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周培公畫的中國第一張地圖準確嗎?

2020-12-16 付方言yan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康熙巡幸盛京,順道探望病重的周培公,想表達重新啟用之意。無奈周培公已病入膏肓,自知不起,無法再為大清朝廷效力了。於是,周培公向康熙進獻了親手繪製的《康熙皇輿全覽圖》。康熙回宮後打開地圖,一幅大清的萬裡河山的全域地圖赫然呈現在眼前,感覺地圖上每一筆、每一畫,都像是周培公吐盡的蠶絲,都像是周培公無言的忠誠。康熙徹底地震驚了、感動了、淚奔了。這幅《康熙皇輿全覽圖》,描繪了東至庫頁島、南至臺灣和海南,西至伊犁,北至貝加爾湖的遼闊疆域,讓康熙眼界大開,康熙如獲至寶。當然,這只是電視劇裡的情節。

我們先不著急探討這張地圖準不準確,我們先說說這幅地圖到底是怎麼來的。事實上,《康熙皇輿全覽圖》是康熙皇帝自己下令勘測繪製的,動用無數人力,歷時十年,才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別以為滿清皇帝都閉關鎖國,事實上康熙才是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康熙幼年患過天花,靠西藥治療才得以倖免。因此他並不反感西方文化,對傳教士也十分尊重。他從小就對西學感興趣,還學習了代數、幾何、天文、醫學等方面的知識,並留有著述。因此,康熙才是中國第一位睜眼看世界的人。康熙還冊封天主教會神父湯若望為光祿大夫,並把湯若望長期留在宮中,掌欽天監司正。

此外,康熙還受另一位傳教士南懷仁的影響,喜歡上了地理學。南懷仁繪製過世界地圖《坤輿全圖》,引起了康熙的關注和重視。康熙也想繪製一幅大清帝國的全域圖,於是在1708年下令編纂地圖。因此《康熙皇輿全覽圖》是康熙皇帝自己下令勘測繪製的,與周培公一點關係也沒有。當時的大清帝國疆域遼闊、地形地貌複雜,地圖繪製難度相當巨大。康熙一方面派出大量的測繪人員實地考察、勘測,另一方面安排人手整理古籍資料,如《水經注》、《洛陽伽藍記》、《徐霞客遊記》等著作,甚至在康熙在出巡、徵戰過程中,也不忘帶上欽天監官員和測量儀器,讓河政官員及當地州府官員一起配合,對所到之地進行地理勘測。

儘管如此,地圖的繪製難度還是相當巨大,因為當時的大清疆域實在太大了,東至西,南至北,全部超過3000公裡,很多地區偏僻荒涼、人跡罕至,有荒漠戈壁,有雪山草地,甚至還有虎狼等猛獸出沒。《皇輿全覽圖》創新了很多測繪技術,是世界地理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從康熙四十七年到五十六年,這支測繪隊伍攜帶著先進的測繪工具,走遍了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西南各省,通過天文觀測與星象三角測量方式,先繪製出一幅幅各省地圖。然後再把各省的地圖拼接在一起,構成了整幅的《皇輿全覽圖》。繪圖時,定比例為1:1400000,並採用了很多新技術,如:經緯圖法,梯形投影法。

當時它是亞洲所有地圖中最好的一份。而且繪製過程中,發現了地球經線的長度因緯度上下而有所不同,還開創性地證實了牛頓關於地球為橢圓形的理論。《皇輿全覽圖》的測繪,由此成為世界地理學史上的一件大事。總結: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這幅地圖算是十分的精確了。但對比現代的測繪技術來說,那肯定相差十萬八千裡。事實上,這幅地圖的意義並不在於它的精確性,而在於探索和了解世界的決心,在於統治者治理天下的雄心壯志和膽識氣魄,在於超越時代的眼光和格局。我們很慶幸,康熙作為封建帝王,率先睜眼看世界,讓他治下的中國疆域空前遼闊、國力空前強大、民族空前團結,他的文治武功,對拓展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然而不幸的是,他的孫子乾隆皇帝,自詡為十全老人,糾結在朝覲跪拜的禮儀中,陶醉在天朝上國的意淫裡,拒絕英國使臣馬噶爾尼開放市場和友好通商的提議,徹底地關上了國門,讓中國與世界潮流脫軌脫節,也讓領先世界2000多年的中國開始滑向至暗和屈辱深淵。

相關焦點

  • 康熙為什麼要把周培公冷藏十多年,他到底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眾所周知,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這個這個社會結束的前夕,中國也迎來了這一時期的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這個一時期的中國經濟發展得到了非常大的進步,作為這一盛世的三帝之一,康熙,有著世人敬仰的功績,只不過,他卻在自己正需要人才的時候
  • 周培公是如何通過蠟燭燈芯,來斷定有太監要造反?真是高人
    在古代歷史的發展中,康熙應該是第一等的英主,康熙皇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一生豐功偉績無數,滅鰲拜、平三藩、驅逐沙俄、收復臺灣、三徵葛爾丹、康熙皇帝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康熙皇帝的偉大離不開大臣的輔佐,康熙皇帝對待人才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康熙皇帝重用的人才有,姚啟聖、施琅、明珠、于成龍、李光地、張廷玉等等,最出名的要數周培公了
  • 看了明朝人畫的世界地圖,才明白,清朝統治者是有多愚昧
    這份地圖讓當時的明朝統治者意識到,原來全世界這麼大。但是明朝的繼承者清朝卻開始閉關鎖國,面對西方的來使,乾隆皇帝十分高傲,認為大天朝完全可以自給自足。03清朝皇帝們難道不知道西方世界是什麼樣的嗎?從一幅地圖就可以看出來,明朝雖然也採取還禁,但是仍然積極地與外界交流。但是到了清朝,手裡握著《坤輿萬國全圖》還猶如井底之蛙,這一對比孰高孰低立判高下。
  • 幾幅英文版的中國歷史地圖,看看和中國人畫的區別在哪裡
    英文版的中國歷史地圖有很多,各個版本之間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由於西方人對中國的歷史、地理情況不是那麼熟悉,在製作地圖方面也會出現較大的誤差。另外,由於觀念不同,中國人和西方人在畫歷史地圖方面也會出現偏差。
  • 周培公是如何利用蠟燭燈芯,判定太監要造反?後來他的結局如何?
    但清朝皇族前期該有的心智謀略還是有的,他們知道吳三桂此人有反心,乾脆就將他丟到雲南那偏遠山區去呆著。 當時的雲南可不比現在,清初時雲南夾在南明於大西政權之間,南面還有緬甸等國一直時不時越過邊境高個事,弄得吳三桂那叫一個苦不堪言。呆著不舒心,就又想反一反,於是吳三桂砸下了大量錢財收買康熙身邊的小太監們,等著他們先刺傷康熙,這樣自己就能借著混亂直接攻入紫禁城。
  • 外國畫的明朝和清朝版圖對比:清朝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礎
    日本畫的明朝地圖譚其驤在「地圖開疆」思想的指導下,將明朝的版圖最大化,將西藏、青海、東北都畫到了明朝版圖,已經是相當的給面子了。俄羅斯畫的明朝地圖在領土方面,清朝就不同了。清朝興起了東北,首先就能夠基本統一東北地區,然後入關統一了中原漢地。之後康熙皇帝三徵噶爾丹,將整個蒙古納入了版圖。
  • 《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真的是「盛京將軍」?他一輩子也不可能!
    在電視劇中《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是康熙身邊的重要謀臣,曾多次立下功勳。因朝廷滿族大臣排擠,後被康熙拋棄,在冰天雪地的盛京賦閒了十年,在盛京將軍任上鬱鬱而終。那麼歷史上的周培公真的是這樣嗎?他真的做過盛京將軍嗎?
  • 日語版的清朝擴張版圖:你能看出日本人的別有用心嗎?
    中國現代的版圖奠定於清朝。不過,由於一般過去所學的中學歷史課本很少講到清朝前期的開疆拓土,使得許多人對這一段歷史的了解是很少的。不過最新的教材已經明確講到了清朝前期的歷史貢獻,這一點是很大的進步。在網絡上,也有許多暫時清朝擴展的地圖,但是大多數製作不太精美。
  • 看遍清朝地圖之後,就不會這樣說了
    這是1820年中葉清代的地圖半信半疑的編輯實際上並不非常喜歡清朝,但最近我有一些想法想在評論區與很多朋友一起喝水。今天,我將告訴您一些編輯的觀點。 (請不要噴灑)這張照片是金朝前後的清朝地圖。圖片上圈出的科爾的心是整個清代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體原因將在下次討論。
  • 地圖的「畫繪」與「測繪」
    古代山水畫法繪製的地圖中國古代地圖主要採用計裡畫方之法和傳統山水形象畫法進行繪製。計裡畫方,據文字資料記載,始於我國晉代裴秀提出的「製圖六體」原則,分率、準望、道裡、高下、方邪、迂直,前三者大致相當於現代地圖的比例尺、方向和距離,後三者用於校正實測裡程。
  • 在中國早期,人們繪製出世界地圖是什麼樣子?
    在沒有衛星環繞,無法以上帝視角洞察萬物的時代,繪製世界地圖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然而,長期引領世界,並建立了中華朝貢體系的古中國,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開始了世界地圖的繪製。由此可知,圖中關於海外諸國的資料多來自於他人的口述,無法繪製出準確的地理形狀也在情理之中。
  • 清朝地圖並不是歷史上這樣, 看日本眼中的清朝, 我們就明白了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
  • 周培公功成後立馬被拋棄,康熙到底在想什麼?這些原因不容忽視
    在這種極度不利的情況下,經過孝莊的舉薦,康熙任用周培公為撫遠大將軍。應該說這時候的康熙是十分信任周培公的,給了他足夠的權力。也正因為如此,周培公才敢斬殺不守軍紀的二等伯,縱容他的痞子軍劫掠百姓。但是三番之亂後期,周培公已經今非昔比,與圖海共掌兵馬總計約三十萬。
  • 古人為何要畫地圖?
    這一首次由教會書寫員製作的地圖,體現了由水手繪製的地理信息準確的航海圖所帶來的影響。在這幅地圖中,非洲被繪成一個男人的形象,歐洲被畫成了一個女人的形象。代表歐洲人的女性的陰部則被放在了「邪惡的」威尼斯。《奧皮奇努斯•德•卡尼斯特裡斯的世界》製圖由主觀走向客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
  • 怎樣畫一張地圖?
    視頻文字稿: 怎樣畫一張地圖? 用紙筆勾勒出道路大概的方向、周圍建築物的輪廓,寫上路名。這樣就得到了一張簡單的地圖,但是你照著它可能連自己家都找不到。 因為你的地圖不能準確地描述道路的長度、方位等信息。
  • 用Python畫一個中國地圖
    如果我讓你根據上面 csv 文件裡的信息,畫一個圖,用 Java 該怎麼做?你當然會去找第三方插件庫,然後又是一通折騰,終於把圖做出來,然後編譯,然後運行。如果我要改配色呢?如果我要求畫地圖呢?如果要畫熱力圖呢?那個麻煩就不是一星半點,而對於 matplotlib 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簡單的直方圖就不說了,下面重點介紹如何用 matplotlib 配合 Basemap 畫一個中國地圖。
  • 梁海雁徒手畫中國地圖各省份地圖信手拈來
    一根粉筆,一個黑板,沒有任何參照,邢臺第十二中學的初二年級美術老師梁海雁一分鐘內就畫出一個地圖。拿著地圖對照,無可挑剔。昨日,記者走進第十二中學,看老師梁海雁寓教於樂,教授學生畫畫。不足一分鐘畫出地圖走進一間教室裡,只見梁海雁拿起一根粉筆站在講臺授課。梁海雁先從「雞」的脖子部位開始畫起,一邊畫一邊教學生:「走著走著就到內蒙古了,接下來就是渤海灣,這個地方要注意,不能太彎了,好,這就可以完整合上了。」再畫上臺灣和海南島。在輪廓內部,梁海雁彎彎曲曲勾勒出長江和黃河,這樣,一個地圖就出現在眼前了。整個過程用時不到一分鐘。
  • 看了明朝人畫的世界地圖,才知道,大清皇帝落後到了什麼地步
    中國很早就有了地圖的概念,據考證,4000多年前,墨子就曾經在書中提到「地圖」的繪製方法;只不過秦漢時期,很多地圖依然停留在單純的圖像描繪層面上,再加上技術不夠先進的原因,普通人並不了解地圖的構成要素。但明朝時期,卻出現了一幅特殊的地圖。
  • 353年前洋人畫的中國地圖 西湖和運河很清晰
    浙江在線04月26日訊353年前,世界上第一本中國地圖集《中國新地圖集》由義大利傳教士衛匡國繪製。昨天,這本泛黃的大書靜靜地躺在西湖博物館展廳,其中數十張影印地圖則放大掛上了牆。  看古中國第一張擁有經緯線的地圖,看中國在西方人眼中形象的變遷,讀圖過後,你會發現不虛此行。  地圖大多用黃色勾邊,點綴著灰色的山脈和細黑點的湖泊,早些時候的地圖,標註模糊些,到了17世紀中葉,中國各省的間隔線開始清晰起來。  在一張放大的華東區域地圖上,記者還發現了西湖和運河。
  • 古代是怎麼畫地圖的?沒有衛星沒有高科技,只靠兩招就能準確繪製
    眾所周知,地圖繪製是一項極為繁雜的工作,繪製者不僅需要知道自己所要繪製區域的輪廓、內部山河地形走向,還得準確測量山脈輪廓以及兩地之間的距離。雖然這些工作在現代科技和衛星的幫助下,很容易就能完成,然而在科技水平低下的古代,地圖繪製無疑難於登天。那麼古人究竟又是如何繪製地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