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月子全攻略
坐月子時讓婆婆列印照做
科學搭配的月子食譜
新媽媽剛生完孩子是很虛的,不能一味的進補,要分階段,分個體情況,一邊調理一邊進補。可分為6個階段:
第一階段:(產後1-7天)排淨惡露、化淤消腫
排淨各種代謝廢物及淤血等,促進刀口的癒合及消除腫脹。月子餐應以「稀、軟、清淡、營養」為原則。
第二階段:(產後8-14天)修復組織、增加乳汁量
修復懷孕期間承受巨大壓力的各個組織器官,促進子宮收縮及恢復,促進乳汁分泌。湯類食材易吸收,為催奶做準備。
第三階段:(產後14-21天)增加乳汁,促進體能
寶寶胃容量也會慢慢增加,這個階段需要多攝入催乳的湯水來增加泌乳量。
第四階段:(產後21-30天)增強體質、養血養顏
通過月子菜譜調理使產後的身體狀態、面部光澤良性恢復,增加機體自我修復能力。
第五/六階段:(產後31-42天)加強VB攝入
強化進補,五穀類和魚、肉、蛋、奶類食物,富含VB。
月子餐注意事項:
1. 剖腹產後6小時內應禁食,等待手術6小時後才可以喝一點開水,刺激腸蠕動,等到排氣後,才可進食,剛開始進食時,選擇流質食物,然後是軟質食物、固體食物
2. 產後3天內,多吃流食,如小米粥、大米粥、雞蛋湯。
產後1-2周,不宜服用中藥,如人參、當參、黃芪等。
產後15天再進補,立即催奶容易導致堵奶,引發乳腺炎。
3. 避免偏涼性的蔬果(特別是分娩後7-10天內):如冬瓜、椰子、楊桃、梨子、山楂、檸檬、柿子、芒果、醃黃瓜、白蘿蔔、茄子、韭菜、大蒜等。
避免食用濃茶、咖啡、烏梅、山楂、過鹹食品、麥乳精、草豆蔻、荷葉、薄荷、菊花、生蘿蔔等。
坐月子宜吃的食物:黑米、紫米、甲魚、豬肉、羊肉、牛肉、豬肝、羊肝、豬血、烏雞、鯧魚、黃魚、章魚、鰻魚、鱔魚、海參…
4. 容易回奶的食物:豆豉、乳鴿、韭菜、苦瓜湯、巧克力、花椒
5. 月子餐做法不宜吃的過辣、過鹹、過酸,也不宜吃的太油膩。儘量多燉煮蒸,少爆炒,油炸
6.科學坐月子,飲食配合修復鍛鍊,產後一年內都是恢復盆底肌的黃金時期,寶媽要牢牢抓住,可以下載專業的盆底肌修復軟體G動做凱格爾運動,根據個性化定製方案鍛鍊改善產後漏尿,脫垂等產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