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子曰
簡介 | 透過《易經》觀世相,通過慧心寫人間
註: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
《易經》是古代先哲對萬事萬物規律的集大成之作,它由《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等三部分組成,據說前兩部已經失傳,所以後人在《周易》的基礎上做了很多註解和演繹。
於是就發展出了許多成語,據統計,《易經》中包含的成語多達兩百多條,子曰接下來就總結了其中五條分享給大家,每一條都蘊含著人生大智慧。值得收藏!
1、否極泰來
「否」和「泰」分別是《易經》中的第十二卦和十一卦。否卦的卦象為坤下乾上,即天地相互分離,象徵著閉塞不通暢;泰卦的卦象為乾下坤上,即乾氣下降,坤氣上升,為陰陽二氣一升一降,天地互相交合之象,寓意吉祥。
否極泰來的意思就是指,不通暢運氣壞到了極點,便是好運來臨的開端。這個詞是在鼓勵我們: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咬咬牙堅持努力一段時間,情況就會好轉的!就像我們不會一直走好運一樣,我們也不會一直都走黴運,世事無常,唯有努力一些,問心無愧即可!
2、藏器於身
這句話出自《易傳·繫辭傳下》,在其第五章裡講到:「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講的是人需要耐得住寂寞,通過努力練就一技之長,不顯山露水,保護好自己的靈氣,等到時機來臨,便能「一飛沖天」。
之所以要練就一飛沖天的本領,子曰覺得還是因為,人只有身在高處,才不會被泥濘汙穢所牽制,就像莊周《逍遙遊》中所說,鯤鵬只有扶搖直上九萬裡,才不至於被密林擋了自己的翅膀。人也是一樣,在什麼樣的坐標體系,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如果你想更好的人生,現階段卻無力改變,那麼最需要做的事,就是「藏器於身」。
3、亢龍有悔
亢龍有悔,出自《易經》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卦。乾卦的上九爻寫道:「上九,亢龍有悔。」意思就是說,龍飛上天,它如果太亢奮,把握不了度,那麼它就會被高空的肅殺所傷,最後悻悻而歸。
凡事都是有限度的,人需要對自己有個清晰的認知,不然就做不對事情,得意忘形和自怨自艾都不是好事。就像前不久一個叫曾軼可小歌星,仗著自己有些知名度,就把自己當成了「不平凡」的人,覺得自己可以被優待,而不脫帽過安檢,還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煽動粉絲攻擊安檢人員。結果事情爆出來,受了官方教育批評,從此也消失在了大眾視野裡。這就是「亢龍有悔」的後果,當然有些朋友認為,她還算不上「龍」。
4、括囊避咎
這個成語出自《易經》的坤卦:「六四,括囊,無咎無譽。」它的象辭解釋說:「括囊無咎,慎不害也。」意思就是把口袋栓緊了,少說話避免行動,便能少惹災禍,所以人需要謹言慎行為妙。
很多時候,人都是「禍從口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如果口無遮攔,就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從而導致自己是非纏身;同時如果我們身處的環境局勢比較緊張,那就不要輕舉妄動,不然容易被「殺雞儆猴」,人活在世,該「藏拙」的時候不要含糊,沉穩中往往包含大智慧。
5、返觀內照
這個詞出自《易經》的二十卦——觀卦,其上九爻寫道「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也就是說,我們平時得多觀察別人是如何為人處世的,學習好的方式方法,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趨利避害,提升自我修養。
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一般都是會先反省自己,而不是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就像一句俗語「睡不著覺,怪床歪。」也就是說我們得多反思自己,要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習積累後做到「吾日三省吾身」,這樣在為人處世和涵養上便能精進。
這五條成語,子曰覺得都是富含人生智慧的,時至今日,依然對我們有著指導意義。要是能參透並將其中一條執行到位,前景都不可限量!
我最近感觸比較深的是「藏器於身」,人如果沒有「真把式」,機會來了也會溜走吧!所以還需要多加修煉自己,不畏浮雲遮望眼,專心做好自己才行!那麼你對哪一條感觸比較深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