一起在西湖創辦舉世聞名的西泠印社(1904年與王禔、吳隱、厲良玉、葉舟等發起創辦西泠印社於杭州孤山),供眾多文人雅士交流和探索金石文化之用。
  • 浙江衛視引領「文化之美」 大型紀錄片《西泠印社》今日21:40播出
    ,社以地名……六集大型紀錄片《西泠印社》作為浙江廣電集團「紅大東西南北中」人文精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於今天登陸浙江衛視,於每周三、周四21:40各播出一集。創立於1904年的西泠印社作為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團,更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學術團體,之所以傳承百年而屹立不倒,且成為傳統文化和藝術在近現代轉型過程中生命延續、薪火相傳的保證,西泠印社中究竟藏著怎樣的絕世秘籍?而在高手雲集的金石江湖,西泠印社中人又有著怎樣獨特的表情與風骨?
  • 極苛刻的「天下第一名社」:若社長非大師,寧願空等6年
    杭州之行時,我見到了一個堪稱民間社團之最的存在,它就是西泠印社。 順著白堤一直走,徑直來到一扇門,白牆黑瓦、水墨丹青,門楣上寫著「西泠印社」。粗心的人或將「泠」字看成冷字,我覺得「冷」也很好,西冷印社,有種不食人間煙火、冷眼看世界的模樣。
  • 「西泠杯」全國小學生規範漢字硬筆書寫大會暨全國小學生規範漢字...
    西泠印社出版社將於2020年10月—2021年1月開展「傳筆下經典、做向上少年」「西泠杯」全國小學生規範漢字書寫大會暨全國小學生規範漢字書寫免費測評活動。現將活動方案明確如下:一、活動主題傳筆下經典  做向上少年二、參賽對象全國小學在校學生。
  • 百年西泠:打造一個時代的經典 樹立杭州傳統文化品牌
    誠如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陳振濂所言:「西泠印社作為一家肩負著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使命的文博單位,我們今天做的工作,旨在打造一個時代的經典;西泠印社身處歷史文化名城杭州,樹立好杭州傳統文化品牌,亦是責無旁貸。」以「印譜」為中心的系列活動 填補業內多項空白印譜作為輯錄璽印和篆刻作品的文獻載體,濫觴於北宋,至明隆慶年間顧氏《集古印譜》始風靡於世。
  • 西泠印社地底石碑昨天「洗臉」 初現廬山真面目
    浙江在線04月27日訊 新聞閃回 十多年前,西泠印社將一批石碑埋入地底。前些日子,西泠印社將其中的三塊挖出。當時石碑上全是泥土,無法辨清碑上內容,只能依稀看到「錢塘翁又魯」字樣,後經考證,那個「翁又魯」原是錢塘小縣令。(見24日10版、25日8版報導)。  昨天專家鑑定後發現:  這些石碑果真是寶貝!
  • 西泠古印助陣,歷代名品與印譜匯集「中國印文化大展」
    澎湃新聞在現場看到,其中既有西泠印社藏我國存世最早的一部古璽印匯錄《顧氏集古印譜》,明代文彭「琴罷倚松玩鶴」青田石章等,也有「關中侯印」龜鈕金印,勾勒出簡明中國印史。展覽中,西泠印社的古印章、古印譜多達50件(套),這也是西泠印社的文物名品首次大批量來滬展出。
  • 藝鑑|湖山一片等你回:紀錄片《西泠印社》走近君子和大師的故事
    就是在這西湖邊最小的一座山上,坐落著被譽為「天下第一名社」的西泠印社。穿越一個多世紀的歷史雲煙,從「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出發的西泠印社不僅於海內外金石書畫界享有無可替代的地位,更以其傳承的文化、堅守的信仰、不絕的風骨聞名於世,增加著孤山的精神海拔,印刻下「天堂之城」的人文厚度。
  • 西泠翰墨情緣——宋濤捐贈作品展在中國印學博物館開幕
    第九屆杭州市政協主席、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孫忠煥宣布展覽開幕中共杭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西泠印社黨委書記、副社長、社委會主任龔志南,西泠印社名譽副社長呂國璋,西泠印社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秘書長、社委會副主任王宏偉,西泠印社黨委委員、社委會副主任秦陶出席開幕式。
  • 親情中華青田石 瑞福新章西泠印 僑界慶華誕篆刻作品展在中國僑博...
    (出席開幕式領導和嘉賓合影)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9月7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浙江省僑聯、西泠印社、杭州市僑聯、青田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親情中華·瑞福新章」一一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浙江青田石篆刻作品展首展在北京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