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怎麼也沒想到出自《易經》

2020-12-16 牛芳芳專心於娛樂

我們都知道成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出自《易經》,其實還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也出自《易經》

自強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乾卦·大象傳》看乾卦的《大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天體的運行剛健不已,君子因而要求自己不斷奮發上進。在古人心目中,認為太陽、月亮一直在運轉,因此人活在世界上,就不能停下來休息,也要自強不息。

不速之客。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易經·需卦· 上六爻辭》指沒有邀請而自己來的客人。出自《易經·需卦·上六爻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意思是,進入洞穴中,有不請自來的三個客人到了,尊敬他們,最後吉祥。從卦象上解釋,需卦的上六是處在位置最高的陰爻,三個不請自來的客人是處於下卦的三個陽爻,而現代漢語的使用中,不速之客有不受歡迎之意。

反目成仇。輿說輻,夫妻反目。《易經·小畜卦·九三爻辭》原來,「夫妻反目」這個詞出自《易經》。古人所謂的家庭關係是「男主外,女主內」,主外必須工作賺錢養家,主內就要照顧子女。一剛一柔,一陽一陰,相互配合。「輿說輻」的「說」(tu)實為「脫」,代表脫落,意思是夫妻的上下關係顛倒,就好像大車脫落輻條,夫妻反目失和。當然,這種「男尊女卑」的想法今天並不適用,大家的觀念還是要隨時代調整。

相關焦點

  • 這5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均出自《易經》,真讀懂的又有幾個
    易經是傳承下來的一本經典巨作,其所蘊含的道理博大精深,所涵蓋的知識層面也十分廣泛,易經結合了道家大智慧,是智慧學,同時也是大道之源。出自易經的成語有很多,今天就來看一下,5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 這些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成語,原來都出自《易經》
    這些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成語,原來都出自《易經》。其實《易經》早已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些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成語,原來都出自《易經》1、自強不息 《易經乾》2、厚德載物 《易經坤》這兩句也是清華大學的校訓
  • 群龍無首 大快朵頤 萬萬沒想到這些成語的原意竟然是這樣的!
    」出自《易經》,其實還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也出自《易經》,今天就選出其中10個介紹:自強不息群龍無首  不速之客  反目成仇大快朵頤  虎視眈眈  匪夷所思洗心革面  見仁見智  殊途同歸原來這句話省略了「無尾」兩個字,乾卦六爻全部是陽爻,怎麼換都一樣,所以說無首無尾。這代表古時候就有很高的民主精神,人人平等,沒有人是頭也沒有人是尾,所以非常吉祥。
  • 《易經》:出自易經的幾個經典成語,包含很多人生哲理
    《易經》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本經典的名著,其中包含了很多人生道理,不僅僅對當時的人有著很大的影響,對於現在的人也是有著很深刻的影響的。有很多人成語我們日常生活中或許在用,但是這些成語出自於哪裡,相信很多人卻是不知道的。
  • 原來我們生活中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竟然都出自蘇東坡的筆下
    蘇軾非常有才華,他寫下了許多耳熟能詳的詩詞,相信在中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句詞,人人都知道出自蘇東坡之手。其實,蘇軾的不光給我們留下來寶貴的詩作,你可能不知道,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運用到的一些成語,其實都是出自蘇東坡的詩句。
  • 《易經》:你絕對想不到,這些成語詞句都是出自這裡
    《易經》可以說是群經之首了,融合了道家,儒家等很多學派的精華,是我國古代留下了的一本很重要的書籍。其中包含了很多大道理,如果學會了對自己的人生都是很很大的影響的。現在很多道理都是出自《易經》的,不過很多人卻不是很清楚,我們來看看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的到成語和詞句。
  • 這些天天在用的成語出自易經,你可能不知道
    《易經》被奉為群經之首,自問世以來上至廟堂下至百姓影響甚廣,今天姑且說一說與易經有關的一些成語,或許常用卻未可知其出處,弄明白了對學習易經也會有一些幫助。不三不四一解:《說卦傳》中提到的天、地、人三才,在卦象的三爻中上代表天,下代表地,中央一爻代表人,其中又講到天道陰陽、地道剛柔、人道仁義,三才而兩之,由此可知成語不三不四,指的是不仁不義之人。
  • 原來這些成語都出自耳熟能詳的古詩,你知道嗎?
    關於成語,眾所周知,許多都是出自歷史典故或古文古詩中,小編看到了這樣的一些成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用到,可是,你知道它們都出自哪裡嗎
  • 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竟然是出自這裡!
    而現在的很多優美的古詩也被我們逐漸演變成了唯美浪漫的成語,那你知道我們平時耳熟能詳的成語背後都有哪些古詩詞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深入了解下1.走馬觀花.春風得意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白居易《琵琶行》簡單來說這是一篇對封建官僚的批判對主人公的同情以及對自己無辜被貶的不滿之情的長詩;成語也還是在詩中的意思,表示再三催促。
  • 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居然出自鄭州!
    成語裡的鄭州↓「買櫝還珠」這是源於《韓非子》的成語「決一雌雄、沾沾自喜」這是源於《史記》的成語「困獸猶鬥,齊大非偶」這是源於《左傳》的成語這些耳熟能詳、流傳甚廣的成語帶著歷史文化的深深印痕
  • 萬萬沒想到!「令人噴飯」竟是成語?!還有這些…
    官方很快就出來科普,「令人噴飯」可是正兒八經的成語!……令人噴飯:形容事情或說話十分可笑。出自蘇軾的《文與可畫禹簹谷偃竹記》,「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在形容某事荒唐荒誕的時候,這個既視感極強的詞語讓人忍俊不禁。
  • 《易經》的十個常用成語,智慧盡在其中
    三,群龍無首出自《易經.乾卦》用九爻辭:見群龍無首,吉。點評:這個成語本是個褒義詞,但很容易被誤解為貶義詞。為什麼《易經》上講「見群龍無首,吉」呢?因為天地萬物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只有本分不同,而無優劣之分。大家都是龍,憑什麼你就是真龍,就要為首呢?
  • 「不三不四」竟然是這意思,它的出處更是讓人意外,還有這些成語
    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以四字的詞組居多,它用固定的結構和形式表示一定的意思,但是,在歷史長河源遠流長的傳承中,有些成語,我們漸漸的忘記了它的出處,甚至模糊了它的意思,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成語。
  • 這些成語出自《周易》,這些智慧在你心間
    4、履霜堅冰履霜堅冰釋義是行走在結霜的大地上,便會想到結堅冰的寒冬即將到來。比喻事態逐漸發展,將有嚴重後果,出自《周易·坤》:「初六,履霜堅冰至。像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這些,也可簡稱為「類聚群分」。9、觸類旁通觸類:接觸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貫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識或規律,就能推知同類的其他事物。成語出自《周易·繫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又《乾·文言》: 「六爻發揮,旁通情也。」
  • 成語「笑容可掬」出自水滸?這些成語找到出處了!
    在《水滸傳》裡,有非常多的成語是我們熟知的。今天科教授就和大家聊聊水滸裡的成語。 「笑容可掬」這個成語不僅在《水滸傳》裡出現過,還在《三國演義》裡出現過,《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說:「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 成語故事耳熟能詳
    成語解釋成語耳熟能詳拼音ěr shú néng
  • 出自易經的好名字,男孩寓意好的名字大全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出處,除去這些以外,易經中還有很多被後人津津樂道的哲理名句,用這些句子來給男孩取名字,既飽含哲學思辨思想,也非常有內涵。那麼下面就看看易經取名男孩名字大全。
  • 融入日常的這些成語和智慧都源於易經文化?
    世界的因果"錯綜複雜",怎麼才能規避過多的錯亂?首先,儘量言行"正大光明"!朋友們應該發現了文裡這些帶引號的成語?其實這些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成語或處世智慧都直接或間接地源於«易經»,有200多條,不少我們都比較熟悉,雖然有些古意與今意稍有差別。如下舉例些許:自強不息 «乾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群龍無首 «乾卦»: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 20多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出自一篇文章,但作者26歲英年早逝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萍水相逢」、「漁舟唱晚」這些成語在今天都是耳熟能詳,而這些成語都出自一篇著名的駢文《滕王閣序》。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再回顧這篇文章。《滕王閣序》,唐,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 造嗎,韓愈也是個「成語達人」,這10個常見成語都出自他
    我們知道,成語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主要來源之一就是古文典籍。據統計,韓愈在這些傳世文章中,給我們貢獻了300多個成語,很多都耳熟能詳。今天我們就來分享10個來自韓愈的常見的成語。1 再接再厲出自韓愈、孟郊《鬥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