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越來越少國人買三星手機,大方面就是第一,國產機的崛起,在性價比上按著三星摩擦,三星中端機的價格國產機可以買高配,(幾年前國產機高配也就三千左右)同樣是兩年卡成狗,為什麼不買配置更高的呢?高端機方面為什麼不買蘋果?現在就是高端被蘋果和華為摩擦,中段以下被國產一群手機摩擦。第二,n7爆炸導致三星旗艦機名譽掃地,三星公司在爆炸事件中的做法更加重了三星公司的形象崩潰第三,韓國引入薩德系統,導致韓國整體形象在國人中本來就不咋地的形象進一步往下掉。
小時候從有手機開始父親就一直用三星,從翻蓋到滑蓋到智能機,直接影響我認為三星貴是貴了點,但真好用,直到12年左右1500的價格買了三星s5830,卻被朋友的小米一配置上按的死死地,當時不知道什麼配置,像素,屏幕,只知道小米一可以玩的遊戲,很多三星因為配置不夠安裝失敗,後來知道三星最好的手機系列是s和n,而5830用了一年左右卡成狗,咬咬牙買了s4,終於拿到三星的旗艦機了,那個高興,發現哪方面確實碾壓s5830,這個像素,這個屏幕清晰度,這個配置,直到發現小米三配置和s4差不多,價格差一半才消停。
心裡默念國產手機卡,國產手機不結實,結果用一年後,倆手機都卡成狗,心裡那個窩火,從此對三星基本就是黑,後來買的vivoX9用了三年基本沒啥大問題,又跟風買的華為P20,國產手機真香。很多人都只局限於Note7爆炸門,看到消息望而止步,其實當初無論是蹭熱度的,還是真自燃損壞的,目的就很明顯,需要三星出來有個交代。而採用不同型號電池,迫於工信部約談,導致出現與其他國家不同時間的召回,再由各種自媒體還有其他媒體的各种放大事件的壞處,使得大家覺得三星雙標沒有誠意,不把中國消費者放在眼裡。
這點其實有失偏頗,後面三星是真的更加謹慎,採用更加高標準的凝膠電池避免刺穿,加熱導致的爆燃問題。增加實際產品可靠性測試,穩定後再投入新產品使用。其實仔細想想,為了新的技術普及面世,就最簡單的,我們做技術研發崗位的工程師們,要經過可行性考量、多少版本的硬體軟體結構測試、完整性驗證,仿真、再到實際測試品綜合測試,符合了項目部設計要求才能正常投產。這其中也會有一定的隱患,沒法從測試當中或者測試數據不夠多出現的問題。
因此做產品,為了新技術的引進到實際產品,需要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每個部門的協調是一個很講究方法的事情,況且每個部門的設計標準也是不同的,能組合成真正的產品可謂是嘔心瀝血。無論是三星還是其他廠家,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就想辦法從後面的產品進行改進。吸取教訓,鞭笞自己更進一步。可靠性變成了最重要的一步。現在我覺得三星成長了,每一次新的技術投入到旗艦產品都十分謹慎。
反而是A系列更加多的是試水,先在A系列進行試水,不錯的情況下進行深度引入到旗艦的S和Note系列。很多人都在炒梗三星A系列才是真旗艦,我覺得不同的人群(比如A系列瞄準群體年輕人)所以嘗新成為了A系列的一部分,可以得到新技術的下放。以往的A系列只負責中低端,而現在不針對這些所謂的中低高端進行階級分化,而是針對受眾群體進行劃分。所以很多人還只停留在Note7年代的舊老概念上。不怕產品不優秀,只怕無伯樂識馬,因此我最後再來講講為什麼現在三星不再是像以前那樣受歡迎。
以前手機選擇面就那幾個品牌,又加入了很多其他的標籤。性價比,高端等這些標籤其實是損害了消費者去選擇自己最適合的消費產品。應該是綜合整個手機品牌,無論是你喜歡的,你不喜歡的,你也會有對應的理由,而且左右消費者選擇的不應該是自媒體或者是其他的文章,你應該親自去體驗,多走走線下體驗店,體驗是不花錢的,自己真正喜歡的,體驗舒適合心的才是你最真實的感受。三星手機好不好你自己去體會,不過多發渲染個人色彩。三星手機我自己用得好好的,我自己喜歡,自己開心就好。(少人用還是有我們自己的圈子,我們喜歡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