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裡的「五條成語」,任何一個,都飽含人生大智慧

2020-12-20 子曰大官人

作者 | 子曰

簡介 | 透過《易經》觀世相,通過慧心寫人間

註: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

《易經》是古代先哲對萬事萬物規律的集大成之作,它由《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等三部分組成,據說前兩部已經失傳,所以後人在《周易》的基礎上做了很多註解和演繹。

於是就發展出了許多成語,據統計,《易經》中包含的成語多達兩百多條,子曰接下來就總結了其中五條分享給大家,每一條都蘊含著人生大智慧。值得收藏!

1、否極泰來

「否」和「泰」分別是《易經》中的第十二卦和十一卦。否卦的卦象為坤下乾上,即天地相互分離,象徵著閉塞不通暢;泰卦的卦象為乾下坤上,即乾氣下降,坤氣上升,為陰陽二氣一升一降,天地互相交合之象,寓意吉祥。

否極泰來的意思就是指,不通暢運氣壞到了極點,便是好運來臨的開端。這個詞是在鼓勵我們: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咬咬牙堅持努力一段時間,情況就會好轉的!就像我們不會一直走好運一樣,我們也不會一直都走黴運,世事無常,唯有努力一些,問心無愧即可!

2、藏器於身

這句話出自《易傳·繫辭傳下》,在其第五章裡講到:「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講的是人需要耐得住寂寞,通過努力練就一技之長,不顯山露水,保護好自己的靈氣,等到時機來臨,便能「一飛沖天」

之所以要練就一飛沖天的本領,子曰覺得還是因為,人只有身在高處,才不會被泥濘汙穢所牽制,就像莊周《逍遙遊》中所說,鯤鵬只有扶搖直上九萬裡,才不至於被密林擋了自己的翅膀。人也是一樣,在什麼樣的坐標體系,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如果你想更好的人生,現階段卻無力改變,那麼最需要做的事,就是「藏器於身」。

3、亢龍有悔

亢龍有悔,出自《易經》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卦。乾卦的上九爻寫道:「上九,亢龍有悔。」意思就是說,龍飛上天,它如果太亢奮,把握不了度,那麼它就會被高空的肅殺所傷,最後悻悻而歸。

凡事都是有限度的,人需要對自己有個清晰的認知,不然就做不對事情,得意忘形和自怨自艾都不是好事。就像前不久一個叫曾軼可小歌星,仗著自己有些知名度,就把自己當成了「不平凡」的人,覺得自己可以被優待,而不脫帽過安檢,還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煽動粉絲攻擊安檢人員。結果事情爆出來,受了官方教育批評,從此也消失在了大眾視野裡。這就是「亢龍有悔」的後果,當然有些朋友認為,她還算不上「龍」。

4、括囊避咎

這個成語出自《易經》的坤卦:「六四,括囊,無咎無譽。」它的象辭解釋說:「括囊無咎,慎不害也。」意思就是把口袋栓緊了,少說話避免行動,便能少惹災禍,所以人需要謹言慎行為妙。

很多時候,人都是「禍從口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如果口無遮攔,就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從而導致自己是非纏身;同時如果我們身處的環境局勢比較緊張,那就不要輕舉妄動,不然容易被「殺雞儆猴」,人活在世,該「藏拙」的時候不要含糊,沉穩中往往包含大智慧。

5、返觀內照

這個詞出自《易經》的二十卦——觀卦,其上九爻寫道「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也就是說,我們平時得多觀察別人是如何為人處世的,學習好的方式方法,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趨利避害,提升自我修養。

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一般都是會先反省自己,而不是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就像一句俗語「睡不著覺,怪床歪。」也就是說我們得多反思自己,要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習積累後做到「吾日三省吾身」,這樣在為人處世和涵養上便能精進。

這五條成語,子曰覺得都是富含人生智慧的,時至今日,依然對我們有著指導意義。要是能參透並將其中一條執行到位,前景都不可限量!

我最近感觸比較深的是「藏器於身」,人如果沒有「真把式」,機會來了也會溜走吧!所以還需要多加修煉自己,不畏浮雲遮望眼,專心做好自己才行!那麼你對哪一條感觸比較深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源於《易經》的八個成語,提升人生境界的大智慧!
    《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淵藪,它包羅萬象,被譽為「群經之首」。出自《易經》的成語,據統計有二百餘條,它們是對易經智慧的高度概括,微言大義,內涵豐富。下面介紹其中最經典的八條成語,值得珍藏一生!「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等,都是厚德載物的具體表現。四、積惡餘殃:勿因惡小而為之原文:「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 融入日常的這些成語和智慧都源於易經文化?
    朋友們應該發現了文裡這些帶引號的成語?其實這些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成語或處世智慧都直接或間接地源於«易經»,有200多條,不少我們都比較熟悉,雖然有些古意與今意稍有差別。如下舉例些許:自強不息 «乾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群龍無首 «乾卦»: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 《易經》中的30個成語中的人生智慧
    在中國文化史上,《易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易經》中去尋找答案。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易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易經》裡的30個成語,一起領略古老而深沉的智慧。
  • 《易經》成語精選30個,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易經》成語精選30個,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在中國文化史上,《易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易經》中去尋找答案。
  • 《易經》裡,與創業相關的十大人生智慧,悟透了不成功都難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閃爍著智慧的光輝,時刻引領著後人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你了解多少呢一、自強不息《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第一卦:乾卦。天底下所有的變化,都離不開這條規律。有智慧的人,做事的時候,都會跟著規律走。得意的時候,不驕傲;失敗的時候,不灰心。四、一陰一陽之謂道陰和陽,是構成萬物的基本元素。陰和陽的變化,就是道的變化。
  • 出自《道德經》的十個成語,個個實用,飽含人生大智慧!
    《道德經》雖然短短五千言,卻字字珠璣,句句精華,隨便拿其中的一句話,都可以作為至理格言,終身受益。出自《道德經》的成語也多達五十多個,今天挑選其中的十個,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一,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經.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易經》的十個常用成語,智慧盡在其中
    反過來說,沒有德行,就承載不了萬物,如果一個人德行不夠,福報還特別大,那就要遭殃了。三,群龍無首出自《易經.乾卦》用九爻辭:見群龍無首,吉。點評:這個成語本是個褒義詞,但很容易被誤解為貶義詞。為什麼《易經》上講「見群龍無首,吉」呢?
  • 易經智慧,財富人生—堅持五福,百日築基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那易經在國學中是怎樣的地位呢?學習易經可以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新思維?學習易經又和我們的人生有什麼關係呢?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易經大師付易昌導師,與我們細品易經智慧。
  • 《易經》:出自易經的幾個經典成語,包含很多人生哲理
    《易經》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本經典的名著,其中包含了很多人生道理,不僅僅對當時的人有著很大的影響,對於現在的人也是有著很深刻的影響的。有很多人成語我們日常生活中或許在用,但是這些成語出自於哪裡,相信很多人卻是不知道的。
  • 「說易經」《易經》如何保證人生順利?看看這7條憂患意識
    《易經》是人生的智慧,是開創事業、積極奮鬥的參考智囊。為了確保一生事業的順利展開,《易經》裡面不乏各種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這是一路坦途,乃至履險如夷的保障性思維。一是成功之後的防患於未然。《易經》的既濟卦,「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在成功之後,更需要考慮可能的隱患,從而做出預防。事物的完結,不過是一個階段,下一個階段仍然是充滿風險的,世界是很不完美的,不在成功之時鬆懈,以保下一個成功的到來。二是在巨大變故面前,恐懼修省。
  • 人生太難了?《易經》裡的這三大智慧,悟透它,就像開掛了一樣
    人生其實一點都不難,《易經》裡暗藏的這三大智慧,真正悟透它的人恐怕只有10%。《易經》坎卦:直面坎坷坎,坑穴。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僅憑一口吃不成一個大胖子。人們之所以會心急,會一遇到事就覺得難,是因為這個社會慢慢在習慣一種「速成」的心態:快速減肥、閃電戀愛、速學速記,一切都是在趕著完成。
  • 《易經》:你絕對想不到,這些成語詞句都是出自這裡
    《易經》可以說是群經之首了,融合了道家,儒家等很多學派的精華,是我國古代留下了的一本很重要的書籍。其中包含了很多大道理,如果學會了對自己的人生都是很很大的影響的。現在很多道理都是出自《易經》的,不過很多人卻不是很清楚,我們來看看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的到成語和詞句。
  • 品讀|在成語裡遇見中醫智慧
    中醫,再次成為被關注的一個焦點話題。關於中醫,我們自己還需要對之有更深的了解。比如說,我們需要知道,中醫除了是一種治病的學科、手法,還是一門蘊涵著關於身體、自然的智慧之學。中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智慧也沉澱、體現在諸多經典成語之中。成語,作為漢語言文字中尤為閃亮的那顆珍珠,是前人生活的積累和思辨的閃爍,是最能體現民族特色的詞彙。但是您知道嗎?
  • 清大《易經與國學智慧》課程回顧
    《易經》是我國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經典,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不僅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對中國的哲學、醫學、天文、政治、倫理、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古代,是帝王、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課程。
  • 《易經》中闡述的人生智慧,讀懂這3句話,讓你行好運
    很多人認為《易經》只是一個包含佔卜的玄學書,但其實易經中包含的智慧,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而其中的人生智慧,更是能讓一個讀懂的人,命運大反轉,轉禍為福。1. 因時乘變,待時而飛有很多的人明明能力很強,也非常刻苦但就是成功不了,其實就是沒有理解到成功的方法。
  • 《易經》智慧:人到中年,依舊落魄,看看這2條規則!
    易經:人到中年,要小心這兩個徵兆,才能保持運勢,事業長青!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人生已經走完三分之一,無論是歷練還是財富,都有一定的積累。這時候,要小心這兩個漏財的徵兆,才能保持運勢,事業長青。我們普通人在投資一個項目時,首先考慮的是:回報利潤,哪個高,就投資哪個。那些真正能從投資中賺錢的人,並不會只盯著利潤最高的項目看,而是把錢投資在不同回報率的盈利項目裡。換句話說,就是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穩中求進。而在投資中虧本的人,則是冒險、投機主義者,看哪個項目利潤高,就把錢一股腦地投進少數的項目裡。這種「搏一搏,單車變摩託」的心態,是投資的大忌。
  • 易經中包含的人生五大根本原則,一生的福報都在這五句話中
    卜卦時有五點,「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兇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其實這句話看似玄妙,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句話就有著五個做人。人生不管到哪個階段,都沒有說你這個位置屬於「貴」還是「賤」,這二者是好是壞,都沒有一定的說法,所以對於現代所認為的地位這個觀點也是沒有價值的。甲卦,一件事情或者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的看法和不同環境下,會有著不一樣的效果,即「存乎位」,在某個地方就貴了,我們人也不例外。
  • 《易經》:人生最關鍵的3個字,每個字只差一筆,說透人生大智慧
    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周易》。《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易經》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古代人用它對國事、軍事還有祭祀等進行預測,現代人用它來引導人生。
  • 易經64卦中,任何一個卦都可以用9個字來描述,讀懂後會豁然開朗
    學習易經,最重要的就是要讀懂易經的易理,而易理又都在64卦之中,所以掌握64卦是學習易經、感悟易經的必要條件。易經這本書包羅萬象,而且博大精深,自從易經誕生之初,很多智慧的先賢都依靠易經的智慧感悟出很多道理,所以才有了後面的四書五經和國學經典。
  • 南懷瑾:2種人可探《易經》,第一流的智慧人、沒讀過書的白紙人
    簡易是指世界上有許多雜亂的、超出人們了解範圍的事物,可是都可以經過人類的才智,將其轉換成人們簡單了解和處理的問題;變易則是指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每時每刻都在改變發展著;不易是指在世界萬物皆變的前提下,存在著僅有不變的東西,便是萬物皆變的這條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