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可愛的狗狗啊!這是麵粉做的嗎?」「這糖畫狗惟妙惟肖!」作為渝北區龍塔街道迎春文化活動之一,今日(6日),「新時代·文化年——我和非遺有個約會」在黃泥磅紫荊商業廣場舉行。志願者們在現場不僅送春聯、年畫,龍塔街道還請來了渝北剪紙、龍興棕編手工藝、譚氏麵塑以及龍興李氏糖畫等技藝的傳承人,現場向大家表演充滿年味的民間藝術。
最貴:一幅剪紙曾拍了15萬
彭茂林告訴大家這幅剪紙的三個「福」
在現場剪紙的彭茂琳老師7歲跟隨外祖母剪紙,如今一把剪刀在手中剪了46年。彭茂琳告訴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渝北剪紙起於雙鳳橋一帶,距今已有120多年歷史。
「我們祖輩採用煤油燈燻制剪紙複製圖案,然後用刀、剪裁製連續紋樣圖案的製作工藝。」彭茂琳說,一副剪紙通常要經過構思,手工圖案繪製設計,修改、定稿、選紙、染色、剪制、裝裱等十幾道工序。
作為「感動重慶十大人物」,彭茂琳的故事多次被慢新聞-重慶晚報報導。前幾年,彭茂琳運用「平面多層次三維表現手法」創作的雙層剪紙《新嫁娘》,在北京中南海的慈善活動中,以15萬元的高價,成為同行業作品中價格最高的拍品。
現場剪紙工藝
「狗年要到了,我給大家剪個金狗送福。」在現場,彭茂琳的剪紙深受大家喜愛,「這幅金狗送福包含了三個福。」彭茂琳說,圖案上一隻狗狗和福字代表金狗送福,葫蘆腰部兩隻蝴蝶代表第二個福,整個圖案是一個葫蘆形,象徵中國傳統「福祿」。
最萌:糯米麵捏成史努比、花斑狗
糯米麵做的萌狗
小朋友看到麵塑很入迷
現場,各種顏色的糯米麵,揉搓、塑形,不一會兒就在譚小娟手裡成了各種惟妙惟肖的小動物,她捏得史努比、花斑狗等最受小朋友喜愛。
26歲的譚小娟已是譚氏麵塑第三代傳人,「從小跟著父親學,耳濡目染。」譚小娟說,譚氏麵塑以糯米麵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成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
糖畫狗
棕櫚葉編的各種生肖動物
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了解到,渝北麵塑由山東麵塑藝人時振山傳入,譚氏家族繼承發揚光大,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曾經麵塑和糖畫都是過大年廟會、集市上最討小朋友喜歡的玩意,各種形態各異的神話人物、動物象徵著人們對新一年的期望。」
此外,龍興李氏糖畫非遺傳承人李梅在現場畫出各種造型的糖畫、棕編手工藝傳承人楊乾波用棕櫚葉編成各種生肖動物,都讓現場群眾大開眼界。
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何浩 實習生 湯鴻傑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