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人生的智慧,是有自知之明

2020-12-14 墨書國學

文章由【國學人生】原創,品讀《易經》智慧,學習古人文化。

一個人做事的時候,一定要多想想自己適合做什麼樣的事情,而不是妄想的自己想做什麼樣的事情。

因為如果只跟隨自己感性的慾念去走,那麼人生一定會終將走向失敗,所以古人就說「知足常樂」,一個人懂得知足,看清自己,顯得特別重要。

《易經》之中說:九四:隨有獲,貞兇。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

九四:隨時都會有收穫,卜問得兇兆,押送俘虜,明智的行進在大道上,沒有災難。

九四是屬於陰爻剛毅,接近尊位的九五,實力與君位相當,有能力,又在君王旁邊,當然是容易達到願望,然而九四的身世如果凌駕於君王之上,就難免被猜疑,也就有危險,所以要心存誠信,不過分追逐,才不會有災禍,

這句話說明的道理就是:做事情要遵循原則,不要過分的追逐名利,也就是我們經常所理解的適可而止,如果過於貪婪,就會一無所得。

其實很多人的人生,都敗在了貪婪上面,本來可以平平淡淡的,但是正是因為不甘於平庸,美其名曰的說要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是只是為了填補自己空虛的欲望,最後得不償失,讓自己招致災禍。

不懂得知足的另一個層面,其實也存在著沒有自知之明的因素。

人貴有自知之明,但是如果沒有經歷過一些挫敗和磨難,又怎麼能夠達到有自知之明的狀態,只有經歷過暴風雨的洗禮,在無數的跌倒中爬起來,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看到自己真正的狀態,讓自己更接近於完美。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理髮師有一把刮臉的刀,它十分漂亮並且十分的鋒利,公在工作的時候表現特別出色,有一段時間理髮師因為有事外出,理髮店裡也沒有顧客,這一把理髮刀閒著無聊,就想出去展示一下自己。

他走出大門,太陽光照進來,在他的刀刃上發出耀眼的光芒,他非常自豪,覺得自己很優秀。

這個時候他已經不願意再回到那個破的理髮店,不想再為理髮師工作了,覺得理髮店配不上自己的狀態,從此理髮師也找不到這一把刀了。

後來幾個月過去了,正好趕上梅雨季節,躲藏很久的刮臉刀,決定出來曬曬太陽。

當他出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鏽跡斑斑,這個時候他非常自責:「為什麼忍不住誘惑,放棄平淡的生活呢。」

但是當一切失去的時候,他才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麼的錯誤和噁心。

一個人有自知之明,才能讓自己看清自己的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否則只只會讓自己過於沉浸於過度的自信之中,背離了自己的本質面目。

古代,有一個人的妻子特別的小氣,而且不知滿足。

他就跟自己的朋友說:「我的妻子特別貪婪,特別小氣,一點東西都不捨得往外拿,你能不能到我家裡去勸勸我的妻子,跟她講一些道理。」

這個朋友是一個痛快人,聽了當下就爽快的答應了下來,可是當他到了他家的時候,他的妻子出來迎接,連一杯水都捨不得端給他喝。

於是他握著拳頭說:「嫂子,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這樣,你覺得怎麼樣?」

那個人妻子說:「如果這樣就是有毛病,畸形的。」

朋友說好:「這樣子是畸形,那如果我把手掌全部伸開呢?」

他的妻子說:「如果一直這樣也是畸形。」

那個人就對他的妻子說:「是的,這都是畸形,如果一個人錢財只知道往家拿,不知道往外走,這就是一個畸形的觀念,錢財要有進有出,流通起來才合理。」

那個妻子聽了之後,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對於人生來說也是如此,那一些錯誤不知足的概念就是「畸形」的觀念,一個人太過於追逐名利,不懂得審時度勢,就是錯誤的想法。

所以,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樣的事情,一個人心裡一定要有合適的度量,才能讓自己的人生去更加合理。

相關焦點

  • 易經提醒男人:你後半生的成敗,取決你是否有這三個「自知之明」
    雖然項羽四處出擊,到處救火,戰無不勝,卻無法拯救楚漢戰爭的整體敗局,最終自刎於烏江,身首異處,因此,有多少能力,就應承擔多少責任,如果感覺負擔過重,就應當將之分給其他人,使自己不至於疲憊,乃至於遊刃有餘。總而言之,男人在人生的後半程,事業逐漸走高的時候,必須時時自省,並不斷加強自身能力,必須要有自知之明。
  • 《水滸傳》的人生智慧: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容易陷入人生困境
    一個人如果缺乏自知之明會導致什麼後果?《水滸傳》給了我們在這方面有益的人生啟示。《水滸傳》寫盡了人世百態,我們每個人似乎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人生的影子,從中汲取所需要的人生智慧。正如《水滸傳》中所寫的那樣,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謹言慎行,人生反而不會有什麼大的波折。
  • 我聽過的最有智慧的話是:人貴有自知之明
    我聽過的最有智慧的話是:人貴有自知之明。在古希臘一座神廟大門上,也寫著同樣意思一句箴言:「認識你自己」。哲學三大問: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也告誡人們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是人生的根本問題。 人這一輩子,永遠不離不棄榮辱與共的只有自己,雖然說人生如水,冷暖自知。但我們總是容易過高或過低的評估自己。
  • 易經智慧,財富人生—堅持五福,百日築基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那易經在國學中是怎樣的地位呢?學習易經可以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新思維?學習易經又和我們的人生有什麼關係呢?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易經大師付易昌導師,與我們細品易經智慧。
  • 《易經》中闡述的人生智慧,讀懂這3句話,讓你行好運
    很多人認為《易經》只是一個包含佔卜的玄學書,但其實易經中包含的智慧,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而其中的人生智慧,更是能讓一個讀懂的人,命運大反轉,轉禍為福。1. 因時乘變,待時而飛有很多的人明明能力很強,也非常刻苦但就是成功不了,其實就是沒有理解到成功的方法。
  • 《易經》:人生最關鍵的3個字,每個字只差一筆,說透人生大智慧
    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周易》。《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易經》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古代人用它對國事、軍事還有祭祀等進行預測,現代人用它來引導人生。
  • 人生太難了?《易經》裡的這三大智慧,悟透它,就像開掛了一樣
    人生其實一點都不難,《易經》裡暗藏的這三大智慧,真正悟透它的人恐怕只有10%。《易經》坎卦:直面坎坷坎,坑穴。想要人生順遂、成就豐功偉業,不僅要擁有非凡的智慧,更需要優秀的人格品質,這些方面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易經》中既有為人處世的道理,也有日常生活中行事的智慧,能夠幫助我們避免在人生的道路走彎路。「《易經》永遠都不會過時!」李書有說。
  • 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有自知之明的4個跡象
    顯然,喜歡在故事中落款的人缺乏自知之明,高估了自己的水平,最後變成了一個笑話。中國有句諺語「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意味著了解自己,認識自己,並稱自己的自知之明為「寶貴的」。這表明一個人了解自己是多麼困難。自知之明,即自知是智慧的體現。
  • 易經:一個人再有本事,沒成功前,也要向這3人低頭,是有道理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世人有強弱,是天下的常態。面對強者要尊重,失敬會惹禍,生存並強大的法則,是要有自知之明。一個人再有本事,在自己的事業沒有成功之前,在自己的人脈資源沒有積澱之前,都是處於一種相對弱勢的狀態中的。
  • 《易經》的智慧:「人有小算盤,天有大算盤」,點醒多少人!
    人有千算,天則一算《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經常行善的家庭,必定會有多餘的福氣,留給子孫。本本分分做事,心懷善念做人,上天永遠不會虧待你。天算什麼呢?對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智慧之書生和易,就是變化。一切都是不斷在變化的,《易經》裡,寫盡了生命一屈一伸,陰陽調和,宇宙變化,人生處世哲學。
  • 曾仕強教授:《易經的人生智慧》全集
    曾仕強教授:《易經的人生智慧》全集感恩老師精彩授課
  • 易經裡的「五條成語」,任何一個,都飽含人生大智慧
    於是就發展出了許多成語,據統計,《易經》中包含的成語多達兩百多條,子曰接下來就總結了其中五條分享給大家,每一條都蘊含著人生大智慧。值得收藏!1、否極泰來「否」和「泰」分別是《易經》中的第十二卦和十一卦。
  • 讀懂《易經》智慧 從崇道堂的《時空智慧》開始
    想到之前在崇道堂學習的《時空智慧》和《易經》智慧,所以開始重新品讀《解讀易經》,這是一本「可以看得懂得《易經》」。作者張成教授,是一位玄學演講家,自1990年以來,他每年開展200多場哲學講座,還多次應邀前往國外做傳統文化講座。在《解讀易經》中,張成教授將《易經》的六十四卦視做一套完整的人生密碼,並用現代白話對其進行了詳盡而又明白的解說。
  • 清大《易經與國學智慧》課程回顧
    在21世紀瞬息萬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作為一家建築企業的領導,科學地掌握易經的應變之道,才能真正即達到修身養性的初衷,又能提升自己的管理智慧和規劃能力,清華大學崔國文教授多年研究《易經》,他以清晰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為大家系統解讀了《易經》,幫助同學們科學地掌握易經的變化之道,提升自我修養、人生境界
  • 易經智慧:旅行對人生關係甚大,廣交朋友,便能安全到達目的地
    人生百年,勿勿而過,恰如山火逐草而行,勢不久留。人都是行色倉促的途中人,沒人會在一個地點逗留太久。旅行的時候由於你遠離了家庭,所以生活定有諸多不便,故卦曰「旅瑣瑣,斯其所取災也。」瑣瑣,卑瑣貌。旅行之中,你可能衣冠不整,形容萎縮,這可能是你被人瞧不起的原因之一。因此,你應特別注意自己的儀表,給所有陌生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 源於《易經》的八個成語,提升人生境界的大智慧!
    《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淵藪,它包羅萬象,被譽為「群經之首」。出自《易經》的成語,據統計有二百餘條,它們是對易經智慧的高度概括,微言大義,內涵豐富。下面介紹其中最經典的八條成語,值得珍藏一生!三、厚德載物:放大你的人生格局原文:「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出處:《坤卦·象辭》解讀:君子除了像天一樣自強不息外,還應像大地一樣虛懷若谷,包容萬物,這要求君子不斷增進德行,磨鍊心性,放大自己的人生格局。
  • 《易經》中的八句名言,八種處世智慧,人生不如意時多讀幾遍
    《易經》中的八句名言,八種處世智慧,人生不如意時多讀幾遍一、亢龍,有悔乾卦上九爻的爻辭是「亢龍,有悔」。亢,是高的意思,亢龍就是飛得過高的龍。有悔,意味著有悔恨,表示前面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不好。以前聽人這麼說《周易》的學問博大精深,我還不太理解,直到後來,我聽到一位老人家這樣說過:我們從出生、上學、工作、結婚,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其實都能在《易經》中找到提示;因為《易經》足足64卦,每一卦就是一種人生劇本,而你的每個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它早就幫你推演完了;很多事情,看似是運氣,其實根本有跡可尋
  • 易經的智慧:想家中日子越來越順利,看看這3句話,是有道理的
    易經的智慧:想家中日子越來越順利,看看這3句話,是有道理的!古代帝王之學《易經》,2000年前誕生於監獄,一說起易經,最先想到的就是伏羲八卦,易經的神奇之處就在於能通過卦象來預知未來,知曉天地間的規律。
  • 《易經》智慧:經典三句,值得你一讀再讀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為人生第二階段,這句話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現的有「大人」風範,屬於氣質,二是得到「大人」的賞識,屬於遇到貴人。終日乾乾,為人生第三階段,其意為:遇到貴人或擁有氣質後,每天還要自強不息,發奮努力,這樣做事方可成功。
  • 《易經》:人生可能是命中注定的,有這幾個特點的或許會接近成功
    每個人的人生其實都是命中注定的,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個人的品質決定了這個人的將來是否能成功,而身上有這4個特點的人,往往能走向成功,將來非富即貴。都說《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道廣大,潔靜精微。而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將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