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智慧:人到中年,依舊落魄,看看這2條規則!

2021-01-10 昊濤說史

易經:人到中年,要小心這兩個徵兆,才能保持運勢,事業長青!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人生已經走完三分之一,無論是歷練還是財富,都有一定的積累。

這時候,要小心這兩個漏財的徵兆,才能保持運勢,事業長青。

一、冒險激進

中年人和年輕人不同,年輕人沒有後顧之憂,事情沒有把握,或者只有十成的把握,都可以放手一搏,去冒險、嘗試,即使輸了,大不了重來,年輕就是資本。

可中年人不一樣,老人和小孩,家庭的開支,是必須要保證穩定的,你一個人輸了,就會全家人跟著挨餓,所以中年人面對機遇,要做好充分的風險評估,避免冒險激進。

《易經》乾卦:「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四,龍或騰躍而起,或退居於淵,均不會有危害。

「龍」是乾卦的象徵。

龍在初期,潛龍勿用,經過潛伏,積蓄力量;到進階,利見大人,抓住了機遇;再到終日乾乾,努力進取,無咎;最後到龍騰而起,或者退居於淵,這是兩可的階段。

這個時候,如果能審時度勢,進退自如,則不會有危害。

我們普通人在投資一個項目時,首先考慮的是:回報利潤,哪個高,就投資哪個。

那些真正能從投資中賺錢的人,並不會只盯著利潤最高的項目看,而是把錢投資在不同回報率的盈利項目裡。換句話說,就是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穩中求進。

而在投資中虧本的人,則是冒險、投機主義者,看哪個項目利潤高,就把錢一股腦地投進少數的項目裡。這種「搏一搏,單車變摩託」的心態,是投資的大忌。

人到中年,有一定的積餘,這個時候,保住江山和擴展江山,同樣重要。切不可被高利潤,高回報迷惑,而去冒高風險,輸掉自己本來已經打下的江山。

二、亢龍有悔,過猶不及。

《易經》乾卦:「上九,亢龍有悔」。《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事情發展過了頭,則過猶不及,和日中則昃,月盈則虧,是同一個道理。當一個人順風順水,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不要得意忘形,一定要保持冷靜,以免發展過了頭,而開始走下坡路。

早些年,諾基亞手機,是全球的手機老大,可是誰會想到,現在基本銷聲匿跡,被時代淘汰了。為什麼會如此?諾基亞,有研發資金,有最強技術,為什麼還會被淘汰?

因為公司的領導人物,缺乏審時度勢的策略力和判斷力,他們把研發重心放在機器的功能、材料本身,卻沒想到,全球網際網路普及後,更需要智慧型手機。

如果當時,他們能均出一部分的研發重心,放在智慧型手機上,後面轉型還來得及。

可當時,他們根本就不屑於新出來的智慧型手機(剛問世的智慧型手機,的確有很多不足),當時他們是全球手機行業的老大哥,王者的心態,讓他們失去危機意識,最後被時代無情淘汰。

「我們沒做錯什麼,但我們輸了」

這就是典型的:亢龍有悔。

大到公司,小到個人,都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要注意這2個方面,一是要穩中求進。

不要用賭徒的心態去投機取巧,即使你能掙幾次錢,可這種投機取巧的心態,遲早會把你捲入風險中。

另一個是要保持冷靜,謙卑。

好事過了頭,就會亢龍有悔,反而變成不好的事情。保持與時俱進,不可輕視任何新興的弱小的力量,任何一個偉大的東西,在剛萌生時,都是弱小的。

馬雲創業初期,十幾人的小團隊擠在一間小屋裡

易經中的智慧,不管是在任何時候都值得一看

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裡面暗藏著更為高深的智慧。

俗話說,讀雜書萬卷不如真經一部,這裡說的真經就是指《易經》。

眾所周知,《易經》、《老子》、《莊子》作為中國古來的三玄之學,高深莫測,其中以易經最為爭議,是經典中的經典。

孔子說:「易經彌綸天地之道,」就是說易經講的就是天地之間的法則,是一門窮究天人之際遇的學問。

孔子晚年獨鑽《易經》,甚至翻斷了編竹簡的繩子;哲學大師馮友蘭臨終唯一遺言更是: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異彩,要注意《易經》。《周易》是跨越時空才能留下的經典作品。實在不可不讀。

我讀的是這本白話文圖解版本《圖解易經》,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使易經讀起來更通俗有趣。

精美圖解,本書採用現代圖解手法,穿插多幅精美的手繪插圖,文白對照,能讓讀者在輕鬆的氛圍中領悟很多古人的智慧。

書中還有詳盡的注釋,用通俗的語言和生動的故事為你掃清所有閱讀障礙,準確理解原著的精妙。

易經裡可不僅只有深奧的大道理,還有貼近生活的人生智慧!

這本《圖解易經》僅需55塊錢,也就是兩頓午飯的價錢,就能夠讓你受益匪淺。

結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讓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後,對於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開朗。關鍵能將裡面的智慧實際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易經提醒你: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生無常,心安即是歸處
    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著肚皮!春風得意的時候,看不出誰真假。只有當有一天,你落難的時候,才能真真正正地看清一些人。易經提醒你: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生無常,心安即是歸處人到中年,我們才明白:人生無常,落魄落難識人心。
  • 人到中年「沒錢不碰三藝,落魄不思三人」!一旦違背,好運不會來
    人到中年「沒錢不碰三藝,落魄不思三人」!一旦違背,好運不會來每個人的生活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或多或少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人到中年,經歷起伏後,會明白白人在窮困潦倒的時候,不要沮喪,應該更多挫折勇敢,會走出困境。所以當我們遇到麻煩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農村有句古話,「落魄不思三人,沒錢不碰三藝」,這裡說的「三人,三藝」你知道哪三件事嗎?
  • 易經忠告:人到了50歲,這2種親戚儘量少來往了,謹記避而遠之
    這句話表明,儘管我們對他們不情願,我們只是表現出友好的一面,這不會給自己造成特別大的損失。人到了中年,已經經歷了很多事情,遇到了很多人,更了解應該和什麼類型的人交往。在中國,與親戚交往是不可避免的。 有時你真誠地對待這些親戚,但他們不一定也待你真誠。
  • 易經建議:人到五十,這兩種「親戚」就不要來往了,謹記避而遠之
    在生活中,很多人總會遇到親戚來借錢的情況,於情於理,難以拒絕。但一旦把錢貸出去,基本上就沒有還款的可能。在當今社會,任何人賺錢都不容易。每個人的積蓄都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如今人已經不是少年時衝動的心態。到了中年,凡事以家庭為先,會損害自己利益的人應該拒絕相互交流。
  • 易經:人的運氣,不僅僅依靠努力,還需要學會這4條規則
    易經之中最常被人所熟知的稱之為周易,易經作為四書五經之中的一員在我華夏歷史之中傳承五千年至今。但現在依舊沒有找到這本書的實際作者到底是誰,它裡面蘊含的知識廣度與對這世間人性的剖析可謂是令人嘆為觀止。我更願意相信這本書是我國古代先民們集體的智慧而組成的一本奇書,它的本身就是世間規律的一種文字化代表。所以學會易經對於人生會有著特殊的感悟,獲得成就。而人生的成功不僅僅依靠努力也需要指導,這裡就有四個規則值得我們學習遵守。
  • 易經建議:人到五十九,這三種人來家做客,不要久留,是有含義的
    易經建議:人到五十九,這三種人來家做客,不要久留,是有含義的古時候,《易經》是公認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此魯迅先生才會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易經告誡:人到五十九,這三種人來家做客,不能多做停留,是有道理的1、放高利貸的人到這個年齡,已是家中的頂梁柱了,肩膀扛起的是1個家庭的重擔。這時的我們,身上更多的是成熟和沉穩,應當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事業。假如在這個年齡,我們有了一定的錢財積累,那 ,我們就要知道正確對待「守財」的方式。
  • 易經:人到四十九,這三類人來家做客,不可久留,是有深意的
    易經建議:人到四十九,這三種人來家做客,不可久留,是有含義的人一但到中年,絕大部分男人會感到十分困惑,自己早已不再是那個敢於與天地抗爭的毛頭小子了,想說的話不能說,想做的事不能做,人生中有太多的顧忌,也有太多的遺憾。
  • 易經忠告:人到了50歲,要懂得給自己留條「後路」,晚年才不遭罪
    很多人到了中年,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明白生活的意義,每天虛度時光,混吃等死,好像自己的人生差不多已經到頭了。其實在我看來,人們到了中年,已經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了,這個時候就更應該好好的去盤算一下怎麼去度過以後的日子,爭取在老年的時候,要活得更加精彩。
  • 易經忠告:人到50歲,這2種人能不來往就不來往,儘量避而遠之
    瞧不起自身的親朋好友《易經》中的乾卦說:「亢龍有悔」。現在社會,「勢力眼」和瞧不起窮光蛋的難題依舊存有,每一個人到窮困潦倒時,身旁都是會有些人瞧不起自身,即便 是沾親屬關係的親朋好友都不除外。因而,人一但到中年,針對這類都會諷刺自身的親朋好友,理應保持理智回絕來往。再次再次來往,總是讓自身感覺是一個失敗的人,心裡越來越不自信。總得來說,應對這2種親朋好友,大家理應保證心裡有數,辨別是非,回絕來往。
  • 《易經》:人到40,要學會對2種親戚敬而遠之,可以守住你的福氣
    所以,人到了這個年齡段,要擦亮雙眼,看清親戚的真面目,減少自己受委屈的機會。所以對於這2種親戚,就不要再來往了。《易經》:人到40,要對2種親戚敬而遠之,否則只會消耗你的福氣第一種親戚:借錢不還的親戚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 易經忠告:人到了五十歲,遇到這兩種親戚,要避而遠之
    這反映出,即使我們不願意對他們,我們也只需要表現出友好的一面,這不會使我們遭受特別的損失。一個人進入中年後,他已經經歷了很多事情,遇到了很多人,並且他知道需要與什麼樣的人交往。在我國,與親戚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有時候,你對那些親戚真誠對待,但他們不一定會真誠回報你。當你混得好了以後,那些鄙視你的親戚會再次蜂擁而至,每天都在恭維你,並與你親近。
  • 易經忠告:人到中年,這3種人到家中做客,就別再讓其久留了
    易經忠告:人到中年,這3種人到家中做客,就別再讓其久留了1、喜歡曖昧的異性《易經》上說:「君子以厚德而載庶物」所謂「坤厚載物」,講的就是女人,為人妻、為人母背後所承載的那份責任。所以,人到五十,我們一定要守住自己情感的底線,對於一些喜歡來我們家做客的曖昧異性,我們要像「防賊防盜」一樣,提防對方,千萬不要久留他們,才能避免節外生枝。2、多年不聯繫的同鄉《易經》《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 易經透露:當你落魄了,身邊的親人都瞧不起你時,請記住這三句話
    人一旦窮了,落魄了,就會被人疏遠了。社會就是這樣現實,人心就是這樣涼薄。人在風光的時候,身邊會有一群稱兄道弟的朋友,可落魄時才發現那些朋友,就都不和你來往了,生怕你跟他借錢,找他幫忙。你落魄一次就會懂得:人心涼薄,能夠真心待你的人並不多。
  • 易經:一個人要想有福氣,堅持這3條規則,諸事多順利!
    《易經》這本書,我很喜歡閱讀,因為每次都能悟到不同的東西。它可以教會我為人處世的方法,獲得成功的戰略,讓我每一次的閱讀都會收穫頗豐。今天就和大家談談福氣。一個人的福氣,是可以自己創造的,堅持《易經》中的這3條規則,諸事多順利!1.
  • 易經忠告:人窮莫入眾,人在落魄時,要守住自己腳,不串三家門
    易經忠告:人窮莫入眾,人在落魄時,要守住自己腳,不串三家門第一:遠親的家門。老百姓常常說: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家境貧寒時,即使居住在鬧市也無人問津;家境富裕時,哪怕是住在深山裡,也會有遠親上門拜訪。
  • 老祖宗的智慧:人到40,落魄不思3人,沒錢不碰3藝,值得收藏
    人在這一生中,說是短暫,但是時間在有些時候反而是很漫長的,漫長到都會忘記,其實人的一生只不過是咋眼之間就一晃而過。所以很多人在不知不覺間就恍惚到了中年。但是在或短或長的一生中,都不會有都是一帆風順的時候,多多少少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著挫折,但是這才是真正的人生。
  • 南懷瑾:2種人可探《易經》,第一流的智慧人、沒讀過書的白紙人
    簡易是指世界上有許多雜亂的、超出人們了解範圍的事物,可是都可以經過人類的才智,將其轉換成人們簡單了解和處理的問題;變易則是指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每時每刻都在改變發展著;不易是指在世界萬物皆變的前提下,存在著僅有不變的東西,便是萬物皆變的這條規則。
  • 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2條「天規」不能犯,提早知道為好
    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2條「天規」不能犯,提早知道為好古代帝王之學《易經》,2000年前誕生於監獄,一說起易經,最先想到的就是伏羲八卦,易經的神奇之處就在於能通過卦象來預知未來,知曉天地間的規律。2條「天規」不能犯,提早知道為好1、嗜欲深者天機淺玩物往往喪志,貪慾難免敗身。古今以嗜好和貪慾身辱家喪的事太多了,當今世界,日新月異,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如不以事業和修養為重,隨時都會陷入可怕的危機。
  • 易經提醒:人到四十九,這三類人來家做客,不可久留,是有含義的
    人到中年,大多數男人會感到非常困惑。易經忠告:人到四十九,這三種人來家做客,不要久留,是有道理的。若想要人生成功,一定要牢記《易經》提醒縱觀古今,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
  • 易經的智慧:想家中日子越來越順利,看看這3句話,是有道理的
    易經的智慧:想家中日子越來越順利,看看這3句話,是有道理的!古代帝王之學《易經》,2000年前誕生於監獄,一說起易經,最先想到的就是伏羲八卦,易經的神奇之處就在於能通過卦象來預知未來,知曉天地間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