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識,這些關於冬天的成語,竟然都出自古典詩文

2020-12-17 剪燭夜話

語文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成語和古詩詞的積累是增強語文素養的必備方法,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其實多出自古典詩詞。

又是一年冬來到,數九寒天,冰封千裡,關於冬的成語還有很多,小編整理了一些,學一個成語記一首詩詞,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國學知識的經典魅力吧!

1.雪虐風饕

釋義:又是颳風,又是下雪。形容天氣非常的寒冷。

出處:唐·韓愈《祭河南張員外文》:「歲弊寒兇,雪虐風饕。」

2.雪中送炭

釋義: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出處:宋·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3.風雪交加

釋義:風和雪同時襲來。用於形容天氣十分的惡劣。

出處:元·程文海《浣溪沙·題湘水行吟》詞:「風雪交加凍不醒,抱琴誰共賞湘靈。」

4..冰魂雪魄

釋義:如冰的透明,雪的潔白。

出處:宋·陸遊《北坡梅》詩:「廣寒宮裡長生藥,醫得冰魂雪魄回。」

5.冰天雪地

釋義:意思是形容冰雪漫天蓋地。

出處:清·蔣士銓《雞毛房》:「冰天雪地風如虎,裸而泣者無棲所。」

6.冰寒於水

釋義:冰比水冷。指後來居上。比喻學生勝過老師。

出處:荀子《勸學》:「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7.漫天飛雪

釋義:滿天的風雪。形容風雪非常大,瀰漫了天空。

出處:宋·洪朋《喜雪》:「漫天風雪紛紛闇,到地空花片片明。」

8.寒冬臘月

釋義:指農曆十二月天氣最冷的時候,泛指寒冷的冬季。

出處:蘇武《古詩》之四:「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9.寒氣襲人

釋義:冰涼的空氣直襲全身,有種突然寒冷的意思。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3回:「這亭子雖然如此軒敞,卻不見一點寒氣襲人。」

10.天寒地凍

釋義:形容天氣極為寒冷。

出處:元·姚燧《新水令·冬怨》曲:「見如今天寒地凍;知他共何人陪奉。」

11.冬寒抱冰

釋義:冬天寒冷卻要抱冰,形容刻苦自勉。

出處:《吳越春秋》:「越王念復吳,仇非上旦也。苦身勞心,夜以繼日。……冬常抱冰,夏還握火。」

12.歲暮天寒

釋義:意思指年底時候的寒冷景象。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六回:「歲暮天寒,且歸休息,以俟再舉可也。」

13.冬溫夏清

釋義: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指子女孝順(切忌與「冬暖夏涼」混淆)

出處:西漢·戴聖《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

14.冬日夏雲

釋義:冬天的太陽,夏天的雲層。比喻人態度溫和可親,使人願意接近。也可比喻某事物是人正合適的,正需要的。

出處:宋·陳恬《程伯淳贊》:「本以正身,惟德溫溫,如冬之日,如夏之雲。」

15.無冬無夏

釋義:無論冬天還是夏天,多指一年四季從不間斷。

出處:《詩經·陳風·宛丘》:「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16.千裡冰封

釋義:千萬裡都是冰封,天地茫茫,純然一色,通過誇張的手法描寫北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冰雪世界。

出處:毛澤東《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17.滴水成冰

釋義:形容天氣寒冷,水滴下去就會結成冰。

出處:宋·錢易《南部新書》:「嚴冬冱寒,滴水成冰。」

18.傲雪凌霜

釋義:形容不畏霜雪嚴寒,外界條件越艱苦越有精神。比喻經過長期磨練,面對冷酷迫害或打擊毫不示弱、無所畏懼。

出處:宋·楊無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攙借春光。」

19.風刀霜劍

釋義:指寒風和冰霜像刀劍一樣刺著人的皮膚,猶如徹骨一般。

出處:林黛玉《葬花吟》:「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20.折膠墮指

釋義:意思是極言天氣寒冷。

出處:宋·蘇軾《磨衲贊》:「折膠墮指,此衲不寒,爍石流金,此衲不熱。」

相關焦點

  • 冬日可愛、等米下鍋……這些竟然是成語?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
    牌友們看過來,關於麻將的這個知識點你們掌握了嗎?麻將分為北方麻將和南方麻將,北方麻將是136張牌一副,南方麻將則是144張牌一副,比北方麻將多8張牌,這8張牌分別是春、夏、秋、冬,和梅、竹、蘭、菊。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個聽起來不太正經的詞竟然是個一身正氣的成語,出自唐朝張固《幽閒鼓吹》,可不要被它的外表欺騙了哦~「冬日可愛」、「等米下鍋」竟然也是成語? 「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出自《左傳·文公七年》:「鄷舒問於賈季曰:『趙衰、趙盾孰賢?』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
  • 這些竟然是成語,管窺蠡測要不得!
    萬萬沒想到這麼嚴謹的《新聞聯播》竟然還有這樣的操作,最重要的是,當團團仔細翻閱字典仔細查證,驚奇發現,「令人噴飯」竟然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成語,而且最先使用的還是北宋文學家,
  • 長知識!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竟然是出自這裡!
    而現在的很多優美的古詩也被我們逐漸演變成了唯美浪漫的成語,那你知道我們平時耳熟能詳的成語背後都有哪些古詩詞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深入了解下1.走馬觀花.春風得意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白居易《琵琶行》簡單來說這是一篇對封建官僚的批判對主人公的同情以及對自己無辜被貶的不滿之情的長詩;成語也還是在詩中的意思,表示再三催促。
  • 原來這些成語都出自耳熟能詳的古詩,你知道嗎?
    關於成語,眾所周知,許多都是出自歷史典故或古文古詩中,小編看到了這樣的一些成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用到,可是,你知道它們都出自哪裡嗎
  • 有關冬天的15個成語出自這些詩詞,值得孩子一看
    | 政策 信息 知識 方法 生活 教師 學生 家長 | 孩子描寫冬天只會寫一個冷字? 快帶孩子了解一下這些描寫冬天的成語, 以及這些成語出自哪首詩詞吧!
  • 有關冬天的15個成語出自這些詩詞,值得一看
    描寫冬天只會寫一個冷字?快來了解一下這些描寫冬天的成語以及這些成語出自哪首詩詞吧讓你在描寫冬天時不再詞窮並且更有畫面感、意境美1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釋義】大雁在雪泥上踏過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 《易經》:你絕對想不到,這些成語詞句都是出自這裡
    其中包含了很多大道理,如果學會了對自己的人生都是很很大的影響的。現在很多道理都是出自《易經》的,不過很多人卻不是很清楚,我們來看看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的到成語和詞句。第一:與時偕行出自於《易經》的乾卦,原文是「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 原來我們生活中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竟然都出自蘇東坡的筆下
    世人因為愛他生性豁達,所以後世都習慣成他為"東坡先生"。蘇軾非常有才華,他寫下了許多耳熟能詳的詩詞,相信在中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句詞,人人都知道出自蘇東坡之手。其實,蘇軾的不光給我們留下來寶貴的詩作,你可能不知道,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運用到的一些成語,其實都是出自蘇東坡的詩句。【江山如畫】河流山川美如畫,這個成語經常用來形容咱們祖國的大好河山。
  • 造嗎,韓愈也是個「成語達人」,這10個常見成語都出自他
    作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現存詩文700餘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其中涵蓋賦、詩、論、說、傳、記、頌、贊、書、序、哀辭、祭文、碑誌、狀、表、雜文等各種體裁,成就非凡。我們知道,成語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主要來源之一就是古文典籍。據統計,韓愈在這些傳世文章中,給我們貢獻了300多個成語,很多都耳熟能詳。今天我們就來分享10個來自韓愈的常見的成語。
  • 絕不忽悠,這些不像成語的詞其實都是成語,百分之九十的人不知道
    今天我們來說說那些出人意料的成語。先來看一道題目:下列三個詞中,有幾個是成語?一百五日、無腸公子、搖鵝毛扇。正確答案是三個。是不是很意外?這些感覺不像成語的詞,其實是成語。同樣,有些感覺像成語的,偏偏不是成語。比如我們再看下面一道題目:下列三個詞語中,哪個是成語?欲哭無淚、忍無可忍、微微一笑。答案是「忍無可忍」。
  • 這些冷門成語知識,你知道幾個?
    這五個看著不像成語的成語,哪一個顛覆了你的三觀?最後一個你一定想不到。第五名:冬日可愛出自《左傳》,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像冬天的太陽,值得人們去喜愛。第四名:加減乘除出自明代張九思的《端正好》,原指算術的四則運算,借指事物的消長變化。第三名:慘綠少年出自唐朝商詩人張固的《幽閒鼓吹》,代指那些穿著講究,風度翩翩,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第二名:死乞白賴出自清初長篇小說《醒世姻緣傳》,意指糾纏不休。
  • 【善利元】原來這些成語都出自詩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成語與詩詞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出自詩詞的成語浩如煙海,不勝枚舉,既是春天,咱們就來先來說說那些春意盎然的詩詞和成語。如「春風得意」、「春意闌珊」、「春花秋月」.這些成語你都知道出自哪些詩詞,有什麼典故嗎?今日且聽小編給你慢慢道來~
  • 「令人噴飯」竟是成語?!還有這些…
    官方很快就出來科普,「令人噴飯」可是正兒八經的成語!……令人噴飯:形容事情或說話十分可笑。出自蘇軾的《文與可畫禹簹谷偃竹記》,「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在形容某事荒唐荒誕的時候,這個既視感極強的詞語讓人忍俊不禁。
  • 這麼奇怪的知識,不能我一個人增加,那些讓文案懵逼的成語……
    文案每天都在幹的一件事那就是,咬文嚼字。這個詞用的恰當嗎?這個詞出自哪裡?這個詞高級嗎?這個詞是成語嗎?在工作過程中,會發現好多看起來絕對不是成語的詞語,竟然是成語。今天就來分享一下這些「臥槽這也是成語?」的成語。
  • 酒店猛狗、令人噴飯竟然都是成語?還有這些,它們統統都是成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5000年的歷史文化積累,鑄就了我們豐富的文化色彩,成語也是其中一種,如足智多謀、精明強幹、剛柔並濟、力挽狂瀾這些成語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但還有一些我相信在你看到的第一眼絕對不會認為是成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酒店猛狗、無腸公子、慘綠少年……這些竟然都是成語?!
    酒店猛狗藥店飛龍無腸公子慘綠少年……上述這些「怪迷怪眼」的四字組合其實都是成語!於是,母親就讓潘孟陽請同僚來家裡吃飯,自己偷偷觀察這些人。看完後,這位母親放下心來,覺得這些人果然才幹都和兒子差不多,卻單單問"末座慘綠少年何人"。也就是問,坐在最後穿綠衣服的少年是誰。潘孟陽回答,此人是補闕杜黃裳。他的母親感嘆,此人器宇不凡,將來必然是「有名卿相」。後來,杜黃裳果然成為大唐宰相。
  • 這些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成語,原來都出自《易經》
    這些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成語,原來都出自《易經》。其實《易經》早已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些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成語,原來都出自《易經》1、自強不息 《易經乾》2、厚德載物 《易經坤》這兩句也是清華大學的校訓
  • 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這些稀奇古怪的成語,英文說法你一定不知道
    說起成語,大家都很熟悉,基本都是來自於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已經形成了固定格式。你把成語說出來,大家都能知道它的出處和典故,並且還覺得你引經據典,有文化有內涵。,盤點之餘再和大家介紹一下這些「不像成語的成語」地道英文應該怎麼說~斯明誠 David Symington英國人,博雅教育專家,戲劇表演專家,資深電視媒體人;牛津大學古典學學士、碩士,復旦大學中國哲學碩士;致力於博雅教育實踐,在戲劇表演、西方文學、歷史、哲學等領域有很深的造詣和豐富的教學經驗
  • 語文小知識:下列成語,哪個不是出自《左傳》?
    ,出自《三國演義》你們還記得嗎?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原文:「操在亂軍中,只聽得西涼軍大叫:「穿紅袍的是曹操!」操就馬上急脫下紅袍。又聽大叫:「長髯者是曹操!」操驚慌,掣所佩刀斷其髯。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聞之,即扯旗角包頸而逃。」
  • 「令人噴飯」是成語?真假成語鑑定,看看你能闖幾關?| 圍觀
    民小編說成語是先賢們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但其實成語典故浩如煙海,若無豐富的知識積累,甚至可能無法正確分辨成語真假,不要笑,這是真的哦!下面就帶孩子一起來了解下這些容易讓人誤判的成語吧!後來果然應驗有一個詞叫冬日可愛看這調調還以為是隔壁韓國粉絲又開始發揮「萬物皆可愛」的造詞神功沒想到這詞竟然來自一本正經的《左傳》冬日可愛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如同冬天裡的太陽那樣讓人感到溫暖、親切,使人願意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