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臨汾路街道:黨建網格+「數字駕駛艙」讓社區治理更智慧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上海9月21日電 題:上海臨汾路街道:黨建網格+「數字駕駛艙」讓社區治理更智慧

新華社記者郭敬丹

上海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辦事處一間大辦公室內,一個「數字駕駛艙」的幾塊大屏佔據牆面。超過1000萬條民生數據在「艙」內打通,並在社會動員、服務找人、應急救援等8個領域拓展出57類應用,使「站在數字上治理社區」成為可能。

據介紹,「數字駕駛艙」是臨汾路街道與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智慧城市研究所一起打造的社區治理智能系統,集深度分析、智能應用、輔助決策等功能為一體。隨著上海建設「一網通辦」和「一網統管」逐漸深入,街道主動對接上海「社區雲」平臺,並打通街道層面的11個應用子系統,超過1000萬條民生數據形成了民生「數據湖泊」。

這些數據的應用,正在使「群眾跑腿、人找服務」變為「數據跑腿、服務找人」,進一步提升精細化治理的水平。「比如,聚焦婦女『兩病』篩查服務,『數字駕駛艙』開發相關應用場景,改變了原來由社區幹部張貼通知、居民自己跑到社區登記的傳統做法。」臨汾路街道社區自治辦公室主任陳黛靜介紹,數據系統可自動篩查符合條件的人員,並通過智能外呼系統向居民推送簡訊通知,主動告知服務內容。

「這樣一來,居民不僅省去來回跑的時間,也不會因為沒有及時看到通知而錯過政府提供的福利。」工作人員還發現,服務人數從往年的5000多人上升至2.1萬人,數據的應用主動尋找到了社區裡的「沉默群體」。

社會動員也由此更加精準。臨汾路街道正加速推進老公房加裝電梯的工作,「批量」安裝背後,有大數據的助力——已經成功加裝電梯的40個樓組信息被導入「數字駕駛艙」,由系統描繪出樓組畫像,並在人、房、戶資料庫中作比對,智能推薦出最為相似的樓組。這樣,社區幹部根據系統推薦深入一線開展群眾工作、發動居民自治共治,協商加裝電梯方案,針對性強、可行性高。據統計,今年6月以來,臨汾路街道又有16個樓組籤約加裝電梯,其中有11個樓組來自「數字駕駛艙」的智能推薦。

智能背後,民生數據的積累是基礎。臨汾路街道有個「民情日誌」大數據平臺,將社區幹部挨家挨戶走訪得來的信息導入進去。社區3萬多戶、8萬多名居民的83萬餘條信息需求,以「多元標籤」的形式清晰呈現。「有了數位化系統,不用再去厚厚的資料本裡翻找居民信息,電腦裡輸入關鍵詞,即刻就能找到。」臨汾路街道陽曲路760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章旨欽說。

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劉興軍介紹,有了「民情日誌」大數據平臺,臨汾路街道1個街道總網格、4個街區網格、20個居民區網格、125個微網格的「四級黨建網格」體系也有了居民信息採集、匯集、分析的數位化載體,條與條、條與塊分割的「數據孤島」被打破,各級網格內黨員幹部摸排群眾需求更加精準。

依託大數據使社區治理更智慧,臨汾路街道已有多年探索。街道辦事處還有一個智慧大屏——城區運營管理中心。這一「社區大腦」建設開始於2017年底,是一個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智能化平臺。目前,「社區大腦」已基本具備全覆蓋的「感知神經」,整合了街面巡查、小區巡查、市民熱線、監督巡訪等9大問題發現渠道。

「城運中心『一網統管』驅動黨建網格的『感知層』更加高效。」劉興軍說,例如,在街區網格層面,黨組織牽頭強化與駐區單位、「兩新」組織等主體的聯動協調、信息共享,打破管理條線部門間的數據藩籬,對773個沿街商鋪、單位等建立「一店一檔」數據化管理平臺,實現4個街區網格的管理行為數據化、協同治理高效化。

相關焦點

  • 上海臨汾路街道:加裝電梯也「量產」 「上上下下」不再難
    記者了解到,臨汾路街道80%的住宅樓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1687個樓組中有1507個樓組沒有電梯。街道在最近一次人口普查中發現,居住在三樓以上的「懸空老人」,在60歲以上戶籍老人中的佔比達到13.4%。2019年、2020年,臨汾路街道連續兩年將「支持老公房加裝電梯」列為街道「一號工程」。
  • 蘭州市七裡河區龔家灣街道打造「黨建+網格+治理」信息平臺...
    龔家灣街道打造「黨建+網格+治理」信息平臺——「民情直通車」駛入服務快車道為啥停電停水了?市民第一反應是上「民情直通車」問一問情況。「民情直通車」推廣「六通六線」今年4月27日,龔家灣街道印發實施的《「黨建+網格+治理」工作方案》,以「一格引領、兩級統籌、三項措施、四級網格、五治模式」為抓手,通過整合轄區資源,強化網格精細化管理,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
  • 滕州北辛街道育才路社區實現網格服務零距離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武甜瑩 棗莊報導滕州市北辛街道育才路社區西臨塔寺路,東至學院路,南靠學院路,北至北辛路。2020年以來,滕州市北辛街道育才路社區積極推進網格化管理工作,創新實施了「12345」社區治理模式,全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實現「黨群共建心連心,網格服務零距離」的基層社會治理目標。堅持黨建引領,夯實社會治理根基滕州市北辛街道育才路社區黨組織是黨在社區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區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社區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
  • 數字賦能治理 黨建引領基層——杭州鄉鎮街道書記「夜談會」說了...
    本次交流會以「全面加強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奮力展現『重要窗口』頭雁風採」為主題,從杭州190個鎮街中擇優選定「帶頭人」,講述經驗,學習樣板。會上,來自小營街道、潮鳴街道、閘弄口街道、瓜瀝鎮街道、倉前街道、富春街道、合村鄉、楓樹嶺鎮、三都鎮、白楊街道的10位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就數字賦能基層治理、加強黨建引領等作主題交流發言。
  • 白銀路街道黨建引領社區治理 「管家」服務社區 居民生活更精彩
    除此之外,社區還開展了不少活動服務住戶,我們現在真的是充滿了幸福感。」家住白銀路街道甘家巷社區16—28號樓的張磊居告訴記者。  這只是白銀路街道居民幸福生活的一個縮影。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街道不斷完善社區配套設施,開展各類文化活動,以「管家式」精細服務助力社區建設,以後,「居民生活還會更精彩。」
  • 黨建引領網格治理的「松山答卷」
    作為翡翠社區黨建聯合體的成員單位,松山區住建局機關黨支部今年下沉服務到社區網格,投資200多萬元安裝了22組垃圾智能分類箱,而垃圾分類的宣傳、指導、統計等工作全部交由社區網格員來做。目前,翡翠社區有61名專兼職網格員活躍在7個網格內,這些全能型網格員成為居民們的貼心「大管家」。翡翠社區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的模式,是松山區推進社區治理的一個縮影。
  • 上海臨汾路街道有個「社區大腦」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郭敬丹  這裡是臨汾路街道,位於上海市靜安區東北部一個大型居住社區。最近,臨汾路街道辦事處收穫一個新的榮譽: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
  • 壽光洛城街道搭建「數字洛城」治理服務平臺
    「多虧了網格和社區,孩子才能在家門口上幼兒園。」今年6月份,清河壟塬所在的第一網格的網格長王寧在走訪時,有幾戶居民詢問小區的幼兒園今年是否能投用。王寧聯繫了幼兒園的負責人,得知該幼兒園目前正在進行裝修收尾和師資配備,計劃明年投用。通過「數字洛城」治理服務平臺,她發現小區今年上幼兒園的孩子多達53人。詳細數據顯示,該小區居民文化水平高、對幼兒教育質量要求高。
  • 優秀黨建品牌巡展|網格黨建提升治理效能 乳山以城市「小網格」
    今年來,乳山市將推進網格黨建作為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效能的關鍵一環,通過建強組織、整合力量、細化服務等方式,使社區治理重心下移,服務觸角下延,實現「小網格」、託起「大服務」、撬動「大治理」,社區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 市北區敦化路街道黨建引舵助推基層治理再啟航
    今年來,敦化路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健全網格體系,不斷深化和拓展基層黨建互聯互動,持續探索解民憂、紓民困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機制創新賦能基層發展,助推基層治理揚帆再起航。夯實網格黨建根基,激發共治活力。「社區帶領著黨員、志願者們,為我們整修花壇、清理圈佔、疏通堵塞的古力井,讓我們小區可是大變樣!」
  • 城陽街道:爭做青島社區治理的品牌擔當和創新樣板
    投資200萬元,將黨建平臺、社會治安、安全生產、數字城管、森林防火、民聲投訴等城市管理機制融合,打造一個平臺、一套架構、一鍵推送、快速處置的智慧化、綜合性、實戰指揮平臺,並開發「城陽e事通」小程序,改造網格工作流程,由原來網格員發現問題變為居民主動提出問題,問題解決過程、結果線上一目了然,以「智慧化」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
  • 深圳鹽田:開拓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探索
    根據社區內小區、城中村、園區、商圈和樓宇等社區不同治理形態,黨建網格設置,基於現有社區基礎網格,因地制宜將每個社區劃分成若干個規模較大的黨建網格,在黨建網格內優化整合人員、資源、工作事項等,黨建網格內信息互動、事務共商、優勢互補、成果共享,推動更多管理、資源、服務下沉黨建網格,建成「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的基層社會治理機制。
  • 青島市北區湖島街道:堅持黨建引領 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湖島街道多次現場調研,僅用四天時間對五豐路便民攤點群亂搭亂建進行了全面拆除,共拆除亂搭亂建50餘處,清理佔路經營60餘處,將具有30多年歷史的佔路市場予以取締,還路於民,久而未決的城市治理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真正將為民服務工作落到實處。「便民攤點拆除後,我們的道路乾淨了,出入也方便了,為街道的工作效率點讚!」
  • 杭州推出「城市基層黨建聚力賦能社區治理20條」
    下城區推行街道政務服務信息化,搭建包括區級、街道和多個社區、園區在內的數字駕駛艙,讓「社區智治在線」的觸角伸進小區……聚焦「打造居民離不開的社區組織」,如何為社區組織賦予更多能量,讓社區組織具備更強大的服務群眾能力?成為杭州全市上下共同探索的重點課題。
  • 青島市北區臺東街道做實「三個聚焦」 黨建引領臺東商圈城市治理新...
    聚焦黨建引領,夯實基層治理底板建強動力主軸。建立黨工委班子成員「321」工作機制,街道黨工委成員每日帶頭下沉包聯社區、包點樓院和包戶企業,直奔網格、靠前督導,發現問題、就地解決,發揮「關鍵少數」作用。
  • 青島市北區湖島街道:堅持黨建引領 創新基層治理新模式
    ,結合街道實際,形成了以黨組織為核心,網格為基本服務單元,有機聯結各單位、行業及各領域黨組織,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局面。  全域統籌推進,完善組織體系  今年以來,湖島街道建強組織體系「動力主軸」,突出街道黨工委在基層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形成推動基層黨建有序運轉的系統工程。街道黨工委主要領導每周五召開專題會議,圍繞網格實體化運行、黨群e家平臺應用、區域化黨建等主題,集中破解治理難題,加快推進工作落實。
  • 正東路街道積極引領老幹部助力社區治理
    今年,京口區委老幹部局承接了全市老幹部工作創新項目——引領老幹部融入社區治理大格局,正東路街道焦頂山社區作為試點。    劃定身份,給離退休幹部「布置作業」    焦頂山社區工作人員在走訪中發現,許多離退休幹部都有發揮餘熱、奉獻居民的意願,但是多數人不知道該如何參與社區治理。於是社區採取了給離退休幹部定崗位的方式,給他們布置好「作業」,引導他們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如擔任社區「兩委」委員、業委會委員、支委委員、黨小組長、網格志願者等。
  • 青島市市北區遼源路街道:黨建引領凝聚基層社會治理合力
    人民網青島7月27日電 2020年以來,遼源路街道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街道把黨建引領貫穿於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和各方面,打通「神經末梢」,創新治理路徑,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顯著提升。
  • 河北唐山開平街道外出觀摩黨建引領「六位一體」社區治理體系建設
    為學習借鑑先進城市社區建設經驗,切實提高黨建引領「六位一體」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水平,11月26日下午,開平街道赴路南、路北、高新3個示範社區現場觀摩學習智慧社區、「六位一體」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情況。街道主管領導、各社區書記參加活動。
  • 深圳園山街道——「區域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地處深圳東部,佔地面積46.69平方公裡,戶籍人口1.81萬,服務人口達28.33萬。園山作為新設街道,外來人口多,中小型企業密集,基礎設施較為薄弱等問題突出,如此一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加強基層治理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