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你絕對想不到,這些成語詞句都是出自這裡

2020-12-25 蝸牛訴說故事

《易經》可以說是群經之首了,融合了道家,儒家等很多學派的精華,是我國古代留下了的一本很重要的書籍。其中包含了很多大道理,如果學會了對自己的人生都是很很大的影響的。現在很多道理都是出自《易經》的,不過很多人卻不是很清楚,我們來看看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的到成語和詞句。

第一:與時偕行

出自於《易經》的乾卦,原文是「終日乾乾,與時偕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與時俱進,就算《易經》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但是那個時候的智慧者也知道,不管做什麼,都要與時俱進。我們可以學習以前的道理,但是不能固步自封,需要的是根據當下的情況,不斷學習新的道理。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太古板了。

第二:自強不息

出自《易經》的乾卦,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個成語應該是很多人都用過的,我們在激勵自己的時候,總會喜歡用這個詞。要讓我們學會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自己努力,不能懶惰。現在很多人都是坐享其成,想要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是不可能的,我們能做到就是不管什麼時候,都要奮鬥,不斷奮鬥才能有好的生活。

第三:群龍無首

出自《易經》的乾卦,原文是「見群龍無首,吉」。這裡的意思是說我們做人要謙虛,不能總是覺得功勞是自己的。我們現在在工作中,很多工作都是都是公司裡的很多人一起完成的,如果你總是覺得是自己完成的,那麼時間長了,別人自然也會覺得你不是一個可以相處的人。

第四:飛龍在天,亢龍有悔,龍戰於野

相信很多人都是從武俠劇中看過這句話,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話竟然也是出自《易經》的,這個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吧。

相關焦點

  • 這些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成語,原來都出自《易經》
    這些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成語,原來都出自《易經》。其實《易經》早已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些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成語,原來都出自《易經》1、自強不息 《易經乾》2、厚德載物 《易經坤》這兩句也是清華大學的校訓
  • 《易經》:出自易經的幾個經典成語,包含很多人生哲理
    《易經》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本經典的名著,其中包含了很多人生道理,不僅僅對當時的人有著很大的影響,對於現在的人也是有著很深刻的影響的。有很多人成語我們日常生活中或許在用,但是這些成語出自於哪裡,相信很多人卻是不知道的。
  • 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怎麼也沒想到出自《易經》
    我們都知道成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出自《易經》,其實還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也出自《易經》自強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乾卦·大象傳》看乾卦的《大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天體的運行剛健不已,君子因而要求自己不斷奮發上進。
  • 這些天天在用的成語出自易經,你可能不知道
    《易經》被奉為群經之首,自問世以來上至廟堂下至百姓影響甚廣,今天姑且說一說與易經有關的一些成語,或許常用卻未可知其出處,弄明白了對學習易經也會有一些幫助。不三不四一解:《說卦傳》中提到的天、地、人三才,在卦象的三爻中上代表天,下代表地,中央一爻代表人,其中又講到天道陰陽、地道剛柔、人道仁義,三才而兩之,由此可知成語不三不四,指的是不仁不義之人。
  • 你想不到的驚豔好名!這些名字出自成語,個個氣質如蘭、氣宇軒昂
    你想不到的驚豔好名!這些名字出自成語,個個氣質如蘭、氣宇軒昂!成語起名是起名技巧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雖然常見但是卻不落俗套。成語起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成語本身,因此選一個具有極佳內涵的成語至關重要!成語自然是很多的,但是適合寶寶起名、好寫好聽的成語還是比較少的。寶爸寶媽在給孩子起名的時候,要注意甄別篩選,這樣才能找到適合寶寶本身的成語。
  • 你想不到的驚豔好名!這些名字出自成語,個個氣質如蘭、氣宇軒昂
    你想不到的驚豔好名!這些名字出自成語,個個氣質如蘭、氣宇軒昂!成語起名是起名技巧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雖然常見但是卻不落俗套。成語起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成語本身,因此選一個具有極佳內涵的成語至關重要!成語自然是很多的,但是適合寶寶起名、好寫好聽的成語還是比較少的。
  • 《易經》的十個常用成語,智慧盡在其中
    三,群龍無首出自《易經.乾卦》用九爻辭:見群龍無首,吉。點評:這個成語本是個褒義詞,但很容易被誤解為貶義詞。為什麼《易經》上講「見群龍無首,吉」呢?因為天地萬物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只有本分不同,而無優劣之分。大家都是龍,憑什麼你就是真龍,就要為首呢?
  • 這5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均出自《易經》,真讀懂的又有幾個
    易經是傳承下來的一本經典巨作,其所蘊含的道理博大精深,所涵蓋的知識層面也十分廣泛,易經結合了道家大智慧,是智慧學,同時也是大道之源。出自易經的成語有很多,今天就來看一下,5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 「加減乘除」「阿貓阿狗」竟是成語!還有更多你想不到的成語……
    還有更多你想不到的成語…… 2020-08-25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來這些成語都出自耳熟能詳的古詩,你知道嗎?
    關於成語,眾所周知,許多都是出自歷史典故或古文古詩中,小編看到了這樣的一些成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用到,可是,你知道它們都出自哪裡嗎
  • 這些至今還在使用的優美詞句,其實都出自詩經
    也許是沾了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的光,又或者說她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文學藝術作品,《詩經》裡的詩、詞、句都被大量引用。當然,這裡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詩經》是確確實實經得起推敲的藝術瑰寶。在這其中,有無數我們在如今的文章中還會經常用到的優美詞句,在其中出現還是會讓我們覺得那麼美。可以說,《詩經》中出現的那些詞早已經融入到我們的藝術血肉中,無論在哪兒,你都會於不經意間發現它們的存在。夜未央,人未眠。這句話你可曾聽過?
  • 易經裡的「五條成語」,任何一個,都飽含人生大智慧
    於是就發展出了許多成語,據統計,《易經》中包含的成語多達兩百多條,子曰接下來就總結了其中五條分享給大家,每一條都蘊含著人生大智慧。值得收藏!1、否極泰來「否」和「泰」分別是《易經》中的第十二卦和十一卦。
  • 這些成語出自《周易》,這些智慧在你心間
    這些,也可簡稱為「類聚群分」。9、觸類旁通觸類:接觸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貫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識或規律,就能推知同類的其他事物。成語出自《周易·繫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又《乾·文言》: 「六爻發揮,旁通情也。」
  • 【善利元】原來這些成語都出自詩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成語與詩詞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出自詩詞的成語浩如煙海,不勝枚舉,既是春天,咱們就來先來說說那些春意盎然的詩詞和成語。如「春風得意」、「春意闌珊」、「春花秋月」.這些成語你都知道出自哪些詩詞,有什麼典故嗎?今日且聽小編給你慢慢道來~
  • 融入日常的這些成語和智慧都源於易經文化?
    朋友們應該發現了文裡這些帶引號的成語?其實這些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成語或處世智慧都直接或間接地源於«易經»,有200多條,不少我們都比較熟悉,雖然有些古意與今意稍有差別。如下舉例些許:自強不息 «乾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群龍無首 «乾卦»: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 正大光明、七上八下、反目成仇、這些詞原來都出自這裡
    「九五之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三陽開泰」、「否極泰來」、「七上八下」、「文過飾非」又譬如事業、同志、制度、交通、鼓舞、聰明、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詞語,你可知道都是出自《易經》?據統計出自易經的常用詞彙有數百個之多,《易經》其實就在你我身邊,只是你我熟視無睹。說起《易經》,大部分人都認為有一種神秘感,自然而然的聯想起八卦、佔卜、預測來,然而這只是《易經》應用很小的一個方面而已。《易經》相傳為文王所作,亦有先賢認為《易經》乃上個文明遺留下來的智慧結晶,與《連山易》、《歸藏易》並稱為三易,闡述宇宙人生的智慧。
  • 「不三不四」竟然是這意思,它的出處更是讓人意外,還有這些成語
    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以四字的詞組居多,它用固定的結構和形式表示一定的意思,但是,在歷史長河源遠流長的傳承中,有些成語,我們漸漸的忘記了它的出處,甚至模糊了它的意思,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成語。
  • 絕對的奇葩成語,哪個顛覆了你的三觀
    今天就盤點一些最不像成語的成語,最後一個賭你想不到:第五名,「冬日可愛」,出自《左傳》,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像冬天的太陽值得人們去喜愛;第四名,「加減乘除」,出自明代王九思的《端正好》,它本來是算數的四則運算,借指事物的消長變化;第三名,「慘綠少年」,出自唐朝詩人張固的《幽閒鼓吹》,代指那些穿著講究、風度翩翩
  • 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你絕對想不到
    中國人愛用成語,但是其實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都被用錯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被誤解最深的成語。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第三名「無奸不商」這個成語最早的說法是「無尖不成商」,「尖」說的是米堆的尖,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將鬥裝滿之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鬥裡的米冒著尖兒。在那個時代,不能敦厚到這種程度的,就被公認為不夠格當商人。所以「無奸不商」最初的意思,其實並不是說商人都奸猾。「無奸不商」被誤解的程度是三星。
  • 出自易經的好名字,男孩寓意好的名字大全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出處,除去這些以外,易經中還有很多被後人津津樂道的哲理名句,用這些句子來給男孩取名字,既飽含哲學思辨思想,也非常有內涵。那麼下面就看看易經取名男孩名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