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明朝人畫的世界地圖,才知道,大清皇帝落後到了什麼地步

2020-12-12 騰訊網

中國很早就有了地圖的概念,據考證,4000多年前,墨子就曾經在書中提到「地圖」的繪製方法;只不過秦漢時期,很多地圖依然停留在單純的圖像描繪層面上,再加上技術不夠先進的原因,普通人並不了解地圖的構成要素。但明朝時期,卻出現了一幅特殊的地圖。

這幅圖就是《坤輿萬國全圖》。顧名思義,這幅圖不單單是把中國的山水地理畫進去了,還把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地理情況也畫進去了,所以才叫「萬國全圖」。這幅圖出現時,明朝在位的皇帝是萬曆皇帝朱翊鈞,萬曆皇帝駕崩24年後,明朝就滅亡了。

明朝滅亡後,清朝延續了近300年的封建統治,但清朝最終也覆滅了。我們知道,清朝的覆滅跟內憂外患太嚴重有關,在內,有思想先進的人士不滿封建專制,在外,有列強虎視眈眈,對清朝進行殖民欺壓,奉行「閉關鎖國」的清廷,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就被打得措手不及。

但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道光皇帝竟然還不知道英吉利國具體在哪個方位,還問大臣走西北陸路是否可以到達英國,聽說英國在位的王是一位女子後,更加驚訝:「該女年方22歲,何以被推為一國之主?如何管束臣下?女王有無婆家?」

從這些問題可以看出,當時清朝的皇帝對世界另一頭的英國毫無了解,從制度到地理情況都是一片空白。是不是明朝的《坤輿萬國全圖》不夠詳細呢?其實我們看一下這幅地圖囊括的信息,就知道答案了。

萬曆皇帝下旨繪製《坤輿萬國全圖》,是因為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公元1601年進京朝見中國皇帝,按照慣例,他精心準備了許多禮物,其中就包括一幅世界地圖《萬國圖志》。萬曆皇帝看到這幅地圖後有些驚訝,因為按照中國傳統的認知,華夏處在世界的中心,天圓,地方,沒有「世界是個球體」這樣的說法。

但萬曆皇帝欣然接受了利瑪竇的禮物,叫人把這幅圖用絲帛織出來。之後在他的授意下,利瑪竇又跟明朝大臣李之藻合作,利瑪竇負責歐洲地理部分,李之藻負責中國地理部分,兩人商量著繪製出了一幅中文版的世界地圖,把中國人並不熟悉的歐洲地名用漢文標註清楚。

這張《坤輿萬國全圖》上畫出了五大洲、四大洋,包括剛剛發現的南極洲,歐洲各個國家的地理情況也描繪得十分詳細。萬曆皇帝很喜歡這幅成品,讓宮裡的畫匠臨摹這幅圖,並且將臨摹本送給皇子王親,也送給外國使者,連韓國、日本也漸漸流傳起了《坤輿萬國全圖》。

但沒想到的是,這張在當時最先進的世界地圖伴隨著明朝滅亡而「隱形」,不再引人關注,被清朝歷代皇帝藏在深宮,束之高閣,直到清朝滅亡10年後,這幅圖的臨摹本才出現在古玩市場上,晚清進士金梁經過鑑定後認為,這幅圖是清宮內藏版本。

可見清朝的歷代皇帝並不是不知道有這麼一幅世界地圖存在,但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要找出來進行追加補充,而是把它當成和「西洋奇技淫巧」一樣不重要的東西放在那裡,這樣封閉自我,清朝怎麼能不落後於世界之林呢?道光皇帝問的那些問題,足見封建統治者的愚昧,對比如今中國的發展,更顯得無知可笑了。

相關焦點

  • 看了明朝人繪製的世界地圖,才發現,清朝統治者落後到了什麼地步
    中國的近代史,讓人感到刻骨銘心,無論是制度還是科技,奉行閉關鎖國的清朝,都已經和歐洲拉開了很大的差距,實際上,早在明朝中後期,學者就發現,歐洲已經逐漸追上了中國的腳步,甚至在一些技術上進行超越,比如明萬曆年間進行的抗日援朝戰爭,日軍購買的葡萄牙火神槍就讓明軍陷入了火力上的被動,靠著優勢的重炮才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 看一眼明朝繪製的世界地圖,才發現,清代統治者蠢到了哪種地步!
    看了明朝繪製的世界地圖,才發現,清朝皇帝已經愚昧到了什麼地步 義大利人利瑪竇,可以說是早期對中國產生深遠影響的西方人,他是最早進入中國的耶穌會傳教士,1581年抵達廣東,在廣東期間,利瑪竇畫下了一方標有歐洲的世界地圖,這引發了中國人的好奇
  • 看了明朝人畫的世界地圖,才明白,清朝統治者是有多愚昧
    其實在那個朝代的人,所能知道的地方皆在眼底,假若身在先秦,可能連歐洲大陸都未曾想過,很多古人都以為中國的西方乃一片荒漠,再往後或許就是世界的盡頭。其實遠在東漢末年,我國的造船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到了元末明初時,已經具備打造大型航海船隻的技術。當年朱元璋在南方的幾次主要戰役,靠的都是水軍取勝,所以明朝建國後,對造船技術也尤為重視。
  • 看了這幅地圖才知道,對於明朝人來講,地球早就沒了秘密!
    其實早在明朝晚期,近代西方學術思想已經開始逐漸流入中國。明朝萬曆年間,西方的科技就已經迅速發展,此時中國的科技已經發展緩慢,開始落後於同時期的歐洲。雖然明朝上至皇帝下到士大夫們,人人都更注重科舉正途,但對於西方傳教士到華傳教,並帶來一些新潮的科技學說,並不排斥。1583年,義大利籍天主教傳教士利瑪竇從澳門登陸,進入中國。
  • 清朝統治者究竟愚昧到什麼程度?看明朝人繪製的世界地圖,就懂了
    我們如此廣袤的土地,那麼多的人,最後怎會淪為敵寇的盤中餐,任意瓜分?尤其是面對日本,在當初慘敗究竟是為何?通過明朝的繪製的地圖便可知其中緣由,也可見,這大清的失敗和最後的滅亡,不過就是事情發展的必然罷了。
  • 明朝世界地圖,原版全部流落海外,中國在世界地圖的中心
    說到最早的世界地圖,我們不得不提到明朝的《坤輿萬國全圖》。這張地圖已經非常接近我們今天的世界地圖,中國第一次被放在世界地圖的中心。《坤輿萬國全圖》是明朝太僕寺少卿李之藻繪製的。它是以當時的西方世界地圖為基礎,改變了歐洲在地圖中心而東亞在世界地圖中,為中國繪製世界地圖開創了先例。清代,出於閉關鎖國政策的需要,甘龍皇帝親自下令燒毀《坤輿萬國全圖》。所以在鴉片戰爭期間,許多清朝官員甚至不知道英國在哪裡,離大清帝國不遠。《坤輿萬國全圖》包含豐富的地理信息,反映在四大洲和五大海洋中。
  • 明朝留下來的世界地圖和地球儀
    《海國圖志》書中包含有80幅在當時最新的世界各國地圖,系統地介紹了當時主要國家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沿革情況,被譽為「中國認知海外的第一書」,讓中國人「開眼看世界」。難道此前的中國人不知道「開眼看世界」嗎?咱們不妨來了解一下明朝留下來的兩件文物。一件是現藏於南京博物院的《坤輿萬國全圖》。此圖在萬曆三十六年(1608)由明朝宮廷藝人摹繪12份,現存本即此12份之一。此本原是六幅條屏,今裝裱為一大幅。通幅縱 168.7釐米,橫380.2釐米。
  • 在沒有衛星的古代,人們靠什麼畫地圖?
    中國圖像的具象化同世界地圖的擴充同步進行,從希臘人的想像到義大利人的道聽途說,從葡、西兩國的商旅見聞到耶穌會士的浸潤風俗,世界地圖上的東方知識隨著西方人的擴張活動而不斷豐富完善,依次活躍在海上通道的幾個主要歐洲國家則先後扮演著把東方知識反映在世界地圖上的媒介角色,尤其是耶穌會士的介入使16-18世紀的歐洲地圖史上出現了像樣的中國地圖。
  • 清朝周培公畫的中國第一張地圖準確嗎?
    康熙回宮後打開地圖,一幅大清的萬裡河山的全域地圖赫然呈現在眼前,感覺地圖上每一筆、每一畫,都像是周培公吐盡的蠶絲,都像是周培公無言的忠誠。康熙徹底地震驚了、感動了、淚奔了。這幅《康熙皇輿全覽圖》,描繪了東至庫頁島、南至臺灣和海南,西至伊犁,北至貝加爾湖的遼闊疆域,讓康熙眼界大開,康熙如獲至寶。當然,這只是電視劇裡的情節。
  • 什麼是大清庫頁島?
    「康熙皇帝派人前往黑龍江下遊和庫頁島進行勘測,並將這次勘測的結果繪製進《皇輿全覽圖》中,並且明確地標註了庫頁島上有七個「噶珊」。NO.192時間魔法師/文難擋俄野心校/捕風者 畫/一條人文主義狗 圖/地緣谷庫頁島位於黑龍江入海口附近,面積約為7.64萬平方公裡,曾經它曾是大清最大的島嶼。
  • 掌控著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為什麼明朝的萬曆皇帝卻如此孤獨?
    ;同樣,明朝落後,因為在其加強君主專制時,西方已經開始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在這荒誕,先進與落後的一團亂麻中,孤獨的萬曆皇帝像當初在朱庇特神廟裡用刀解開格爾迪奧斯繩結的亞歷山大大帝一樣,解鎖了他新的、也是最重要的身份,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帝國的主宰者。
  • 明朝最有爭議的皇帝——正德皇帝
    至於寵幸宦官,這也沒什麼說的,我們之前講過明朝的文官實力強大,所以明朝的皇帝把扶持宦官,對抗文官作為既定國策,所以他寵幸宦官這不是應有之禮嘛。至於第三個,荒於政事,熱衷軍事。從表面上看,好像確實不對,但仔細想想也不是那麼回事,下放政權,抓住軍權,這是相當英明的一個行為啊!畢竟掌握軍事實力的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啊!
  • 義大利人幫中國點亮過多次科技樹:幾何學、世界地圖到地震學
    世界地圖地圖學在中國有很悠久的發展史,但是直到明朝初年,中國在地圖方面仍局限於本國周邊地區,對世界地理的認識存在大量空白。16世紀,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首先將世界地圖帶到了中國,讓中國人第一次了解了地球、五大洲、四大洋的知識。
  • 盤點:西方人眼裡的清朝皇帝,這次我真的被雷到了!
    正是在清朝,中國開始落後於西方,並遭到西方人的殖民掠奪。那麼在西方人眼裡,清朝歷代的皇帝和最高統治者究竟是個啥樣子呢?1.順治皇帝作為清朝入關第一君,西方人眼中的順治皇帝顯然沒什麼特別,除了他和他身邊的女人,不知道這是不是和順治皇帝為女人而遁入空門的傳說有關係。
  • 大清都亡了,頒布的《清帝退位詔書》有啥用?你看上面都寫了什麼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到1912年溥儀下詔退位算起,一共國祚276年。縱觀歷史,古代的末代皇帝基本上不是被亂軍所殺就是四處逃亡。而清朝的滅亡就有意思了,皇帝不僅有空閒頒布《退位詔書》,退位之後還能繼續生活在皇宮裡,真可謂是歷史奇觀。
  • 倘若明朝不亡,是否會成世界強國改寫近代史?專家:這是必然
    美國作家菲利普·迪克寫過一本叫做《高城堡裡的人》的小說,其背景是一個架空的世界——二戰中同盟國戰敗,美國被日本和德國瓜分。這當然不是現實的歷史,但是也給了人們另一條考慮的思路。如果把這種思路放到我國歷史上來看,倘若明朝不亡,是否會成世界強國改寫近代史?專家表示:可以說,這是必然。
  • 葛劍雄;中國在地圖上的位置
    所以儒家最早設想制度「五服」,畫成地圖就是一個正方形,由內到外分別是五百裡一層,最裡面一層就是「畿服」,王都所在,國君所居。 以後,人們的地理知識擴大了,才知道天下沒有如此方方正正的劃分範圍。
  • 這幾個明朝皇帝的愛好真是奇葩,越看越搞笑,你知道的有哪些?
    在古代普通人看來,皇帝太遙遠,類似於天上神仙的那種存在,然而事實上,皇帝也是人,也跟平常人一樣,有自己的愛好。今天我們就要說到明朝皇帝的奇葩愛好,你知道的有哪些呢?而由於他太過於痴迷這項運動,到處購買蛐蛐,結果導致了蛐蛐價格暴漲,當時一隻品相好的蛐蛐竟然可以賣到十兩銀子。曾經,在江南一帶,有個人用一匹駿馬換得一隻上好蟋蟀,結果到家後他妻子想要看一下,一打開蓋子,蟋蟀就一躍而起,沒了蹤影。妻子又後悔又害怕,最後竟然上吊自殺了。上位的奇葩愛好,竟然害得底下人沒了命。
  • 清朝皇帝列表:從努爾哈赤到溥儀,帶你領略他們當年的風採
    這是一個辛辛苦苦把後金族從弱小拉扯到強大的人,努爾哈赤既要當爹,還要當媽,有時還要當孫子,過程之辛苦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不過他做到了。後金因為他而變得強大,有了逐鹿中原的原始資本。愛新覺羅·皇太極,清太宗。努爾哈赤積累了原始的資本,皇太極也不含糊,把這些資本發揮到了極致。
  • 大清十二帝齊聚陰間,康熙語驚四座,乾隆黯然退場!(完結)
    唉,我當皇帝時,標榜「法祖」,勤奮、仁愛、節儉,可是老天爺還是要懲罰我,我一直不明白。後來到裡地府裡,剛剛聽他們數落我爸爸乾隆,我才明白,可能是……父債子償吧。康熙:自己不中用,別怪老天,也別怪老爹,自己當的皇帝,跪著也要把鍋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