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智慧,財富人生—堅持五福,百日築基

2020-12-11 諾亞財富NOAH

這些年,國學越來越熱,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那易經在國學中是怎樣的地位呢?學習易經可以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新思維?學習易經又和我們的人生有什麼關係呢?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易經大師付易昌導師,與我們細品易經智慧。 來源:以諾教育主講人:付易昌上海交大《易商國學創新研修班》主講教授同濟大學《風水設計》高級研修班客座教授現編著有《易經全書》、《風水寶典》、《大易命名學》等書籍。

易經是人生的必修課

古人講,唐朝有個宰相虞世南,他說「不學易,不可為將相」。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是要學習易經的。還有一個大醫學家孫思邈,他講「不學易,不可為太醫」。你要做一個好的醫生,也是要學習易經的。在商業上就是「不學易,不可以為大商」。從取名到置業,從面相到擇業,實際上易經都非常有用。

國學的根實際上就是易經,所以說群經之首易為源,人各有用創新篇。易經是我們國學文化的根,儒釋道是主幹,中醫是樹皮,保護我們人的生命健康。諸子百家、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都是國學樹上的枝葉、鮮花等等。易經是根,是源頭。物理是西方的萬物之理,易經就是中國人的萬物之理,它不僅是萬物之理,而且是包括天理、地理和人理,所以我們說通萬理。我們從易經的形成可以知道,易經的形成從伏羲氏畫八卦到孔子做《十翼》,實際上前前後後經歷了五六千年,聖經、心經、金剛經、道德經等這些經典都是在易經之後出現的。所以我們說易經是人更四聖,世歷三古的第一經典,它是我們中國古代最聰明的這一部分人,集體智慧的結晶。

易經五福

用一個字來概括學習易經的用處,就是一個「福」字,包括五個方面:

第一,頤養天年,健康長壽100歲。

第二,一生富貴,我們發現這些古往今來,這些富貴的群體他們都有研究《易經》。

第三,家庭幸福,夫妻恩愛。在做諮詢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女企業家的婚姻都容易有問題的,就是因為組成家庭之後,不符合陰陽之道,我們學習易經,修行易經,是幫助我們可以讓我們家庭更加幸福,夫妻恩愛,白頭偕老。

第四,易道傳家。我們講子女成才、傳家有道,怎麼能傳家有道?俗語說富不過三代,如果我們只是傳承錢財的話,實際上是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說我們不僅要給傳給子財富,更要傳給他道,讓他能夠有這個智慧去善用財富,創建一個更加幸福的人生。

第五,一夢成真,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夢想。

實現五福人生,古人講就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十一擇業與擇偶,十二趨吉要避兇。每一個方面都有每個方面的一個學問,人的命運是一個多元函數,它受多元的影響,它不完全是你的八字、你的風水決定的,也不是完全是靠你的出生和努力決定的,它有很多個因素,所以說我們要綜合利用各種方式改善我們的人生命運,這個是我們學習易經的一個目的。

易商

易經這門學問,它和其他的宗教可能不太一樣,因為很多宗教他們是排斥財富的。《易經》裡講: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天地最大的德行是生養萬物,聖人最大的寶貝是有一個地位,那怎麼才能保住這位置呢?你要有愛心、仁愛和仁義;如何才能把人聚在一起呢?要有財富,取財更要符合道義這樣財才能長久。

北大陳振華教授,通過研究華為、聯想、TCL、寶鋼這些中國最好的企業,發現這些企業成功因素,其中一條就是堅持中國理念+西方標準,就是中西結合的。因為中國的文化和西方的制度正好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從陰陽之道上來說,正如俗語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教育子女要嚴父慈母或者嚴母慈父一剛一柔。企業管理員工要恩威並施,做事業求財,要虛實結合。柳傳志所講的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他是用五行這個來表示,他說陰陽,他是把企業的管理求才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物理的層面,一個是精神的層面。另外他講陰到極處就是陽,陽到極處就是陰,當我們越有能力的時候就應該去回饋,未來企業家將會更多地參與到公益事業和社會的公益事業裡。

任正非是易商的代表,因為他在困難中看到光明,在榮譽面前看到困難,這叫易商之道。在華為發展一片大好的時候,他專門寫一篇文章,就講華為的冬天,他說華為是一定會死的;當美國制裁它的時候,他說華為是不會死的。他還專門做了很多不死的金牌獎勵勇士,他講未來的勝利是極簡的勝利,外部極簡單,內部極複雜,複雜留給自己,方便留給別人,要符合簡易之道。這樣我們做事情、經營企業就比較容易成功。另外任正非講我們中國在未來的虛擬經營中,我們會更有優勢,因為我們有中國的玄學,它不是機械論的,玄學的這種思維對未來這個虛擬經濟是非常有好處的。所以說我們說任正非是易商的一個楷範。

五福簡易修行法百日見效

從日常生活來講,我們要實現我們五福人生,應該怎麼做?我們可以從「知行合一」這五個方面入手:

立一個志:每天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夢想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學一句經:每天學習經典,這個經典的話既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也包括現代的科技的經典,西方MBA管理的經典。練一功法:站樁、打坐、八段錦、太極拳、五禽戲等等。愛一次家:每天做一件讓愛人、父母或者子女開心的事情,為他們做一些事情,這樣讓自己家庭更加幸福,讓你自己也更加幸福。進一個圈:一個人的一個成功,它需要高人指點、貴人相助、個人奮鬥。

如果我們日常堅持遵循這5點來進行修行的話,通常來說,百日築基,100天就會有一個明顯的提升和變化。

相關焦點

  • 《易經》提醒:決定一個男人財富的,遠不止勤奮,而在於這4個字
    《易經》不僅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更是人生的路標《易經》這本書的篇幅雖然很短,只有區區20幾頁的內容,但是其中所記載的64卦象,卻可以包羅萬象,其中隱藏的大智慧,可以讓人受用一生。貞者,事之幹也《易經》:「貞者,事之幹也。」純正而執,是做事離不開的主幹。馬雲所堅持的「不賄賂」的正途,保證了阿里巴巴公司的長久穩定發展,也正是這種「貞」的精神,所以才成就了馬雲的非凡事業和人生。
  • 祝福時我們常說五福臨門,五福臨門指的是哪五福?
    我們在祝福時常說: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陽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那麼三陽開泰、五福臨門、七星高照分別指的是什麼呢?三陽開泰:三陽開泰即三羊開泰,出自《易經》。夏曆認為,一年之中的冬至日,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過了冬至以後的十一月,黑夜漸短,白天漸長,陰退陽生,是謂「一陽生」;臘月為「二陽生」;正月則是「三陽開泰」。
  • 決定一個男人財富的,遠遠不止勤奮,而在於《易經》中的這4個字
    《易經》不僅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更是人生的路標《易經》這本書的篇幅雖然很短,只有區區20幾頁的內容,但是其中所記載的64卦象,卻可以包羅萬象,其中隱藏的大智慧,可以讓人受用一生。決定一個人財富的,除了勤奮,還有《易經》中的「元亨利貞」4個字元者,善之長也《易經》:「元者,善之長也。」意思是,善心、善念是事業最好的起點。
  • 源於《易經》的八個成語,提升人生境界的大智慧!
    《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淵藪,它包羅萬象,被譽為「群經之首」。出自《易經》的成語,據統計有二百餘條,它們是對易經智慧的高度概括,微言大義,內涵豐富。下面介紹其中最經典的八條成語,值得珍藏一生!君子絕非窮斯文、假清高,君子努力創造財富,又不被物慾所困,能無私地回饋社會,這才是真君子!二、亢龍有悔:物極必反,淡然處之原文:「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出處:《乾卦上九·象辭》解讀:乾卦九五已是「飛龍在天」,若再進一步,則必有懊悔之事。
  • 《易經》智慧:大器晚成的人,身上或有這4個特點,將來非富即貴
    人生就像馬拉松,一時的領先不算贏,誰能笑到最後,誰才是真正的贏家。人生中的每一段經歷,苦也好,樂也罷,都是寶貴的財富。只有懂得在人生中積累智慧,汲取營養,才能不斷成長。但是只要堅持這4個品質,相信終有時來運轉,否極泰來之日。讀懂《易經》的智慧,避開人生中的陷阱在中國自古就有:「讀懂《易經》,走遍天下」的說法,足以見得此書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 《易經》:決定一個人財富的,從來不是勤勞,牢記這3條定律
    自古以來,那些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士,皆把《易經》列為必讀書籍。古代 ,像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他們雖然身處不同時代,有過不同的功績,但是卻都在26歲之前,就熟讀了《周易》。
  • 易經提醒你: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生無常,心安即是歸處
    《易經》不僅是佔卜之書,更是智慧之書老祖宗給我們的告誡,早懂少吃虧,古人的智慧以及忠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能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很多人都問我,想要學習很多古人的智慧,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學起?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從書本上獲取!
  • 易經裡的「五條成語」,任何一個,都飽含人生大智慧
    作者 | 子曰簡介 | 透過《易經》觀世相,通過慧心寫人間註: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易經》是古代先哲對萬事萬物規律的集大成之作,它由《連山易》《歸藏易於是就發展出了許多成語,據統計,《易經》中包含的成語多達兩百多條,子曰接下來就總結了其中五條分享給大家,每一條都蘊含著人生大智慧。值得收藏!1、否極泰來「否」和「泰」分別是《易經》中的第十二卦和十一卦。
  • 探索古人「五福人生」
    古人的「幸福人生」? 古人云「困而學之者」,就是說當人生遇到了瓶頸、困惑、困難的時候再去學習,那我們今天所面臨的這些問題,比如工作的壓力,生活的煩惱,身體的疾病,子女的教育等等諸多問題,我們古人同樣有遇到的!那麼他們又是如何面對的呢?如何解決的呢?
  • 《易經》的財富觀:大部分人的錢用錯了地方,所以不能大富大貴!
    這是典型的負乘致寇,《易經》解卦中講,負且乘,致寇至。意思是,德行與地位財富不配套,終將招來賊寇爭奪。財宜藏,財藏豐富。奉勸大家有沒有都不要顯擺。用亨於上,小人弗克《易經》大有卦中說,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弗克。意思是王公向天子致敬獻禮,小人不能擔當大任。處於下位的人,有功有財富不能專有,而要歸功於上,這樣才能避免小人加害。
  • 《易經》:人生的智慧,是有自知之明
    文章由【國學人生】原創,品讀《易經》智慧,學習古人文化。一一個人做事的時候,一定要多想想自己適合做什麼樣的事情,而不是妄想的自己想做什麼樣的事情。因為如果只跟隨自己感性的慾念去走,那麼人生一定會終將走向失敗,所以古人就說「知足常樂」,一個人懂得知足,看清自己,顯得特別重要。《易經》之中說:九四:隨有獲,貞兇。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 易經闡述的生存法則,做到這三點,人生無咎,無災無害
    老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世事無常,人的一生有好的時候,也有運交華蓋的時候,易經其中一個現實功用就是趨吉避兇,但很多學習易經的人,都只是在學,沒有運用。實際上易經最提倡的不是「大吉大利」,而是無咎的狀態和境界。
  • 《易經》中闡述的人生智慧,讀懂這3句話,讓你行好運
    說起我們中國的「三大上古奇書」,我們都聽說過,分別是《易經》,《山海經》和《黃帝內經》,在這三本中,《易經》的地位非同一般,被形容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無數人都會學習的文化經典。很多人認為《易經》只是一個包含佔卜的玄學書,但其實易經中包含的智慧,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而其中的人生智慧,更是能讓一個讀懂的人,命運大反轉,轉禍為福。1. 因時乘變,待時而飛有很多的人明明能力很強,也非常刻苦但就是成功不了,其實就是沒有理解到成功的方法。
  • 《易經》:人生最關鍵的3個字,每個字只差一筆,說透人生大智慧
    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周易》。《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易經》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古代人用它對國事、軍事還有祭祀等進行預測,現代人用它來引導人生。
  • 《易經》:低調做人,懂得慎言慎行,才是對人生負責的態度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辯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因為其深奧和艱澀難懂,很少有人能夠理解,這本奇書究竟要教給世人什麼道理。
  • 易經:決定一個人財富的並不是勤勞,而是要敢下這三種「笨功夫」
    《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也是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縱觀古今,有心之人都會發現,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做對決策的成功人士都熟讀一本書,比如古代的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再比如現在的李政道、楊振寧、馬雲。
  • 《易經》中的兩句話,乍一看不好懂,讀懂悟出人生成功智慧!
    《易經》中有兩句話,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實用的建議。牢記兩個建議和不斷的自我檢查,一個可以突破自我並找到新的起點。一:《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他用磨刀類似於追求財富的過程。當他磨刀時,他只討厭自己不夠鋒利,但是太鋒利會傷到手指。追求金錢時,我總是覺得沒有足夠的錢,但是太多的錢會傷害自己。這是一個俗語中的俗語,但它顯示了滿足和幸福的原則,貪婪傷害了我們自己。這個世界是公平的。
  • 《易經》:一個人的財富,不單純是勤勞,而是遵守這3條規律
    《周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更是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很多人談到易經,都會認為它是一種迷信與騙術。其實,如今看來,這其實是對易經最大的誤解。《易經》雖然只有不到20頁的篇幅。而這裡面蘊藏的大智慧,可以讓人受益一生。我們從出生,到上學,再到工作、結婚,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其實都能在《易經》中找到提示;因為《易經》足足64卦,每一卦就是一種人生劇本,而你的每個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它早就幫你推演完了。
  • 人生太難了?《易經》裡的這三大智慧,悟透它,就像開掛了一樣
    人生其實一點都不難,《易經》裡暗藏的這三大智慧,真正悟透它的人恐怕只有10%。《易經》坎卦:直面坎坷坎,坑穴。在遇到坎坷的時候,人總是銳氣大減,但是一個人的良好的品德和人生大智慧就體現在如何面對艱難困苦中。遇到困難時,一不可輕舉妄動,別亂中出錯;二學會打破常規,體現大智慧;三戰勝自己,一切會向好的方向發展的。《易經》漸卦:循序漸進漸,循序漸進。
  • 易經:人生有2大「天規」,如果違背,福氣會消耗,提早知道最好
    意思是一個人的欲望越重,他的靈性、智慧就會越淺,因為心神皆被外界的物慾所牽扯,導致了自己的精神匱乏,若是過度縱慾,甚至還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只有真正體驗過大起大落的人,才有可能會明白,人生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幸福,其實和金錢、權力的關係並不大,反而那些有錢有勢的人,往往失去了更多人生寶貴的東西,物質的享受越好,心裡的空虛卻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