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純擴散(simple diffusion)
單純擴散是指物質從質膜的高濃度一側通過脂質分子間隙向低濃度一側進行的跨膜擴散。這是一種物理現象,沒有生物學轉運機制參與,無需代謝耗能,屬於被動轉運,也稱簡單擴散。
2. 易化擴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易化擴散是指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質或帶電離子在跨膜蛋白幫助下,順濃度梯度和(或)電位梯度進行的跨膜轉 運。根據跨膜蛋白及其轉運溶質的不同,易化擴散可分為經通道的易化擴散和經載體的易化擴散兩種形式。兩者都屬於被動轉運,無需消耗 ATP。
3. 主動轉運(active transport)
主動轉運是指某些物質在膜蛋白的幫助下,由細胞代謝提供能量而進 行的逆濃度梯度和(或)電位梯度跨膜轉運。
4. 繼發性主動轉運(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某些物質的主動轉運不直接來自 ATP 的分解,而是利用原發性主動轉運機制建立起的Na+或H+的濃度梯度,在Na+或H+離子順濃度梯度擴散的同時使其他物質逆濃度梯度和(或)電位梯度跨膜轉運,這種間接利用 ATP 能量的主動轉運過程稱為繼發性主動轉運。
5. 鈉泵(sodium pump)
鈉鉀泵(sodium-potassiumaerfa pump)是哺乳動物細胞膜中普遍存在的離子泵,簡稱鈉泵。鈉泵是由α和β兩個亞單位組成的二聚體蛋白質。其中,α亞單位是催化亞單位,需在膜內的Na+和膜外的K+共同參與下才具有ATP酶活性,故鈉泵 也稱鈉-鉀依賴式ATP酶(Na+,K+-ATPase)。
6. 靜息電位(resting potential,RP)
靜息狀態下存在於細胞膜兩側的內負外正的電位差,稱為靜息電位。
7. 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AP)
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 , AP)是指細胞在靜息電位基礎上接受有效刺激後產生的一個迅速的可向遠處傳播的膜電位波動。
8. 極化(polarization)
生理學中,通常將安靜時細胞膜兩側處於外正內負的穩定狀態稱為極化。
9. 超極化(hyperpolarization)
靜息電位增大(如細胞內電位由-70mV變為-90mV)表示膜的極化狀態增強,這種靜息電位增大的過程或狀態稱為超極化。
10. 去極化(depolarization)
靜息電位減小(如細胞內電位由-70mV變化為-50mV)的過程或狀態稱為去極化。
11. 復極化(repolarization)
細胞膜去極化後再向靜息電位方向恢復的過程則稱為復極化
12. 閾強度(threshold tensen)
能使細胞產生動作電位的最小刺激強度,稱為閾強度或閾值(threshold)
13. 閾電位(threshold potential,TP)
只有當某些刺激引起膜內正電荷增加,即負電位減小(去極化)並快速減小到一個臨界值時,細胞膜的鈉電導才能正反饋激活而形成動作電位,這個能觸發動作電位的膜電位臨界值稱為閾電位
14. 局部電位(local potential)
在生物體內,如在神經遞質的作用下或在電緊張電位的刺激下,細胞膜可出現部分離子通道開放,形成輕度的去極化或超極化反應。這種細胞受到刺激後,由膜主動特性參與即部分離子通道開放形成的、不能向遠距離傳播的膜電位改變稱為局部電位 。
15. 興奮-收縮藕聯(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將橫紋肌細胞產生動作電位的電興奮過程與肌絲滑行的機械收縮聯繫起來的中介機制,稱為興奮-收縮耦聯。